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行政事业单位公车维修及招待费管理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公车维修及招待费管理探讨

来源:世旅网
财经界・2009・6 行政事业单位公车维修及招待费管理探讨 浙江省诸暨市预算会计核算中心马剑锋 摘要: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公车维修及招待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为 者有针对性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及建议,以达到杜绝漏洞,压缩开支的目的。 关键词:公车维修招待费管理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关于公车维修费及业务招待费开支数额大、管理 漏洞多的现象较为普遍。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 几项经费支出进行重点管理。下面分别谈谈笔者的看法和建议。 财政部有关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列支的招待费不得超过单位 预算中“公用经费”的2%。部分地区还规定,财政不单独安排经 费,而在财政拨付的定额包干经费和预算外资金结余中解决。在 编制年度预算时,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单独编制招待费预算,合 理确定招待费额度,原则上不得突破当年公用经费的一定比例。 单位要按照“定员、定额、定标准”的原则安排每一笔支出,实行费 用总额控制。 2.建立健全“一支笔”审批制度 招待费支出要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 ■ 一,关于公车维修费用的管理 “公车维修里的猫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某局小车班长 曾经有点感慨地对笔者如是说。另据笔者了解,一些规模较大的 县市级局级机关及其下属单位就有几十辆公务车辆。据透露,这 些公务车辆一年的维修费用平均在一万元以上。个别车况差的, 甚至一个月的维修费用就上万元。造成公车维修费用居高不下的 原因有多种,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姓“公”,许过人都想揩一下公 家的油。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解决公车维修 费用高的问题。 1.通过招投标确定公车维修厂家 如果随意确定维修厂家或从关系户中确定公车维修厂家定 点维修的话,因其缺少竞争维修费用必然偏高。为此可通过招投 标的办法确定公车维修厂家。公开招投标可根据单位车辆多少确 定几家维修企业。双方要签订维修合同,明确一些具体条款。如小 修不过夜。大修不过周,维修材料进销差价一般按多少百分比计 算。修理工时单价优惠折率是多少等都必须明确规定。这样一来, 由于维修厂家有多家,厂家展开竞争,谁服务质量更好,谁就能抢 到更多的份额,有效避免了过去定点维修所带来的一些弊端。 2.进一步健全单位公车维修制度 关于公车维修,许多单位内部也曾出台了不少管理规定。但 由于审核不严、报销手续不严格执行规定,维修时多计工时、擅自 扩大维修范围这些“猫腻”,并没有随之消失。因此,与招投标确定 维修厂家相配套,单位内部要进一步健全公车维修制度,并严格 维修费用报销手续。一是要把好审核关。公车维修,须经过小车班 班长、局长办公室分管主任、单位领导三人审核。二是要做好维修 记录。维修后清单要人档案.多少里程时更换了轮胎.什么时候更 换了滤清器,都要做好记录以备查。维修档案建立后,配件更换是 否频繁、质量是否合格,很容易被发现。三是要有奖惩措施。一方 面要把车辆维修费用与驾驶员的年度考核相挂钩。对一些维修费 用(要根据车辆的新旧程度等情况确定)少的小车驾驶员作适当 的奖励;反之,在查找原因的同时,可扣发驾驶员一定比例的奖 正常的公务接待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安排。由经办人员 提出申请,经单位分管领导同意后实施。办公室出具统一的来客 接待通知单,注明就餐人数、地点和标准。安排相关人员陪同就 餐。费用报批时.必须按规定程序履行审批制度.严禁多头审批. 严禁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招待费用。 3。严格履行财务报销手续 财务人员应加强对招待费发票的审核,凡发现不符合规定或 报销手续不全,不予报销。单位招待费必须按月分次结报,发票上 应注明招待事由,附用餐菜单(会计核算时可单独装订备查)。招 待费报销发票上必须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字,经单位财务主管审 核后,报请单位负责人或授权人审批。单位应定期公布招待费支 出情况,接受单位职工监督。 4.规范会计核算 金。另一方面要根据档案记录分析维修厂家的诚信。如果发现维 修厂家弄虚作假等违规情况,就取消其维修资格。 , 二、关于业务招待费的管理 业务招待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 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的招待费用 居高不下的情况较为普遍。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合理确定费用预算 在明确经费来源的基础上.单位应建立费用总额控制制度。 会计人员应认真审核单位招待费用,发生时必须全部在“招 待费”科目中反映,不得分散、转移列入其他项目。在“会议费”、 “培训费”项目中列支的公款伙食费.应有规范、齐全的报销手续, 要附培训、会议通知和签到单等。否则,不得列报“会议费”、“培训 费”支出。会计人员更不得在其他杂项费中列报招待费支出。为便 于分析招待费的构成情况.可在“招待费”科目下设置“日常公务 接待”、“招商引资接待”、“其他特殊接待”三个明细科目,根据支 出情况进行有效控制。 5.加强部门配合。强化监督管理 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应紧密配合。制定切实可 行的制约措施,强化监督工作。如定期通报单位招待费支出情况, 总结好的做法,指出存在问题:定期组织招待费支出情况检查。对 超范围、超限额列支或将招待费分散转移列人其他支出科目逃避 监督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挤占、挪用其他专项经费 填补招待费超支且数额较大的单位,要按超支额削减下年度公用 经费,或以政府名义按超过预算的数额,向单位征收一定比例的 政府调节金.以达到压缩单位招待费开支,纠正社会不良风气的 目的。 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