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参考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等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出自名家之手,写的都是事物,体裁都是散文,语言优美,内蕴丰富,能够唤起学生对自然万物的美好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珍珠鸟》课文以生动细腻、富有情趣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制定班级公约\",旨在通过活动实践,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旨在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准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喜爱之情,通过练笔,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便、挨”。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白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进一步训练学生写事抒情的能力。
6、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会认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便、挨”。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白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难点
1、了解写物文章的特点,学会描述事物,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进一步训练写作能力。
2、了解事物描写的不同方法,学会运用多义词。
3、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描写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措施
2、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散文之美,在朗读中学会发挥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慢慢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白鹭》……………………………………………………………2课时 《落花生》…………………………………………………………2课时
《桂花雨》…………………………………………………………2课时 《珍珠鸟》…………………………………………………………1课时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1课时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第二单元 教材解读
本单元围绕提高阅读速度的要求,选编了《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三篇课文。
《搭石》通过描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将相和》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围绕着“将相和”这个题目,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独立完整又紧密相连的故事,以
简洁而又巧妙的过渡,构成了“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大故事。塑造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以及将相之间“和——不和——和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先国后私”的品质,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从而凸显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家国情怀。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科普短文,通过比较人、鸵鸟、猎豹、游隼、飞机、火箭、流星体和光的速度,生动形象地告诉大家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东西。
“习作”的主题是“漫画”老师,要求大家用文字吧一位具有特点的老师“画”出来,这一定会让同学们很感兴趣,且有利于增强师生感情。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让大家交流怎样提高阅读的效率;“词句段运用”要求大家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以及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日积月累”中是一些劝勉大家珍惜时间的诗文名句。
教学目标
1、会认23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
2、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3、培养学生借助关键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4、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5、体会课文是如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受到课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的熏陶。
教学重点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是如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 教学措施
提高阅读速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方法有:浏览筛选阅读法、关键词提取阅读法、字群意群组读法等。
课时安排
《搭石》…………………………………………………………2课时 《将相和》………………………………………………………2课时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2课时 习作:“漫画”老师……………………………………………1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这个主题,共安排了三篇课文——《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和一篇以“讲民间故事”为主题的口语交际,一个以“缩写故事”为主题的习作,此外还有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
《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赞颂了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由于“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篇幅过长,本单元在安排教学的时候,把故事进行了分割,将完整的故事分为两篇课文,这样既方便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也方便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基础积累。
《牛郎织女》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前半段讲牛郎是一个善良、勤劳、诚实、命苦的孩子,从小与老牛相依为命。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但被成天关在机房里,织女在下凡游玩时,与牛郎结识,最后牛
郎娶到织女为妻。这个故事赞美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故事的后半段笔锋一转,讲牛郎与织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生活,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异常生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并强行将织女带到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的牛皮,挑着一双儿女追赶,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划了一条天河,从此牛郎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在七月七相逢的一天。天河艰险也不能阻挡牛郎织女相见,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旨在通过“讲民间故事”这一主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审美情趣,在听故事中感受故事内容的熏陶和教育。
“习作”则要求学生在读懂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人分享。同时学会在作文和交际中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凝练简要的语言。其中“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掌握唐朝诗人林杰的《乞巧》一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受意境,领悟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传递的美好愿景。
“快乐读书吧”要求学生搜集更多中外民间故事,感受民间故事的内涵和人物形象,丰富个人积累,并且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转”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故事内容,并试着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精彩故事情节,学习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4、引导学生讲述故事、缩写故事,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5、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语文所有单元教材分析备课讲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故事内容,并试着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精彩故事情节,学习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讲述故事、缩写故事,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2、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影片,让学生更能直观地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便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好地领悟故事中传递的美好的精神品质。
2、教学本单元的课文,需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讲、在阅读中感悟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品质,体会古诗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感受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引导学生把握复述故事内容的能力,并学习有重点的提炼故事精髓,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3、教学课文内容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阐述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的目光引导课外阅读中去,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民间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课时安排
《猎人海力布》……………………………………………………2课时 《牛郎织女(一)》…………………………………………………2课时 《牛郎织女(二)》…………………………………………………2课时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1课时 习作:“缩写故事”………………………………………………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快来读书吧………………………………………………………1课时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爱国”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木笛》四篇课文。这些课文或通过叙事,或通过写人,或采用直接抒发感情等方式,表达了浓厚的爱国情感。《古诗三首》包括《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饱含爱国情怀的古诗。《示儿》是一篇遗嘱,是诗人对直接儿子的谆谆告诫,表达了陆游对南宋
“书写提示”告诉学生怎样进行诗歌的书写。“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褒义词和贬义词。
教学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降”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具体写作。
6、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奋斗。
教学重点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降”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
1、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具体写作。 教学措施
1、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在朗读中学会发挥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慢慢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抓重点句子理解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阅读与爱国主题相关的文章或书籍,课内外资源相结合,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3、精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熏陶情感、习得方法。略读课文则要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古诗三首》………………………………………………………2课时 《少年中国说》……………………………………………………2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2课时 《木笛》……………………………………………………………1课时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1课时 语文园地…………………………………………………………3课时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说明文,选编了《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行知、功能,或阐明事理。阅读说明文,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培养我们观察事物、探索世界的兴趣。《太阳》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让我们懂得了太阳的重要性,激发了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习作例文”展示了两篇说明文,《鲸》介绍了关于鲸的一些知识,《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制作的过程。旨在进一步让学生熟悉说明
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介绍事物。“习作”的主题是“介绍一种事物”,要求学生介绍一种事物,可以选择课本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合理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作说明文。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会写25个生字,会认15个生字,要求会认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语境理解含义。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含义,正确书写。
2、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掌握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说明事物的作用。
3、学会观察事物,能够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有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5、揣摩重点词句,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谨又形象生动的特点,鼓励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会写25个生字,会认15个生字,要求会认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语境理解含义。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含义,正确书写。
2、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掌握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说明事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学会观察事物,能够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有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教学措施
1、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指导学生自己理解,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同时增加小练笔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说明文表达方法的感悟。内容上要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习作有机整合起来。
3、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学会探究未知世界,喜欢想象,喜欢科学。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太阳》……………………………………………………………2课时 《松鼠》……………………………………………………………2课时 习作例文……………………………………………………………2课时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2课时 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舐犊之情”这个主题编排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母爱、父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场景描写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和宽广。
《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书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敬爱之情。《父爱之舟》记叙了“我”和父亲的诸多往事,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浓浓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小诗作出了不同的评价,从而影响孩子成长的故事。
“习作”的主题是“我想对您说”,旨在然他学生在表达真情上下功夫,通过习作加强和父母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会写的字28个和会认的字38个,掌握多音字“挣、龟、订”等,掌握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2、默读课文,掌握文中描绘的场景,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4、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培养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会写的字28个和会认的字38个,掌握多音字“挣、龟、订”等,掌握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场景。
3、学会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在阅读中“披文以入情”。
教学难点
2、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培养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措施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应侧重引导学生把握父亲和母亲的不同看法,以及巴迪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这件事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父母表达爱的不同方式。
课时安排
《慈母情深》…2课时 《父爱之舟》…2课时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课时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1课时 习作:我想对您说1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四时景物”的主题安排了《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景象带来的不同乐趣。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我们能初步体会到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领略大自然的美,陶冶我们感受美的情操。
《古诗词三首》包含《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古诗的意蕴美,《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明月、松林、清泉、渔舟、浣女,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村美景;《枫桥夜泊》
中的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乌啼和钟声,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飒飒的秋景中那一抹孤独的身影;《长相思》中的山、水、风、雪,让我们好似看到了诗人艰难跋涉的步伐。让我们敞开想象的怀抱,去感受诗人笔下美丽的画卷吧。
《四季之美》中春天黎明里飘着彩云的天空、夏天夜晚里在蒙蒙细雨中飞行的萤火虫、秋天黄昏里点点的归鸭和成群的大雁、冬天旱晨中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闲逸的心情,都美得让人陶醉,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大自然的独特韵味,沉浸在美的氛围中。
《鸟的天堂》描写了旱晨和傍晚看到的“鸟的天堂”的情境,扑鼻的绿意,欢唱的鸟儿,让我们看到了那棵大榕树勃勃的生命力,看到了鸟儿与树的和谐相处,他们彼此守护,互相依靠。榕树是大自然赐予鸟儿的家园,是鸟儿的天堂。
“习作”以补全题目的形式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是一种自然景观,通过观察写下心得,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语文园地”包含“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通过对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交流,要求积累单元的妙语佳句。“词句段运用”中通过对单元中一些描写比较具体的写景的句子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体会如何将景物描写具体,能做到仿写。“日积月累”通过对古诗《渔歌子》的学习,让我们积累知识,传承经典。
教学目标
1、会认23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累”,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连篇课文,积累优美的句段。
3、能理解诗歌大意,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4、学习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学会描写景物的变化。
5、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23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累”,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连篇课文,积累优美的句段。
3、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难点
学习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学会描写景物的变化。 教学措施
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有些词语对于大家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古诗词三首》的字词比较难理解。
课时安排《古诗词三首》2课时
《四季之美》2课时 《鸟的天堂》2课时 《月迹》1课时 习作:即景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读书”这个主题编排了《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三篇文章,体裁包括了文言文、记叙文和散文,涉及内容跨越古今。从这三篇文章中能够学到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读书带给我们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古人谈读书》一文呈现了三则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将孔子、朱熹、曾国藩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化为精炼的文字,使其蕴含深刻的哲理,旨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忆读书》一文没有理论化的说教,而是另辟蹊径,如话家常。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话,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结论。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缓缓流进学生的心中,使其终身难忘。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旨在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倾听的习惯提高其善于分析、总结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习作”的主题是“推荐一本书”。推荐的这本书自己看过的,并对自己有帮助的。在写作过程中,清楚交代自己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在和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激发起大家阅读的兴趣。这一写作旨在激发学生对书、对阅读的喜爱,并提高学生将思维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语文园地”中呈现的内容与“读书”这一主题相关。“交流平台”通过三个同学的对话点明应该如何找到好的课外书,即读与课文有关的书,或介绍某一类知识的书。“词句段运用”通过仿写比喻句和排序训练,让学生明白读好书的益处及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书写提示”展示了唐初书法家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展现了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结构严谨等特点。“日积月累”呈现了宋代朱熏《观书有感》(二首),这两首诗描绘了诗人“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一一第一首诗表明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的道理;第二首诗点明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35个生字、会写2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传、卷、差、累”等。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掌握、积累音、字、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人谈读书》《观书有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注释学习三则文言文,理解重点的词句,把握文言文的意思及蕴含其中的哲理。
3、从题目入手,运用问题引导法理清文章线索、层次结构,从而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要点。
4、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语文所有单元教材分析备课讲稿)。
5、通过其他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积累文中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掌握多音字和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人谈读书》《观书有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通过其他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措施
1、引导自读,指导学生运用浏览、默读、速读等方式,解决课文中的生字难字或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让学生在流畅阅读的基础上学习课文。
2、设疑解惑,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并结合课后的问题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这些疑问,弄懂课文,从而掌握
课文的内容和蕴含的哲理。掌握注释,在文言文学习中,引导学生重视教材中的注释,从而正确翻译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3、“口语交际”“习作”均与“书”再关,或是介绍人物,或是推荐好书。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设置情境,以交流会的形式进行训练,让学生放松心情,大胆交流。
课时安排《古人谈读书》2课时 《忆读书》2课时
《我的“长生果”》2课时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1课时 习作:推荐一本书1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