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 CARB0N WORLD 2015/9 能源・地矿 某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何 良(湖南省地勘局四一八队,湖南娄底4170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以计算滑坡的稳定性了,且在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时,还可采用 多种方式进行计算,进而获得更加科学的、更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一般情况下,数值模拟计算出的只是近似解,不能取代传统的稳定性分析方 法。对滑坡进行防治时,要根据实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组合措施,从而充分发挥各种治理措施的作用。本文在此情况下,对某滑坡的稳 定性分析与防治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滑坡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066(2015)25—0129—02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日益频繁,且活动的 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也使得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也日渐突出。 通过分析可知.滑坡是人类面临时间最长、活动最广泛、危害 坏的边界条件,进而分析边坡软弱面的组合关系、边坡滑体的 形态与方向,并对边坡的稳定程度进行分析。进而为力学计算 提供基础。 2.2定量分析方法 2.1极限平衡法 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且其出现的频繁度和广度远大于地 2.现阶段,极限平衡法是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 震。因此,必须对其稳定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 析方法.其主要是依据边坡破坏的边界条件.并通过力学分析 治对策缓解或解决 l某滑坡实况分析 某工作区域主要位于秦岭山系.地貌处于低山区.且其 北、东、南三面均环山,西面临近山坳,最高点处于东南山前, 海拔高程为740m;最低点在西部山坳冲沟位置处,此时的海 拔高程为580m:两者之间高度相对差为160m。但就其实际情 况来看.区域构造运动较为强烈.导致地形出现了支离破碎的 情况,且其切割的深入也相对较大,沟谷大多呈“V”字型,该区 方法的应用.对可能发生的滑动面在各种荷栽作用下的情况进 行理论计算以及强度力学分析。同时.在经过了反复的计算以 及分析比较之后.可计算出可能出现滑动面的稳定性系数。从 总体方面来看,极限平衡法的模型与其计算过程都相对简单。 域还存在山体上升强烈的现象.山坡陡峻。滑坡体南北两侧各 2_2.2数值分析方法 为小型冲沟,属季节性河流(冲沟),平常无水,仅雨季时有水。 对于数值分析方法.其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①有限单元 滑坡南侧冲沟上部有一山泉,常年有水,供给过风口自然村村 法。此类方法的优势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边坡岩体的非均质以 民的日常生活用水 及不连续介质特征进行了考虑。同时还考虑了其岩体应力应 且其计算结果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也是较为明确的。但因其假 设前提一般都会与滑坡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通过此 类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的结果会与实际情况存在一些差 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不完善性。是有待于完善与发展的。 2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2.1定性分析方法 2.1.1地质分析法 变的特征,可避免出现将坡体当作刚体的情况:但其缺陷在于 数据准备工作量较大.且其原始数据还极易出现差错.进而无 般情况下.依据边坡地形地貌形态、地质条件以及滑坡 变形破坏的基本规律,可明显看到滑坡演变的全过程,进而较 一好的预测滑坡稳定性的发展总趋势以及其破坏的形式。并以 此来为根据,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谨慎的分析,并判断已经发 生过滑坡情况的滑坡是否能够复活或是转化。 2.1.2工程地质类t 法 对于工程地质类比法.其主要是将之前的滑坡稳定性分 析的基本经验运用到具有相似条件的滑坡稳定性分析工作中 法确保整个区域内部某些物理量的连续性。此外,在解决无限 性问题以及应力集中问题时。若运用了有限单元法,其精度会 相对较差。②边界单元法。此类方法只需要对已知区域的边界 极限离散化即可,具有输入数据少的特征。但其缺陷在于:一 般情况下,对于使用边界单元法获得的线性方程组的关系矩 阵通常都是不对称矩阵。不便应用有限元中成熟的对稀疏对 称矩阵的系列解法。( 离散元法。对于此类分析方法,其可直 接反映边坡岩体变化的应力场、位移场以及速度场等各个参 量的变化。同时,其还能够模拟边坡失稳的全过程情况。由此 去,进而对工程地质因素的相似性以及差异性进行全面的分 可知。离散元法较适用于决裂介质的大变形以及破坏问题的 析。同时。还可对影响滑坡变形发展主导因素的相似性与差异 分析。 性进行分析。但在运用此方法进行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时。还需 2.2.3传递系数法 对工程的类别、等级以及对滑坡的特殊要求进行全面的考虑。 传递系数法是一种不平衡推力传递法.同时还可称为折 此外,虽然工程地质类比法只是一种经验方法,但却是可以在 线滑动法或是剩余推力法,是一种实用滑坡稳定分析方法。此 兮 同类工程地质条件下以及滑坡治理设计工作中运用的 外,由于该法计算简单,并且能够为滑坡治理提供设计推力,0直 2.1.3图解法 因此在水利部门、铁路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家规范和行 主 业规范中都将其列为推荐的计算方法。"3滑动面为折线形时,- 对于滑坡稳定性分析,可采用折线滑动法。 般来说,图解法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利用一定的 曲线与偌谟图的方式来表示边坡有关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一的,并以此计算出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或是在已经知晓边坡稳 定性系数以及其他参数,但还有一个未知参数的情况下.可更 通过一定的探查可知,某滑坡的潜在滑面形态呈折线形, 好的、更方便的计算出稳定坡角、极限坡高,以上是力学计算 基于此,可采用传递系数法对其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且 的简化。而另外一类则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求取边坡变形破 传递系数法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垂 2_3某滑坡稳定性计算 萎 29 能源・地矿 L0W cARBoN WoRLD 2015 耋{[( (( )c。sq_Asinq) )t 屯 ;鱼叱) ∑{[ (sin +Ac。s )+TD_1兀Il5『+T 其中:R ={Wn[(1— u)cos ̄ 一Asinc ̄ ]一RD )tan6 +c Ln T=Wnn用。具体操作方式为:为了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域.可 以在滑坡边界位置处修截水沟.同时还可在坡面位置处修筑 排水沟。对于覆盖层,可采用浆砌片石或是人造植被进行铺 盖,进而防止地表水的下渗。而对于岩质边坡。还可采用喷混 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现阶段,我国已有许多排除地 下水的措施.但还是应该依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以及水文 地质条件来选择适宜的方式,常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水平钻孔 疏干、垂直孔排水、竖井抽水、隧洞疏干与支撑盲沟。 (since +Acosc ̄ )+TD n-I l-I ;=II,iIl,i+ i …… 一。 J=i 3.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可改善边坡岩土的力学 i=c0s( i—Or.i“)一sin(ai—Oti+1)tan ̄bi“ TDi= hi I c0s0【isinl3ic0s( i—Bi) RDi= hi Licosdisinl3 sin(c ̄i—p。) 一强度,并提升其抗滑力,减少滑动力。目前常采用的措施主要 包括:①削坡减载:此类措施具体如图1,其主要采用降低坡 滑体水下体积X水的容重 u一__ 雨 堕 工 塑 滑坡总面积×2 高或是放缓坡角的方式来实现改善边坡稳定性的目的。同时. 对于削坡设计.应当尽量削减那些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但不 可削减阻滑部分岩土体。通过分析比较可知,此类措施并不一 上述公式中:K为稳定性系数; 为第i计算条块自重 (kN/m);为地面动载荷(kN/m);c为第i条块内聚力(kPa); 为第i条块内摩擦角(。);I1为第i条块滑动面长度(m);ot 为第 直是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措施.所以要在施工之前进行经济技 术的分析。②边坡人工加固。对于此类措施,常用的方法主要 包括以下几种:a.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b.将钢 i条块滑面倾角o),反倾时应取负值;B,为第i条块地下水流 筋混凝土抗滑柱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c.对于预应力锚 向。一般情况下取浸润线倾角与滑面倾角平均值(。),反倾时 杆或锚索.其主要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 应取负值;A为地震加速度(单位:重力加速度g); 为第i块 坡:d.通过实行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可加强边坡岩体或 e.实行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1块段时的传递系数(j=i);R 为 土体的强度:第i条块地下水渗透压力产生的垂直滑面分力(kN/m);T 为 第i条块地下水渗透压力产生的平行滑面分力(kN/m); 为 水的容重(kN/m ); 为孔隙压力比。 2.4滑坡推力计算 通过一定的探查可知,某滑坡的潜在滑面形态呈折线形, 基于此。可采用传递系数法对其滑坡推理进行计算,计算公式 具体如下: Pi=Pil,+Ks ̄Ti—Ri 1×I图1削坡减载 其中:下滑力的计算公式为: 4结语 天然的或是因人工开挖而形成的边坡到处可见。同时,由 Ti=Wi(sinc ̄i+Acoscti)+ h Licosaisinl3ic0s( i—Bi) 抗滑力的计算公式为: R:。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导致边坡出现了失稳的情况.进而造成各 种规模的滑坡现象频繁发生,最终给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 巨大的影响与损失。基于此,必须通过分析滑坡的稳定性,并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尽量减少滑坡 的发生和降低因滑坡造成的损失。 lWi(co 。-Asinc ̄i)一 一^y…h Licos ̄isinl3isin((xi- ̄i)】 tan ̄bi+ci 或: R;={wi[(1一一yu)cosai-Asinoti]一Ywh Li jtancki+ci Li 传递系数为: 参考文献 『11周志林,蒋良潍,熊卫平.基于强度折减法的牵引式滑坡稳定性分析 及防治对策研究『J].路基工程,2014(04):195~200. ¥=cos(ai—l—di)一sin(o ̄i—l一0【。)tand ̄i 孔隙水压力为:N = …h L ̄cosa。,即近似等于浸润面以下 『21王开源,沈立伟,夏**,等.某大型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 理工程对策『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03):28~31. 『31王君,王卫,王亚昆.地震灾区某老滑坡复活成因机制分析及防治 对策m.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2(03):21-24. 岩土体的面积hlwL。.cosai乘以水的容重 。 渗透压力产生的平行滑面分力为: TDi= h Licos ̄sinl3icos(仪i-13i) 。渗透压力产生的垂直滑面分力为: RDi ^y hi Licos0lisinl3isin(or。一p ) 孔隙压力比为: …' 收稿日期:2015—8—21 作者简介:何良(1981一),男,本科,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勘察 与设计方面的工作。 /v一滑体总体积X滑体容重 滑堡 !堡塑 .奎重 滑坡总面积×2。 堕 工重塑3滑坡防治工程措施 3.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一般来说,水的作用往往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基于 此.必须消除与减轻水对边坡造成的危害,且其主要目的为降 低空隙水压力以及动水压力.进而避免岩土体发生软化以及 溶蚀分解情况.进而消除或是减少水的冲刷作用以及浪击作 13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