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动物性食品中无机砷的测定

动物性食品中无机砷的测定

来源:世旅网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2正 GUANGDONG WEILIANG YUANSU KEXUE 第19卷第6期 文章编号:1006—446X(2012)06—0034—04 动物性食品中无机砷的测定 丘婷婷 吴钟玲 吴志谊 (1.广东省绿色产品认证检测中心,广东 广t,1’I 510440; 2.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广东 广州510110) 摘要:用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动物性食品中的无机砷。结果表明,与国标法测定结果对比,检测 结果准确可靠,能缩短水浴时间,试样通过轻度震摇,浸提更充分。该法对于动物源性食品的无 机砷的测定更简便、快速、准确,适合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无机砷;动物性食品;原子荧光法 中图分类号:O 657.31 文献标识码:A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食品和环境中的重金属,主要以无机砷和有机砷的形式存在,无机砷的 毒性远大于有机砷。无机砷是一种短时间大量进食引起急性中毒,长期过量摄入会引起皮肤和肝 脏损害的物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正式确认无机砷为人类致癌物。目前,国际上对食品中砷的 卫生学评价均以无机砷为依据,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几十种各类食品的卫生标准均是以总 砷形式制定的,国内学者已认识到这种以总砷表示的卫生标准已无实际卫生学意义,因此已有学 者进行了有关食品无机砷含量分析及限量研究。基于日常检测工作的积累和分析,作者对动物源 食品中无机砷进行了检测。 l 实验部分 1.1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砷包括无机砷和有机砷两种存在形式,在6 mol/L盐酸水浴条件下,无机砷以氯化 砷的形式被提取,并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提取出的无机砷。 1.2仪器与试剂 AFS980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科创海光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水浴振荡器,江苏省金坛市 环字科学仪器厂。 2 g/L氢氧化钠溶液;硼氢化钾溶液:称取20.0 g硼氢化钾,溶于1 L的2 L氢氧化钠溶 液中;0.10 g/mL硫脲溶液;盐酸溶液(1+1);砷标准溶液: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所提供。 上述试剂均为优级纯或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1.3仪器工作条件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260 V;砷空心阴极灯总灯电流:60 mA,辅助灯电流30 mA;原子化器 高度8 cm;载气流量300 mL/min;屏蔽气流量800 mL/min;读数延迟:2 S;读数时间:l8 s; 读数方式:峰面积;进样体积:2 mL。 收稿日期:2012—05—02 作者简介:丘婷婷(1985一),女,广东梅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食品和环境质量检测。 ・34・ 2012芷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GUANGD0NG WEILIANG YUANSU KEXUE 第19卷第6期 1.4实验步骤 1.4.1样品前处理称取经粉碎的固体样品约2.5 g于25 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用1+1盐酸 溶液20 mL;或称取约5.0 g已制成匀样的试样(鲜样)于25 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5 mL盐酸, 并用1+1盐酸溶液至刻度线25 mL处,混匀,静置10 min后,剧烈震摇,分散试样;然后置于 65℃恒温水浴振荡器中12 h,水浴浸提;其间每隔30 min,取出剧烈震摇使试样充分分散为微 小颗粒悬浮于盐酸浸提液中,在浸提其间以60 7 ̄./min的速度水浴震摇,使试样充分浸提。浸提 完毕,若浸提液不够标线位置,加1+1盐酸溶液至标线,取出冷却,脱脂棉过滤,取4 mL滤液 于10 mL容量瓶中,加硫脲溶液1 mL,正辛醇4滴,定容至10 mL。放置30 rain之后测定试样 中的无机砷,若浑浊,再次过滤至澄清再测定,同时做试剂空白。 1.4.2标准系列的配置分别准确吸取1 mg/L砷标准使用液0、0.2、0.4、0.6、0.8、1.0 mL 于100 mL容量瓶中,加硫脲溶液10 mL,正辛醇4滴,以1+1盐酸溶液定容至标线,放置30 min之后测定,配制的标准系列质量浓度为0、2、4、6、8、10 g/L。 1.5标准曲线的制作 按照上述仪器测定条件测定标准系列的荧光值,以标准系列质量浓度为横坐标,以响应的荧 光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77.663 一28.253,相关系数为0.999 9。实 验表明无机砷质量浓度在0~10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结果与讨论 2.1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选择合适的3种样品:广州市场购买的猪肉、鱼肉和虾肉,通过无机砷检测国家标准GB/T 5009.11—2003规定的方法检测后,测得样品的本底值,每种样品取6个平行样分别按照国标和 优化后方法前处理,然后上机测定;以及每种样品取6个平行样加标后分别按照国标和优化后方 法前处理,然后上机测定,按照国标法检测的结果见表1,按照优化法检测的结果见表2。 表1 动物・眭食品中无机砷的国标法检测结果 ・35・ 2012正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GUANGDONG WEIUANG YUANSU KEXUE 第l9卷第6期 从以上两表的结果来看,优化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与国标法无明显差异,说明优化方法 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是可靠的,并能大大缩短处理时间,改善了方法的前处理。 2.2浸提过程影响因素的选择 前处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浸提的温度和时间。前处理过程中,选择6 mol/L盐酸的酸 度,这是无机砷以氯化砷的形式被提取的可靠酸度条件,通过在60—66℃的浸提温度和不同浸 提时间9~15 h下测定已知无机砷含量的鱼肉的无机砷平均加标回收率,结果见表3。 表3不同浸提条件下,动物性食品中无机砷检测的加标回收率 单位:% 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的温度时间组合条件中,65℃,12 h,加标回收率稳定,加 标回收效果好,并且从节约能源和节省时间来考虑,选择65℃,12 h的浸提温度和时间,缩短 浸提时间,提高了前处理效率。 2.3讨论 样品浸提液中的+5价砷还原成+3价砷,用0.1 g/mL硫脲溶液的效果与碘化钾一硫脲混合 溶液没有明显区别,如果在冬季,室温低于10℃,则加入硫脲溶液之后,应在20~30 水浴锅 中静置反应30 min,有利于+5价砷预还原为+3价砷。 参考文献: [1]王滨.食品无机砷含量分析及其限量值研究的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2):48—49 [2]GB/T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S]. ・36・ 2012生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GUANGD0NG WEIUANG YUANSU KEXUE 第19卷第6期 Determination of Inorganic Arsenic in Animal—-Sourced Food by AFS QIU Tingting ,wu Zhongling ,wu Zhiyi (1.Guangdong Province Test Center for Green Labelling,Guangdong Guangzhou 5 10440,China; 2.Guangzhou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Guangdong Guangzhou 5101 10,China) Abstract:The optimization of the detection of inorganic arsenic in animal—sourced food was discussed, and trace inorganic arsenic was determined under the optimiz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b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the optimized method was accurate and reliable,and optimization of the method could shorten the water bath time,and moreover,the lightly shaking of the samples made the extraction much more completely. The optimize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inorganic arsenic in animal—sourced food is simple,fast, accurate and suitable for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Key words:inorganic arsenic;animal—sourced products;AFS 作者・读者・编者 本刊是核心期刊 近来又不断有投稿者询问本刊是不是“核心期刊”?有人还称,按其单位要求,投稿一定要投“核心期 刊”。这反映了我国学术界这些年来对“核心期刊”的盲目崇拜和滥用,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有扩大之势。面对 此种现实,我们不得不答复如下。 本刊是“核心期刊”。目前,与科技期刊有关的“核心期刊”遴选体系有三家:①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 文核心期刊”;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上三家中任何一家遴选的期刊,都是“核心期刊”。本刊是“中国科学引文 数据库来源期刊”,当然是“核心期刊”。同时,本刊也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 据库收录期刊。有人只承认其中某一家,而不承认另一家是不全面、不对的。但我们也要指出,“核心期刊”的 遴选都是分散的民间行为,并无统一的权威机构主持,也从无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参与,不具权威性,不能过分 抬高其地位。 本刊坚持对“核心期刊”的一贯立场。本刊对“核心期刊”的基本立场是:正确认识“核心期刊”,合理 利用“核心期刊”。针对国内有关“核心期刊”的喧嚣,我们自2007年起就在进行抵制,刻意淡化本刊的“核 心期刊”标识,专注提高本刊的学术和编辑质量。我们今天仍不改初衷,坚持这一立场。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编辑部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