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历史1904年潮州抗捐罢市风波中的潮商
李 坚
提要:清朝末年,清在潮汕地区加增商业税,导致数年之间潮州、汕头、揭阳等地区相继爆发了以屠户为首的行业商人罢市事件。在这一系列的罢市事件当中,以1904年3月在潮州府城爆发的抗捐罢市事件最为引人关注,影响也最大。潮州府城的千盛金店在罢市事件中遭到抢劫,财物洗劫一空。商人罢市以及店主黄占梅的个人遭遇,反映了潮汕商人阶层虽已在经济上取得卓越的成绩,然则在社会地位上仍为“四民之末”,他们与传统社会势力之间的抗争也成为当时商人阶层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抗捐罢市;黄占梅;潮商
清朝末年,清在潮汕地区加增商业税,导胜三人身上。这三人主张对府城罢市的屠户采取强致数年之间潮州、汕头、揭阳等地区相继爆发了以硬措施。尤其是王铨刚上任之后,捉拿并关押罢市屠户为首的行业商人罢市事件。在这一系列的罢市的屠户,以迫使屠户放弃抵制,一时间官民对立的事件当中,以1904年3月在潮州府城爆发的抗捐情绪急速激化。
罢市事件最为引人关注,影响也最大。潮州府城作此外,自光绪二十四年(18)夏天开始,潮为清代粤东地区的行政中心,爆发这种大规模的骚州府城连续爆发鼠疫,二十八年春夏之间的鼠疫尤乱较为罕见。本文拟对事件的详细经过进行梳理,为严重,死亡人数接近三万,民不聊生。在这一当希望有助于读者对清末社会动荡中的潮汕商人活动口,官府增加税收,甚至收捉抗捐的商户。一时之有更深入的了解。
间,群情激奋,终于爆发了罢市事件。
一
三月十五早,数千商民集体罢市,并聚集于府城学宫门口。此时惠潮嘉兵备道褚成博、海阳县令潮汕商人抗捐罢市事件的矛盾主要集中于海阳王铨刚等潮州文武,均在学宫内行香膜拜。众县令王铨刚、洋务局委员邵思源和屠捐局包商杜以
人试图借此机会向褚成博进言,希望能够取消潮州
作者简介:李坚(1981— ),男,广东潮安人,硕士研究生,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33
潮 商 · 潮 学
的税捐。在此半年之前,前惠潮嘉兵备道丁宝铨曾公开表示支持潮州的商人,不愿意奉行税捐。作为粤东地区的最高一级的行政,丁宝铨的举动大大提振了潮州商民抗捐的士气。然而褚成博则认为税捐势在必行,没有挽转的余地,不愿像丁宝铨一样开罪于督宪。当时之际,王铨刚复又调集兵勇捉拿数人。终于导致场面失控,石头、棍棒交相投掷,官民各有数人受伤。躲进衙署不敢出来,众人于是冲往府城的屠捐局,将矛头对准包商杜以胜以及洋务局的邵思源。然而杜以胜此时已经在仓惶逃往澄海的路上,邵思源不知所踪。众人遍寻不得,遂先后将两人的办事机构屠捐局、洋务局捣毁,所有家具桌椅悉数搬出街巷焚烧。全城的商户处于罢市歇业的状态。此次抗捐罢市事件,不但汕头的《岭东日报》有跟踪报道。其他国内的知名报纸,如《申报》(上海,创办于1872年)、《循环日报》(,创办于1874年)、《时敏报》(广州,创办于1903年)等也都进行了调查报道,足见之关注。之所以引起强烈的反响,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府城的抗捐罢市的处理直接关系到粤东34地区商业税捐征收的成败。作者曾以《清末潮州的屠户罢市风波》一文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大致概况。[1]清急于催解上缴钱银,不断地给广东及粤东施加压力,数年之间因办理不善而被免职的潮州不在少数。仅当年的海阳县令一职,便在半年之内两易,徐㑺声、王铨刚,先后去职。
第二则是冲击了千盛金店。这直接导致了法国驻广州领事馆和两广总督岑春煊的介入。
位于太平路载阳巷的黄千盛金店是潮州府城最有名的老字号,创办已有140余年,是当时潮州最大的金店之一。
据郑启昭先生《潮州金银首饰业今昔》一文介绍,[2]潮州的金银首饰业在清末民初处于旺盛时期,城里有作坊五百余家,从事金银首饰生产的达三千多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外销港澳、南洋群
岛一带。至今,城里还保留者当时因作坊集中而得名的长街——打银街。在抗捐罢市事件中,千盛金店损失最重,全店所有金银珠玉、衣服杂物等共计八万余元,均被洗劫一空。然而千盛店与抗捐罢市事件实际上没有任何利益冲突,为何会遭此飞来横祸?另外,在有关近代潮汕史研究中,冲击千盛金店被认为是近代潮州人民反抗教会的正义行为,这显然也有断章取义、罔顾历史事实之嫌。因此有必要在此一并讨论。纵观整个事件,冲击千盛店仅仅是清末抗捐罢市风波的一个部分,并且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并非事先有所预谋。笔者分析,千盛店之所以被攻击抢劫,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店东黄占梅,曾应惠潮嘉兵备道褚成博的要求前往救援。在当日的中,道台褚成博被数千人围困于府城学宫,第一时间紧急召唤了续备军头领林蕴之和保安局前往救护。林蕴之最先到达学宫,并护送褚成博等一众逃回各自衙署。而随后冒险赶到的保安局绅士黄占梅、蔡桂清二人,则受褚成博委托对商民进行劝说,这无疑撞在口之上。两人被众人团团围住,几乎难以脱身。
保安局是太平天国期间为稳定地方秩序所成立的团练机构,由地方知名士绅出任局绅,协助官府办理团练,剿灭地方。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覆灭,保安局的职能也在随后逐渐发生改变,成为衙署以外的另外一个权力机关。主要协助地方治理潮州,包括地方教育、救济、建设、社会秩序等方面。晚清潮州的社会名流如邱步琼、李芳兰、陈步銮、王延康、陈锡祺、林士骐等均先后成为潮州的保安局绅,参与潮州的各项大事参议。
黄占梅与蔡桂清两人是在1903年的正月,由当时的惠潮嘉兵备道丁宝铨延请入局,成为保安局绅仅一年。褚成博向保安局请求救援,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当时仅有黄、蔡二人不惜性命前往。在当时之际,罢市事件使得官商对立的矛盾逐渐激化,
CHAOSHANGCHAOXUE
区域历史黄占梅即是保安局绅,同时也是千盛店东,以这种亦官亦商的身份出来调停,反而容易引起误会。众人认为黄占梅等有意袒护道宪,一时之间黄占梅百口莫辩。
其二则是传言邵思源躲藏于千盛店内。在众人焚毁屠捐局和洋务局之后,仍然找不到邵思源,加上之前所产生的误会,遂认为邵思源可能得到了黄占梅的庇护,矛头于是对准了位于载阳巷的千盛金店。而事实上邵思源并未躲藏于店内。接下来事件则演变成赤裸裸的抢劫。
幸而在三月十六日早,保安局各绅士便分头对罢市的商户进行逐个劝导,要求尽快开张。抗捐罢市仅持续一日,另外,为首的十三名人也相继被捉拿收押。事件的焦点很快便转移到了潮阳县令徐书祥身上,由他取代王铨刚、邵思源,全权处理全潮州的税捐。
另一方面,黄占梅所损失的金钱等物却没能追回。据说当中还包括了黄占梅代办两广赈捐的一切单据,以及法国教堂寄存于店内的二万元,牵连更广。黄将矛头指向了褚成博,认为自己因前往救援而蒙受损失,并且在遭抢之时曾一度要求褚设法救援,但褚竟不伸援手。不惟如此,对屠捐局与洋务局的暴行亦不过问。事后追查赃物,亦竟一无所获,颇为不可思议。
二
黄占梅没有办法,只得利用媒介的帮助,在当地报纸《岭东日报》上刊载了《白日抢店之骇闻》的声明,将个人遭遇公诸于天下:
窃梅自祖在郡城大街载阳巷口地方,开张千盛金银珠玉店,阅百四十余年。此三月十五日,潮郡开办屠捐,一郡商民不服,全行罢市。梅不敢犯众怒,亦将店门严闭。适文武往学宫行香,顷刻间聚集数千人,力求免抽,道宪未准所请。恐
愚民酿出意外之变,续饬号房数次传梅及绅士等妥为劝导解散。文武回署,市人责梅不代力求,乘机迳拥,移祸于梅千盛店,残毁店窗。是时上午九点钟时候,虽有巡警委员同警勇先到,而力薄不敌。梅伙计迳赴道辕喊冤无着。梅在保安局知觉,报县出署。见一不知名姓者,手持千盛紫榆柴椅一张,已由梅当场拿获,交差听候讯办在案。赴道面禀,切求迅饬差兵弹压保护,未蒙道宪恩准。至十一点余钟,店窗被毁倾坏,伙计受伤,失赃甚巨。迨下午五点钟稍散,有续备军到而赃无存。忖梅店在大街,去衙门不远,而毁抢至于半日,可谓法地无法。
其一切赃件约共八万余元。另单列明赴各大宪衙门呈报在案。梅又代办两广赈捐,其已捐存查及未捐实收,均为匪盗窃,关系非小。又有本号铁铸图章,为盖金银之用,亦已遗失。恐匪乱盖伪货,祸更不了。忖梅为官长解散,任劳任怨。而道宪不派勇保护弹压,任梅店抄抢一空,冤哉。……。此案于商务、教务有密切关系,势亟沥陈冤情,登诸报端,以俟大宪之采择,并求全潮绅商为之公断焉。……。法国教民千盛店东黄占梅剖诉。[3]
这一长段的声明是后人了解罢市事件的重要材料,从受害者的角度对事件的详细经过进行呈现。当中还透露不少关键信息,例如,黄占梅即是千盛店的店主,也是潮州保安局局绅,而他发布告示
的,主要利用的却是法国教民的身份。这样一来,千盛店事件就不仅仅是普通的抢劫事件,已经涉及到与法国教会的外交交涉。当中还损失赈灾的单据、店铺图章等重要物件,与潮州地方士绅、亦有牵连,从而再度引起关注。
(下转第41页)
35
CHAOSHANGCHAOXUE区域历史[27] 曾旭波:《汕头埠老报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波、高绳芝、方云藻、萧公溥、萧勉吾、梁金鳖、何子因、社,2016年,第页。刘任臣。[28] 刘苹华:《近代中国丛书 笔雄万夫:叶楚伧传》,[33] 参考《林激真蹂躏潮州始末记——寻潮人公启》,近代中国出版社,1986年,第14页。《申报》,1912年4月3日,收录于《汕尾市人物研究史料[29] 楚伧:《戊申岁中美之邦交》,《中华新报》,1909第三辑(陈炯明与粤军研究史料),1993年,第60-62页。年1月6日。[34] 《粤都督不准林激真驻汕》,《申报》,1912年4[30] 秋菊园:《张民达、温生才、陈敬岳等烈士的墓月17日,现收录于段云章、倪俊明编:《陈炯明集》上卷,碑》,载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梅县委员会文史资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1-82页。料委员会编:《梅县文史资料》第11辑,1987年,第68[35] 陈去病:《对于<新中华报>失火之感言》,《平页。民日报》,1912年7月11日,收录于殷安如等编:《陈去[31] 林一厂著、林抗曾整理:《林一厂集》,广州:广病诗文集(共三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465页。年,第1313-1314页。[32] “十三司令”有张玉堂、陈芸生、许雪秋、陈涌35页)黄占梅随后赴身前往广州,同样以教民的身份他们与传统社会势力之间的抗争也成为当时商人阶找到了法国驻广州领事馆的梅主教,寻求帮助。梅层的一个缩影。主教随即照会了两广总督岑春煊,要求其保护教民在华利益,追回被抢的财物。岑春煊对此也极为重参考文献:视,先后勒令褚成博严查劫匪,并派专员前往潮州[1]李坚.清末潮州的屠户罢市风波[N].潮州日报, 进行调查。前后历时半年,被抢财物仍无从追查。2018年7月31日(潮州文化版)。
最终,由省善后总局垫款一万元作为黄占梅的偿[2]郑启昭.潮州金银首饰业今昔[A].政协潮州市文款,事件遂告结束。[4]
史资料征集编写委员会编.潮州文史资料(第6辑)[C]. 1987:35-39。
另一方面,随着抗捐罢市事件的平息,各行业[3]黄千盛.白日抢店之骇闻[N].岭东日报,光绪的商人虽然经过数年的抗争,最终亦不得不按章纳三十年四月初二。
税。[5]抗捐罢市风波中,黄占梅和行业商人实际[4]佚名.黄千盛案已结[N].岭东日报,光绪三十年上都处于清朝末年社会激荡的形势之下,他们的个十一月初一。
人遭遇,反映了潮汕商人阶层虽已在经济上取得卓[5]佚名.札饬遵办屠捐罢市事[N].岭东日报,光绪越的成绩,然则在社会地位上仍为“四民之末”,
三十年五月初五。
41(上接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