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54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7月第4卷第7期Lab Mec'l Clin,July 2007,Vol 4,No 7 血糖降低而糖化血清蛋白增高的原因分析 李爱菊,郭彩花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655OOO) 【关键词】血糖; 糖化血清蛋白; 尿糖 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9455(2OO7)O7—654—01 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作者发现有些患者无原因可解释 的血糖降低而糖化血清蛋白增高现象,为此本文对1年来发现 的15例患者进行了异常化验结果的原因分析。 1材料与方法 蛋白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说明患者本身血糖不低,而是血 中含有未代谢完的强还原性维生素C干扰了生化检验结果所 致。通过在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中按比例分别混入维生素 C与未加维生素C的同一标本进行同步测试,结果显示当血中 维生素C含量达到0.4 mg/ml左右时,即可使血糖检测值下 使用仪器为法国制造的BT2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 剂由法国医杰公司提供,严格按照生化检验操作规程和仪器以 及试剂使用说明书操作。血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 血清蛋白是果糖胺法。 降1/2左右,并随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而降低,甚至为零,糖化 血清蛋白检测值则随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而增高。因此,在 输注维生素C时应特别注意此现象的发生。采集后在体外自 然凝固的标本,由于红细胞的酵解作用,则随停留时间的延长, 观察结果包括:(1)所患疾病与血糖降低的关系;(2)患者 的用药情况;(3)不同时间送检标本对化验结果的影响。 2结 果 血糖检测值平均每小时下降7 左右。 3讨 论 发现有1例患者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服用降血糖药治疗已 经10年,因突然昏倒被急送入院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结果 提示血糖1.56 mmol/L,糖化血清蛋白1.4 mmol/L,尿液分析 尿糖(一),临床医生根据化验结果治疗后患者很快好转,并诉 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简单实用,特异性较高,是中国 目前使用最广的首选方法。它是一个氧化反应过程,具有强还 原性的维生素C、左旋多巴、谷胱甘肽等均可抑制生化反应使 有色化合物生成减少,而引起测定结果呈负偏差。果糖胺法测 定糖化血清蛋白也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其生化反应是还原反 应,具有强还原性的维生素C可加速其生化反应,使单位时间 内的紫红色甲脯生成增多导致检测结果呈正偏差。因为许多 非疾病因素,如空腹与否、体位、采集标本的时间、标本溶血、运 动、服用药物以及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都会影响检验结 果。因此,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是检验人员的主要责任,也 需要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力求减少错误。使检验结果为 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收稿日期:2007-03-23) 说其发病前曾多服过降血糖药。于20 h后次日早晨8:O0空 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1O.2 mmol/L,说明此患者为服降血糖 药过量引起低血糖反应。另外14例患者是分别以肺心病、尿 潴溜、贫血、急性腹痛等疾病于夜间人院治疗。次日早晨空腹 抽取静脉血置37℃水浴箱中1.5 h后离心分离血清检测,结 果显示血糖<1.5 mmol/L,糖化血清蛋白>3.2 mmol/L,但他 们都未使用过降血糖药,也无低血糖表现:根据他们的用药情 况分析发现,共同的用药特点是抽血前10 h以内静脉滴注过 混有3 g维生素C的5 葡萄糖溶液500 ml,在停用维生素C 24 h以后再次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他们的血糖和糖化血清 提高肺结核患者阳性检出率的方法探讨 姜正爱 (吉林省图们市结核病防治所 133100) 【关键词】肺结核;痰涂片;分离培养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9455(2007)07—654—02 在当前全球结核病疫情不断恶化的情形下,对传染源的发 现提升到了更重要的位置。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是控制结 核病蔓延和防止耐药结核患者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而确诊肺 结核的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是痰涂片查到抗酸菌。痰涂片抗酸 1材料与方法 1.1方法对疑似肺结核患者和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做痰直接 涂片检查,操作先后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中的要求用 萋尼抗酸染色法进行染色镜检,质控达到上级结防所每年两次 菌检查在发现传染源、确定化疗方案、考核治疗效果和评价控 制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占有不 可缺少的位置。作为基层防痨单位,痰涂片抗酸菌检查操作简 的检查标准。对疑似肺结核患者和结核病可疑症状者且X线 片有疑点者做痰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操作按《吉林省结核病细 菌学检查常规》中的要求用3 小川培养基进行痰分枝杆菌分 离培养。 1.2材料来源2004~2006年的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结核 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检测手段,提高肺 结核患者的涂阳发现率,已成为当前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 中的重要内容,再结合痰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对提高肺结核患者 阳性检出率很有帮助。 患者登记本、初诊患者登记本、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7月第4卷第7期2结 果 Lab Med Clin,July 2007,Vol 4,No 7 片的阳性检出率。 655 2.1痰抗酸菌直接涂片及痰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分析5O例(13.70%)。 登记结 3.4染色中的脱色时间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 量保证手册》中要求脱色时间为1 min,本人认为不妥,脓性或 干酪样痰液的涂片不易脱色,反复脱色2~3次后仍脱色不佳, 核患者365例,初治涂阳患者161例(44.11%),复治涂阳患者 2.2痰抗酸菌直接涂片及痰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分析登记结 建议停止脱色,不超过3 min即可。 3.5镜检用油镜观察涂片的视野不得少于300个,对可疑 和阳性镜检结果只有耐心细致地查找才能防止出现假阴性的 核患者365例,仅培养阳性患者7例(1.92%),结核性胸膜炎 涂阳患者2例(O.55%),满2个月涂阳患者41例(11.23%)。 2.3痰抗酸菌直接涂片及痰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分析(1+)209张,痰培养67。,人次,培养阳性170人次 3讨 论 初诊患 结果,最好在登记本的备注上标明镜检结果可疑的细菌所在的 坐标位置,以配合上级实验室的定期检查。 3.6痰分枝杆菌培养一者1 189例,涂片5 166张,涂片阳性684张,可疑(±)和阳性 由于痰涂片阳性是痰液中含菌量达到 定数量时才能镜检到的结果,而痰培养可以提高含菌量少的 3.1痰标本的留取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痰涂片 标本的阳性检出率。统计结果表明,仅培养阳性患者7例,占 登记结核患者的1.92%。 和痰培养的阳性检出率。由临床医生向患者讲解痰标本质量 的重要性,示范并指导其掌握从肺部深处咳痰的方法,告诫患 者不要留取唾液、鼻腔和咽部分泌物。按要求让初诊患者留取 即时痰、当日夜间痰、次日晨痰各一个送检,对随访患者建议留 3.7责任心检验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痰检工作在结防工作中 的重要地位,认识到痰涂片抗酸菌检查在发现传染源、确定化 疗方案、考核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要以高度的事业 心和责任感,在自身保护措施得力的情况下,不怕脏、不怕麻 烦、一丝不苟地按操作规程认真涂片、染色、镜检。不论是初诊 取夜间痰和次日晨痰各一个送检为好。检验员肉眼观察痰标 本的留取情况,认真填写痰液的性状,对结果阴性而临床上怀 疑排菌者,重新留取合格痰标本送检。 3.2痰盒用直径4 cm、高度2 cm的密闭塑料盒,对痰液性 状的观察和挑取可疑部分非常方便,对提高痰涂片阳性检出率 也是一个关键步骤。 3.3直接涂片 将折断的竹签毛茬端清理干净后再挑取干酪 样、脓样等可疑部分约0.5 ml放在经95%乙醇脱脂的新载玻 片上,均匀涂抹成10 mm×20 mm大小的卵圆形痰膜,紫外线 消毒2 h,使其充分自然干燥,能够防止痰膜的脱落,提高痰涂 的痰标本还是随访的痰标本,都要认真仔细对待。对治疗期间 的痰标本镜检更要仔细查看,因为用药的原因,有的菌体呈现 细长、丝状、棒状等不规则形态,很容易漏检,而且镜检结果可 疑(±)和阳性(1+)者居多。统计结果表明,满2个月涂阳患 者41例,占登记结核患者的11.23%,684张阳性标本中,镜 检结果可疑和阳性209张,占阳性标本的3O.56%。 (收稿日期:2007—01—24)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和传统试管法测定孕妇IgG抗一A(B) 陈洪山,张立中,范连芹 (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252800) 【关键词】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 传统试管法 新生儿溶血病; 孕妇; IgG; 抗一A; 抗一B 中图分类号:R446.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9455(2007)07—655—02 新生儿溶血病(HDN)主要是由母婴AB0血型不合引起 的,测定孕妇血清中IgG类抗一A和抗一B效价是预测和判断新 +”凝集的最高稀释度为抗体效价 1.5统计学处理2结 果 两种方法比较采用配对£检验。 生儿溶血病发生的重要依据,也是对效价较高的孕妇进行预防 的重要措施。本文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和传统试管法对 9O例0型孕妇测定IgG抗一A(B)效价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9O例0型孕妇的IgG抗-A(B)滴度分布见表1。 表1 90例0型孕妇两法测定抗一A(B)滴度 (%) 1.1对象选取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在本院产科门诊 作产前检查的0型Rh(D)阳性孕妇9O例[丈夫均为非0型 Rh(D)阳性],年龄22 ̄38岁,妊娠16 ̄38周,有过妊娠史 1.2试剂5%标准A、B型红细胞悬液、抗人球蛋白试剂、 巯基乙醇、ID稀释液、0.8%标准A、B型红细胞悬液、Coombs 卡均购自上海市血液中心。 1.3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200 l血清与200 l 0.2 moL/L 巯基乙醇液混匀,置DiaMed温育器37℃温育30 min。温育 完毕,用ID稀释液依次进行倍比稀释。稀释度分别为1:8、1 :32、1:64、1:128、1:256、1;512、1;1 024进行试验,结果 注:一表示无数据。 以出现“1+”凝集的最高稀释度为抗体效价。 1.4传统试管法1:8~1:1 024稀释的血清100 l,按《全 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结果以显微镜下观察到“1 从表1可以看出,微柱凝胶法IgG抗一A滴度≥1:64者 78.9%(71/9o),IgG抗一B滴度≥1:64者61.1%(55/90);传 统试管法IgG抗一A滴度≥1;64者33.3%(30/90),IgG抗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