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Northwest Adult Education
March.2021
No.2
第 2 期
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
周宏敏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教学方法是教育的核心,是教学的基本要素,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对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的今天的论
[摘要]
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依据是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和当代年轻人的喜好。从具体形式来看,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会呈现以下几个态势:一是在新技术助力下传统讲授法将发挥更大的效用;二是PBL教 学法将被广泛使用;三是案例教学法具备充分的发展空间;四是互动式教学法必定会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学习能力;职业发展;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丨008-8539-(2021 )02-0032-05
进人21世纪,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 动了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的变革,对国际 竞争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2013年德国提出了“工业 4.0”的国家战略,致力于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我国也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计划,标志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环境改变了教与学的 方式,并且已经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 2019年发布了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职教20 条,明确提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教人才培养 质量,全面振兴职业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供人力保障,将是职业教育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 发展任务。
(_)教学方法的定义和内涵
按照李秉德的说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 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83。可见教学
方法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为实现教学目标服 务;教学方法具有方导向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 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教学方法往往表现在一 些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体。
所以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不 同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方法也取决于 教与学的双方以及双方的互动,不仅教师的教学能 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影响到具体方法的使用,教 与学的相互作用也同样影响具体方法的效用;教学 方法是一种教学活动,需要借助于某些工具或手段, 教学活动在特定的场景下开展,无论是教学工具还 是教学场景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的 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变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 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发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一方面源于社会对人 才培养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社 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知识的日益丰富,学科 分化和综合的趋势都在加剧,必定会要求更高效和
一、教学方法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育要达到培养人的目的,离不开使用的方法。
编撰了《美国高等教育通史》的科恩教授说,教学方 法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中心任务不仅在于教什么, 更在于怎么教,如何教得更好®1123。教学方法是联系 教师、学生和课程内容的桥梁与中介,是教学系统中 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 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对 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① 科恩.美国高等教育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②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收稿日期]2020-01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20180655)阶段性研究成果;2020年浙江省中华职业
教育科研项目立项课题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营销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ZJCVB2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宏敏(1969—
),女,汉族,浙江慈溪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市场营销。
32
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不断丰 富教学手段和工具,也要求教学方法与现代技术有 机地结合。所以说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既是社会 发展的产物,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天,职 业教育更是进人了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教学方法 的改革与创新已经势在必行。
二、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创新的依据
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的普及和人工智能、 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是各种新技术发展的产 物,也是智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它的发 展更是由“数字原住民”一代的青年学生的喜好决 定。
(一)
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迅 猛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模式、协作方式,也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甚至社 会组织管理模式。伴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 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学习、 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力信息技术的普及, 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教育模式成为一 种可能,也必定成为信息时代教育的特征;另一方 面,新技术层出不穷,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大量的新 工具,用好这些新工具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和效果,提升办学的质量。所以技术发展和社会环境 的变迁都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创造了条 件。
(二)
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紧迫性
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 划》强调发展智能教育,主动应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 新机遇和新挑战。按照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徐国庆 的说法,建立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之上的智 能化生产将表现出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 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和服务与 生产一体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智能化生产体 系需要高度复合型的人才,这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 新的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更 要关注学生获得的学习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从事岗 位工作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既要
培养学生具备跨领域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技 能,还要培养学生具备技术创新的能力。职业教育, 无论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 都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来实现高度复合型人才培 养的目标,适应智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当代年轻人的喜好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 方法改革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被称为“网络原 住民”,那么201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就应该被称为 “数字原住民”,他们出生在信息技术与网络设备普 及的时代,他们本能、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对 数字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沉浸性、融人性和依赖 性,能自发参与并快速适应信息技术变革。作为“数 字原住民”的当代学生,他们热爱技术、熟谙技术,崇
尚定制化教学,他们获取的信息是大量的、共享的、
生动的、缺乏筛选的。在查阅与学习相关的信息时,
他们经常会同时进行软件聊天、收发邮件、浏览微博 等活动,多任务操作、可视化学习和互动式交流成为 他们喜爱的学习形式。
要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职业发展能力的 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升的现代人才培养目标,无不 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按著名 教育家叶澜教授的说法,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这就要求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以 学生为中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人教学,以学生 喜欢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情景下实 施教学,并且在教学中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把教学活动转变成一场探索活动,充分调动和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和创新性,实现教学相长,提
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伴随着智能环境的发展,人本主义发展理念的
指导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必定会与时俱进地 蓬勃开展。
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趋势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发展步伐日 益加快,新事物层出不穷,科技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新 的生产模式、新的生活方式,也悄然改变着产业的构 成、职业的形成。20年前互联网刚刚进人我们的生 活,没有人能够预见到今天的发展,更没有人能够预 料到手机可以取代电视。10年前我们同样没有能够 料想到今天手机支付,就如今天我们无法预料未来 一样。科技发展带来了未来发展的极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今天的教育要符合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
33
身化的新要求,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习 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胜任某种职业的能力,更要注 重职业发展的能力。在高度分工协作的今天,既要培 养做事的能力,更要培养与人协作的能力。正如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在2016年提出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 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所说,®K1“由于科 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预测新的专业和相关 技能需求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促使人们努力发展 更加适应实际需求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多 样化和灵活性,以便调整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需 求。这意味着要确保个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 最有效地掌握和应用职业适应能力。这些能力往往 更加重视可转移技能、21世纪技能和非认知技能,其 中包括交流、数字素养、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及创 业。”®
我们认为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创 新会呈现以下态势。
(一)新技术助力传统讲授法,提升教学效果讲授法一直是教学史上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即 使今天出现了许多结合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新颖教 学方法,如演示法、实验法等,讲授法依然是无可取 代的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学校教育中既经济又有效, 并且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教师可以通 过合乎逻辑的分析和论证,生动形象的陈述和描绘, 启发诱导性的设疑和解疑,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 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讲授法 又可以具体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形 式,这些形式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实际使用中可以 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对象学生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实施教学。
今天,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和智能技 术手段,通过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充分发挥 传统讲授法的优势,发挥更大效用。
1.充分利用新技术,武装传统讲授法
要打破讲授法照本宣科、面面俱到、满堂灌的局 面,就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 变革传统讲授法,赋予其新的内涵。对教学内容进行 重新组织和梳理,将学生置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 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 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 和能力建立联系,方便学生建构知识,减轻学生学习
① ② ③
负荷;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提 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传统讲 授法基础上增加声效、両面、动作或视频,突破时空 的,增加教学的场景化,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形 象化,方便学生理解和内化;将知识内容情节化,与 学生形成情感互动等等。总之,用新技术来增加传统 讲授法的形式,丰富传统讲授法的内容,增加吸引 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与其它教学方法有机整合,有效发挥讲授法 的作用
讲授法在传播概念性知识方面具有长处,但是 在课堂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方面存在不 足。可以通过与其它教学方法的结合来取长补短,更 好地发挥讲授法的作用。如互动式讲授法,就是把主 动学习、小组学习及课堂评价与讲授融为一体的教 学方法。互动式讲授法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注重 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水平,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 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适时地进 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情况,从而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讲授法可以与发现法、阅读法、 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来提高课堂 教学效果。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传统 讲授法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武装下,与其它教学方法 有机整合、灵活运用,就可以避免学生机械学习,在 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PBL讨论式教学法,提升创新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 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主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 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既是学习新知识、巩固已有知识的方法,也是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可以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互相启发、集思广义、取 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理解,有助于学生 思维力的培养。另外讨论法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 达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PBL教学法又称基于问题的学习(pmh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的讨论式教学,是1969年美 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建的教学方法,此 后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现已被应用到多个学科领 域。它是在传统讨论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了具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 176.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讨论法的优势之外,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
PBL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 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 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是一个动态 过程,是在学习者和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所 以PBL教学强调协作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每个学 习者的思维成果分享给整个小组,可以扩大学习者 的思维广度。PBL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在真实 的问题情景中进行,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实现新知识的意义构建。
实施PBL教学,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 学习活动的主持者与促进者。PBL教学法通过把学生 置身于结构不良的、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 中,培养其建构知识、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等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职业教育中将 广泛使用PBLS学法来着力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加速工作经验的积累
案例教学法又称为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简称CBL),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 学法,是PBL的一个分支,也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 基础上。现代意义的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法学院 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 1870年首创,开始用于法学教育中,后来被广泛用于 其它学科的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现在使用更为普 遍,尤其在商科教学中。
案例教学法可以界定为教师以具有鲜明代表性 的案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 进行分析讨论,在情境中掌握理论知识总结规律,并 创造性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找到更多的实际生 活范例或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实施案例教学法时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
间、聚焦问题,适合针对应用课程、有一定理论基础 的学生实施,非常有利于学生工作经验的积累,相信 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中具备充分的发展空间。
(四)互动式教学法,促进教学相长
互动式教学法最早起源于“案例教学法”,后经 发展将一系列强调师生间互动的教学方法共同归纳 为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注 重师生角色的平等性。互动式教学法充分开发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问 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发言,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 状态,树立为自己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注重 教学情境的实践性。互动式教学法认为纸上谈兵并 不能使学生产生深层的理解,要使书本上抽象的符 号和文字在实践中被学生内化和吸收,从而在生活 中能够进行合理的迁移和运用,完成教育现代化所 要求的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三是强调合作 性。互动式教学法提倡教学主体之间的合作。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作为合作者,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或者一 个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也可以组织小组合 作共同解决某一个问题;学生作为合作者,在小组 里、班级里贡献自己的力量。个人的观点、创意,都可 能给别人一个新的启发;学习问题的探讨、学习资源
的共享、学习任务的协作完成,每个人都在为完善知 识体系作贡献,同时在思维的碰撞中互相影响,在已 有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互动式教学法是对当代多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 论的继承和发展,融合了建构主义理论、认知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和交往行为理论等多种理论,结合了 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必定会在今后的职业 教育改革浪潮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今天的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 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 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今天的教育不仅关注学 生对当前社会的适应,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 现代教育一定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任何一种教学方 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各种教学方法是相互 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就要求根据教学任 务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可能性和教师本 身运用各种方法的技巧进行选择,灵活、有机地组合 各种教学方法,更高效地实现教学的目标。
(下转第49页)
35
是案例
的设计非常关键,案例质量的高低是实施案例教学 的前提,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案例设计需要考虑针 对性和启发性,针对性是指案例设计要符合教学内 容的要求,从教学目标出发,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服务于教学需要。案例的启发性是指能够激发学生 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二是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 展示案例教学的情境性、主体性、互动性、实践性和 问题性的特点。
总之,案例教学法的针对性更强,能有效利用时
①王青梅,赵革等.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03):7-11.
(1) 激发学生事务文书写作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保持长期乃至终身写作的习惯;(3)
计划和总结的理论知识—教师分析个别例子中蕴涵
的一般特点—学生理解计划和总结的写作规范—教
引导学生搞清楚自己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 师归纳计划、总结的写作方法—学生当堂练习掌握
肩负的使命;写作方法。
(4) 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2.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中采用启发
(二)细化课时教学目标和措施
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构建课程目标的基础和 框架,而课程目标要真正落到实处得以实现,靠的是 每一个课时目标的精心确立和实现。需要强调的是,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贯彻“学生中心,产出 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不仅要精心设计 每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还需要研究实现目标的具 体教学方法和措施。下面以事务文书写作教学单元 的第一课时内容“计划、总结”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 用范围。2.
式教学和对比式教学,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计划和总 结这两种事务文书的适用范围、特点以及写作要点 等,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3. 实践训练法和写作工作坊式的训练模式。所 谓工作坊式的训练模式是指,每一次的写作训练不 仅需要每位同学提交个人写作成果,在写作过程中 还需要以小组的形式加以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每 位同学一方面需要对别人的习作提出中肯的意见和 建议,另一方面还需要学会虚心聆听,学会和其他同
学交换不同的意见。这些过程都有助于学生明确自
知识达成目标:了解计划、总结的意义以及适 己在团队中的职责、角色,有助于培养其在团队中的
组织力和领导力。能力达成目标:掌握计划、总结的结构特征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学生为中心的系列教学
其写作思路。
目标和措施应该是动态的,伴随着具体课程的实施
3. 素质达成目标:引导学生在未来的人生当中, 况,情分析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是可以持续调整 养成撰写计划和总结的习惯。和改进的。总之,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
本课时的具体教学措施为:
1.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训练法相互促进 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经过如下几个环节:教师讲解
[参考文献]
[1 ]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怎样建[EB/OL].http://news.gmw.
cn/2017-11 /10/content_26743766. him, 2017-11 -10.
目标,明确专业定位,完成毕业要求,为国家和社会 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师范毕业生。
(暂行)》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rn/srcsite/A 10/
s7011/201711/t20171106_318535 .html ,2017-10-26.
[2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
责任编辑:杜永仁 文字校对:郭锌
(上接第35页)
[参考文献]
[1 ]赵鑫,李森.我国教学方法研究70年变革与发展[j].课程•教
材•教法,2019,(3).
[2 ]刘舒生.教学法大全[M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
[3] 柳德玉.知识特性与教学方法[几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
研究版),2004,(4).
[4] 刘大军,郭美娟.马慧,陈晚铃,张立军.近三年我国职业技术
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述评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2012,(3).
[6] 吕艳娇,姜君.PB1.教学方法对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
[7] 徐盟盟.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启示[J].
成人教育,2018,(4).
[8] 刘湘涛.北美交互式讲授法对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
示[J].科教导刊,2015,(9).
[9] 袁明月,李.互动式教学法研究综述[J].教育进展,2017,
(6).
[5] 张秋玲.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历史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10] 张西茜.美国高校课堂互动式教学方式评述[J].中国成人
教育,2011,(5).
责任编辑:杜永仁 文字校对:郭碎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