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监督背景下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与管理

监督背景下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与管理

来源:世旅网
监督背景下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与管理

(交流提纲)

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政策如何调整,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讲,其目标始终是赢利、赢利、持续赢利。如何能做到呢?我的理解是与时俱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要认清形势,辨明方向,由此引伸的是战略规划,开创蓝海。二是要经营定位,避短扬长。上升到价值链上去思考,也就是说必须对其上下游要了解,做到优势互补,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避短扬长。套用马克思的话说,具备了(对客户而言)使用价值的企业才有价值,企业有其价值,赢利就是必然的结果。三是慎行精作,防患未然。管理措施和管理??能跟上企业发展阶段的需要;关注管理细节,细节是“天大的小事”,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就担保公司而言,主要打造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能力的核心竞争力。①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②资本集聚和调度能力,③产品创新和推广能力;④信用获取和扩大能力。

以下交流我将从三个层面依次展开来说说我的从业经历中的所思所感„„

一、 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理解 1. 基本框架

7章54条,传递3个信息。

①实行“许可证管理”(由原先的“注册登记制”变为“特许经营制”,意味着准入门槛提高,监管更严;也意味着牌照的特殊价值。目前在我国实行特许经营的行业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烟草、盐业、黄金。那么融资性担保机构是否被定为非银行金融机构?)

②9个方面的监管

■前置审批(设立,变更,终止)

■属地管理(明确为省、市、区一级的主管部门,部际联席会议,银监会内设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部)

■经营范围(主营、监营、再担保和发债担保) ■资本金管理(按季上报资本金的使用情况)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赔偿准备金 任意赔偿准备金

↑ ↑ ↑

■监管指标(10%,15%,20%, 30%, 10, 50%, 1%, 10%)

风险集中度 对外投资 债券担保比例上限 倍率 风险拔备三项 ■ 高管及从业人员资格认定(从业资格,变更核准,设置要求)

第26条:担保费收取自主协商但符合规定。什么规定银行同

期利率50%还是另有其他规定?

■灵活性 第31条:差额提取办法和担保赔偿准备金使用管理办法由监

管部另行规定,如何规定?

第32条:协商一致原则,意味着银行与担保公司间可商议责

任分担比例?担保公司处弱势地位何以商议?

第47条:纳入征信管理范围和提供相关服务,如何收费?谁

承担费用?

第52条:实施细则制定,体现各省市的差异性,应特别关注。

■ 全行业整顿期(至2011年3月31日),整顿合格领取牌照的担保公司是

否会受到扶持政策的大力倾斜?没有领取牌照的担保公司该何去何从?其所承保的未到期责任担保余额风险如何化解?期间是否意味着担保行业并购重组的机遇? 2. 背景分析

7个部委(银监会,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人行,工商总局) 联合发文针对一个行业的经营运作。并不多见,说明什么?说明的担保行业规范势在必行,是规范而不是政策扶持。如是后者就会有税务总局参与。 ① 政策上要求对担保行业规范势在必行

从1999年6月14日发改委和经贸委发的指导文件建立信用担保体系起,10多年间先后出台了大约59个文件规范担保行业。部门有财政部,人行,发改委,经贸委,税务总局等。政策不明确,归口管理不明确(经贸委→发改委→工信部),行业定位不明确。亟待规范。

② 管理上要求规范。全国4000多家担保公司从设立到经营都是一个“乱”字,没有相当统一的标准,甚至连经营范围的确立都不一致。亟待规范。 ③ 从现状上看,月承担保??间经营落差很大,良莠不齐,竞争无序,亟待规范。

3. 特别关注点(与之前的变化) ① 股东资格认定 ② 大股东制度约定 ③ 净资产出资比例要求 ④ 高管任职资格审定

⑤ 第16条:担保责任解除前,公司股东不得分配公司财产或从公司取得任

何利益。此条款放在公司解散或撤清条款后,是否意味着正常年份亦不能获得公司权益分配? 二、 关于宏观经济之解读

解读宏观经济目的是为了明确大势,证券投资中第一要律就是“趋势为王”,处于多头市场中只宜做多,做空虽能赚钱,但那是小利。在多头市场中做空是抱有太多的投机心态和侥幸心理的体现,其弊多利少,反之亦然。宏观面经济数据按期发布,数据是死的,亦或有点水份,关键在于你如何解读,见仁见智,很难有完全一致的判断。如果出现一边倒的判断或说辞,这时候的你反而要保持相当程度的警惕,反映到市场上往往是拐点的开始。成功的企业之所以采购,多是找准了拐点顺势而为,正所谓“弯道超越”。在这里与大家交流的是从我本人解读宏观经济的角度,仅供给大家参考。

讲6点。 1.

一个特点、一个角度

特点:国家、居民、企业三者,我们历来的做法是藏富于民、揽财于国。所以国家与居民负债率极低;企业则是创造财富的工具,负债率高,“两低一高”正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反。所以我们国家很少有“百年老店”,企业经营的投资性强,短视与浮躁。这种结构是好是坏我不加评论,但这个特点必须注意到,这与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相关。 角度:“双向浴缸”分析法。 2.

二大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目标:GDP增长,充分就业。 ○货币政策,主要操纵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人们的储蓄意愿,消费行为

和投资行为。

目标:币值稳定。(用周小川行长的话讲4个目标:币值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二大政策工具如何运作视政府经济目标而定。

还有一个工具不可忽视,那就是汇率政策,用来调节国际收支的。 经济学科所要研究的就是取舍问题。 3.

三大板块

○大中型企业(以国有为主体):国民经济支柱,固化资产大但活力不足。 代表着国民经济的存量部分。

○中小型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单个实力小,但活力足。总量不可小

视,解决就业80%以上。

代表着国民经济的增量部分 ○金融企业:控制着国内绝大多数资金供应,同质化竞争加剧。 代表着国民经济的流量部分。 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变动历程:抓大放小→抓大扶小→抓大促小 4.30年,四件事

一是:市场化(有市场就是交易机会和生存空间)

二是:制度化(制定游戏规则)(国家层面上讲立法,地方层面上叫法规,

市场层面上叫交易规则,公司层面上叫管理制度) 三是:民营化(私有化,产权明晰) 四是:公益化(公平、和谐) 5.四大商帮兴衰之启示

晋商:起于盐引,发于票号,殁于守旧(无知);

徽商:(1617年推行钢法),发于盐机(盐巴商机),没于奢淫;(房地产、徽

派建筑) (祁红不到庄,茶市不开张)

浙商 湖商:发家于蚕丝,没落于投资短视(捐官买爵,修园建楼); 宁波帮:发迹源于敢闯,成功源于信用和团结(海派文化); 粤商 广州帮:成于外贸,衰于鸦片;

湖汕帮:发迹于下海(南详谋生),成功源于实业(海派文化); 从上看,四大商帮6个群体,为什么只有宁波帮和湖汕帮保持不衰,也

只有

这2个群体是自己闯出来,其他四个群体都是靠政策而引发的爆富机会,值得思索。

启示之一:政策是造富的最大商机,谁能把握政策下一步机会,谁的财富就

会倍增

启示之二:海派文化培育出来的人群哪些优势?吃苦、团结、信用;

农耕文化培育出来的人哪些束缚?投机、单干、短视;

启示之三:赚钱靠通胀,成长靠融资(后面会评讲) 6.人均GDP与相关行业发展关联

三、经营定位,避短扬长,首先须知己知彼 1.先看一幅图

受益人(银行) 被担保人(借款企业) 担保人(担保公司) 2. 银行文化特点与银行短摆

特点:经营文化:同质化、金融超市化、管理扁平化、官本位、人才结构单一;

信贷文化:单赢机制、寺庙论、砖头文化、不对称哑铃型; 单体授信;退路思维 短摆:●对客户信息不对称、也不及时; ●处置手段单一; 3.民营企业和实际掌控人

⑴.特点:①报表基本上不真实,注册资本也不实; ②名下企业间资金调度无障碍;

③赚钱靠通胀,成长靠融资 四轮驱动 投资(眼光) 融资(渠道) 成本(控制) 市场(营销) 发展模式: ⑵.发展三阶段:胆商、情商、智商 ⑶.现状:倒下、挣扎、崛起 ⑷.类型:戴红帽、穿洋服、渡金身 ⑸.发展策略建议

长期:滚雪球(扩大规模)、骑白马(朝阳行业)、嫁豪门(与金融联姻); 中期: 抬头拉车(时间上长短结合); 自抬身价(空间上中外结合);

官商结合(了解政策导向); 短期: 找缝隙(边缘创新); 傍大款(为垄断服务); 结对子(团购、连横); 买资源(专利); 看眼球(广告);

4. 担保公司风险特征及其经营特点 ⑴.风险特征(4个方面,13个特点):

① 从风险管理工作性质来看,有三个特征,其一非常重要,处核心地位;因为担保公司是以信誉等无形资产为其主要经营产品,有诺必践是其生存的唯一信条,毁信容易建信难的特点决定了风险管理工作在公司经营活动中占居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其二是机械重复性,非常乏味,员工没有成就感,担保责任安全解保时,所有的具体细致工作都是徒劳,新的业务又是做那些重复性的机械工作,易导致员工责任心疲劳,慈生麻痹饶幸心理,所以全员风险意识的培训非常重要。其三是合作性,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有彼此合作的要求,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系统工作,风险管理不是风险管理部一个部门的事,而要成为全司上下全员自觉行动,因此要求责任分工明确的同时更要强调合作到位。

② 从风险发生的结果看,也有三个特征,其一是直接表现出的损失是货币现金损失;其二对自身伤害性大(损失金额大);其三是极强的破

坏性,有连锁反应的可能,对公司而言甚至是致命的。

③ 从风险发生原理来看,也有三个特征,其一是次生性即伴生性,多是伴随着担保客户的风险发生而发生;其二是不对称性,表现为收益与风险不对称,或有债务与或有债权不对称;其三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生,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

④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看,有四个特征,其一是时滞性,贷款到期日的定时引爆特征留给我们化解的时间;其二是集中性,集小户风险于担保公司一身;其三是可转移性;其四是可追偿性。 ⑵.经营特点:

A经营信用(以信誉等无形资产为唯一(主营产品)管理风险(以预防为特征的风险转移手段);

B慢温型,一步一个台阶,成几何积数增长; C收益率相对低,绝对高;

D毁信容易建信难(积沙成塔,毁于蚁穴); E决策以个人能力为主,集体智慧为辅; 四、慎行精作,防患未然 1. 档案管理的诀窍 2. 5问,5性,6访,法谋 3. 管理风险,是一门艺术

4. 了解才安全(如何了解企业,怎样让银行了解) 5. 关注“天大”的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6. 注意过程管理,淡化目标管理

1. 2. 3.

明确公司定位(见人说人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选择洽当的经营模式(橄榄型、专卖店) 健全制度体系、规范流程操作

(“四金”管理体系) ·全员参与的风险意识培养

·全过程的风险隐患监测

·全方位的风险因素评估(宏观、行业、微观) ·全业务的担保质量度量(权重、系数认定、合理性)

4.反担保措施5性原则:灵活性、针对性(三个核心)、合理性、组

合性、可操作性

5.关注细节、管理精细化 以信息对称为源点

以保后回访为重点 以资产处置为出发点 以获取授权为要点 以担保到期日为结点

6.淡化单个企业,抓住三个核心

7.管理手段要跟上(担保公司电子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