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1 No.2Apr.2006 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
文章编号:167129352(2006)0220101205
开放条件下国企改革中国有股份最优比重问题研究
孟庆春,孙志霞
1
2
(11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1山东大学 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摘要:在开放条件下,给出了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和外国企业开展古诺竞争的基本模型,讨论了国有企业中国有股份比重的变动对均衡社会福利和均衡政府支付的影响,进而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关键词:开放条件;国企改革;国有股份最优比重;古诺竞争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Astudyontheoptimalratioofstate2ownedstockinSOEs’reform
underopenconditions
MENGQing2chun1andSUNZhi2xia2
(1.SchoolofManagement,ShandongUniv.,Jinan250100,Shandong,China;
2.QiluHospital,ShandongUniv.,Jinan250012,Shandong,China)
Abstract:Underopenconditions,thebasicmodelofCournotcompetitionamongSOEs,privatefirmsandforeignfirmsisgiven.Howthevarietyofstate2ownedstockratioinSOEsaffectstheequilibriumsocialwelfareandequilibriumgovernmentpayoffisalsodiscussed,andsomeusefulresultsareobtained.
Keywords:openconditions;SOEs’reform;optimalratioofstate2ownedstock;Cournotcompetition
文[1]在封闭经济中,探讨了国有企业在背负一定社会性负担的条件下,国有股份比重的变化如何影响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和政府支付,并给出了相应目标下国有股份最优比重应该满足的条件,进而为当前国企改革中的国有企业非国有化程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中国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有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在与民营企业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还面临着外国企业尤其是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的强有力的竞争(实际上,中国目前一些行业和领域已经形成了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足鼎立的局面)
[2~4]
,特别是未来几年内,贸易自由化程度会日益加深,这必将对国企改革产生重
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国企改革中国有股份最优比重问题的研究,必须置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进行,否则没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在开放条件下,重新考虑了国企改革中国有股份最优比重的问题,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1 基本模型
假设市场上有三家企业: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和外国企业,分别用企业1、企业2和企业3表示,它们生产同质产品,并在市场上展开古诺竞争.
收稿日期:2005206230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05CJZ05)
),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决策模型,数理经济.作者简介:孟庆春(19732
102
山 东 大 学 学 报 (理 学 版)第41卷
设企业1、企业2、企业3的产量分别是q1,q2,q3,它们的成本函数分别是C1(q1),C2(q2),C3(q3),市场反需求函数是p=p(q)=p(q1+q2+q3),它们的利润分别用π1,π2,π3表示.同时,作为外国企业,在没有实现完全贸易自由化之前,企业3须缴纳一定的关税,这里采用文[5]的处理方式,即假定单位产品支付的关税为t,tΕ0(t=0表示完全消除了关税壁垒).
企业3的利润可表示为:
π3=pq3-C3(q3)-tq3.
由于政府可通过对企业3征收关税获得关税收入,从而社会福利就由三部分组成: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关税收入,亦即有:
W=
q+q+q
123
∫
0
pdq-C1(q1)-C2(q2)-pq3+tq3.由此可得到企业1追求的目标为:
α[δ)π)π G+(1-δpq1+(1-α-γ1]+γ1=
αδq+q+q
123
∫0δ+αδβ)pq1-(1-γ)C1(q1)-αδδ(p-t)q3.p(q)dq+(1-αC2(q2)-α
所以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和外国企业开展古诺竞争的基本模型为:δmaxα
q
1q2
∫
0
q+q+q123
δ+αδβ)pq1-(1-γ)C1(q1)-αδδ(p-t)q3.p(q)dq+(1-αC2(q2)-α
maxpq2-C2(q2).maxpq3-C3(q3)-tq3.
q
3
当δ=1且γ=0时,即为文[5]中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基本模型.
其一阶必要条件为:
(1-αδ+αδβ)p′δβ)p-(1-γ)C′δq1+(1+αp′q3=0.1-α
p′q2+p-C′2=0.p′q3+p-C′3-t=0.
(1.1)(1.2)(1.3)
在此假定与式(1.1)、式(1.2)、式(1.3)相关的二阶条件自然成立,从而式(1.1)、式(1.2)和式(1.3)就决定了企业1、企业2和企业3的均衡产量,并记其均衡产量及均衡总产量分别为E1(α,β,γ,δ,t),E2(α,β,γ,δ,t),E3(α,β,γ,δ,t),E(α,β,γ,δ,t).
设企业1、企业2、企业3的反应函数分别为R1=R1(q2,q3),R2=R2(q1,q3),R3=R3(q1,q2),则由式(1.1)、式(1.2)、式(1.3)可求得:
5R1 5q25R1 5q35R2 5q15R3 5q1
=-(E,E)
2
3
(1-αδ+αδβ)E1p″δβ)p′δE3p″+(1+α-α
.
(1-αδ+αδβ)E1p″δ+2αδβ)p′)C″δE3p″+(2-α-(1-γ1-α(1-αδ+αδβ)E1p″δ+αδβ)p′δE3p″+(1-α-α
.
(1-αδ+αδβ)E1p″δ+2αδβ)p′)C″δE3p″+(2-α-(1-γ1-α
=-(E,E)
1
3
(1.4)(1.5)(1.6)(1.7)
=-(E,E)
2
3
=
(E,E)
1
3
5R25q35R35q2
E2p″+p′.
E2p″+2p′-C″2E3p″+p′.
E3p″+2p′-C″3
=
(E,E)
1
2
=-(E,E)
1
2
2 基本结论
为了便于分析和讨论,做以下假设:
第2期孟庆春,等:开放条件下国企改革中国有股份最优比重问题研究
103
(q)<0;假设1 ΠqΕ0,p′
假设2 ΠqiΕ0,C′i(qi)>0,C″i(qi)Ε0,i=1,2,3;假设3
[6]
-1<
5Ri
<0,i,j=1,2,3,i≠j.5qj
下面考虑国有股份所占比重α的变化对均衡产出产生的影响.在均衡点处,式(1.1)~(1.3)分别对α求偏导数有:
δ+αδβ)E1p″δ+2αδβ)p′δE3p″[(1-α+(2-α-(1-γ)C″]1-α
5E1
δ+αδβ)E1p″+[(1-α+
5α5E25E3
δβ)p′δE3p″δ+αδβ)(E1p″)-αδE3p″ (1+α-α]+[(1-α+p′]=
5α5αβ)E1p′β (δ-δ+δE3p′-δp.
(E2p″)+p′(E3p″)+p′(2.1)(2.2)(2.3)
5E15E25E3)+(E2p″+2p′-C″+(E2p″+p′=0.2)5α5α5α5E15E25E3
)+(E3p″+p′+(E3p″+2p′-C″=0.3)5α5α5α由式(2.1)~(2.3)可解得:
E2p″+2p′-C″E2p″+p′2β)E1p′β5E1[(δ-δ+δE3p′-δp]=・.
Δ5αE3p″+p′E3p″+2p′-C″3
(2.4)(2.5)(2.6)(2.7)
β)E1p′β5E2[(δ-δ+δE3p′-δp](E2p″)(p′=-+p′-C″3).Δ5αβ)E1p′β5E3[(δ-δ+δE3p′-δp](E3p″)(p′=-+p′-C″2).Δ5αβ)E1p′β[(δ-δ+δE3p′-δp]5E(p′=-C″-C″2)(p′3).Δ5αA1
A2A5A8
A3A6A9
其中Δ=
A4A7
δ+αδβ)E1p″δ+2αδβ)p′)C″δE3p″,并且A1=(1-α+(2-α-(1-γ,A2=1-α
(1-αδ+αδβ)E1p″δβ)p′δE3p″δ+αδβ)・(E1p″)-αδE3p″+(1+α-α,A3=(1-α+p′,A4=E2p″+p′,
A5=E2p″+2p′-C″+p′,A7=E3p″+p′,A8=E3p″+p′,A9=E3p″+2p′-C″2,A6=E2p″3.
5E15E25E35E引理 如果E1>0,E2>0,E3>0,则有α>0,α<0,α<0,α>0.
5555δ+αδβ)p′δβ)p′证明 易得Δ=[(1-α-(1-γ)C″-C″A4+(p′-C″[(1+α-1](p′3)・2){A9・(1-γ)C″(p′-C″1]+A3・3)}.
由假设1~假设3以及式(1.5)~(1.7),易推出A3<0,A4<0,A5<0,A7<0,A9<0,并且A5 引理的经济意义是:随着国有股份比重的加大(减小),国有企业的均衡产出增加(减少),私有企业的均衡产出减少(增加),外国企业的均衡产出减少(增加),而均衡总产出增加(减少). 再考虑国有股份所占比重α的变化对均衡社会福利水平产生的影响.由于E3=R3(E1,E2),则均衡社会福利水平为W p(E)R3(E1,E2)+tR3(E1,E2),从而有: EE 5E15WE5E25R35R35E15W5W)] α=・α+・α=[(p-C′-p′R3(1++1)+t 55E155E255E15E15αE = ∫ 0 E+E+R(E,E) 12312 p(q)dq-C1(E1)-C2(E2)- 104 山 东 大 学 学 报 (理 学 版)第41卷 [(p-C′2)+t 5R35R35E2 )]-p′R3(1+. 5E25E25α3 (2.8) 由式(2.8),式(1.6)~(1.7),式(2.4)~(2.6)及引理可得到如下两个定理.定理1 如果E1>0,E2>0,E3>0,若存在α满足(p-C′1)(1-3 5R25R35R25R35R25R2)+[(p-C′)-t](1+)=0,・)+・(p-C′2)(1+3)(1+5E15E15E15E15E15E1 E 则有α∈argmaxW.α 3 定理1给出了为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国有企业内部国有股份所占比重应该满足的条件,α即是社会 福利最大意义下国有股份的最优比重.但由于上述条件的复杂性,在此我们无法如文[1]那样给出一个很好的经济学解释. 定理2 (1)如果E1>0,E2>0,E3>0,若p-C′>(p-C′11<0且p-C′3)(1+5WE 有α<0,显然,1|argmaxW.α5E 5R3 )-t,则5E1 (2)如果E1>0,E2>0,E3>0,若C′2-C′1>maxW.α E E 5R35W(p-C′)-t,则有>0,显然0|arg3)(1+5E15α该定理的经济含义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当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其亏损幅度超过一定额度(这里用(p-C′3)(1+ 5R3)-t表示)时,就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非国有化改革,此时采用完全国有的5E1 5R3)-t表示)时,非但不能进行非国有化改革,还须提高国有股份所占的比5E1 形式肯定不能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同样,当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较高并且其盈利幅度超过一定额度(这里用(p-C′2)+ (p-C′3)(1+ 重,此时采用完全非国有的形式肯定不能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这说明,对国有企业是否进行非国有化改革取决于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或盈利能力). 定理2实则给出了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是否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非国有化改革的相关条件.下面再考虑国有股份所占比重α的变化对均衡政府支付产生的影响. EE 记均衡政府支付G=W(E1,E2)+βpE1,从而有: EEE 5R35E15G5G5E15G5E2)-t]=・+・=[(p-C′p)+(p-C′p′E1)(1++1+β3+β5α5E15α5E25α5E15α[(p-C′p′E1)(1+2)+(p-C′3+β 5R35E2)-t].5E15α33 (2.9) 由式(2.9),式(1.6)~(1.7),式(2.4)~(2.6)及引理可得到如下两个定理. 定理3 如果E1>0,E2>0,E3>0,若存在α (p-C′p)(1-1+β 满足 5R25R35R25R3(p-C′)+・)+2)(1+5E15E15E15E1 5R35R2)-t](1+)=0,5E15E1 33 [(p-C′p′E1)(1+3+β 则有α 33 ∈argmaxG.α 就是政府 E 定理3给出了为使政府支付达到最大,国有企业内部国有股份所占比重应该满足的条件,α支付最大意义下国有股份的最优比重. 定理4 (1)如果E1>0,E2>0,E3>0,若p+βp 5R3)-t<5E1 p-C′p,1+β 第2期 E 孟庆春,等:开放条件下国企改革中国有股份最优比重问题研究 105 5GE则有α<0,显然,1|argmaxG.α5(2)如果E1>0,E2>0,E3>0,若 (p-C′p′E1)(1+3+β 5R3)-t 则有α>0,显然,0|argmaxG. α5E 该定理的经济含义是:从政府支付的角度来看,当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其亏损幅度超过一定额度(这里用βp+ (p-C′p′E1)(1+3+β 5R3 )-t表示)时,就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非国有化改革,此时采5E1 5R3 )-t表示)时,非但不能进行非国有化5E1 用完全国有的形式肯定不能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同样,当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并且其盈利幅度超)p-C′过一定额度(这里用(1-β2+(p-C′p′E1)(1+3+β改革,还须提高国有股份所占的比重,此时采用完全非国有的形式肯定不能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这说明,对国有企业是否进行非国有化改革同样取决于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或盈利能力). 定理4实则给出了从政府支付的角度来看,是否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非国有化改革的相关条件. 3 结语 本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扩展了文[1]中的模型,并对扩展后的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所得到的结论表明:在我们给定的分析框架内,无论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政府支付的角度来看,是否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非国有化改革都取决于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及外国企业生产效率(或盈利能力)的对比.当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时,就需对其进行非国有化改革;反之,当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较高时,非但不能对其进行非国有化改革,还须提高国有股份所占的比重.显然,这一结论与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从某个侧面来说,它为政府当前国企改革中的国有企业非国有化程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国企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与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低有直接关系,而且同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自生能力、社会保障制度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本文基础上,如何把上述因素的影响考虑到模型中去,进而在一个更宽广的框架下去研究国企改革中国有股份最优比重的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兴趣的读者可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1]孟庆春,安起光,高 杰.国企改革中国有股份最优比重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40(3):45~48.[2]杨 平.加入WTO与国企改革[J].岭南学刊,2002,(1):29~32. [3]潘 石.中国加入WTO后深化国企改革的若干理论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3,(7):17~20. [4]宋 周,胡赣江.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偏失和对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9(4):126~129.[5]孙群燕,李 杰,张安民.寡头竞争情形下的国企改革———论国有股份比重的最优选择[J].经济研究,2004,39(1):64 ~73. [6]AnmingZhang,YiminZhang.StabilityofaCournot2Nashequilibrium:themultiproductcase[J].JournalofMathematicalEconomics, 1996,26,441~462. [7]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R].北京: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2. [8]金 锫.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和改革方向[J].中国工业经济,2001,(2):5~16. [9]张 燕,张金诚.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5,(1):83~84. (编辑:李晓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