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完美的图形——圆》信息窗1P52-56。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折、量、比、算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圆的简单特征。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圆规按要求画圆。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本情景图,圆规。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圆规、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情景图,引出问题 “轮子为什么都设计成圆形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索:
1.利用已有知识自己创造圆,初步感受圆。
再次寻找生活中的圆。
对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创造圆。 2.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教师强调用圆规画圆是最规范的方法。
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呢?电脑小博士给大家的提示(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③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怎么让全班同学画出同样大的圆?(确定两脚间的距离) 学生画圆。 3.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圆心、半径、直径定义、并板书字母表示半径直径和圆心。让学生在自己的圆上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4.圆的大小与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5.合作探索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及特点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小组合作进行探究。(课件出示探究提示)
①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和直径? ②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直径的长度怎样?半径呢?③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半径﹑直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字母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交流探究结果。
6.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
学生讨论回答。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口答练习。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按要求画圆,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要求: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
3.游戏:我们百盛小学六(2)班,体育课上组织套圈游戏,有12名选手参加游戏。体育老师让选手按下面队形排列,你觉得这样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追问: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安排?
四、小结:
同学们:其实数学不仅仅在课本上,也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以踏实认真为圆心,以勤奋细心为半径,用毅力恒心旋转,实现自己圆满的梦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