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来源:世旅网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基础较差、文学底子薄,各方面能力相对低下,没有学习诗歌的意识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在教学中诵读是重点,要加强诵读指导,其次注重诗意的体会、再现在诗歌语言的品析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

  ②理解诗歌内容,领会其中所抒发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②教会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②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意境及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意境及品味语言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引导式。学法:自主、合作的方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老舍先生一同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到1180年前的西湖去看看,1

  唐朝诗人白居易一起去领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板书课题)

  二、作家及作品

  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以乐府诗见长,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每写好一首诗,都先让老人先读,不懂就改诗。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称为“诗仙”)、杜甫(现实主义诗人,称为“诗圣”)、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三、朗读

  1、自读,标出不会读的字词(抽一名学生读)

  2、纠错,范读(听节奏及感情)

  3、指导断句(意义划分法)

  4、学生自由读

  5、指名朗读

  6、齐读

  四、解题(引导学生完成)

  地点:钱塘湖季节:春事件:行(骑马游春)体裁:七言律诗(教师讲解: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认知)

  注:结合时代背景讲事件

  五、理解内容

  明确:结合注释,四人一组合作完成课文理解

  六、赏析(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引导)

  1、本文围绕哪两个字来写。

  明确:“春”、“行”

  诗人的“行”踪(游踪是如何的?从文中找出词语)

  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

  (注:抓题眼)

  2、诗人在途中看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寻景物)

  2

  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

  水几谁乱浅绿

  面处家花草杨

  初早新渐才阴

  平莺燕欲能里

  云争啄迷没白

  脚暖春人马沙

  低树泥眼蹄堤

  3、行程找到了,现在我们看看写了什么“春景”?哪些属于初春之景?明确:春景———————水、云、鸟、树、泥、花、草

  初春之景(细节描写)—————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4、诗中哪句诗流露出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悟诗情)

  “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体现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赏析:“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因为还是初春季节,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由春的歌手和春的信使来展现出大自然刚从沉睡中刚苏醒过来。

  七、小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轻快明丽,令人目迷神驰。

  赏析诗歌的方法:抓题眼、寻景物、悟诗情(重点)

  作业布置

  1、赏析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背诵此诗

  3、诗词

  板书设计

  所行孤山寺贾亭西湖东白沙堤对春的西湖春景图所见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喜爱和赞美之情所感最爱行不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