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来源:世旅网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9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四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

  顾惠芬

  古诗内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过程:

  入境激情,师生联句

  1、今天,老师要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 1、听朗诵,想象作画

  倾听老师带来的一段文字,发挥你的想象,在头

  脑中挥笔作画。

  师诵读译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风光和

  平时迥然不同。看哪!清波荡漾,浩淼无际,莲叶

  挨挨挤挤,那怡人的绿色,无边无垠,远接天际。

  一朵朵荷花,向着初升的太阳,红得那么鲜亮,

  那么水灵!

  2、谁来说说你的画中有什么? 2、说话训练,描述头

  脑中的画面。

  3、出示荷塘美景图以及译文。师:再读这精彩的 3、自由畅说:吟诗、

  文字,观赏这美丽的风景,同学们想干些啥呢? 唱歌,拍照……

  4、“吟诗”,是个好点子!今天,让我们做回诗

  人,来一次龙虎师生观荷塘美景即兴联句如何? 4、即兴联句。写在白

  纸上,注明作者,大声朗读,贴于黑板。

  师范句:

  绿衣一片云中来

  艳赛朝阳送暖香

  二、质疑欣赏,理解古诗

  过渡:大家竞相联句,真是“荷塘美景现眼前,

  便引诗情到碧霄”啊!说来也巧,宋朝著名诗

  人杨万里也曾置身此情此景,并随即写了一首

  诗,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1、出示古诗。范读。 1、听范读。

  2、学生练读

  师:全诗共二十八个字,我相信经过认真的练 2、练读—指名读—齐习,你们一定能把它读得正确、流利。 读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美妙的读书声?

  3、研读古诗。 3、结合课前搜集的资

  师:同学们一下子就把诗句读得这么流畅,真 料和工具书,自学古

  是好样的!接下来,请大家带着欣赏、探究的 诗。(质疑、欣赏)

  眼光,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料,研读诗句,看看

  能读懂什么,碰到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中讨论,

  解决不了的等会在全班讨论解决。

  4、交流自读收获 4、交流

  师:请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阅读收获,以及想 理解诗意,描述杨万里

  和伙伴们一起讨论解决的疑惑之处! 在送别林子方时,到底

  看到了什么。在质疑讨

  论中,加深理解。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把你们各自的感受用动情的朗读,恰当的 5、练读-个读-齐读

  身体语言表达出来吧!

  三、完成创作,比较感悟

  西湖的夏日美景,让杨万里的一首佳作浑然天

  成,今天,就着大诗人激起的豪情,让我们也 1、欣赏图画,在前面联

  写诗填词吧,黑板上的 诗句可以选用。 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创

  1、指导学生在音乐中创作。 作诗。

  2、交流创作

  师:有些同学已有佳作初成,不管你完成了 2、实物投示学生诗作,

  几句,我们都渴望分享你的喜悦! 小作者朗读简介。

  3、比较感悟。

  师:有比较才有进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某 3、比较感悟(可小组讨

  同学的诗,再读读诗人的诗,以公正的眼光 论,从对仗、压韵、用

  说说它们优于对方或逊于对方之处。 词的准确优美等方面比

  较,感受古诗的艺术美、意境美和技巧。)

  激励学生,回归诗作

  大家说得很有道理,课后都试着把自己的诗

  作与诗人的诗作比较一下,然后写一写你的 4、起立,背诵《晓》诗

  启发和收获,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在吸

  取古人营养的基础上,我们的同学一定能写

  出更优秀的作品,相信新一代的“李白”“

  杜甫”将在你们中诞生!最后,让我们再次

  领略杨万里这首诗的美妙吧!

  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同学们,骄阳似火中吟诗,它是你解渴的一

  杯清茶;月圆人欢时吟诗,它是你抒情的一

  枝好花;烦恼萦绕时吟诗,它是你消愁的一

  曲笙歌。就让我们在诗文化的浸润中茁壮成

  长,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碧海蓝天!

  (在XX年6月获《语文教学研究》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教学方案项一等奖)

  本资源转载于网络。

  使用本站搜索引擎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查找本课更多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