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办假离婚贷款的风险有哪些?

办假离婚贷款的风险有哪些?

来源:世旅网

本文介绍了假离婚的风险,包括共同财产变婚前财产、一方净身出户、取得财产为个人财产以及丧失相互继承权和贷款风险等。假离婚后,若有一方想复婚但另一方不同意,则任何人都不能干涉,银行也严控假离婚贷款买房。此外,涉嫌贷款诈骗的行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个人信用也会受到影响。

法律分析

一、财产风险

1、共同财产很可能变成一方的婚前财产

比如,夫妻有两套房产,办理假离婚时约定,离婚后这两套房产归女方所有,那么即使以后复婚了,这两套房产也将成为女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很可能净身出户

若假离婚时约定,共同财产归一方所有,但离婚假戏成真,双方不再复婚,一方很可能面临净身出户的风险。

3、一方取得的财产将成为个人财产

双方在离婚后,不管哪一方取得的财产,都将是其个人财产,若无专门约定,不能成为共有财产。

4、丧失相互的继承权

假离婚之后,双方将丧失相互的继承权及要求对方“扶养”的权利。

二、弄假成真

虽然只是假离婚,但很有可能“弄假成真”。假离婚后,若一方想复婚,但另一方不同意,任何人包括法律都不能干涉,更不能强制执行人身行为。

为了避免假离婚带来风险,一些银行已严控假离婚贷款买房。最近就有消息称,中国银行在广州地区严查假离婚,通知要求,离婚不满一个月不能申请房贷……虽然该消息并未得到广东中行的正面回应,但是对于假离婚贷款买房暗藏的风险,监管已高度重视。

三、涉嫌贷款诈骗,要承担刑责

《刑法》明确定义金融诈骗罪及相关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百八十条明确表示: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为了骗取银行贷款的虚假买卖行为,银行可以立刻收回贷款,如果贷款收不回或造成重大损失,相关人员就可能涉嫌贷款诈骗,要承担刑事责任。

四、会造成个人信用污点

如果被银行发现,银行可以立即停贷,对个人信用也会造成影响。如果房价下跌时,想要断贷把房子丢给银行以求脱身也很难。断贷会形成个人信用污点,银行仍会向个人追回差额,追讨违约金、滞纳金等。

结语

这段话强调了假离婚的风险,包括共同财产变成婚前财产、一方净身出户、取得财产成为个人财产以及丧失相互继承权和贷款诈骗等。最后提醒读者,银行已严控假离婚贷款买房,如果发现有涉嫌贷款诈骗的行为,相关人员要承担刑事责任,同时也会对个人信用造成影响。因此,假离婚需谨慎操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二十一条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