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加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加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来源:世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加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一)明确审计对象。在执行《审计法》规定的审计对象的 律的,要及时移交司法部门立案查处。同时被审计单位要将整 前提下,还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审计对象所在单位性 改情况形成专题报告上报组织部门,整改结果作为干部考察 质。对财政财务收支数额大、有财政资金分配权、行政审批权 档案的一部分。 和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要进行重点监 审计结果要为领导决策服务。对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制度 控。二是任职的期限。要突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对重点行 的,审计部门按有关规定做出处理的同时,还应针对审计中发 业、部门(单位)进行定期审计,按重要程度分类管理,可以按 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剖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中 照审计频率的分类,对不同岗位的领导可实行五年审一次、一 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和普遍性问题,形成审计要情或综合报 届审两次、两年审一次、离任审一次。也可以按照审计方法进 告,为党委、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三)创新审计形式和方法。任中审计在任期内进行,且作 行分类,就是对重要(资金运作总量大、下属单位较多,且转移 支付资金量大)的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以预算 用体现于提醒、教育、规范和促进等,故其可采取多种审计形 执行审计加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关注全部政府性资金;对一般 式,将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但对审计报告、调查报告中所 性的党政部门,比如资金运作总量一般、有一定的专项资金、 提出的整改意见应明确由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整改结果如  也有一定数量的下属单位的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则以财务收支 前述要存入干部个人档案。建立进点会议制度。由组织部门、纪委、监察、审计等联席 审计加经济责任审计;对一些单位较小、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人 头经费和日常运转的单位领导,可以以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代 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人,在审计进点时,参加进点座谈会,强调  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对一些管理比较规范,资金量小的 任中审计的重要意义,通报任中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期间、审计处理原则、问题整改要求及审计结果运用等。 单位领导可以进行内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党政部门领导干 审计程序、部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分为以上四大类,可以使我们用主要 (四)把握评价原则。在真实、合法、效益评价的基础上,一 精力抓大项目,突出工作重点。这样将任中审计作为制度确定 要突出内部管理的健全、有效性。重点审查并评价单位内部管 后,明确了选户标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领导干部也 理的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可验证有关经济事项运行的合 将从思想认识上主动接受审计。另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任中 理合法性,并对被审计单位今后完善内部控制,确保经济事项  审计对象应在年度工作计划中确定,一旦列入年度计划,无特 合法运行起到最基本的保证作用。二要突出经济决策的可行、有效性。对正在进行的决策事项应侧重可行性研究的审查和 殊原因不得更改,提高计划的严肃性和审计机关的主动性。 (二)提升结果运用。任中审计突出的特点之一就在于是 评价,验证可行性研究的存在性和完整性,确保决策事项基本 任职期间的审计,是一种动态的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 可行。对已完成的决策事项应侧重效益性评价,验证是否达到 价。如何运用好任中审计的结果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决定任中 了预期效果。三要突出任前遗留事项的处理情况及以前审计 审计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环节。 决定落实情况。确保单位经济事项的延续性和发展的可持续  审计结果要作为干部考评、使用的依据。组织部门可将审 性,防止遗留事项长期遗留形成更大的损失或增加处理难度,要结合领导干部的具体岗 计结果报告存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对领导干部职务升降、交 强化审计效果。四要在责任确定上, 流、免职、辞职、离退休等提出审查处理意见的重要参考依 位职责,将经济责任落实到职责中的具体环节,如管理、监督、据。对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且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要给 检查、决策等,突出责任的岗位特点,提高整改意见的针对  予提拔重用,表彰奖励;对单位存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要 性。对领导予以诫勉警示,及时提醒;对违反有关纪律制度,问题 (作者:马书忠江玉林,单位:玉门市审计局) (摘自《甘肃审计》(兰州),2008.3.11~12) 较为突出的,要视情况做出换岗、免职、降职等处理;对触犯法 (上接第61页)部门不信任被审计单位 想真正建立审计双方的融洽、合作、甚至 项重要的刑事诉讼原则,被明载于《联  的观念“结晶”,并在审计工作中的体 是伙伴关系,首先要涤荡经济责任审计 合国公民权利公约》第十四条第二项。从这 我国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初步确 现。正是由于长期以来采用“有罪推定” “有罪推定”的思维和观念。事实上,式审计,缺乏对被审计单位的信任,阻碍 些年审计署受托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来 立了这一原则。而直到现在,经济责任 了审计工作双方的顺利沟通,甚至引发 看,由于这种不查处问题不罢休的有罪 审计这种工作仍在持之以恒坚持采用 冲突。有很多单位领导在不同场合不是 推定审计,多数被审计单位在审计结束 “有罪推定”不又不合时宜,容易产生上 要求财务会计人员要“精打细算、开源节 之后并没有实质上认可和审计的“伙伴” 述弊端,而且与鉴证型审计的目标背道  流”,而是要求他们务必做好“防火、防 或者“合作”关系。盗、防审计”。一些被审计单位碍于审计 法学界认为而驰。因此,转变观念,采用“无罪推定” “有罪推定”是对人权 经济责任审计取证策略已成为审计部门 (作者:班东启,单位:审计署郑州特派办) 权成,表面上与审计能够合作,而背后在 的侵犯,对人的不尊重,两百多年以前就 当务之急。 审计人员取证过程中处处设置障碍,甚 遭到法学界质疑,并提出推广无罪推定 至通过非法方式威胁审计人员。如果要 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通行的一 (摘自《中国审计》(京),2008.6.53~54) 回 审计文摘・2008年6月1日・第6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