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渔业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水柏年编
2010年8月
实验一 藻类的观察分类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浓缩的藻类样品液中部分藻类的形态结构观察和分类,认识藻类的形态结构,并学会藻类种类的分类鉴别方法和技能。
二. 实验仪器和材料
1. 仪器:显微镜、玻璃培养皿、载波片、盖玻片、镊子、教头滴管等。
2.材料:含有各种藻类的固定液。
三. 实验内容和步骤
1. 先调节好显微镜,是物镜倍数最低;
2. 以胶头滴管吸取固定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做好观察装片;
3. 观察装片中的微型藻类的形态结构,并分类鉴定藻种。
四. 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对所观察的微藻种类画出形态结构图。
2. 在所画的藻类建议图上标上藻类种名、放大倍数等。
实验二 水生维管束植物的采集和分类鉴定
一、实验目的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水生维管束植物的野外水域标本采集,实地观察认识其生态分布习性。本实验在实验室分类鉴定,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其分类方法,并且学会自己利用分类资料检索维管束植物更多的特征,学习和掌握编列检索表的技能。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1. 实验仪器:解剖盘、放大镜、镊子等。
2. 实验材料:学生自己采集来的水生维管束植物标本。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实验内容
1、 组织学生去野外水域采集水生维管束植物的标本,拍摄一些水生生物野外水
域生态分布和栖息的照片;
2、 所采的标本拿回到实验室,结合资料进行分类鉴定;
3、编列出所采标本种类的检索表。
(二)、实验步骤
1、 先洗净所采的各种水生维管束植物的标本;
2、 结合资料,先对标本归大类,再具体分类鉴定各种标本;
3、 写出各种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且附野外所摄实地生长照片;
4、 根据所获取的各种类主要特征,编排检索表。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形态构造观察,并配上代表种形态图。
2、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分类鉴别,并写出其分类地位和主要特征。
实验三 水生软体动物部分经济种的观察、分类
一、实验目的
试图通过本综合性实验,让学生既深刻认识掌握瓣鳃类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各部位的生物学测定技能,又掌握内部系统结构的解剖技能和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感性。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1、仪器:放大镜、解剖盘、镊子等。
2、材料:水生软体动物部分经济种标本。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实验内容
1、 观察软体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
2、 结合资料和图片进行分类鉴定;
3、 写出其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
4、编排标本种的检索表。
(二)、实验步骤
1、先洗净软体动物的外部泥砂、藻类等各种污物;
2、观察软体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包括观察蛤的生长线、蛤的壳顶、壳口等,并测量壳高、壳长;观察田螺或玉螺的外部形态结构,包括观察螺的螺旋层、体螺层壳顶、壳口、螺脐、缝合线等,计数螺层,并测量壳高、体螺层高和螺旋层高等;
3、分类鉴定,同时写出其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编出检索表;
4、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实验分析。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 写出软体动物标本的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
2、 编排部分经济种类的检索表。
实验四 水生节肢动物部分经济种的观察、分类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对自己采集的节肢动物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学习和巩固节肢动物的分类鉴定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其分类技能,并且学会自己利用分类资料检索节肢动物更多的特征,学习和掌握编列检索表的技能。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1、仪器:放大镜、解剖盘、镊子等。
2、材料:水生节肢动物部分经济种标本。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实验内容
1、观察节肢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
2、合资料和图片进行分类鉴定;
3、写出其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
4、编排标本种的检索表。
(二)、实验步骤
1、先洗净甲壳动物外部泥砂等各种污物;
2、仔细观察甲壳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各对附肢分化特征;
3、测量对甲壳动物的重量、甲壳长(或甲壳宽和甲壳长);
4、结合资料,分类鉴定甲壳动物,并写出相应的种类的分类地位和主要特征;
5、编列标本种类检索表。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写出软体动物标本的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
2、编排部分经济种类的检索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