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确定位置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教材分析

来源:世旅网


一、本单元基本分析

在前面的教材里已经多次教学确定位置的知识。

一年级(上册) 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年级(上册) 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用东、南、西、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二年级(下册)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用方向词描述行走路线。

五年级(下册) 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本单元主要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本单元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联系已有的方向经验,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发展空间观念。

二、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材分四段编排:例1,理解方向词,用新的方向词和实际距离讲述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指出它的位置;例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以及实践活动。在教学时,对于四段内容,我们也相应的安排了4课时。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使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的认识及处理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测量角度用角度表示方向是本单元的难点。

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的位置,知道了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能识别简单的路线图。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因为本单元要通过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涉及到角度,因而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我们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探究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中来。对于确定位置的方法的教学,我们可以从方向出发,先让学生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这一确定位置的规则,再逐步加上角度,加上距离,最后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确定位置才精确。而方向角度距离三者中,角度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们在教学描述给定物体的位置时,到底该读哪个角度?可以从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意义着手,找准角度就是从北或南开始偏的

那个角度,而非从东或者西开始偏的那么角度。让学生在找角度的时候可以从北或者南开始画出角度,这样学生自己尝试体验之后,可以对这个角度理解的更加清楚。在教学平面图上找出物体位置时,如何用量角器画出角,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这部分知识,我们可以大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实践,让学生合作尝试画,然后画完再与题目要求对比检验,通过体验初步感受画法。教师可以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之上再进行深入的分析画法,从学生的画法中提炼总结出最合理准确的画法。让学生理解,其实画法就包含在北偏东(西)南偏东(西)多少度这句话中,既然是从北开始偏过多少度,那么我们的0刻度线就要对准开始的那条线,而终点则是最后角度所在的那条线。这样就可以确定,不管怎么样,量角器就一定是0刻度线对北或者南的。然后学生自己就可以知道往东偏放在东边,往西偏放在西边。但是本课操作要求比较高,所以老师说的再多也不及学生尝试操作练习的效果好,要多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充分体验感知操作方法。

五、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目标:

1、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理解北偏东(西)若干度、南偏东(西)若干度等方向,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北偏东(西)若干度、南偏东(西)若干度以及相应的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计算出物体所处位置的实际距离。

2、使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测量、计算、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2、让学生在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画图能力、计算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测量、计算、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第三课时目标:

1、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语言表发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会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实际应用。

第四课时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直线和沿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