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2007年度“黑龙江省精品课程”
申报表
推荐学校 课程名称 课程层次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 □理论课(含实践) □实践(验)课 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是否为青年教师 学年授课学生数 申报日期
课程网络资源
网 址 用户名 口令 备注
黑龙江省教育厅制 二○○七年四月
填 写 要 求
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
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
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
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名 最终学历 1-1 基本 信息 学位 所在院系 通信地址 (邮编) 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性别 职称 职务 出生年月 电话 传真 E-mail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3 学术 研究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 1 -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姓名 最终学历 学位 2(1)-1 基本 信息 所在院系 通信地址 (邮编) 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1)-3 学术 研究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 2 -
性别 职称 职务 出生年月 电话 传真 E-mail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姓名 最终学历 学位 2(2)-1 基本 信息 所在院系 通信地址 (邮编) 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2)-3 学术 研究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 3 -
性别 职称 职务 出生年月 电话 传真 E-mail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姓名 最终学历 学位 2(3)-1 基本 信息 所在院系 通信地址 (邮编) 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3)-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3)-3 学术 研究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 4 -
性别 职称 职务 出生年月 电话 传真 E-mail 2. 主讲教师情况⑷
姓名 最终学历 学位 2(4)-1 基本 信息 所在院系 通信地址 (邮编) 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4)-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4)-3 学术 研究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 5 -
性别 职称 职务 出生年月 电话 传真 E-mail 3. 教学队伍情况
姓名 3-1 人员 构成 性出生年月 别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3-4 师资 培养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 6 -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 7 -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 8 -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4-2-5创新与特点 - 9 -
4-3 教学条件
(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 10 -
4-5 教学效果
(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 11 -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5-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 12 -
6.课程建设规划 6-1 课程上网情况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 13 -
7. 学校的政策措施
所在高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8. 说明栏
- 14 -
9.推荐、评审意见
(公章) 教务处处长(签字): 2007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 2007年 月 日 校 长(签字): 2007年 月 日 (公章) 负责人(签字): 2007年 月 日 - 15 -
申报学校 教务处对 申报课程 的教学效 果的评价 意见 申报学 校专家 组(教学指导委员会)意 见 申报学 校意见 教育主 管部门 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