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时间: 2011年3月19日 二、调研地点:
长沙李家塘高速公路收费站 三、调研人员:
楚攀、曹琼、龙夏先、冯霖 四、调研目的:
通过参观采访和调研,对收费站所有用电设备观察,并对具体的对收费站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采访,增加关于收费站用电情况的了解,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到,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资料文献:
李家塘收费站开通于1996年12月26日,10条通行车道,日平均车流量11822辆次,日平均收费额达65万元;近三年来,高速费、城通费、入口流量与出口流量均逐年跨越式上升;现有职工75人,有37人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收费员”、“文明执法标兵”、“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等称号,收到锦旗259面,感谢信、电话近百次,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6次。这就是湖南省长潭高速公路管理处第一大站--李家塘收费站。
以下是高速公路管理局公开的近三年来李家塘收费站的收费情况一览表: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高速费 城通费 入口车流 出口流量 含金量 1857109 2127354 2481832 119.35 127.52 114.73 实征率 95.17% 90.97% 96.77% 221643000 16601530 1609955 271273790 18793820 2083799 284731590 20320420 2418116 五、调查内容:
1、考察收费站用电设备
在冗长的跋涉后我们到达了李家塘收费站,首先在收费亭外进行初步观察,可见收费亭内的用电设备主要有收费电脑、打印机、插卡机、栏杆机、监控设备、收费亭空调和照明、收费广场照明、网络终端服务器等。在询问具体情况后可知,其中,除照明设备外其余基本为24小时供电。夏季的空调设备为1或1.5p,冬
季配备取暖器。
收费站外的LED光屏由四根高杆********200w灯泡。(这地方字看不清- -) 收费站的总用电还包括收费站旁边的办公楼,办公楼的空调和照明每天8小时运行。据了解工作人员得知,年用电量约为19000度。 2、采访收费站工作人员
我们在办公楼找到了李家塘收费站的工作人员某(姓什么- -)阿姨,说明来意后,阿姨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我们了解到收费站工作是十分艰苦的,全为24小时工作。三班倒,每次上班时间为8个小时。就李家塘收费站而言,日车流量约为16000~17000,节假日出量约为22000,入量约为12000。如果我们团队所设计的车辆行驶路段的车型碾压发电系统能够正常的投入使用,对收费站节能节电是十分可观的途径。全国现在基本普及了进去口的LED光屏,并24小时运行,收费站的用电量又有一定增加。 六、调查感悟
阿姨是个很热心的人,坐下也和我们聊了聊有关收费站的点滴。在这里工作的人员大多有职业病,汽车在收费时停靠和启动都会产生尾气污染,为先受害的就是咽喉。再次长时间的坐姿导致脊椎和颈椎的耗损,每次收费要经历收钱取卡,找零送卡等的步骤,左手往复传递造成劳损。所以,有关节能减排的科技她们也十分的关心和支持。
就中国目前的客观状况而言,机器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力收费。我们放眼关注的是科技为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通过动手创新实践以及相关调研,研制“基于高流量车辆行驶路段的车型碾压发电系统”。 同时作为大学生,我们也深深为国民的未来担忧。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和谐的生活是我们所真正追求的。 在和阿姨的谈话中我们也深受教育和警醒,最后我们和阿姨一起合影愉快地结束了这次单纯而不平凡的调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