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丽的黄昏》教案

《美丽的黄昏》教案

来源:世旅网
校教研:

教学目标:

1、从简易创编引入,结合声势、图形谱开展轮唱训练,并为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打好基础。

2、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通过和谐的二部轮唱表现歌曲意境。

3、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参与实践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二部轮唱。

2、音准、音色的控制及音乐情绪的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碰钟、自制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柔美的欧美乡村音乐中轻轻地走入教室,轻声坐好,并随着音乐轻轻地摇动着。

(设计意图: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图片,感受着柔美的情绪,投入到音乐的情境当

中。)

二、引入教学(引发问题、引出主题)

1、老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个红色的太阳,问:这是什么?

再看,老师在太阳下面贴上绿色的山,问:你觉得太阳要下山了呢?还是刚刚升起来?

让学生说,最后定不下来。

师:那么,就让音乐来告诉我们。

2、老师慢慢弹奏3、2、1

引导学生得出:太阳慢慢下山了,(教师在山上随即画出“3、2、1”的图形谱)

师:太阳慢慢下山了,美丽的黄昏来到了。黄昏的景色真迷人,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太阳下山的音乐。(设计意图:从引发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引出歌曲的主题,这样一来情境之中不但有画面,而且音乐也抓牢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合太阳下山的情景,练唱3、2、1、5

1、优美抒情地唱3、2、1

先一起唱,再分声部二部轮唱,注意音色美、声部齐。声音慢慢减弱。师小结。

轮唱完,问学生:我们两次演唱形式有何不同?

生讨论,师总结:大家一起整齐的唱同一旋律,叫齐唱。同一旋律分先后唱叫作轮唱。

2、师:再过一会儿,太阳落得更下了,你听:

师慢弹3、2、1、5(画出5的图形谱)

3、唱准低音5

(设计意图:用太阳下山的下行音乐开展练唱,引导学生掌握音量的控制,在亲自参与中感受黄昏的意境,为下一环节作好铺垫,做到上下环节过渡衔接自然流畅。)

四、结合图形谱,唱唱“美丽的钟声”

师:黄昏的景色真美,黄昏的音乐也美,让我们再变化着来唱唱黄昏的音乐。

5、你看我来画个图形谱,你能认出唱什么吗?

师画:

让生认出:3 1 2|5 - -‖

第一声部学生唱,注意音色美。

6、 我再画1个,你还能认出来吗?

师画:

生认出 :1 2 3|1 - -‖

第二声部学生唱。

7、(师用另外颜色的粉笔慢慢把图形谱连起来)把他们连起来,请同学们自己唱一唱。

3 1 2|5 - -|1 2 3|1 - -‖

学生齐唱,然后整齐地轮唱。

8、研究探讨:听师弹奏,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这个音乐好像什么声音?我们在哪里听到过?

最后得出是钟声。

(设计意图:通过练唱两句有关黄昏的旋律,刻意安排的,其实连起来就是钟声的旋律,放手让学生一唱一连,本课的另一个主题——“钟声”便自然而成,极其形象。)

五、欣赏黄昏的景色,感受黄昏的意境。

师:钟声是多么的美妙,黄昏是多么的美丽。让我们一起欣赏黄昏时的美丽景色。

让学生边听《美丽的黄昏》伴奏音乐,边欣赏图片,感受黄昏那醉人的意境。

欣赏完,师:此情此景,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欣赏后发表感叹。

(设计意图:欣赏“美丽的黄昏”风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情景,引发想象审美活动,进入音乐审美观察、音乐审美体验。)

六、学唱歌曲

1、读歌词。

师:啊,多美的黄昏景色,还有那音乐、那钟声。简直要让我们陶醉了,谁能陶醉地来说说“啊,那黄昏,美丽的黄昏。”

生说,适当帮助引导,并有节奏地、陶醉地说。

再来一句:“听,那钟声,美妙的钟声。”

连起来感叹地说,师先示范来一遍(第一句低,第二句高)

学生来一遍。

师生合作:生先来师隔一句后来(有高低起伏)。

师:黄昏的景色,这边也美,那边也美,到处都美。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变化着朗读歌词,不仅给学生创造了一次实践的机会,学生容易做到,又降低了后一环节歌曲轮唱的难度。)

2、请欣赏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歌曲《美丽的黄昏》。想一想: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

你可以从歌曲的内容、情绪、旋律等方面来思考。

学生听后自由说。

师小结:《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短小而优美的欧美歌曲,三拍子的旋律优美抒情,歌曲通过简练的三句歌词,描绘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给人一种雅致、悠闲的感觉。

3、师生合作:老师唱旋律和歌曲,请你们用三拍子指挥图式来为老师划拍。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范唱歌曲和旋律,目的是让学生能清楚的听清,而同时要求学生为我划拍,让他们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4、唱歌谱三遍。

第一遍跟着老师默唱。

第二遍学生轻轻演唱,不足之处反复练习。然后,讨论:一、二两乐句旋律有什么特点?(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同时每一句的3、4小节和5、6小节是一样的。)

第三遍要求唱出高低起伏,结尾弱。

5、唱歌词三遍。

第一遍学生随琴填歌词,不足之处纠正。

第二遍随琴声音有起伏地唱。

第三遍跟伴奏陶醉地唱。

唱完,问学生:我们现在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

6、再听范唱,思考:他们的演唱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引出“轮唱”。该怎么唱,再听录音找答案。师生实践两次,弄清两声部怎样同时结束。然后,分组实践。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态度,在歌曲意境中提高审美情趣,丰富审美情感。)

七、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1、摸一摸,猜一猜:碰钟。

2、玩声音游戏:声音远——你就坐着;声音近——你就站起;声音回旋耳边——你就举手。

3、教师示范用碰铃X- -节奏为同学演唱伴奏。

4、指名用碰铃X- -节奏为同学演唱伴奏。

八、结束下课。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欧美国家的歌曲,我们从中感受到了美丽的黄昏景色,还有那音乐、那钟声。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结束这节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