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构建与实施研究
作者:佟红新 徐晓芳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8年第06期
摘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我校“体验教育”平台、优质师资和地域资源的有利条件,重新审视笔者所在校——北京市顺义区东风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整理思路,将学科内实践活动设计与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梳理为学科内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社会项目学习实践活动三部分,将此作为北京市顺义区东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重点。本文论述如何通过整合梳理学科内实践活动和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形成从“学科拓展体验”“主题活动体验”“基地实践体验”三个维度出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从而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体验教育;团队合作;学科综合
2015年,《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出台,强调要加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同时进一步强调学科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上,学科实践活动可以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统筹安排,这些新的变化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进行研究。 构建与实施步骤
团队合作研究,设计有深度的学科内实践活动课程 将学科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进行统筹安排,从学科内实践活动、校内研究性学习活动、校外项目学习实践活动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与实施。为设计有深度、有特色的学科内实践活动,我们从小学高年级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拓展知识出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式等进行整合,学科教师通力合作,开展有设计、有组织的学科内实践活动。
合作设计,突出学科实践 学科实践活动要突出实践性、探究性,要选择学生感兴趣,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作为活动主题,这些内容的选择对学科实践活动的实施至关重要。因此,我校主导学科实践活动是团队开发,避免单独作战,以每个教研组为单位,在选题方面做了细致地研讨。目前,我校教师开发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其一从学生现实生活中寻找和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如数学学科实践活动《井盖的秘密》《绘制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其二从教材的学科内容衍生出活动主题,如科学学科的《寻找校园中的简单机械》《制作人工琥珀》等,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灵活上课,形式丰富多样 学科实践活动可以是个性化课程,需要教师利用生活和学科教学的结合点,挖掘素材,开展班级订制,因人因地制宜,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我校学科教师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资源开展生动的学科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与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形式的选取上,教师们进行积极地研讨,活动形式要紧紧围绕活动内容设计,既要避免跟风模仿又要杜绝只重形式忽略内容,活动形式的设计要尊重学生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突出趣味性、体现实践性,如走访调查、创作表演、观察实验、测量研究……等多种课堂形式,很好服务于实践活动内容。
总结反思,提升课程理念 此次学科内实践活动设计,是以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中的成功经验为契合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索出一条学科实践之路,来丰富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从而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我们深知这样的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通过经验与教训的反复螺旋上升最终提炼出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在每学期末,会召开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科实践活动反思研讨会,会上教师们总结本学期的实践情况,提炼好做法进行经验交流,对于活动中出现的困惑进行研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层面深入理解,寻求解决方法。
重视实践研究,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 跨学科的校内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分析, 强调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做到:综合——即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运用;实践——运用调查、考察、实验、设计等研究方法进行探究体验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动手、动脑等丰富的体验活动。有了深入认识之后,我们对主题化实践活动开展深入研究。
活动准备阶段——提出研究问题,确定小组活动主题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活动内容、组员已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及相关周边资源等谨慎得出以下指导方法。
第一,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指导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考:“围绕全班的大主题,你想研究什么問题”。接着,甄别问题是否有效。同时在提问题过程中,为减少好的小组主题遗漏的概率,教师要做到不断启发学生提问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记录并激发每个孩子的创想和疑问。
第二,使用选题标准,确定小组活动主题。教师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原则,提出感兴趣、有价值、能实践和可操作的选题标准。感兴趣指自己小组喜欢的主题内容;有价值指对生活有帮助的;能实践指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测量、制作等实践方法,动手体验完成实践活动;可操作是指能够综合运用组员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完成实践任务。
活动实施阶段——运用多学科知识完成实践活动 在活动实施阶段,学生离开教室,接近他人,走入社会、社区开展调查活动,可以说在这个阶段更加强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如运用数学图表记录、设计采访提纲,提出精炼、简洁有效的采访问题;走进社区感受人们的市井生活……
活动总结阶段——总结整理资料,形成活动成果 力求带给学生真实的活动体验,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与整理,做好展示汇报。在这一阶段,教师将对学生进行资料整理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展示方案设计的指导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多次思维碰撞和课堂交流研讨,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教师的适度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将杂乱的资料进行有效调整,因此,在指导方面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资料整理方案”和“展示安排方案”。针对活动主题收集,通过活动得到的资料内容后根据活动内容安排展示方式、展示顺序、人员安排、时间分配等。通过填写方案,进一步应用分类方法进行总结与归纳,同时在展示过程中,写作和口语表达等能力得到很好地应用。 经过多次研讨和反复实践与修改,整理出“东风小学高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集”。 基地资源与学科的互动效果
“北京社会大课堂”2008年9月1日正式启动,随着基地资源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我们深刻认识到大课堂是开展校外学科实践活动的有利场所。在这里学生与现实社会情景交融,在实际情景中,他們很容易投入感情,全神贯注的融入实践氛围。同时,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开展得探究活动也更加深入与真实。
2016年6月,我校以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河北村民俗文化体验园” 为课程资源,开展《走进河北村民俗文化体验园》项目学习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对学生的需求评估,对资源的前期调研及对资源的整理与设计,最终形成融语文、科学、品社、体育等多学科的实践活动,历经活动准备、基地实施、展示评价三个阶段。在活动中,活动准备和展示评价阶段在学校完成,基地实施阶段在资源单位开展亲身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设计8个小组体验项目:学做农事、探寻传统农具、小法庭体验、水上索桥体验、了解古今顺义名人、观察饲养小动物、体验“包粽子”、民间花会舞起来。
看懂基地资源,找到学科的实践点 “河北村民俗文化体验园”园区占地2000亩,是一所集传统教育、体验拓展、休闲娱乐为主的田园体验式游览场所,整个园区文化长廊展示有四处,小动物农舍20多间,架设的索桥有三处,拓展器械多种多样,历史回顾展厅里展出不同样式、不同时期的老物件和传统农具……资源非常丰富。面对丰富的体验内容,在选取资源时结合园区实际,考虑学生已有认知与能力,设计适合学生的体验活动。
“湖心铁索桥”是河北村民俗园的一个拓展区,在开发这一资源时,老师们想到了语文课文“飞夺泸定桥”,在活动准备时,师生朗读课文,提取课文中对“过索桥”场面的描写。在实践活动时,教师提出请学生体会课文中写道的“摇摇晃晃”,理解其中的危险情景。结合体育学科,开展过索桥竞赛活动,因此,“索桥体验活动”整体设计为看索桥、说索桥、过索桥三个层次。 师生设计实践任务,引领活动深入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对新鲜事物易关注,但同时走入资源单位,外部刺激过多且频繁,因此很多内容泛泛的在头脑中一带而过,为了达到学生在活动中关注适度,活动中有体验、有探索、有提升。强调以下两点做法:一是开放活动资源,小组做好活动分工设计。在实践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将基地的资源情况介绍给学生,通过小组自愿选择的方式确定小组活动内容,接着小组结合组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活动的分工。通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与对组员任务的设计,学生深入了解基地实践活动内容,清晰实践活动任务,有助于进入基地后快速进入探究角色,为深度实践体验埋下伏笔。二是设计活动任务单。活动任务单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在活动的同时对活动任务进行梳理与积累,如此一来,实践活动中有实践、有记录、有反思,学生在90分钟的体验活动中动静结合,预设与生成会碰撞发生,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实践活动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知识的魅力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结与展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不仅满足了学生发展需要,使其发现更好的自我,还在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加深了教师间合作,创设和谐研究氛围,使教师跳出学科本位,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高教师课程规划和实施能力。
虽然我们在课程实施的研究中有收获,但仍存有困惑:在学科实践活动的各项体验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评价,如何更好的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等。现实告诉我们,关于学科内与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研究探索才刚刚起步,完善活动形式与内容还需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会在学校办学理念引领下,继续开展好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研究,为学生的成长铺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备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小学高年级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编号sy2016一167】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东风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