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来源:世旅网
Q:! 创新教育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刘成 (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 37000) 摘 要:作者在明确心理健康标准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加强科学研究、转变教学理念,开 展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和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教学和日常活动中,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标准 影响因素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4—098x(2013)o5(e)一016卜01 中共中央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必须 自主学习,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学生,一般 多数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教师 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其适应过程可能比 在关键环节上加以指点,促进学生从问题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也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 的精神。”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 是人的社会发展的基础,可以为其在悦纳 自我,适应环境,在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 交往过程中提供良好的保障,为最大可能 地发展学生潜能和取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 础。因此,包括高校在内的学校教育必须重 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实践中,要 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普及心理健康 知识和技能,进行心理测试与辅导,切实提 高学生心理素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健全 人格的目标,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 非物质条件。 1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专业 人员可以根据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有效评定 一个人是否处于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学家认 为符合以下标准为心理健康:(1)有适度的安 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2) 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 苛责自己。(3)日常生活具有适度的主动性, 不为环境所左右。(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 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 击,无过度的幻想。(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 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6)有自知 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 力作客观的估计。(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 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 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8)有切合实际的生 活目标。(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 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10)有良好的人际 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 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 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 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生 理、环境、教育、家庭以及个体的主观因素 等。对于大学生来说,以环境、家庭和个人 主观因素有关。 2.1环境因素 ’ 对于多数初入大学的学生面对的是一 个崭新而陌生的环境,有一个逐渐接受并 适应的过程。学习方面最重要的是如何学会 本科院校学生更长。其次,要适应新的人际 和讨论中领悟,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 关系,这是最困难的,远比对大学环境和学 果。要关注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鼓励其积 习的适应要难。进入大学就会面对一个新 极发言。教师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 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圈,这一时期的人际关系 到集体的接纳和关怀,逐渐放下防御心理, 问题的处理,对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活都会 真实地表达内心的体验,真正把心理健康 有着重要的影响。交际关系的问题不仅仅存 教育做到实处。教师的人格特征、人生观、 在于新生之间,它存在于大学生活的每一个 价值观对学生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时期,并对学生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三,要 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可能会给学生留下 适应自己的地位变化。我国能够考入重点大 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一生的榜样。教师不仅 学的一般是成绩很好或者最好的学生,而 要不断充实知识,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 进入高职高专的学生一般为重点高中的差 质,完善自己的人格。 生或普通高中的学生较多,有些学生在高中 3.3开展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 阶段得到老师重视,进入高校后自己可能不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配合心理教育, 为老师所重视。这种地位变化越强烈,他们 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适应起来就越困难,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尚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必须严格按照心理咨 能出现各种人际交往矛盾,影响着其适应新 询辅导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团体、小组、个 环境的过程。 别的心理辅导方式,结合访谈调查和心理 2.2家庭因素 测量,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变化,切实解决心 家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 理困扰,积极开展学习、择业、交友等专题 态度和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其 辅导辅导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心理 中家庭教育的方式是主要的原因,也会受到 健康教育。 一些意外事件的影响,对学生后期心理产 3.4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教学和日常活 生影响,尤其是对人的交际能力影响较大。 动中 这种影响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对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 的交际和心理健康发展极其不利。 的重要内容。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也 2.3个体主观因素 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此,必须将 个人的自我意识、人格特点、人生观和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教育和日 价值观以及对事物认知的态度等,都会对 常活动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主动取 自身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得学校领导的支持,要与学生、辅导员、政 工团队和各学科教师及时沟通,将心理健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康教育和学生会活动、辅导员日常管理活动 3.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科学研究 专题、学科教学以及职业德育教育活动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 机结合,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阵地,提高 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的客观教育 教育效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社会 规律,要与中国教育特色相适应。确定教育 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必须与社会教育密切配 模式时,必须考虑到在校学生的特点与实际 合,共同形成合力,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 需要,来研究和确定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 最大效果。 育的目标、任务、形式、方法和策略等基本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 原则,以促进大学生处于心理健康状态。所 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 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 质,提高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环境的 科学研究,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贯彻实 能力,塑造奋发有为的个性,促进心理素质 施过程的有力保障之一。 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 3.2转换教学理念 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大学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 的全面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都有成长的潜能,只要人际环境健康,他就 能有效发挥自身的潜能,积极成长。在心理 参考文献 健康教学中,教师也应树立“以学生为本” [1]薛长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的教学理念,.以指引为主,引导学生积极提 研究[D】.南昌大学,2011. 出、思考和分析问题。现代大学生的自我意 [2]靳媛,孙丽岩,杨晓云.大学生心理健康 识相对较强,教学时必须营造平等轻松的 素质教育的新范式——群体教学[J].教 氛围,为发挥学生潜能提供适宜条件,学生 育科学,2001(6):60-62.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