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模拟试卷9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模拟试卷9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世旅网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模拟试卷97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 远交近攻

正确答案:远交近攻是战国后期秦国推行的重要外交策略。秦昭王时,范雎建议:“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得到了秦昭王的认可。秦国于是采取了近攻韩、赵、魏,远交齐、楚的外交策略。这样秦国不断蚕食三晋的土地,同时又使得三晋国家两面受敌。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为秦国攻灭六国奠定了重要的谋略基础。

解析:此题考查战国晚期对秦国统一六国影响重大的外交策略。答案中应当指出这一策略的提出者、效果以及重要意义。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史

2. 唐蕃和亲

正确答案: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六世纪后期,在今西藏西南部建立奴隶制国家,其王称赞普。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都于逻些城。他数次遣使向唐求婚。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文成公主人吐蕃和亲,嫁给松赞干布。唐高宗时,又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从此确立了吐蕃对唐朝的臣属关系。景龙元年(707年),唐中宗又以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日益亲密。 涉及知识点:综合

3. 【东林党】兰州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湖北大学2015年中国史基础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

正确答案: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其代表人物有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等,因其讲学场所为东林书院,故称东林党。东林党聚集了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势力,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国家、改革时政的建议。东林党后遭魏忠贤镇压,直至魏忠贤死,对东林党的迫害才停止。但是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一直持续到南明。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

4. 天人感应

正确答案: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他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谶纬之学风行一时,并在中国封建社会流传。在封建社会,天人感应说一方面对无限的君权进行了限制,同时也为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涉及知识点:秦汉

5. 废督裁兵

正确答案:20世纪20年代初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辛亥革命后,各派系军阀拥兵自重,长期割据混战,因而废督裁兵之说兴起。1921年12月,梁启超提出“裁兵或废兵”主张,但又认为万不可有“法律外的行动”。次年7月,上海中华全国工商协会等二十多个团体联名发表《废督裁兵宣言》,吁请军阀“顺从民意”,并组织裁兵促进会以为推动。另有人提出,以人民和政府为主体,组织裁兵救围实行委员会,筹集基金,分期裁撤军队,裁兵后采取征兵制。孙中山也曾是“裁兵”的积极提倡者。这一主张始终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涉及知识点: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6. 提洛同盟

正确答案:希波战争期间,公元前478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结成的军事同盟。因盟址及金库曾设在提洛岛,故名,也称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同盟初期的宗旨是以集体力量解放遭受波斯奴役的希腊城邦和防御波斯再次入侵。最初入盟的主要是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的希腊城邦,后来增至约200个。入盟各邦可以保持原有的政体,同盟事务由在提洛岛召开的同盟会议决定,按入盟城邦实力大小各出一定数量的舰船、兵员和盟捐。从公元前5世纪60年代起,雅典逐渐将提洛同盟变为它控制和剥削盟国及与斯巴达争夺希腊霸权的工具,变成事实上的盟主。公元前404年,战败的雅典根据与斯巴达签订的和约,被迫解散提洛同盟。 涉及知识点:综合

7. 婆罗门教

正确答案: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同许多后来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它没有明确的具体创教人,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汇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体系。所有这些不同的教义与思想派别都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文化内涵,又都在印度次大陆经历过数百到上千年的繁荣,尽管人们可以笼统地以印度宗教文化来概括它。 涉及知识点:综合

8. 【公车上书】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南京大学2014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历史学科基础真题

正确答案:1895年在京会试的举人为反对《马关条约》举行的上书请愿。1895年4月,康有为在京参加会试期间,传来了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康有为起草了《万言书》(即《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细论述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图强的具体措施。5月1日,各省举人齐聚松筠庵开会讨论,有1300多人在这封万言书上签了名。康有为发动举人上书事件,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群众性的爱国行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潮逐渐转变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

9. 匈牙利事件

正确答案:苏共二十大以后,匈牙利广大党员和群众强烈要求改革。人们公开批评党的领导和现行政策,要求纳吉出任总理,提高工资,工厂实行工人自治,调整匈苏关系和匈南关系,确认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等。10月,首都高校学生开始示威游行。示威群众的一些人和保安部队发生了冲突;首都的武装冲突日益加剧,并蔓延到外省各地。应工农革命政府的请求,苏军于当天第二次开进布达佩斯,武装冲突基本平息。匈牙利十月事件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一悲剧性事件给匈牙利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涉及知识点:综合

10. 《吠陀》

正确答案: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在印度历来被认为圣典。“吠陀”的本义是知识、学问。《吠陀》作为文献名称有广狭二义。狭义只指最古的4部《吠陀》的本集部分,广义则兼指本集所附加的其他上古文献。本集中年代最久的作品可上溯到约公元前1500年以前,《吠陀》中年代最晚的文献则为约公元前六世纪或公元前四、五世纪的产物。《吠陀》的4部本集是《梨俱吠陀本集》和《沙摩吠陀本集》《耶柔吠陀本集》和《阿闼婆吠陀本集》。 涉及知识点:古代印度文明

11. 罗伯斯庇尔

正确答案:法国政治家、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雅各宾派专政期间的主要当权者。1791年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人物。以其严峻态度、高度原则性和简朴生活博得“不可腐蚀的人”的称号。1792年8月10日革命后,坚决要求废黜路易十六,建立革命法庭,召开国民公会。领导了1793年反对吉伦特派的起义,成为雅各宾派专政(救国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1794年实行恐怖政策,并先后镇压了丹东派和埃贝尔派,1794年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庇尔的力量联合发动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专政。罗伯斯庇尔及其战友被送上断头台。 涉及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

12. 自然崇拜

正确答案: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信仰形式之一。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原始人对河流、山岳、日、月等自然物和风雨、雷电等自然力既有所依赖又有所畏惧。于是逐渐把这二者视为有生命、意志和能力的对象加以崇拜,即自然崇拜。在所有的自然崇拜中,最流行的是太阳崇拜。 涉及知识点:世界古代史

13. 二次革命

正确答案:又称癸丑之役、赣宁之役,国民党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政进行的革命活动。袁世凯上台后,排斥异己、镇压革命。此时,同盟会内部也出现分化。

为此,宋教仁把同盟会改为国民党,袁世凯对此大为惊恐。1913年春,他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并决定用武力镇压国民党。为了争得帝国主义的支持,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1913年6月袁世凯罢免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的职务,因为这些人是国民党员。7月北洋军逼进江西。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黄兴在南京组织讨袁军,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等省市相继宣布独立,以江西、江苏为主要战场的“二次革命”全面展开。北洋军大批南下,讨袁军斗志不足,节节败退,“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 涉及知识点:综合

14. 色诺芬

正确答案:古代希腊著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反对希腊的民主制度,拥护斯巴达的贵族专制政体。后来投靠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二世,与雅典为敌,被雅典公民大会缺席判处流放,长期寄居斯巴达。公元前365年,雅典与斯巴达结盟反对底比斯,因而解除了对色诺芬的放逐令。晚年移居科林斯。色诺芬著述丰富。主要有《希腊史》、《长征记》、《斯巴达的政治制度》、《经济论》、《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等,提供了公元前5和前4世纪社会各方面的重要资料。 涉及知识点:古代希腊文明

15. 内阁

正确答案:官署名。明初为加强中央统治,废丞相,依宋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明成祖时,殿阁臣僚入职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称为内阁。仁宗之后,内阁的权位渐高,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但实际掌握宰相权力。清代相沿,内阁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的官署。但因国家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参与重要政务的人由皇帝委任,内阁的职权逐渐降低。尤其是在军机处成立之后,内阁逐步成为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 涉及知识点:明清

16. 《密苏里妥协案》

正确答案:美国内战前,南北双方围绕奴隶制度达成的妥协。1819年,密苏里地区申请建州并加入联邦。密苏里究竟以自由州还是蓄奴州加入联邦,引起了南北双方的激烈争执。1820年,国会通过《密苏里妥协案》,确定密苏里以蓄奴州加入联邦,同时从马萨诸塞划出一个新州——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在尚未建州的西部地区,划定了奴隶制与自由制的分界线——北纬36度30分以南为奴隶制区域,以北为自由制区域。《密苏里妥协案》实际上扩充了奴隶制的地域,

但在政治上保持了资产阶级在国会中与奴隶主的平衡,暂时缓解了南北矛盾。 涉及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

17. 算缗高缗

正确答案:“缗”为货币和计税单位,1缗为1贯,1贯为1000钱,一算为120钱。汉武帝分别于元狩四年(前 119)和元鼎三年(前114)颁布了算缗、告缗令。

“算缗”是封建政府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有者征收的财产税。法令规定商人财产每2000钱,抽税一算;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4000钱,抽一算;不是三老和北边骑士而有轺车者,每辆抽税一算,商人的车,则征收两算;船五丈以上者,每只船抽税一算。对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鼓励知情者揭发,叫做“告缗”。凡揭发属实,即被没收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同时重申,禁止商人占有土地,违者没收,此令一行,告缗之风,遍及全国。上述法令的施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

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实力,但也对商品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涉及知识点:秦汉

18.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正确答案:简称“北约”,1949年4月,美国同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和加拿大在华盛顿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后土耳其、希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班牙加入,共16个成员国。条约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当缔约国遭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应采取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开始效,根据该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设有固定的常设机构,最高极力机构为部长理事会;军事委员会是理事会的军事顾问机构。其最高司令部由美国将军任最高司令,统率各成员国拨交他指挥的军队。该组织每年举行多次军事演习。各成员国加强防务和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磋商与合作。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北约国家实行统一的军事战略。北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 涉及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19. 雾月政变

正确答案:督政府统治末期,仅仅利用军队维护统治,已经不能使局势稳定下来。远征埃及的拿波仑.波拿巴得知国内混乱的形势后,迅速回国准备发动政变。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政变计划开始施行。西哀耶斯和罗歇—迪科等辞职,不肯辞职的戈依埃和穆兰被软禁。两院中元老院接受了安排,任命波拿巴为司令。10日(雾月19日)波拿巴和吕西安召集军队,进入五百人院会场,将大部分代表逐出会场。当晚,两院中的代表举行会议,解散了督政府,推举波拿巴、西哀耶斯等建立临时执政府。在执政府中,拿破仑任第一执政,掌握了法国军政大权。历史上称拿破仑在这天发动的政变为“雾月政变”。雾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雾月政变从议会方式开始,以武力胁迫完成,又用合法的形式最后予以粉饰。实际上,以波拿巴为第一执政的临时执政府的建立,已昭示了从民主共和制向军事独裁制的转变。这与法国大革命创立的自由、平等、人权的原则是完全相悖的。在这一点上,它是大革命的对立物。但从政变的背景来看,建立集权式的政权又是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客观需要,这又使它与大革命有着深刻的一致性。 涉及知识点:综合

20. 屈原

正确答案:屈原: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生在楚国由强大走向破败的时期。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任左徒。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怀王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郢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屈原作为诗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其中《离骚》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 涉及知识点:综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