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建筑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布单位:南通市
索 引 号:FA200-J0000-2008-044
发布时间:20081016 文件编号:
2007年,南通建筑业在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的引领下,注重人员素质培养、增强技术设备投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快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建筑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建筑业发展呈现出效益提高、产值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 一、南通建筑业发展特点
(一)各县(市)建筑业竞相发展,区域优势明显
2007年南通共有建筑业施工总承包企业及专业承包企业839家,截止到2007年末,南通建筑业年末从业人员81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2.7%,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5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5.1%;一级建造师3098人,同比增长22.6%。
839家施工总承包企业及专业承包企业各县市分布图如下:
(二)高资质企业进一步增多
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体现于企业的资质等级,年报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南通839家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中:特级资质企业15家,占全部企业的1.78%,与上年持平;一级资质企业62家,占全部企业的7.38%,上年为45家,同比增长37.8%;二级资质企业236家,占全部企业的28.13%,上年为213家,同比增长10.79%;三级及以下资质企业526家,占全部企业的62.69%。特级、一级、二级资质企业同比增加14.65%。 (三) 行业分布情况趋于合理
年报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南通拥有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企业463家,占全部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的55.18%,其中房屋工程建筑企业317家,土木工程建筑企业146家。建筑安装企业130家,建筑装饰企业163家,分别占全部建筑企业的15.49%和19.43%;其他建筑企业83家,占全部建筑企业的9.8%;工程准备建筑企业38家,占全部建筑企业的4.5%;其他建筑活动企业26家,占全部建筑企业3.1%。数据表明,2007年南通建筑行业呈现出以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企业为主、建筑安装和装饰企业为辅的行业布局,有利地推动了南通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四)企业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
到2007年末,南通拥有的839家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中:国有建筑企业15家,占全部企业的1.78%;集体企业21家,股份合作企业77家,分别占全部企业的2.50%和9.18%;有限责任公司412家,占全部
企业的49.11%;股份有限公司50家,私营企业240家,占全部企业的5.96%和28.61%;其中私营有限公司222家,占全部企业的26.46%。显而易见,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
(五) 建筑业生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2007年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69.26亿元,同比增长27.84 %,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340.91 亿元,同比增长27.8%,建筑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其中:15家特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48.84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1%;62家一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4.17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18.75%;236家二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7.00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17.65%;526家三级资质及一下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9.25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9.51%。各类资质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占比及增长情况见表1。
表1:2007年各资质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占比及增长情况
资质等级 总计 特级资质 一级资质 二级资质 三级及以下 单位数 839 15 62 236 526 建筑业总产值 1569.26 848.84 294.17 277.00 149.25 占比 同比增长 100 .09 18.75 17.65 9.51 18.48 63.96 8.39 39.46 (六)企业施工能力不断增强
2007年南通建筑企业承建房屋施工面积达22724.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1%,其中本年新开工房屋建筑面积11293.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5%;全年承建10层及以上高层建筑5777幢,同比增长47.9%,其中超高层建筑619幢,同比增长79.9%。见表2。
表2:2007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计量单位:万元、万平方米
2005年 实绩 建筑业总产值 建筑面积 新开工面积 946.96 14066 7467 2006年 实绩 1228.35 17203 8717 同比(%) 29.72 22.30 16.74 2007年 实绩 1569.26 22724 11293 同比(%) 27.75 32.09 29.55 指标名称
(七)南通建筑业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全省
2007年南通建筑业不断壮大,产值超50亿元的有六家,其中: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6.56亿元;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65亿元;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8.57亿元。
最新公布的2007年度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中,南通有13家企业入围,其中有6家企业位居前十名,(见表3)。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名列第一、三名,其他入选企业为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等企业。市政工程、钢结构工程、设备安装和装饰装潢工程占比较去年均有明显提高。
表3: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企业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企业名称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第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企业名称 中煤第五建设公司 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江苏江中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盐城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0 11 12 13 14 15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 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25 26 27 28 29 30 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市新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通州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锦宸集团有限公司 金坛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八)省外完成产值稳步攀升
南通建筑业历来以“建筑铁军”享誉全国,2007年全年在省外完成产值847.35亿元,省外完成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53.9%,同比增长27.6%,省外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大,遍及国内30个省和自治区,南到广东、云南;北至、甘肃;总产值超百亿的地区有:上海市、北京市及山东省,分别为:167.72亿元,126.42亿元和102.69亿元。 (九)技术装备日趋完善
2007年南通建筑企业技术装备明显改善,企业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年报资料显示,2007年南通建筑企业拥有工程技术人员7.57万人,同比增长15.1%,占期末从业人员的9.3%,拥有施工机械设备18万台,同比增长18.08%,机械装备净值57.78亿元,同比增长27.24%,技术装备率7124元/人,动力装备率4.70千瓦/人,比2006年分别增长3.98%和18.68%。 (十)资产规模不断壮大,企业效益稳步提高
2007年,南通建筑企业年末资产合计809.19亿元,同比增长24.79%,企业平均资产规模94.71万元,同比增长9.91%。2007年,南通建筑企业负债合计515.87亿元,同比增长23.97%,南通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75%,比上年降低0.42个百分点,,全省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2007年,南通建筑业实现利润总额53.17亿元,同比增长39.26%,全市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为3.38%,同比增长0.95个百分点。
表4:2007年全年与上年同期主要财务指标比较
指标名称 资产合计 平均资产规模 负债合计 资产负债率 利润总额 产值利润率 计量单位 亿元 万元 亿元 % 亿元 % 2006年 8.45 8774.75 416.14 .17 38.18 2.43 2007年 809.19 94.17 515.87 63.75 53.17 3.38 同比(%) 24.79 9.91 23.97 -0.42 39.26 0.95
二、存在问题
一是拖欠工程款问题依然严重。拖欠工程款问题已成为制约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拖欠工程款是多年来困扰建筑业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了清欠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旧帐未清新欠又增”的现象,拖欠工程款总量居高不下。截止2007年末,全市建筑业企业被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高达213.94亿元,其中竣工拖欠 97.63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加 40.46亿元、6.4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7.1%。 二是境外建筑市场有待拓展。2007年南通建筑企业在境外完成的营业额为5.85亿元,仅相当于建筑业总产值的0.37%,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国外市场和资源的依存度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已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调研发现,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将“走出去”作为未来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的重点战略,而一些特大型企业,更是将“走出去”战略列为重中之重。
三是企业发展后劲还不足。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相当缺乏,特别是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紧缺。
四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出家族控制的特色,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 三、对策建议
(一)加速推进组织结构转型,尽快形成高资质、龙头企业
南通建筑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一,拥有15家特级资质企业,占全市建筑业总量的.1%,苏州建筑业总产值虽位居第三,但苏州拥有在境外上市的“拳头企业”“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目前仍无境外上市公司,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市场,只有注重品牌效应,创出自己的一流品牌,才能长期领先与本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二)大力发展建筑企业的“科技兴企”战略
在科学技术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激烈竞争时期,很多企业决定建立企业技术开发组织机构和科技创新机制,为企业配备高素质的科技骨干,大力研究开发具有本企业特点和较强竞争力的技术项目,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节省成本降低消耗,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从而力争在微利时代,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结合企业改革改制,实行政企分开;二要对传统的乡镇管理模式、家族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要改革项目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内部竞争。
(四)加强建筑防震、抗震设计施工,增强房屋建筑结构抵御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5.12汶川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房屋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不适合(地震多发地带、特殊版块)当地特定自然环境的问题,砖混结构建筑极难符合抗震标准,即使钢筋混凝土建筑,也须改变以刚性剪力墙为主的现存建筑规范,转为以拼装为主的柔性结构。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设计标准还是以钢筋水泥的钢性结构为主,而拼装为主的柔性结构,可以在发生意外时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给救援者减少搜救的难度。中国的建筑在设计理念和结构上还需要一次新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