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方案 〔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1〕班 王建青
一、根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二〔1〕班共有学生46人,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根底知识掌握得较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共同探讨。也有少数学生根底知识差, 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本学期我打算继续抓好根底知识教学,力求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习。 2、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 第1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2单元. 【时、分、秒】 第 4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 第6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 第3单元.【认识方向】 第5单元.【分米和毫米】 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
第8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在两个领域的综合教学: 第9单元.【期末复习】
.
实用文档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到达以下要求: 1.知识技能方面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知道可以用算盘表示万以内的数;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联系已有的对四那么运算的认识和相关的计算经验进行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三位数的加减笔算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加减估算;联系对乘、除法的认识和计算表内乘、除法的经验,探索并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有余数除法。能认识钟表,认识时分秒,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钝角。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断那么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识别其他三个方向,会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
〔3〕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进一步感受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体会数据的价值。
2、数学思考方面
〔1〕 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开展数感。 〔2〕使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的加减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等计算过程中,加深对四那么运算意义的理解,不断提高分析、比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应用加减运算,有余数的除法,认识时、分、秒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解题思路的经验,进一步增强有根据、有条理进行思考的意识,开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
实用文档
〔4〕使学生在认识分米和毫米,认识方向,认识角和直角,以及相关的测量、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进一步体会现实空间的位置关系,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相应物体的联系,不断增强直观思考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5〕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类,体验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问题解决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的认识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用学习的四那么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借助摆学具或画图等方式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在描述物体方位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画图和口头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一般方法。
〔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与同学合作,能有条理的交流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不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思考,逐步增强评价与反思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和验算方法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确实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3〕使学生在进行四那么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培养发现错误能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4〕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
实用文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根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开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1、能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拟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会比拟角的大小。
四、教学措施
1.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重视开展学生的数感,提倡学法的多样性,注意聆听学生的心声。 3.重视课堂练习的设计,练习题要进行整合和筛选。 4.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
五、教学具准备
米尺、直尺、钟面模型、计数器、算盘、角的模型、小圆片假设干个、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
.
实用文档
六、教学进度表 时间
.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教学内容 一 . 有余数的除法 二. 时、分、秒 认识方向、测定方向 整数、千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 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拟、求近似数 五. 分米和毫米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进位〕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进位〕 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 三位数隔位退位减法的笔算 七. 角的初步认识 八.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综合实践:了解你的好朋友 期末复习 期末测试 学期末工作安排 教学课时 4 4 4 4 4 3 3 4 4 2 2 2 4 3 3 1 4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