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筏形桩基零应力区范围的计算
说明:某塔楼(1#楼)高200米,高宽比10,基础为筏形桩基
1. 按新高规12.1.7,对在重力荷载与水平荷载或多遇水平地震标准值共同作用下,高宽比大于4 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对罕遇地震下没有说明。
2. 抗倾覆的计算点假设位于基础最外排桩上。按有关资料,对于重心与基础形心基本重合的建筑,当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的比例大于3时,基础就不存在零应力区。
3. 对于本工程,查SATWE输出信息:
各层 Y 方向的作用力(CQC)
Floor : 层号
Tower : 塔号
Fy : Y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力
Vy : Y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楼层剪力
My : Y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弯矩
Static Fy: 静力法 Y 向的地震力
------------------------------------------------------------------------------------------
Floor Tower Fy Vy (分塔剪重比) (整层剪重比) My
(kN) (kN) (kN-m)
(注意:下面分塔输出的剪重比不适合于上连多塔结构)
4 1 184.10 19209.55( 2.04%) ( 1.43%) 1695135.38
2 103.37 177141.73
2010.85( 0.37%)
3 1 125.67 9683.50( 1.00%) ( 1.39%) 873840.81
2 69.85 11645.63( 2.09%) 1053104.75
2 1 423.50 21596.99( 1.27%) ( 1.27%) 1997221.62
1 1 48.44 21627.54( 1.23%) ( 1.23%) 2061810.00
4. 从上述信息中,可知小震下倾覆弯矩标准值Mov约为2000000KN。
5. 现在直接使用1#楼基础本身的宽度来计算抗倾覆弯矩Mr:
1) 基础宽度B=20.4m
2) 对大楼自身重量,由于模型中其大楼自重包含纯地下室自重,须减去纯地下室自重。
7 1 10.825 -0.205 26.450 1676.8 97.2
2 55.535 -0.277 26.450 946.1 53.8
6 1 10.825 -0.205 23.250 1676.8 97.2
2 55.535 -0.277 23.250 946.1 53.8
5 1 10.861 -1.229 20.050 3215.8 127.3
2 56.794 -1.472 20.050 1774.7 64.4
4 1 10.880 -2.621 15.600 2453.1 160.2
2 55.018 -2.677 15.600 1368.0 91.2
3 1 10.881 -7.021 10.950 2677.4 293.1
2 55.657 -6.993 10.950 1487.6 162.3
2 1 21.960 -0.977 7.600 16407.2 973.7
1 1 25.692 -2.832 3.600 5197.0 775.4
活载产生的总质量 (t): 10954.121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 (t): 165448.562
结构的总质量 (t): 176402.688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包括结构自重和外加恒载
结构的总质量包括恒载产生的质量和活载产生的质量
活载产生的总质量和结构的总质量是活载折减后的结果 (1t = 1000kg)
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65448.562+0.5x10954.121=170925(T)
1#
楼
建
筑
重
力
荷
载
代
表
值
为
:
170925-5197-16407-1487-2677-1368-2453-1774-3215+(1676+946)x5+9965(承台重量)=149457+9965=159422 (T)
3) 所以,对基础边缘的抗倾覆弯矩Mr为:1594220x20.4/2 =16261044KN.m
6. 小震下的Y向倾覆弯矩Mov为2000000,抗倾覆弯矩Mr为16261044,其比值为8.1>3,所以基底不存在零应力区。
7. 大震下的Y向倾覆弯矩Mov为2000000x4.3=8600000 。抗倾覆弯矩Mr为16261044,其比值为1.9,此时零应力区为29%。
8. 由上面计算可得,如果不考虑桩基础的抗拔以及纯下室的有利影响时,基础底面为29%零应力区。
9. 当零应力区为29%时,基底反力三角形边长为14m,由于已知建筑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594220KN,所以边桩反力为:1594220x2/14x2.4(桩间距)=227745x2.4=546589KN,按边桩数量为50根考虑,其单桩反力标准值为10930K。
10. 地下室桩基抗拔力假设为900KN,桩根数按300根算,其产生的抗倾覆弯矩为:900*300*20.4/2=2754000KN。此时,总的抗倾覆弯矩Mr为16261044+2754000=19015044KN,Mr/Mov=2.2,此时零应力区为18%。
11. 当零应力区为18%时,基底反力三角形边长为16m,由于已知建筑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594220KN,所以边桩反力为:1594220x2/16x2.4(桩间距)=199277x2.4=478266KN,按边桩数量为50根考虑,其单桩反力标准值为9565K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