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3年第7期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V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精确定界技术方法综合研究 何磊,杨倩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620) 摘 要:以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精确定界为例,探讨宏观规划和微观管理的相互关系,研究把模糊的区划范 围转变为精确的实地地理边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35技术手段能以其先进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等的特 点满足保护区精确定界的要求.但同时还应综合考虑实地环境状况,保护区性质,土地利用状况,敏感点和污染源 等环境风险因素的影响,对具体的界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适调微调,才能保证环境基础信息数据的准确和有效利用, 保障环境精细化管理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环境规划;环境管理;3S;精确定界 中图分类号:P 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02X(2013)07—0062—03 1精确定界的背景和必要性 环境规划是从宏观层面上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 和环境保护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科学决策活 编制工作。区划调整最终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通过, 于2011年12月正式颁布实施《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 区区划》(穗环[2011]191号) (下称《区划》). 为落实《区划》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升 动,环境管理是在微观层面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 环境精细化管理能力,落地明确具体的保护区范围 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 界线,使环保红线成为环境管理的抓手和切人点,并 境秩序和环境安全的行为总体【l】.如何将饮用水源保 与相关部门规划界线衔接,有必要在《区划》范围的 护的宏观规划目标和微观管理任务有机结合,通过 基础上进一步精确细化保护区范围界线,实现虚拟 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控制饮用 电子地图界点和实际地理环境中精确定界界点的一 水源污染.改善饮用水源环境质量。保障群众饮水安 全的具体目标,是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 一一对应关系. 项重要工作.2010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部等5部委 2精确定界目的和目标 饮用水源保护区精确定界的目的是为了精确细 联合印发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2008--2020年)》,要求进一步将保护区划分与管理 化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界线,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 等指标纳入规划目标[21:2010年6月,浙江省宁波市 边界环境管理信息数据库,使环境管理有的放矢,可 启动了对区域内首批大型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 操作性强,同时也有利于与相关部门数据统一和对 调整和界限划定的环保试点工作.要求工作方案更 加符合环境管理工作需要。更具操作性,力争一年时 间内完成界限划定、红线落地、规划调整、数据库建 立、三维模型模拟等工作目标【 . 针对广州城市日益严峻的水环境保护形势,日 渐严厉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为适应经济社会和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广州市环保局早在2006 年就启动对旧有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区划调整的 接.便于公众参与和信息查询. 饮用水源保护区精确定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运 用3S(RS、GIS、GPS)技术,结合现场勘察测绘和室内 数据处理.精确确定界点坐标位置,绘制精度较高 (比例尺1:500)的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电子地图及 其他相关的环境专题图层.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到 广州市环境监控指挥中心,完成相关子系统建设,实 现与现有的环境信息数据等资源共享. 收稿日期:2013—05—06 作者简介:何磊(1978一),男,海南乐东人,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规划管理与与地理信息系统应 用研究. 一第7期 何磊,杨倩:F-'N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精确定界技术方法综合研究 .63. 3精确定界原则 (1)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规范 精确定界工作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和技术规范,特别是符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 能等有关信息),核实更新数据信息,因地制宜选择 公路、铁路、桥梁、大型建筑物、水库大坝、水工建筑 物、河流汉口等永久性的明显地物标志[51,作为初步 拟定界点. 4.3实地调查,现场勘测、采集数据,验证拟定界点。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微调.确定界点 术规范(HJ/T338—2007)))、《广东省地方标准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指引(DB44/T749—2010)))的要求. (2)应与已颁布的《区划》相一致 在与《区划》内容相一致的前提下,精确定界以 实地调查保护区内及周边自然地形、地理、地貌 情况,应用GPS技术手段精确定位拟定界点坐标.现 高精度工作底图为基础,运用3S技术,根据当地实际 情况综合考虑保护区性质、土地利用状况、交通情 况.兼顾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在合理的范围内 做出适度调整. (3)应以实地调查核实为基础,勘误校正,合理 布局 精确定界工作应结合实地调查核实,对有关界 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勘误校正,合理布局. 4精确定界内容 图1精确定界工作流程图 4.1数据资料准备 (1)相关规划资料: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 文本和地图资料,近期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等. (2)工作底图:完整清晰,满足精度要求,时效性 强,分辨率高(0.61米一1米)的google earth卫星遥感 (RS)影像图;地形、地物信息比较丰富,环境信息(污 染源、敏感点1比较充分的环境专题图层数据. (3)其他工作数据:其他GIS格式的数字栅格底 图或数字线划图,如河流、交通、建筑物、居民区、政 府机构、风景名胜、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基础地 理信息图层数据. 4.2室内数据处理,检查数据质量,影像判读解译,核 实更新数据.拟定界点 重点检查电子数据质量,数字化重要图像资料, 结合规划资料对遥感影像进行判读解译(识别目标, 定性、定量地提取出目标的分布特性、结构特征及功 场勘测、采集相关数据,拍照记录.结合现场土地利 用.验证拟定界点. 对不确定的拟定界点需综合考虑实地环境状 况,保护区性质,用地性质,交通设施,居民区分布, 工厂企业分布,环境敏感点和污染源分布状况等因 素,为尽可能减小存在的环境风险对保护区影响程 度,在遵循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在合理的精度范围内 对拟定界点合理微调,最终确定界点,连接界点所形 成的封闭曲线即为保护区界线. 1、一级保护区的定界 一级保护区范围相对较小,但对饮用水的保护 作用最直接,最关键.一级保护区是实施环境保护管 理措施最严格的区域,其精确定界须严格按照《区 划》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定界,并与相关规划界线、实 地自然地理条件、设施变化相协调.一级保护区的延 伸长度和纵深宽度均与文本表述一致. 2、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定界 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相对较大.覆盖的 地物信息更丰富.这两类保护区内包含的环境敏感 因素和环境风险因素更多、更复杂,对一级保护区的 水环境功能达标、水质安全和环境措施效用的影响 不可忽视.故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在具体定界时, 主要还是依照《区划》和技术规范的划分技术要求定 界。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城市 规划、交通设施、已建项目、居民区分布等,在合理的 精度范围内做出适度调整. 《区划》界线只是规定了大致宽度,精确定界则 要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地物对其精确细化,主要考 虑以下几种情况: (1)《区划》界线穿越农田、园地、池塘、鱼塘的, 精确定界应在确保保护区宽度符合《区划》要求的基 础上。根据土地权属情况.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和规 划,界点连线总体走向与此处对应的水陆分界线走 向相符,必要时为方便操作可在合适和合理的田埂 或塘埂上确定界点.由此产生的在《区划》界线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