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6 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2006 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来源:世旅网
2006,Vol.34,l4轻 合 金 加 工 技 术LAFT 1

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黎业生,董定乾,吴子平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论述了稀土元素的特性及其对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介绍了稀土元素在镁合金中的主要作用及稀土耐热镁合金、稀土阻燃镁合金、稀土高强度镁合金、抗蠕变稀土镁合金等的研究和开发现状,展望了稀土在镁合金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稀土;镁合金;现状

中图分类号:TG146.22;TG1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35(2006)04-0001-06

Researchstatusandapplicationprospectsofrareearthinmagnesiumalloys

LIYe-sheng,DONGDing-qian,WUZi-ping

(SchoolofMaterialsandChemicalEngineering,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Ganzhou341000,China)Abstract:Thisreviewdetailsthecharacteristics,maineffectsandmechanismsofrareearthelementsonmagnesiumalloys.PresentresearchandexploitationsituationsofMg-REalloysarealsointroduced;finally,applicationsofrareearthelementsinmagnesiumalloysareprospected.

Keywords:rareearthelements;magnesiumalloys;presentsituation

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弹性模量、高阻尼性能,还具有优良的切削加工性能、导热性以及抗电磁干扰等特性。稀土元素由于具有独特的核外电子排布,表现出独特的性质,对O、S和其他非金属元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在冶金过程中可以净化合金熔体、改善合金组织、提高合金室温力学

[1]

性能、增强合金耐腐蚀性能等。近年来,根据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而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含稀土的高强、耐热、抗蠕变、阻燃等镁合金,稀土作为主要的合金元素或微合金化元素在镁合金研究领域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点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相同,都是2个电子,次外层电子结构相似,倒数第三层4f轨道上的电子数从0~14各不相同。稀土原子半径大,极易失掉外层两个S电子和次外层5d一个电子或4f层一个电子而成3价离子,某些稀土元素也能呈2价或4价态,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与O、S等元素有较强的结

[2]

合力。由于合金组成成分决定显微组织结构及其宏观性能,一般而言,合金成分设计主要考虑四个方面因素:

(1)晶体结构因素。根据Hume-RotheryRules固溶准则,金属结构相同、原子尺寸和电化学特征相近的元素,才能形成无限固溶体。镁合金与稀土元素皆具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hcp),使得稀土元素在镁合金中固溶度较大,几乎所有的稀土元素对A-Mg都有较好的固溶强化作用。

[3]

1 稀土元素的特性及其对镁合金微观

组织的影响

稀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副族,其结构特

收稿日期:2005-12-14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赣财教第18号)

第一作者简介:黎业生(1966-),男,江西南康人,副教授,现主要从事新型镁合金的制备和开发研究工作。

2 LAFT轻 合 金 加 工 技 术2006,Vol.34,l4

(2)原子尺寸因素。溶质和溶剂原子大小差值在15%以内才形成无限固溶体。大部分稀土元素与镁的原子尺寸半径相差在?15%范围内(见图1),各种稀土元素在镁中的溶解度不同,增加的顺序为La、混合稀土、Ce、Pr、Nd。稀土元素可增强镁合金原子间的结合力,减少原子扩散速度。

(3)电负性因素。溶质元素与溶剂元素之间电负性相差越大,生成的化合物越稳定。Darken-Gurry理论认为,电负性差值大于0.4的元素不易形成固溶体。表1为稀土元素在镁中的固溶度与原子半径

[5]

差、电负性的关系。

(4)原子价因素。溶质和溶剂的原子价相差越大,则溶解度越小。

[4]

表2 稀土元素在镁中的最大固溶度和

与镁基固溶体共存的化合物相

最大固溶度稀土原子与Mg生成的

共晶温度PK

元素序数质量分数P%摩尔分数P%化合物相ScY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

2139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

838886863848821823815844821832834838857865782889

25.912.40.791.61.73.62.95.8(U0)23.52425.828.032.731.83.341.0

15.93.350.140.280.310.630.50.99(U0)4.534.574.835.446.566.260.488.80

Mg41Sm5Mg17Eu2Mg5GdMg24Tb5Mg24Dy5Mg24Ho5Mg24Er5Mg24Tm6Mg2YbMg24Lu5MgScMg24Y5Mg12LaMg12CeMg12PrMg12Nd

2 稀土在镁合金中的主要作用

2.1 稀土在镁熔液中的作用

图1 Mg与稀土元素原子半径比较(上下水平线表示

与Mg原子半径差?15%范围)

稀土元素与O、S、H、N等元素有很强的相互作用,生成产物RE2O3、RE2S3、RES、REH2、REN等,可使合金熔体中气体含量降低16%,从而降低合金中有害气体元素的危害性。在镁合金中,氧化夹杂主要为MgO,由于稀土元素与氧的亲和力大于Mg与O的亲和力,因此,稀土加入镁合金液后将生成稀土氧化物。在熔炼过程中,Mg与水气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同时释放H2,使镁合金具有较强的吸氢倾向,稀土能稳定氢或吸住氢原子以降低溶解于镁合金液中的H;稀土与气体(O2、N2、H2)生成熔点高、稳定性好的RE2O、REN及稳定的CeH2、LaH2、YH2等,具有除气精炼、净化熔体的效果;稀土能降低金属材料中微量低熔点金属如Sb、Sn、Bi、Zn等的危害作用,生成熔点较高的二元或多元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成为渣析出,也可作为强化相存在,使非金属夹杂物变质以及降低和去除其残留在固态金属中的危害性。稀土元素不仅能减少夹杂物的数量,还能使之细化、改善其存在形式和结构。稀土具有微合金化或合金化作用,由于稀土在金属中形成固溶相或在晶界偏聚增加位错密度,加大晶格畸变而强化晶界;并且稀土元素对合金的相变、显微组织有明显的影响,能改变合金中的化合物、相组成物和析出物的形态、大小、分布、数量和结构等,从而可提高合金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6,8]

表1 稀土元素在镁中的固溶度与原子半径、

电负性的关系

元素MgScYLaCeNdPr

原子半径(r-rMg电负性irMg)P

riPnmEi%0.16020.16410.18030.18770.18240.18210.1828

2.4112.717.314.013.814.3

1.311.361.221.101.121.141.13

0.050.090.210.190.170.18

15.93.750.540.11.00.19

包晶共晶共晶共晶共晶共晶

[6]

|E-iEMg|

最大固溶度合金

xP%系统

在二元Mg-RE相图中,富镁角大多是简单的共晶反应。表2列出了稀土元素在镁中的最大固溶度

和与镁基固溶体共存的化合物相。数据表明,除Sc以外的稀土元素与镁在780K~890K温度范围内均存在共晶反应。

[7]

。2006,Vol.34,l4轻 合 金 加 工 技 术LAFT 3

2.2 稀土在镁合金铸造过程中的作用

稀土在铸造镁合金中除了有净化、除气、除渣作用外,还有提高合金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提高镁合金的铸造性能,特别是流动性。这是由于稀土元素与镁合金结晶温度间隔小,形成了简单的共晶体系和低熔点共晶体,因而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合金的流动性增加,疏松、热裂倾向减少

[8]

提高合金室温强度和塑性有益,目前添加元素主要有Nd、Y、Ce、La等。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报道较多,张继东等人研究了Y对Mg-Zn-Zr系合金组织及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Y对Mg-Zn-Zr系合金有明显的晶粒

细化作用,当w(Y)=0.9%时,合金的组织和强度达到最佳

[15]

。余琨等人研究了Nd对Mg-Zn-Zr系合金

。在AZ91镁合的室温强度与塑性的影响,并指出在加入w(Nd)=0.8%后,合金塑性得到较大提高且强度得到一定改善

[16]

金中加入混合稀土和Sb,当加入w(RE)=0.8%和w(Sb)=0.4%时,能使AZ91合金的流动性提高31%

[9]

。在典型变形镁合金Mg-Zn-Zr系ZK60中加入

。镁合金与稀土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热稳定性

高,且分布在合金晶体间,且有良好的变质和精炼作用,稀土能与N、H、O生成难熔化合物,呈弥散分布

的第二相稀土化合物,在液态镁合金中作为晶核起细化晶粒作用,从而改善和提高合金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稀土元素Y和Nd后,进行热轧及热处理,发现在同时加入w(Y)=0.5%、w(Nd)=0.5%和同时加入w(Y)=0.6%、w(Nd)=0.6%两种情况下,ZK60合金室温断裂强度分别提高14.94%和20.2%。上述研究人员初步认为在加入Y和Nd时,Mg-Zn-Zr系合金中出现的Mg3YZn6、Mg12Nd相均比较细小,变形后被破碎分布在基体及晶界上,基体会在第二相周围产生较大的变形而使该处位错密度升高,积蓄较大的储能,从而有利于再结晶形核,同时细小弥散的稀土相热稳定性比较高,可有效阻碍再结晶晶粒长大,获得细小、弥散的再结晶晶粒。周海涛等针对AZ61变形镁合金加入不同量稀土Ce而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试验发现:加入稀土Ce后,AZ61合金铸态组织的B相变少、变细,铸态晶粒细化,大部分Ce与Al结合生成高熔点、高热稳定的稀土相Al4Ce;在热挤压和退火过程中,Al4Ce能够阻碍晶粒或亚晶粒长大,使晶粒细化,适量的Ce提高了挤压合金的强度、伸长率和显微硬度,而过量的Ce则会导致AZ61合金性能下降;得出w(Ce)=1.0%的挤压态合金可得到最高的抗拉强度308.1NPmm,最高屈服强度

2

18011NPmm,最大的显微硬度HV80.5和最高的伸长率14.2%

[18]

2

[17]

3 稀土在两种特殊镁合金成形中的作用

3.1 快速凝固稀土镁合金

在快速凝固镁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可以使合金晶粒得以充分细化,并且可产生弥散硬化效应和

提高合金的抗腐蚀能力和蠕变抗力。混合稀土、Y、Sr等固溶到Mg中,可以大幅度降低cPa值,扩展A-Mg的固溶度。如近年来利用快速凝固技术开发的Mg-8.3Y(数字为摩尔分数%)合金的cPa值为116088,比Mg的cPa值(1.633)小,因此该合金具有优异的延展性。具有这一作用的还有稀土La元素,

[10]

使合金cPa值有明显变化。美国的一些公司开发了RSPAZ91+(3%~5%)RE、RSPZK60(Mg-Zn-Zr)+3%RE,加入微量稀土后,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可使抗拉强度提高40%~60%,蠕变强度提高22%,抗大气腐蚀能力、蠕变抗力和弥散硬化效应均高于MB15镁合金的

[11]

。近年日本学者利用快速凝固技术开发的

Mg-Zn-RE和Mg-Sc-X及Mg97Zn1Y2合金,其中Mg97Zn1Y2合金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高的高温强度、高应变速率超塑性和高热稳定性,抗拉强度达到610NPmm,伸长率达5%粒子

[14]

2

[12-13]

4 稀土镁合金的开发现状

4.1 稀土耐热镁合金

耐热性差是阻碍镁合金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温度升高时,它的强度和抗蠕变性能大幅度

下降,使它难以作为关键零件(如发动机零件)材料在汽车等工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目前世界各国含稀土铸造镁合金已占牌号总数的50%以上,稀土镁合金中稀土金属的质量分数一般在2.5%~3%。其主要机制是稀土元素使晶界和相界扩散渗透性减少,使相界的凝聚作用减慢,且第二相在整个持续时间内始终是位错运动的有效障碍,稀土元素可减少金属表面氧化物缺陷;加入稀土元素后(如Ce),能在,其主要原因是形成

细小A-Mg晶粒及析出了弥散相Mg24Y5化合物纳米

3.2 稀土变形镁合金

虽然目前铸造镁合金产品用量大于变形镁合金,但经变形的镁合金材料可获得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延展性及更多样化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结构件的使用要求。因此,开发变形合金,是其未来更长远的发展趋势。在镁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对4 LAFT轻 合 金 加 工 技 术2006,Vol.34,l4

晶界生成高熔点化合物(如Mg12Ce)对晶粒起钉扎作用,从而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和蠕变强度,且稀土含量增加,合金蠕变速率降低;在镁基体中稀土元素具有较大的固溶度,且随温度的下降,固溶度也降低,满足与Mg形成时效型合金的必要条件。大多数镁稀土合金形成共晶反应,并且由于晶间热稳定性高的化合物存在,使Mg-RE合金具有良好的蠕变性能,在200e~250e时仍具有良好的抗蠕变性能。到目前为止,稀土元素如Y、Sc、Gd在耐热镁合金中的作用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的稀土耐热镁合金主要有Mg-A-lRE系,如AE41,AE42,AE21;Mg-RE-Zr系,如EK30A,EK41;Mg-RE-Zn系如EZ33A;Mg-RE-Ag系,如QE22A;Mg-Y-RE系,如WE54,WE43;Mg-Nd-Zn-Zr系

[19-20]

高温、抗蠕变性能。最近又新开发了具有耐高温、抗蠕变性能的ACM522(Mg-5%A-l2%Ca-2%RE-0.3%Mn)镁合金。

近年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也开发出含稀土元素(如Y、Sc等)量较多的ZM6、ZM10以及Mg-Sc-Mn和Mg-Y-Nd-Zr等系列抗蠕变合金,由于镁与稀土金属形成的耐热相在工作温度附近,晶粒内形成适当排列的亚显微沉淀,从而提高蠕变强度;其中ZM3合金在200e的蠕变性能比前苏联,󰀁7的提高了1.5倍,实现了产品材料替代

[25]

。混合稀土金属用

作热强镁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稀土Y的作用特别受到重视,以Y为主加元素而研制出的能在300e下长期工作的ZM9,以及用Nd作为主要合金元素的

ZM6。ZM6合金不但具有较高室温力学性能,还具有良好的高温瞬时力学性能和蠕变性能,可在室温作为高强合金使用,也能在250e下长期使用。此外,Mg-Th-Zr和Mg-Y-Zn-Zr系含稀土镁合金也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但熔炼工艺复杂且Th还具有放射性,目前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6]

前苏联最早发现w(Y)=10%的镁合金可以在260e下使用,而w(Y)=9%、w(Zn)=1%的镁合金在具有高耐热性的同时,具有高的抗腐蚀稳定性,并开发用Y代替有放射性的Th的新耐热镁合金,其耐

热温度达到370e。又由于宇航材料的需求而系统研究了Mg-RE-Zr系合金,开发耐高温抗蠕变的MCZ(Mg-3%RE-0.7%Zr)合金,随后又开发了Mg-Nd系合金(Mg-2.3%Nd-0.6%Zr),并再进一步添加少量的Zn,250e时合金具有高的抗蠕变性能。英国也开发研制出一系列高温下具有高强度及高蠕变性能的含Nd、Y的WE型镁合金,最先研制出了WE54、WE43合金,使用温度达到250e,其中加入的稀土Y中混合有质量分数为25%的其他重稀土金属。BLMordike

[21]

。国内卢志文等

[27]

抗蠕变镁合金的主要合金系Mg-Y、Mg-Sc和Mg-Gd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可能提高抗蠕变性能的镁合金

系的基础上,认为以稀土元素为主要添加元素,且稀土元素最好是以多元加入,进一步开发四元或超四元合金,目前比较理想的合金系是Mg-Mn-Gd-Sc、Mg-Mn-Y-Sc和Mg-Mn-Y-Gd-Sc等。4.2 稀土阻燃镁合金

镁合金在熔炼浇铸过程中容易发生剧烈的氧化燃烧。实践证明,熔剂保护法和SF6、SO2、CO2、Ar等气体保护法是行之有效的阻燃方法,但它们在应用中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使得合金性能降低,设备投资增大。

稀土元素有提高镁合金阻燃性能的作用,而且随着稀土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稀土作为表面活性元素,富集于镁合金表面,阻碍了镁与氧的接触。最近有研究人员在镁合金中通过添加稀土La、Ce和混合稀土来提高起燃温度进行了研究。为提高镁合金着火点,在镁合金中加入Ca、Be等元素,可使着火点提高约200e~250e;Ca的加入使合金晶粒粗大,力学性能变差,以致失去使用价值;但在加入Ca、Be等元素的同时,添加适量的RE后可减弱这一不良影响,使着火点提高250e,且力学性能接近AZ91D合金的

[28]

等研究了Mg-Y-Zn-Zr、Mg-Zn-Y、Mg-Y-Zr

等几种典型抗蠕变稀土镁合金,发现稀土元素Y具有较好的强化效果,并指出WE系合金是比较理想

的抗蠕变镁合金的基体合金系;并在Mg-Y合金中加入Sc和Mn开发出抗蠕变性优于WE43合金的Mg-4Y-1Sc-1Mn合金。德国研究人员试制出了Mg-Sc-Mn的新型耐热合金,但尚未推广。Buch

[22]

发现Sc和

Mn原子结合生成Mn2Sc化合物,具有极强的退火效应,而使该系合金具有很好的蠕变性能。日本也开发出了新型的耐热镁合金并获得了两种耐热镁合金的世界专利

[23-24]

,其中一种Mg-A-lCa-RE合金由w

(Al)=4.5%~10%,w(Ca)=0.1%~3.0%,w(RE)+w(Mn)=1.0%~3.0%与镁组成,并且混合成分中Al、Ca和RE含量满足关系式:1.66+1.33w(Ca)+0.37w(RE)[Al[2.77+1.33w(Ca)+0.74w(RE),这种含稀土元素的镁合金可以使高温强度保持到150e,并且具有比AZ91D、AE42合金更好的耐。国内研制开发的Mg-Be-

RE稀土镁合金,其着火点可提高250e,且力学性能与AZ91D相当,是一种很实用的阻燃镁合金。文献2006,Vol.34,l4轻 合 金 加 工 技 术LAFT 5

[28-29]研究了稀土金属La、Ce和混合稀土的不同加入量对ZM5镁合金熔炼的起燃温度的影响,发现稀土明显提高ZM5镁合金起燃温度(约达到150e),这主要是由于混合稀土在ZM5镁合金液态表面形成由MgO、Al2O3、(RE)2O3和Mg17Al12等成分组成的保护膜,从而起到阻燃的作用。邹永良等人认为当加质量分数为0.12%的混合稀土时,ZM5阻燃效果最好,提高起燃温度约165.5e,这可能是一种能实际应用的阻燃镁合金

[30]

相控制,以及改变其结晶晶格的参数,从而使合金具有优良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还有研究表明

[33]

,在镁

合金采用熔剂精炼过程中常常引入氯化物,氯化物会污染镁合金液,破坏合金表面的保护膜,形成微电池效应并造成坑蚀,增大合金表面的腐蚀速率,同时加剧吸气。因此镁合金液中降低Cl元素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减慢镁合金的腐蚀。清华大学

[34]

郑伟超等人针对AZ91合金试验后,认为添加质量分数为0.05%的混合稀土可降低AZ91D合金Cl元素含量至10级,添加稀土能将Cl元素限制在较低水平,从而提高镁合金的抗腐蚀作用。

-6

4.3 稀土高强度镁合金

现有镁合金的常温强度和塑韧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铸造镁合金主要以Mg-A-lZr系和Mg-Zn-Zr系为基础,在Mg-Zn-Zr系合金中添加稀土金属后,在铸造组织中出现Mg-Zn-RE化合物,以分离共晶体分布于晶界,在一定范围内稀土含量提高,共晶数量越多,合金铸造性能大大改善。Mg-Zn-RE-Zr系ZE63A合金在氢气中固溶处理,会导致合金相中的稀土沉淀为稀土氢化物,Zn从共晶体中释放出来并扩散到基体中去,经低温时效沉淀而使合金性能明显提高。李亚国等人

[31]

5 稀土镁合金的开发前景

我国有丰富的稀土和镁资源,是稀土和镁资源储备、生产、出口的第一大国。因此,研究开发稀土镁合金在我国具有独特优势,合理利用稀土资源,开发含稀土的高强、耐热、耐蚀性能镁合金,不但能进一步增加镁合金材料在汽车工业、通讯电子业等行业领域中的应用,也可促进镁合金材料在新领域中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也为稀土材料的应用开辟出十分广阔的领域。但我国在稀土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方面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差距。在变形镁稀土合金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稀土合金化作用的研究在国际上还不成熟,其作用机制也还存在争论,轻稀土与重稀土元素产生交互作用、稀土与杂质元素的交互作用,抑制元素的偏析、净化与变质作用,以及GP区的形成,沉淀硬化和析出强化等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稀土元素仍是作为辅助元素,其加入的质量分数不大于11%。进一步开发使稀土成为主加元素,并研究稀土元素与镁合金及其他元素(如Ca、Zn等)之间的合金化机制,从而研制出最佳合金配比的特殊性能镁合金。近年来,稀土合金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有利于镁合金产业发展的政策,稀土在镁合金中的应用开发条件逐渐成熟,随着稀土镁合金的优良特性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其应用市场也将更广阔。

针对Mg-Zn-Zr系合金加入

稀土Y做了大量工作,得出在Mg-Zn-Zr系合金中添加w(Y)=0.94%,可使合金抗拉强度有较大提高,

并认为Y可在合金中起变质作用,改善合金的金相组织,同时在挤压工艺条件下,能在合金内产生大量弥散细小的Y-Zn和Mg-Y相,弥散强化合金,同时产生亚晶组织。

4.4 稀土对镁合金耐腐蚀性的作用

镁合金的耐蚀性问题可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严格限制镁合金中的Fe、Cu、Ni等杂质元素的含量;二是对镁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根据不同的耐蚀性要求,可选择化学表面处理、阳极氧化处理、有机物涂覆、电镀、化学镀、热喷涂等方法处理。例如,经化学镀的镁合金,其耐蚀性超过了不锈钢。近年来,段汉桥等

[32]

在AZ91中加入稀土元素后,发现其

在NaCl溶液中耐蚀性显著提高,并分析其作用机理,认为稀土元素改变了合金腐蚀层结构,强化阴极

参考文献:

[1] 徐光宪.稀土(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2] 刘光华.稀土固体材料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3] 张津,章宗和.镁合金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郭旭涛,李培杰,刘树勋,等.稀土耐热镁合金发展现状及展望[J].铸造,2002,51(2):68-71.[5] 余琨.稀土变形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加工工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2:14-15.

6 LAFT轻 合 金 加 工 技 术2006,Vol.34,l4

[6] 郭旭涛,李培杰,熊玉华,等.稀土在铝镁合金中的应用[J].材料工程,2004,(8):60-64.[7] 陈振华,严红革,陈吉华,等.镁合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 刘静安,温育智.稀土在有色金属工业中的开发与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2002,(4):7-12.

[9] 杨忠,李建平,常见虎,等.锑和混合稀土对AZ91镁合金流动性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4,(5):18-20.[10] 陈振华,严红革,陈吉华,等.镁合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1] HAJIMELwasaki.Microstructureandstrengthofrapidsolidifiedmagnesiumalloys[J].MaterSciEng.1997,A179PA180:712-714.

[12] KAWAMURAY,HAYASHIK,KOIKEJ,etal.HighstrengthnanocrystallineMg-A-lCaalloysproducedbyrapidly

solidifiedpowdermetallurgyprocess[J].MaterialsScienceForum,2000,350P351:111-116.

[13] ABEE,KAWAMURAY,HAYASHIK,etal.Long-periodorderedstructureinahigh-strengthnanocrystallineMg-1at%Zn-2at%Yalloystudiedbyatomic-resolutionZ-contrastSTEM[J].ActaMater,2002,50(15):3845-3857.[14] KAWAMURAY,HAYASHIK,KOIKEJ,etal.RapidlysolidifiedpowdermetallurgyMg97Zn1Y2alloyswithexce-l

lenttensileyieldstrengthabove600MPa[J].MaterTrans,2001,42(7):1172-1176.

[15] 张继东,李亚国,张少卿,等,钇对MB25镁合金组织及强度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1989,(7):89-94.

[16] 余琨.稀土元素对变形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长沙: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1:85-111.[17] 王斌,易丹麦,周玲伶,等.稀土元素Y和Nd对Mg-Zn-Zr系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5,30(7):9-13.

[18] 周海涛,曾小勤,刘文法,等.稀土铈对AZ61变形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

报,2004,14(1):99-104.

[19] 迟大钊.稀土及锆、钙对耐热镁合金的影响[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13-14.[20] 梁维中,吉泽升,左锋,等.耐热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3,(2):39

-41.[21] MORDIKEBL.Creep-resistantmagnesiumalloys[J].MaterSciEngA,2002,224:103-112.

[22] VONBuchF,LIETZAUJ,MORDIKEBL,etal.DevelopmentofMg-Sc-Mnalloys[J].MaterSciEngA,1999,263:

1-7.[23] BABA,Tsuyoshi,Honma,etal.Hea-tresistantmagnesiumalloy:US,5811058[P].1998-09-22.

[24] SAKAMOTOKazuo,YAMAMOTOYukio,SAKATENobuo,etal.Hea-tresistantmagnesiumalloymember:EP,0799901[P],1997-10-08.

[25] 陈占恒.稀土新材料及其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J].稀土,2000(2):53-57.[26] 曾大本,李培杰.镁合金压铸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铸造,2000,49(12):871-874.

[27] 卢志文,汪凌云,范永革,等.新型抗蠕变镁合金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上

卷),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600-604.[28] 黄晓锋,周宏,何镇明,等.富铈稀土对镁合金起燃温度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11(4):

638-641.

[29] 李华基,薛寒松.镧、铈和富镧混合稀土对镁合金起燃温度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1,19(增刊):

188-190.[30] 邹永良,李化基,薛寒松,等.混合稀土对ZM5镁合金熔炼起燃温度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03:26

(5):33-36.

[31] 李亚国,段劲华,刘海林,等.钇稀土在Mg-Zn-Zr镁合金中的强化作用[J].现代机械,2003(5):86-88.[32] 段汉桥,王立世,蔡启舟,等.稀土对AZ91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03:14(20).[33] 郭旭涛,李培杰,刘树勋,等.稀土耐热镁合金发展现状及展望[J].铸造,2002,51(2):68-71.

[34] 郑伟超,李培杰,郭旭涛,等.添加混合稀土对纯镁及其合金中元素含量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

金,2005,25(5):270-2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