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试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一、看拼音,把词语规整地写在田字格内(10分)
suō yī tuó róng jī 1óng xiè méi xìng kuī
qǐ zhǐ huò huàn lián péng qū zhú xiū kuì
二、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觉悟(jiáo) 音乐(lè) 街头(jiē) 痴迷(zhī) 折断(zhé) B、咀嚼(jué) 乐曲(yuè) 接送(jiē) 蜘蛛(zhī) 浙江(zhé) C、决断(jué) 超越(yuè) 截肢(jiē) 资源(zhī) 折腾(zhé) D、断绝(jué) 满月(yuè) 节约(jiē) 笔直(zhī) 腿折(shé) 三、请选择排列顺序正确的词语,画“√”(2分)
A、构思 发表 投稿 写稿( ) C、开花 结果 生根 发芽( ) B、建矿 开采 炼钢 钢材( ) D、准备 开始 进行 结束( ) 四、把每组排列错乱的字,组成两个词写在括号里。(6分)
A、分 争 辨 辩( ) B、克 刻 服 苦( ) C、坚 艰 定 巨( ) D、判 叛 断 变( ) E、历 厉 史 严( ) F、溶 熔 液 炼( )
五、在下列词语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近义词,把它们写在括号里。(6分)
喜欢 糊涂 讨厌 分辩 思索 清楚 茂盛 清晰 优雅 沉思 枯萎 依赖 争辩 明白
(1) 反义词:( )——( ) ( )——( ) ( )——( ) (2) 近义词:( )——( ) ( )——( ) ( )——( ) 六、名言警句积累。(6分)
(1)天行健, 。选自 。
(2)少年易老 。一寸光阴 。选自 。 (3) ,吾将上下而求索。选自 。
(4) ,无以至千里; , 。 (5)最成功的战斗 ,最有学问的人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2)我走在树林里,总能听见鸟的叫声。(改成拟人句)
1
(3)喂,让开,我要过去!(改成礼貌用语)
(4)我经常见到这位清洁工阿姨。(变换语序,改成意思不同的三句话。) ① ② ③ 八、填空。(8分)
(1) 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是 。 (2)《童年的发现》的作者是 作家 。“我”九岁时发现了 。
(3)垂柳把溪水当做 ,山溪像 。
(4)茅檐低小, 。醉里吴音 ,白发谁家 ?这两句话出自 代诗人 的 ,是这首 的 ,描绘了其乐融融的 的场景。
九、判断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此句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 ( )
(2)“醉里吴音相媚好”中“吴音”是指吴国的乡音。 ( )
(3)本课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都是叙事诗。 ( )
(4)《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近及远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 ( )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据传,清朝有位著名厨师,极善做菜,而且每道菜还要配上一句古人的诗句。有一次,他只
用两个鸡蛋就为某官绅做了四道菜。第一道:两个炖蛋黄,上面覆盖一层清香葱叶;第二道:把熟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行,下面垫上一张青菜叶;第三道:清炒蛋白一小撮;第四道:一碗清汤加调料,上面浮几小块蛋壳。四道菜摆上桌,各配古诗二句,主人大喜,赞不绝口。四句诗合起来,恰是唐代诗人的一首七言绝句。
(1)这是哪首诗?请默写下来。
(2)此诗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被后人称为“ ”。 (3)你知道他还写过哪些诗吗?请写出两首诗的题目。
十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我爱荷叶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的确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①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荷叶一点都不沾唇.她们总是小心地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
2
风雨袭来,她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 ( )没有荷叶,只剩一枝枝光秆的荷花,孤独无依地立着,荷塘( )显得单调。( 没有荷叶进行光合作用,( )长不出那些漂亮的荷花。
②荷叶虽然功德满荷塘.可她从不居功自傲。当人们只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她总是默默工作,无私奉献。
荷叶是美的,她的心灵更美。( ),我爱荷叶,我觉得荷叶更值得赞美!
)
(1)在短文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5分) (2)本文是按照哪种方法构段的? ( )(2分)
A、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构段 B、按“总一分一总”结构构段 C、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构段 D、按地点、方位转移构段 (3)写出文中描写荷叶外形的一句话:(3分)
(4)找出短文中的过渡句写在下面。并指出哪部分是承上的,哪部分是启下的,用“∥”隔开。(4分)
(5)文中加横线的语句属于哪种描写,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①实在事物描写( ) ②联想(想象)描写( ) (6)作者借荷叶赞美了 的精神。(2分) 四、习作(30分)
金色的童年,有好多好多的有趣的事值得回忆,搜寻记忆的仓库,自拟题目写一篇自己童年时代有趣的作文,注意把事情写完整.把内容写具体,字数在400字以上。 3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一、拼一拼,写一写,再按要求归类。(13分)
jiě shì guī ju ǎi xiǎo péi lǐ huǎng yán
jiā qín wǔ rǔ wēi fēng gān jú dào zéi
(1)整体认读的字: (2)读平舌音的字: (3)属三拼连读的字: 二、按字母表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1) E D A N H G W X Z R Q (2) A D E G H N Q R T W X (3) A E G D Q H N R W X T Z (4) E A G R O X W Z H Q N T 三、照样子扩句。(5分)
例:边防军战士守卫着边疆。
(英勇的)边防军战士(警惕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1)( )爸爸( )观看足球赛。
4
(2)( )胸针上烫着( )的字。
(3)( )礼花( )盛开在( )夜空里。 (4)( )阳光( )照耀着( )小屋。 四、给下面的诗句填上合适的修辞方法。(4分)
(1)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 )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4)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树叶白人头。 ( ) 五、修改病句,就在原句上改。(4分) (1) 灿烂的阳光淡淡地照耀着大地。
(2) 我和猎人一起掉进河里,衣服基本湿透了。 六、补充下面的对联,并指明属于的类型。(8分)
(1)地满红花红满地, ( )联 (2) 翠翠红红,处处 ,
风风雨雨,年年 。( )联 (3) 楼外青山, ,
池边绿树, , ( )联 (4)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 )联 七、读下面的短文,联系我们学的课文,再做后面的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可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注释: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习,熟练。 (方来)将要来。
(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 (为)这里相当于“于”。 (曷)通“何” (其)指橘和枳。 (得无)莫不是。
(避席)离开座位。这里表示郑重和严肃。古时候把席子铺在地上,人坐在席上,所以座位叫“席”
(何坐)犯了什么罪。坐,因某事犯罪,或者犯了什么罪。?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zhǐ))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枳树。其实,橘和枳是不同种的,橘化为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不过淮河以北的自然条件不适于橘树的生长是事实。枳,也叫枸橘,果实酸苦。
5
(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是不可同他开玩笑的。圣人,这里指晏子。熙,通“嬉”,戏弄的意思。
(反取病焉)反而自取其辱了。病,辱。
1、这篇短文是我们学过的《 》(2分) 2、参照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②‘何坐?’曰:‘坐盗。’ 3、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事情?(6分)
三、课外阅读(20分)
小溪的欢歌
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人往,像欢畅流淌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了一起,相撞的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横在小街中央。滚滚向前的小溪流淌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喂 快走啊 一个大汉猛按着车铃 厉声高喊道 真是急死人了 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 直踩皮鞋 唉 小街太窄了 一个中年人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 有几个急性子的,干脆调转车头,绕道而走。
小街上的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爷,他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嗓音洪亮:“一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大家相互谦让点,不就什么事都没了?快走吧!”他和颜悦色地劝开了厮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不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了,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给第2自然段的句子加标点。(3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异常——( ) 顺当——( ) 洪亮——( ) 忙碌——( ) 忽然——( ) 干脆——( ) (3)用“ ”画出文中写小街堵塞的句子。(2分) (4)将与开头相照应的句子摘抄在下面。(2分)
(5)下面的停顿只有一句是正确的,请在括号里打“√”。(2分) a.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人往。 ( ) b.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 ( )
c.滚滚向前的小溪流/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 )
6
d.他/和颜悦色地/劝开了/厮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 )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5分)
四、习作。(30分)
模拟一个场景,自选内容,或者是领奖,或者是为贫困学习捐赠,或者是学校召开的大会上代表全班同学发言……写一篇发言稿。注意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
五年级语文 第四单元
一、拼一拼,写一写。(10分)
è hào fàng sì qíng yì shì bù kě dǎng tóng guī yú jìn
( ) ( ) ( ) ( ) ( )
shā yǎ qīng shòu yōng dài yǎn yǎ yì xī pò bù jí dài
( ) ( ) ( ) ( ) ( ) 二、把成语补充完整并分类。(10分)
千里( ) ( )移山 ( )尽瘁 ( )不屈 ( )自若 百折( ) ( )填海 ( )蹈火 ( )任怨 惊慌( ) 含辛( ) ( )奕奕 (1)形容人物神情的:
7
(2)形容人物意志的: (3)形容不怕困难的: (4)形容尽职尽责的: 三、将下列词语按近义词、反义词归类。(8分)
疑惑 规划 环绕 集中 明艳 计划 骄傲 等待 扩散 围绕 明丽 同意 期待 虚心 反对 坚信
(1)近义词:( )——( ) ( )——( ) ( )——( ) ( )——( ) (2)反义词:( )——( ) ( )——( ) ( )——( ) ( )——( ) 四、请用不同的修辞方法把句子表达得更生动。(10分)
(1)猫的眼睛真亮, 。(夸张) (2)随风飘落的村叶 。(比喻) (3)玫瑰花的花瓣 。(拟人) (4)人类创造了历史, ?(反问) (5)公园里 。(排比) 五、课内阅读。(9分)
(1) 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主要人物是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 、 、 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并按照 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老班长的 之情。
(2) 是 写的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 时,在车站上同 的动人情景,表现了 的真挚情谊,赞扬了 。
(3)《桥》一课向我们再现了 的光辉形象。他把 让给 别人,把 留给自己.用 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六、课外阅读(23分)
1、找出下列作文题目中的重点词(题眼),用“——”标出来。(6分) A、美丽的校园 B、红领巾鼓舞了我 C、他家富了
D、我爱班集体 E、童年生活回忆 F、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2、阅读短文,做后面的题。(17分)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 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zhàn) 开温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
8
)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
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住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zhuì) 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里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沙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变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yǎn) 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有已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子。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留在人们心里。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yān)
没了他的脚印。
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的。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
(1)选择判断。(12分)
①你认为下列( )项做题目最恰当。
A.时光 B.时间 C.光阴 D.岁月
②按拼音,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人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
A.展 掇 延 掩 B.绽 缀 延 淹 C.展 坠 衍 掩 D.绽 坠 衍 淹
③文中( )处填关联词,依次正确的一组是( )
A.而 尽管……尽管 便 因为 B.而 即使……即使 就 由于 C.但 不管……还是 便 因为 D.都 哪怕……或是 就 由于 ④对下面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住他的脚步。(拟人) B.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拟人)
C.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一比喻) D.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夸张) ⑤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告诉人们的是( )
A.岁月无情,不要有非分之想 B.光阴似箭,要珍惜时间,发奋努力 C.时光易逝,不如及时行乐 D.年华虚度,无可奈何 ⑥这篇文章从表现方式上看,属于( )
A.议论 B.抒情 C.说理 D.叙事 (2)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3)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想到什么?(2分)
9
七、习作。(30分)
选择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或者听到的最感动人的事情写一篇作文。注意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表达方法,把事情记完整,写出真情实感,写完后自己再定个题目。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10
姓名 得分 一、看拼音,规范正确地写词语。(10分)
wǎng luò qiǎng jié bù shǔ tú jìng huì zhì
shǔ míng kān dēng mù yì píng mù dào xiè
二、辨字组词。(6分)
童 憧 瞳 蜂 峰 烽
( )孔 ( )装 ( )憬 蜜( ) 山( ) ( )火
惕 剔 赐 形 型 刑
( )牙 赏( ) 警( ) 发( ) ( )法 图( ) 三、按要求写词语。(6分)
(1)近义词:快捷——( ) 瞬间——( ) 沉迷——( ) (2)反义词:清新——( ) 自豪——( ) 方便——( )
(3)写出ABAC式的词语:( )、( )、( ) 四、选择序号填在横线上,使这段话变得完整、通顺。(10分)
(1)我的眼前是 草滩,草滩上生长着 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 。它蓝似海洋,可比 ;它蓝似天空,可比 。
A、天空要蓝得深沉 B、海洋要蓝得纯正
C、一垄垄黄灿灿的 D、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 E、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
(2)我们说的普通话以( )为标准音,以( )为基础的。
A、北方话 B、北京话 C、北方语音 D、北京语音 (3)按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顺序,第四个字应是( )
A、虎 B、兔 C、龙 D、蛇 (4)下面音节错误的一项是( )
A、女nǚ B、缕lǚ C、趣qǜ D、御yù (5)“华”字作为姓氏时,应读( )
A、第一声 B、第二声 C、第三声 D、第四声 (6)叙述的方法有四种,“中间插人其他的叙述”是( )
A、顺 B、倒叙 C、插叙 D、分叙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8分)
11
(1)太阳升起来了。(改为拟人句)
(2)天这么冷,穿一件单衣怎么行吗?(不变句意,换个说法)
(3)红红的柿子挂在树上。(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4)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它。(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连成一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 是一篇在“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活动上的 、 、 、 。
(2)信息传递方式在变化,在发展。远古 →古代 →近代 →现代 →当代 。
(3)经常和别人进行 ,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 、 的习惯。 三、阅读选文,完成练习。(16分)
书
书籍就像繁茂的大树,伟人之书是根,大家之书是干,名家之书是枝,其余不过是叶,树叶落了,枝干犹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书林新叶催陈叶。
书籍就像浩瀚的海洋。涉足沙滩者可以拾到漂亮的贝壳,至于海中蕴藏的无数珍奇,只有勇敢无畏的探海者才能得到。
书籍就像无价的宝石,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弃之不惜。
有可读之书,有可用之书。有可读而不可用之书,有可用而不可读之书,有既可读也可用之书。
耳读是极为重要的读书之法,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也。但神读才是读书的最佳境界。神读方能神解,神解方能彻悟。读书能神解,下笔才能有神。 读书的过程,是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个再创造的过程。读书而无创造性思维的介入,不可能把书读活。
是人读书,不是书读人。人读书,可以把死书读活;书读人,可以把活书读死。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12
。我
们从中不仅知道了要正确利用媒体,而且从中学到了演讲稿的写法,如:
彻悟: 价值连城: (2)文中写书籍像 ,像 ,像 ,这运用的是 的手法。(4分)
(3)短文中叙述的书有五种: 、 、 、 、 。(5分) (4)重要的读书之法是 。(1分) (5)文中画“——”的句子怎样理解?(2分)
四、习作。(30分)
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我们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大家在活动中肯定也发现了不少新鲜的事,请以《我发现……》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把要表达的意思写清楚,把事情的内容写具体。 13
五年级语文(下册) 半期测试
一、正确写出带点字的拼音,并把带点的字按音序重新排列。(10分) 羞( )涩 祸( )患 筹( )齐 颠( )簸 ....咀嚼( ) 蒙( )古 噩( )耗 抽噎( ) ....
排列: 二、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始料不急( ) 杯水车新( ) 无边无崖( ) 喜出忘外( ) 深情厚意( ) 禁飘带舞( ) 疲寝忘食( ) 不动生色( ) 三、读下面的这段活,然后用“清”组成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走进树林,空气格外( ),只见泉水从泉眼里涌出,顺势向远处流去,汇成了一条( )的小溪。喝着( )的泉水,听着( )的鸟鸣声,叫人感到心旷神怡!
四、按要求写词语。(5分)
(1)含有数字的成语: 、
(2)同义词组成的词。如:疑惑 、 (3)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 (4)关于成语故事的成语: 、
(5)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的成语: 、 五、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简陋的房屋 B、精彩的节目 C、发扬水平 D、交换意见
14
(2)《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 ) A、《史记》 B、《论语》 C、《世说新语》
(3)《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 )的序言,作者是( ) A、《呼兰河传》 林海音 B.《城南旧事》 林海音
C、《城南旧事》 高洪波
(4)《白杨》一课作者是袁鹰,这是一篇( )的文章 A.借物喻人 B.借物抒情 C. 借物喻理
(5)“一个人不但要树立远大理想,而且还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这个句子属于( )关系。
A、条件 B、转折 C、假设 D、递进 六、读一读,想一想后再填空。(10分)
(1)天行健, ,选自 。
(2)地满红花红满地, ,这是一幅 联。 (3)写在草坪旁的提示语: 。
(4) 万里沙, 自天涯。如今 去,同到 。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 的 。
(5)书信的内容包括。 、 、 、 、 和 六个部分。
(6)描写儿童的诗句很多,你最喜欢的一句是 。 (7)鸡蛋碰石头—— ;冬天麦盖三层被, 。 七、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5分) (1)广场上人山人海。 ( )
(2)难道你不知道这件事吗? ( ) (3)春姑娘温柔地抚摸湖水。 ( )
(4)那是谁在窃窃私语?是海底的鱼儿。 ( )
(5)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2分)
父亲的考题
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到了别无所求的程度。一天,父亲给一向(甲)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栽( )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人。”
儿子紧张的情绪(乙)下来。
“再下一站下去了73人,又上来132人。”
儿子的嘴角挂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 )在了右腿上。 “再下一站下去19人,上来67人。”
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 ),念的速度也在加快。
15
“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儿子有些心疼( )起老父,关怀地问:“完了吗?”
“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一站,就是个小站,只下去10个人,又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个小站,下去6个,上来9个。”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再下一站又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站……”
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你是想马上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着一股得意。
“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个站台?” 儿子一下子懵了。
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又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积攒( )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带不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的少,哪个站台付出的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地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 )!”
(1)给加点字注音。(3分)
(2)选出文中甲、乙两处应填人的最恰当的词语。(4分) 甲处( ) A.夸耀 B.夸奖 C.标榜 乙处( ) A.松弛 B.松懈 C.懈怠
(3)第4自然段中,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 和 的描写方法,所起的作用是 。(6分)
(4)第11自然段中,儿子“得意\"的原因是 。(2分)
(5)父亲出考题的目的是 。父亲的良苦用心表现了 。(3分) (6)本文是按 顺序叙述的。(2分)
(7)从文中父亲的话中,你能看出父亲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2分)
三、习作。(30分)
题目:《给老师的一封信》
要求:给老师写一封信,敞开心扉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注意把要说的事情写清楚,要表达的意思写明白。并注意书信的格式。
16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一、看拼音,把词语规范美观地写在田字格里。(10分)
yǔn nuò dū du jù jué nà hǎn jīng tiāo
dǎn qiè dù jì hi yuán zhū wèi chéng xiàng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腿折:zhé( )shé( ) 允诺nuó( )ruó( )ruò( )
散文:sǎn( )sàn( ) 勉强:qiáng( )qiǎng( )jiàng( ) 三、找出错别字画上横线并改正在括号里。(6分) 理直气状( )
功无不克( )
决口不提( ) 鬼计多端( ) 完壁归赵( ) 同心胁力( )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括号里。(4分) (1)神机妙算( ):A、好 .
B、奥妙
C、巧妙
(2)步步紧逼( ):A、靠近 B、强逼索取 C、给人以威胁 .五、请用“静”字组词,填人括号里,不能重复。(6分)
(1)我的心渐渐( )下来。 (2)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 (3)请你(
)。
)下来,再想点办法。
)。
)。
(4)枪声打破了乡村夜晚的(
(5)哀悼仪式开始了,烈士墓前一片( (6)这是一个远离城市的( )的小山村。 六、续写下句。(6分) 孔明借东风——( 关公失荆州——(
) )
孙猴子的脸——( 周瑜打黄盖——(
) )
张飞穿针——( ) 诸葛亮斩马谡——( ) 七、填空。(9分)
(1)《草船借箭》节选自我国最为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
,作者是
,小说是以
,止于
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全书共
。
回,故事起于
(2)《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 ,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
人在水泊梁山
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
的全过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
,还有一种说法是 和
17
(3)
是我国杰出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作者是 回。书中讲述唐朝法师
。我们学的
是本书的第 的古老主题。
的故事,表现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
字字皆辛苦
唐朝诗人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他对农民的同情。他写《悯农》时,正值盛夏酷暑,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的修改 终于写成了 悯农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练,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诗“字字皆辛苦”。 (1)给短文空格处加标点。(2分) (2)短文是围绕第
句话来写的。通过叙述创作
诗的经过来举例说明。这种写法是
。
其中一首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选择下面的答案填在横线上)(3分)
A、分一总
B、总一分
C、总一分一总
(3)用“~~~”画出在第1自然段中表示“干锤百炼”的语句。这个词一般比喻经历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在本文中比喻
。(2分)
、
(4)用“——”画出在第2自然段中表示“字字皆辛苦”的语句,这些话赞扬了李绅
的写作态度。(2分)
松树的风格
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就( 歌颂 对松树总是怀有( 瞻仰 敬仰 )之心。
赞颂 )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 崇敬 崇高 )的品质的象征。我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 健壮 茁壮 )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树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8
(1)读短文,用“——”线标出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2分) (2)“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松树的风格是什么?(3分)
(4)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特点之一是“借物喻人”。请用“===”画出文中的借物喻人的句子,然后想一想,作者借松树喻的什么人?(抓住“物”和“人”的共同特征简要回答)(4分)
(5)把表现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抄下来。(2分)
三、习作。(30分)
缩写《草传借箭》或者《金色的鱼钩》,字数不超过400字。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一、看拼音,规范正确地写词语。(10分)
miáo tiáo zhí zǐ kě lián qì pài fēng shāo
pò zhàn xí fù biāo zhì zǔ zōng huī huáng
二、读下面的这个谜语,先猜出四种姓,然后按音序将其重新排列。(4分)
“天下第一家.出门先用它,人人说它小。三月开白花。”
这四种姓是: 。按音序(大写字母)重新排列: 。 三、选择正确的字打上“√”。(4分)
手( 怕 帕 ) ( 幽 悠 )然 通( 容 融 ) ( 摩 魔 )力 ( 朗 郎 )中 刷( 浆 桨 ) 发( 怔 征 ) ( 熔 溶 )岩
19
四、根据要求写句子。(10分)
(1)大地一片绿色。(改为比喻句)
(2) 屋子里很静。(改成夸张句)
(3)我的思路把清脆的歌声打断了。(改病句)
(4)生活在2I世纪,我们很幸福。(改为感叹句)
(5)在班会上,王新说,他负责帮助小冬,让他把学习赶上去。(改为第一人称) 五、补充下列成语。(4分)
放( )无礼 转( )为喜 半信半( ) ( )不可言 手( )眼快 精神抖( ) ( )大腰粗 敛声( )气
六、根据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判断下面每句话描写的是哪篇文章?哪个人物?各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点描写的?写在横线上。(12分)
(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中的 。抓住了人物 特点进行描写。
(2)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
中的 。抓住了人物 特点进行描写。
(3)“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
中的 。抓住了人物 特点进行描写。 (4)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
中的 。抓住了人物 特点进行描写。 七、请在空白处填写《水浒传》中相应的人物。(7分)
(1) 拳打镇关西、 风雪山神庙、 智取生辰纲、 三打祝家庄。
(2)《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上将”指 、 、 、 、 。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再写出一个有关孙悟空的故事名称 。
(4)《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 ,最有反叛性格的丫环是 ,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 。
20
八、课内阅读。(19分)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
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屋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辍,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的身上。
1、填空: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 ,功是成的 。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 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 的。(4分) 2、“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水滴能穿透石头。
B.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3、文中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4分)
4、“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学习和生活,说一说并写下来。(5分)
5、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李时珍,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成功离不开持之以恒。请你补充完整下列有关时间的格言。(4分)
①时间给 者留下智慧的力量,给 者留下空虚和懊悔。
②不愧对今天的人。时间会对你 ;丢失了今天的人,明天会给你 。 九、习作。(30分)
以《我熟悉的人》为题,抓住任人物特点写一篇作文,注意运用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1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