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5小题。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将选择题、非选择题解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0 16 Ca 40
第1卷(选择题 共2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好难受!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酒精灯:“帽子呢?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干冰:“我一到云层,云朵就化雨了”2.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3.下列有关空气中各种成份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色的光 B.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C.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4.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氯化碳
D.向稀氨水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 C02气体验满 D.过滤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7.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题7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红磷 B.干冰 C.氯酸钾 D.食盐水8.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9.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冰块混合形成混合物
B. H20和H20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加入肥皂水可使硬水软化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10.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 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 “题10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着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C.丙可能是单质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11.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02,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02+ 2CO =2X+S,则X为 A .C02 B.C C. CS2 D. COS
12.“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能裁玻璃,石墨有导电性可做电极 B.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炎源,减少污染 C.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D.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碳在充分燃烧1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1 C.+3 D.-114.右“题14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 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剩余固体的质量 B.生成氧气的质量 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D.氯酸钾的质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24分)
15. (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化学式或微粒的符号)填空:
(1)__________ (2)氯化钾中阴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3)氧化镁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
16. (10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科学家在海上成功开采可燃冰(CH4-rrH20),能源格局翻开新的篇章。 ①可燃冰属于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资源;
②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题16图1”,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③请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①全球变暖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气体有关(写化学式),地球表面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____。(写名称)
②下面“题16图2”中用“→”画的是一条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转化路径,请你在图中也画出一条碳的循环转化路径。(部分线段可与示例重复)
③其实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科学家谩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02.“释放”C02,实现碳循环过程如下“题16图3”,使空气中C02含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设想的优点有一(填字母序号)。
A.原料可循环利用 B.有效利用太阳能 C.可全天候使用
17. (5分)在“宏-微-符”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右“题17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8. (5分)(1)编写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19世纪俄国科学家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波尔
(2)下图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①D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填序号)。②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
③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19. (5分)下列图示是城市污水处理流程图:
阅读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污水处理流程中,一级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处理方法属于_____变化。
(2)在消毒清水池中常用二氧化氯对水进行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是_______.
(3)经过二级处理的水称为中水,其标准之一是水中含有铁≤0.3毫克/升,这里的铁指的是铁_________ 。
(4)该污水处理流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日常生活中你经常采用的节水措施有__________(写一条)。
20.(5分)常见金属D的制取与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填空: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②反应昀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物质的一条用途是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5分)
21. (5分)以下是同学们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l)实验1中,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的是_______(填烧杯序号),结合灭火原理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________。
(2)实验2中,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放置(火焰在上方,火柴梗在下方),火焰很快就熄灭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
(3)实验3中,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
22. (12分)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火柴、棉花及下面“题22图1”所示仪器:
题22图1
(1)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
(2)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如下“题22图2”’
题22图2
①请连接A和B,并将制取装置图补充完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D向装满C02的软塑料瓿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图E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氢气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
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
23.(8分)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右“题23图1”。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右“题23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反思与交流】
①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0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0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__;
②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心题,共13分)24.(5分)青少年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X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l)尿素[CO(NH2)2]中含有____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尿素[CO(NH2)2]中碳原子数:氧原子数:氮原子数:氢原子数=_______。 (3)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 (4) 30g尿素中含氮元素____克。25.(8分)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称量689过氧化氢溶液和0.1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液体和二氧化锰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
“题25图”。计算: (l)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
(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多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