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1)班的大部分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已得到了一些知识,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人自然社会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他们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强,好奇心大,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这些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为了尽量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上课时尽可能的采用各种形式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一年级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编写的,本册教材共设计了24课课文,主要涉及《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内容纲要中的“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共5大主题内容。本册教材设计突出活动、体验等学习方式,以图为主呈现内容,以主题活动组织内容。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动手做的形式,逐步形成新的认识。
浙江沿革主题有:《杭州和西湖》《家住东海边》《我的家乡》
浙江环境主题:《怎样洗手更干净》《垃圾去哪里 》《让教师更整洁》《怎么办》
浙江文化主题:《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江南神童骆宾王》《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趣的风俗活动》《做游戏》《玩小棒》《跳房子》《挑花线》《踢毽子》
浙江经济主题:《我是浙江人》
和谐浙江主题:《下课了》《走路的安全》《乘车去旅行》《不要随便碰我》《自我保护》《窗户和阳台》
三、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本,弄清课本上的重难点。能透彻地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从纵向、横向看透教材。活用教材,能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快,注重早渗透,不断积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学习新课改。
3、教师认真备课,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4、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5、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认真进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
6、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 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日期 3.2—3.6 3.9—3.13 3.16—3.20 3.23—3.27 3.30—4.3 4.6—4.10 4.13—4.17 教学内容 做游戏 玩小棒 跳房子 挑花线 踢毽子 怎样洗手更干净 垃圾去哪里 让教室更干净 8 4.20—4.24 管好我们的物品 怎么办 9 10 4.27—5.1 5.4—5.8 下课了 走路的安全 11 5.11-5.15 乘车去旅游 1课时 1课时 劳动节放假 1课时 课时安排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备注 清明节放假
12 5.18—5.22 不要随便碰我 自我保护 1课时 13 14 5.25—5.29 6.1—6.5 窗户和阳台 我是浙江人 杭州和西湖 1课时 1课时 15 6.8—6.12 家住东海边 我的家乡 1课时 16 6.15—6.19 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 江南神童骆宾王 1课时 17 6.22—6.26 我国的传统节日 有趣的风俗活动 1课时 18
6.29—7.3 复习周 1课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