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我认为,要高质量地建设我乡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必须对我乡小城镇现状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现状特点
平秋镇位于锦屏县西北部,距县城22公里,与天柱县和剑河县相邻,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全镇有19个行政村,1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070人,主要民族为侗族。全乡共有耕地9780亩,其中稻田6840亩,旱地3000余亩.
全镇共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500余人,有中心完小1所,17所小学,在校生1300余人。“两基”教育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8%。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到长足发展,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937万元,财政收入72.6万,人均收入仅833元,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有自来水,村村通闭路电视,程控电话已基本普及,移动通讯的发展迅速。
(二)总体构思
今后一个时期,城港路街道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总体构思是“一线一中心二区”,即沿省道“三兰线”建设一条景观控制线;按照\"城市建设的新区、经济建设带头区,改革开放的前沿区\"这一思路,常住人口相对较少,又紧邻城区,近期不适宜建设大规模的商业设施,而应以与居民区配套的小型商业服务设施为主;对原大原镇和朱由镇驻地这两个老镇区,在其区域的政治中心丧失、文化中心弱化的背景下,要对它们重新定位,针对二者都是由集市贸易沿化来的中国传统型小城镇,又经历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期的实际,将其都确定为工业推动型,能覆盖一定区域的商业服务区。原大原镇驻地与城区、开发区距离较近,发展第三产业后劲不足,而发展工业优势较大,所以应以发展与开发区互补型的工业为主。原朱由镇驻地地理位置较偏,周围村庄比较密集,商贸业有传统优势,所以应以发展商业服务业为主。
(三)工作措施
1、制定好规划。认真研究本街道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国家发展政策的指导下,着眼长远,高起点编制建设规划。根据自身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编制各个层次的建设规划,指导城镇用地的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和综合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完善住宅、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防
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重生产、轻生活”的原有城镇发展思路,建设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可持续的小城镇人居环境。
4、制定合理宽松的政策,推动农村人口向镇区的合理流动。在当前国家的户籍政策还没有根本改革的情况下,要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条件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准许农民到新建居民区落户。并在子女入学(托)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5、加强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成于建设,精于管理。城镇的建设仅仅是基础性的载体,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应是管理,可以说没有精心的管理,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镇。
6、建立新型的投融资机制。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陈旧观念,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融资体制,培育小城镇建设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良性的投入发展机制。
7、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加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设施的配套建设,强化居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及社会服务组织的建设,提高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逐步推广完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减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
8、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培育具有市场潜力的主导产业。专业化是小城镇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针对城港路街道的实际,选择木材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比较恰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