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探究
【摘 要】本文主要根据多联机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状况,从组成形式和机组的选型角度展开了对多联机设计应用的探讨。并根据实际操作经验,对与多联机相关的辅助工作展开探讨,论述了工作中提升多联机性能的相关办法。
【关键词】机型选择;配管;新风系统 1 前言
人们常说的多联机通俗的讲就是室外机与室内机通过特殊的配管设施进行连接,是一种设备功能在多台设备上的应用形式,其主要的功能是热能的产生。室外设备的热能转换原理是风冷换热,室内设备的主要原理是靠直接的蒸发来得到机组所需的热能。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共同组成了机组的冷剂换热的协调系统。这种技术解决了热能的协调问题,在中小型建筑及大规模的办公建筑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多联机技术的相关性能
多联机技术较之与传统的中央空调技术有许多优点。首先是对能源的节约。当前世界的能源紧张,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都面临枯竭的危险,为了应对危机,各国都在进行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对新能源的不断探索,找到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产物。二是进行技术上的升级,在各行各业进行相关的产能升级,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在这种趋势下,多联机比中央空调系统则更具备战略优势。对于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及高档别墅住宅区来说,制冷系统的安装往往需要
消耗大量的资金,多联机空调的费用低,对于大规模的建筑集群则更具备经济价值。除了安装过程,空调系统由于运行周期较长,容易引发质量问题,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维护的费用甚至要高于安装的费用。多联机技术先进,有着更为方便快捷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风险,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多联机系统便于设备维护,从长远来看,大大降低了整体的资金投入力度。从用户的设备使用感受来看,多联机往往占用空间较小,可以使建筑空间得到更为合理的应用,增强建筑功能的灵活性。除此之外,多联机还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并打破了传统空调的温度调节范围限制,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温度的调节,并在调节精度和温度效果上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3 多联机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1不同机组的性能区别
多联机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的联通主要是根据室内机的工作负荷状态进而通过负荷反馈达到调节压缩机工作来实现的。这种工作状态之间的相互连通可以通过适应不同的环境进行整体功耗的改变,进而减少多余工作带来的能源消耗,起到节能的作用。多联机实现这个功能有两种机组,一种是变频式的多联空调,这种机组主要是依靠改变外部压缩机的内部结构转速来进行工作状态的调节。另一种是数码漩涡式的多联机,这种机组的调节范围从百分之十到百分之百不等,视实际情况而定。其主要的调节原理是在压缩机工作的周期内,通过对负载状态与卸载状态的变换改善设备的工作状
态。多联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组合使用,一台压缩机单独工作并不能对自身工作进行调节。在相关建筑单位进行机组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实际功能需要和所在地的区域特征有侧重的进行选择。比如在大规模的商业建筑中,考虑到初始投资的影响,开发商可以选择变频式的多联空调,这种机组在设计室内设备时可以提高十分之三的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有利于开发商对前期投资的控制。如果在建筑单位中不需要多联机大规模的同时使用,设备不需要长时间满荷载的工作,则可以考虑数码漩涡式的多联机。从实际应用经验来看,多联机虽然在节能和适应性上存在优势,不过因其不能独立担负冬季采暖功能的局限,不适用于北方地区需要大规模供冷及供热的建筑单位,在小型个体化的建筑中则可以避免其短处,充分发挥设备优势。 3.2 配管联通设备的应用
多联机的室内外连接是通过配管来实现的,这种配管又称为冷媒管路。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用于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的配管长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已经达到了165m的级别,配管长度的增加可以减少连接部件的装配时间,安装过程也更为高效快捷。在冷气的传输过程中,配管长度的增加可以减小配管之间的连接缝隙,保障了传输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备的后期维护费用。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由于接受部件有所差别,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配管高低差,这也是整个多联机系统的一个技术难题,现在工艺上可以接受的高差达到90米,这是科学技术上的一个限值,实际的
装配过程应该参照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设定更为合理的高低差,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如果应用中的高差较大,且需要长距离的冷气传输,需要对整个设备的安装线路重新规划,适当的增加机组的输出量,保证建筑内部合适的制冷温度。 3.3多联系统中的新风设计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建筑内部空气质量的好坏与空气的流通状况密切相关。多联机和中央空调的应用需要限制自然通风才能发挥出设备功能,故在多联机系统中加设新风机组或设置独立的新风系统便可满足使室内空间获得足够量的新风。但在实际项目运行中,建筑内部仅设置新风系统往往达不到设计效果,需要配以相匹配的排风系统,才可保持室内空气的正常换气。而单纯的排风系统又将室内空间的冷(热)量白白浪费。故如果在室内设备之外增加新风换机进行新风处理,会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新风换气系统除了完成基本的新风补充功能,还可以对排风中多余的冷(热)量进行回收,达到节能效果。 4 小结
多联机系统是在中央空调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应用性改良,这种改良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当中仍然有其局限性,因此相关建筑单位在应用多联机的时候要注重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建筑单位自身功能的多联机机型,在一定的经济预算下达到最佳的空气调节效果。相关技术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对技术进行总结创新,获得更为高效实用的多联机机型。
参考文献:
[1]王亚娟.多联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湖南农机,2012(1).
[2]徐秋生,陈启,许爱民.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探讨[j].暖通空调,2008(1).
[3]廖瑞海.某办公建筑多联机空调系统能耗调查与分析[j].暖通空调,2012(4).
[4]曲爽.谈谈vrv多联机空调系统施工图设计的若干问题[j].世界家苑,20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