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整车设计计算书
1. 空调系统
HVAC理论目标如下: 模式 全冷吹面 全暖吹脚 HVAC 风量(m3/h) 换热量(W) >450 >350 >5800 >7000 1.1空调系统冷负荷计算过程
XX/XXX整车资料:
长×宽×高:XX:4270mm×1765×1705mm;XXX:4630mm×1840×1660mm
2222
前窗:S=1.294m;后窗:S=0.564 m;侧窗:S=1.266 m;顶盖:S=1.74 m;
222
底板:S=4.04 m;前围:S=0.915 m;侧围:S= 6.435m;乘坐人数:5人。 设计计算条件:
车室外温度:40℃。
车室内温度:XX:23℃;XXX:22℃。 车室外相对湿度为:50%。 发动机舱温度:80℃。 车速:40km/h。
方向:向正南方向行使。
空调的负荷按照获得时间的角度来分为:稳态负荷和动态负荷。稳态负荷由新风传热、车身传热、人体热湿负荷等构成;动态的热负荷与车内附件的材料热物理性质有关,它包括日照辐射(其中包括车内设施蓄热)。因没有相关的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很难准确的计算,故此计算书中引用了大量经验参数值,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偏差,需实际空调系统台架及整车降温试验结果分析。 1.1.1空调系统冷负荷
1.1.1.1玻璃的温差传热和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Qg
在存在太阳辐射的外界条件下,一部分热量被玻璃吸收,一部分通过玻璃透射形成日射得热量,还有一部分被玻璃反射。被玻璃吸收的热量与外界温度而综合产生传热,构成玻璃温差传热,通过玻璃透射的热量,被车内设施吸收形成蓄热和放热量。在此次计算中,认为日射得热全部变成空调系统的瞬态冷负荷。
故Qg=A△TKg+MAC(qb)
其中:A-玻璃的表面积
△T-tb-ti (tb为玻璃综合表面温度,ti为车室内空气温度)
2
Kg-综合传热系数,取值为6.4W/m.K -非单层玻璃的校正系数
C-玻璃的遮阳系数 M-玻璃的面积系数
qb-通过单层玻璃的太阳辐射强度
qbGIGsIs
SUV平台电子电器部 第 页/共 页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过程文件 ★机密
IG、 Is-太阳直射强度、太阳散射强度
G、s-太阳直射透射率、太阳散射透射率
XX:Qg=A△TKg+MAC(qb)
=(1.294+0.564+1.266)×(40-23)×6.4+{0.8×(1.294+0.564)+1.266/2}×1.0×(1000×0.84+100×0.08) =2137(W)
XXX:Qg=A△TKg+MAC(qb)
=(1.294+0.564+1.266)×(40-22)×6.4+{0.8×(1.294+0.564)+1.266/2}×1.0×(1000×0.84+100×0.08) =2157(W) 1.1.1.2
新风及门窗漏风冷负荷QV
QVl0n(h0hi)
n -乘员人数,n=5;
l0-新风量/人.小时,取值11m3/h.人(最小不小于10 m3/h.人);
-空气密度,取1.14kg/m3;
h0-车室外空气的焓值,kJ/kg; hi-车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
假设此工况下,车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为50%,车室外相对湿度为50%,由湿空气h-d
图可以查得hi=47.8kJ/kg ,h0=101 kJ/kg,
故QVl0n(h0hi)
=11×5/3600×1.17×(101-47.8)×1000=951(W)
1.1.1.3
车身传热形成的冷负荷Qb Qb=KbA(tm-ti)
2
其中:Kb-车身各个部分得综合传热系数,参考其它资料,取Kb=4.8W/m.K
tm-车身表面的当量温度 ti-车室内的空气温度 A-车身表面积
tmt0(k)(ISIG)
其中 t0-室外温度
IG,IS-太阳的直射强度和散射强度
-表面吸收系数,它与车身的颜色有关,[0,1],取=0.9 -室外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
SUV平台电子电器部 第 页/共 页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过程文件 ★机密
=1.163(12×0.54),为车室外的风速,取车的速度40 km/h=11.11m/s
故=51.2 W/m.K
(1)、车顶传热量Q车顶
2
表面综合温度tmt0(k)(ISIG)
=40+
0.9(1000100)
(51.24.8)=57.7(℃)
XX:Q车顶=KA(tm-ti)
=4.8×1.74×(57.7-23)=290(W) XXX:Q车顶=KA(tm-ti)
=4.8×1.74×(57.7-22)=298(W)
(2)、侧围传热量Q侧
散射强度为水平表面的一半;直射强度取水平表面直射强度的一半
tm侧=t0(k)(IS侧IG侧)
=400.9(1000100)0.5
(51.24.8) =48.8℃
XX:Q侧=KA△t
=4.8×6.435×(48.8-23)=797(W)
XXX:Q侧=KA△t
=4.8×6.435×(48.8-22)=828(W) (3)、车地板传热量Q地板
取地表面温度为60℃,计算出地表面的热辐射,取I地板=200W
故tm地板t0(k)(I地板)
=40+0.9200
(51.24.8)=43.2℃
XX:Q地板=KA△t=4.8×4.04×(43.2-23)=392(W) XXX:Q地板=KA△t=4.8×4.04×(43.2-22)=411(W) 考虑到排气管道对地板负荷的影响,取其影响值为50W,故最终取 XX:Q地板=442W XXX:Q地板=462W (4)发动机舱的传热量QM
参考其它的资料,取发动机舱的前围板表面温度为60℃,故 XX:QM=KA△t=4.8×0.915×(60-23)=163(W)
SUV平台电子电器部 第 页/共 页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过程文件 ★机密
XXX:QM=KA△t=4.8×0.915×(60-22)=167(W) 综上所述,整个车身的传热量为
XX:Qb=Q车顶+Q侧+Q地板+QM=290+797+442+163=1692(W) XXX:Qb=Q车顶+Q侧+Q地板+QM=298+828+462+167=1755(W)
1.1.1.4人体散发热量引起的冷负荷Qh
环境模拟试验条件中明确乘坐人员为1人,实际乘坐人员为5人
其中1人为司机,其余4人为乘客,参考相关资料,综合不同肤色人种,取司机的热负荷Qd=170W,成年男子乘员为Qp=108W,考虑到乘坐的人群,取群集系数=0.89 故 Qh=Qd+nQp=170+4×0.89×108=554.5(W) 综上所述,空调系统的冷负荷为
XX:Q= Qg+QV+ Qb+ Qh=2137+951+1692+554.5=5334.5(W) XXX:Q= Qg+QV+ Qb+ Qh=2157+951+1755+554.5=5417.5(W) 根椐计算结果,该汽车空调冷负荷为XX:5334.5W、XXX:5417.5W在实际选用汽车空调时,还应有5%~15%的余量, 考虑到XX、XXX为M1类车,取此值为5%,则该汽车空调应配XX:5334.5×1.05=5601W、XXX:5417.5×1.05=5688W的汽车空调设备。
注:本计算过程中,车身的传热系数、玻璃的传热系数、发动机舱的空气温度以及排气温度对车地板的影响没有试验测量值,鼓风机在整车状态下的风量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值,所以只能给出参照数值和经验值,可能给计算带来一定的计算偏差。
在确定XX、XXX空调系统制冷量时,应结合参考车的空调系统制冷量,与厂家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后再定义具体的制冷量。
1.2 HVAC总成冷负荷
通过整车空调冷负荷计算得出,XX、XXX整车所需制冷量为:5601W、5688W。 通过对竞品车整车风量的测试,全冷吹面最大风量如下:
综上XX、XXX整车全冷吹面风量要求>400m3/h、制冷量>5688W
2.1空调系统热负荷计算过程
XX/XXX整车资料:
长×宽×高:XX:4270mm×1765×1705mm;XXX:4630mm×1840×1660mm
2222
前窗:S=1.294m;后窗:S=0.564 m;侧窗:S=1.266 m;顶盖:S=1.74 m;
222
底板:S=4.04 m;前围:S=0.915 m;侧围:S= 6.435m;乘坐人数:5人。 设计计算条件:
车室外温度:-20℃。
车室内温度:XX:21℃;XXX:28℃。 车室外相对湿度为:50%。 车速:夜间40km/h。
因没有相关的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很难准确的计算,故此计算书中引用了大量经验参数值,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偏差,需实际空调系统台架及整车采暖试验结果分析。
SUV平台电子电器部 第 页/共 页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过程文件 ★机密
1.1.1空调系统热负荷
1.1.1.1玻璃的温差传热形成的热负荷Qg
在存在太阳辐射的外界条件下,一部分热量被玻璃吸收,一部分通过玻璃透射形成日射得热量,还有一部分被玻璃反射。被玻璃吸收的热量与外界温度而综合产生传热,构成玻璃温差传热,通过玻璃透射的热量,被车内设施吸收形成蓄热和放热量。在此次计算中,认为日射得热全部变成空调系统的瞬态冷负荷。
故Qg=A△TKg
其中:A-玻璃的表面积
△T-to-ti (to为HVAC外循环空气进风温度,ti为车室内空气温度)
2
Kg-综合传热系数,取值为6.4W/m.K XX:Qg=A△TKg
=(1.294+0.564+1.266)×(21+20)×6.4 =820(W)
XX:Qg=A△TKg+MAC(qb)
=(1.294+0.564+1.266)×(28+20)×6.4 =960(W) 1.2.1.2
外循环形成的热负荷QV
QVVCp(tito)
V-HVAC外循环进风量,根据竞品取320m3/h;
-空气密度,取1.14kg/m3;
Cp-车室外空气定压比热,取1.005kJ/(kgK);
ti-车室内空气的温度,℃; t0-车室内空气的温度,℃。
XX: QVVCp(tito)
=320/3600×1.17×1.005×(21+20)×1000=4285(W) XX:QVV(h0hi)
=320/3600×1.17×1.005×(28+20)×1000=5017(W)
1.2.1.3
车身传热形成的热负荷Qb Qb=KbA(ti-to)
2
其中:Kb-车身各个部分得综合传热系数,参考其它资料,取Kb=4.8W/m.K
ti-车室内的空气温度 A-车身表面积
t0-室外温度
(1)、车顶传热量Q车顶
XX:Q车顶=KA(ti-to)
=4.8×1.74×(21+20)=342(W)
SUV平台电子电器部 第 页/共 页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过程文件 ★机密
XXX:Q车顶=KA(ti-to)
=4.8×1.74×(28+20)=401(W)
(2)、侧围传热量Q侧
XX:Q侧=KA△t
=4.8×6.435×(21+20)=1266(W)
XXX:Q侧=KA△t
=4.8×6.435×(28+20)=1483(W) (3)、车地板传热量Q地板
XX:Q地板=KA△t=4.8×4.04×(21+20)=795(W) XXX:Q地板=KA△t=4.8×4.04×(28+20)=931(W) 综上所述,整个车身的传热量为
XX:Qb=Q车顶+Q侧+Q地板=342+1266+795=2403(W) XXX:Qb=Q车顶+Q侧+Q地板=401+1483+931=2815(W) 综上所述,空调系统的热负荷为
XX:Q= Qg+QV+ Qb =820+4285+2403=7508(W) XXX:Q= Qg+QV+ Qb =960+5017+2815=8792(W)
根椐计算结果,该汽车空调热负荷为XX:7508W、XXX:8792W。
注:本计算过程中,车身的传热系数、玻璃的传热系数、发动机舱的空气温度以及排气温度对车地板的影响没有试验测量值,鼓风机在整车状态下的风量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值,所以只能给出参照数值和经验值,可能给计算带来一定的计算偏差。
在确定XX、XXX空调系统制冷量时,应结合参考竞品车的空调系统制热量,与厂家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后再定义具体的制热量。
1.3 HVAC总成热负荷
通过整车空调热负荷计算得出,XX、XXX整车所需制热量为:7508W、8792W。 通过对竞品车整车风量的测试,全暖吹脚最大风量如下:
SUV平台电子电器部 第 页/共 页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过程文件 ★机密
综上XX、XXX整车全冷吹面风量要求>320m3/h、制热量>8792W
整车理论目标如下: 性能 项目 XX 降温 XXX XX 采暖 XXX 40km/h(40min)车整车 HVAC 内平均温度(℃) 风量(m3/h) 换热量(W) 风量(m3/h) 换热量(W) 23 22 21 28 >400 >400 >320 >320 >5601 >450 >5688 >7508 >350 >8792 >7000 >5800 注:1、HVAC在实车中风量降低约10%;
2、HVAC单体制冷试验的进风温度为30℃、采暖试验的温度为-15℃。与上述计算冷试验的进风温度为22℃、采暖试验的温度为-20℃。对换热量估算。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SUV平台电子电器部 第 页/共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