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鞍山114051;2.深圳职业信息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广东深圳518172)
[摘
要]该文旨在论证,为提高工程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高校之间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
深度合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升科研团队整体科研水平,以联合高校科研项目为平台共同培养研究生为前提,充分利用我国教育改革的成果,以实际实施的联合培养的成功案例,提高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键词]教育改革;专业学位硕士;联合培养
[基金项目]辽宁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校院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高华国,男,硕士,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结构抗震损伤机理、新型构件与结构、老旧建筑可靠度
评估与加固等研究;韩博文,女,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刘庆林,男,博士,深圳职业信息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高级工程师;袁雄洲,女,博士,深圳职业信息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讲师;李亚州,男,硕士,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3-0243-02
[收稿日期]2020-01-06
一、引言2.分阶段联合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过程分为三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六十余年,早阶段,第一阶段在第一志愿报考学校按照双导师或者在1951年我国就开始对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导师组确定学生的选修或者学习课程,为以后的科研探索[1]。如今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日趋成熟,已经形成课题、工程实践做好铺垫。第二阶段实践学习阶段即一种广泛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作为国家重为巩固阶段,利用现有科研项目资源研究生参加到合点培养的高学历人才的一种,拒绝单一的培养模式是作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开展实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教育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需要多种培养模式共存,合,并在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第三阶段为科研阶段,优势互补。教育管理部门与高校之间积极沟通,认真综合运用理论学习知识和实验室实践过程经验,深度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教育部署的决策与方针,高挖掘课题的问题本质,从事和开展相关的数值计算、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加强联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并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版。合,培养出高质量的高校毕业人才。3.强化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的共享共用,发2016年,徐木兴[2]提出“众创时代”概念,主张以挥校际间的优势,例如,要共同实验一项很深入的材料工程领域的实验,两个学校的设备共同使用,就可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校校联合需以基地以实现材料实验从微观到宏观,从化学反应到力学应建设为依托平台,加强硕士研究生学习能力,并且能用等各个方面的实验,有利于研究透彻部分科学技术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项目及科研工作中[3]。硕士问题,产生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需要多方协同合作,多方共同努三、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目的力推动基地平台建设,完善各方利益分配制度,激励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扩招,高质联合培养推动力,补充完善联合培养计划[4]等。量就业已经成为制约应用性高等本科院校发展的瓶二、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方式颈问题。虽然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不少地1.双导师制,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明确分工,校内方高校由于生源质量、环境条件限制等原因所培养的导师负主要责任,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论文主要内硕士研究生不能达到市场对高素质、高能力的需求,容,学生主要参与校外导师的项目。两位导师各司其出现很多“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联合培养能够缓职,分别就自己所长的领域对专硕研究生进行指导,解目前所面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趋势,针对性加强双方的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交流,充分利地培养出符合企业“高素质、高能力”标准的高学历人用双方单位的现有教育资源,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才,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层次。学生培养质量。同时提升导师团队整体教学和科研水2.专业实践与科研方向的凝练。例如,对于部分院平,进一步完善双方联合培养制度。校土木工程学科中,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要凝练出结-243-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三螺旋”理论为基础开启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2020年6月教育教学论坛Jun.2020第23期EDUCATIONTEACHINGFORUMNo.23构的防震减灾控制方向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使每年五、联合培养实施条件能持续地接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进行创新性、应用性为保证联合培养高效、合理的执行与实施,切实的课题研究;并能使研究生了解防灾控制领域的科技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以学生进步和发展动态,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科研项目、实验设备、导师队3.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和指导教师队伍。校、所或伍、生活条件等必须有充分的保障措施。科研课题方者校校联合组建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创新团面合作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始终站在学队,利用各自专长,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理论水平的提科研究的前沿,围绕工程领域开展很多基础性研究工高,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研究生教学水平;聘请依作,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托单位高水平的专家为本院研究生的校外导师,共同六、结论指导进入合作框架下的研究生进行专业论文工作;并研究生作为我国高学历人才,大都服务于国家科根据需求,对该单位科研开发人员进行教育方法和科研以及企业高、精、端项目中,因此怎样让研究生更快研等方面的培训。更好地融入社会是联合培养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随4.资源共享平台及生活设施条件的建设。学校和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等人才的需求量越合作单位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来越大,因此高校对研究生扩招成为高等教育中的必等,实现文献资料、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共享,构建平然现象。然而地方高校教育资源的短缺并不足以以自等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交流协作平台,使其拥身能力培养出高层次人才,面对社会的需求,研究生有能够满足研究生培养工作需要的专业场所,可供研联合培养能够较好地促进高校、企业、人才之间的共究生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所必需的教学和科研仪器同发展,为我国人才储备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参考文献设备,以及较好的住宿和学习环境等。[1]李金龙,万明,裴旭,等.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变革及实四、校际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具体措施践发展历程、特征与趋势[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6):8-12.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形成研究生培养的双[2]徐木兴“众创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优化导师模式。本校导师整合自身教育资源,对硕士研究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06):25-28.生做出前期理论知识指导,利用校内已有设备资源开[3]曾阳.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展一些课题的研究,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向应用型转化设的探索与实践———以Y大学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打下坚实基础。校外导师利用联合高校自身的优势,2016,34(01):64-68.培养硕士研究生整体素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从理论[4]黄翠萍,刘庭,万洪英,等.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2):34-38.
型、研究型向应用型过渡。PracticeandExplorationofInter-schoolPostgraduateJointTrainingofPostgraduateStudentsinAppliedUndergraduateCollegesGAOHua-guo1,HANBo-wen1,LIUQing-lin2,YUANXiong-zhou2,LIYa-zhou1
(1.SchoolofCivilEngineering,Liaon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Anshan,Liaoning114051,China;2.CollegeofTransportandEnvironment,ShenzhenVocationalInformationTechnologyInstitute,Shenzhen,Guangdong518172,China)Abstract:Inordertoimprovethetrainingqualityofmastersofengineeringandpracticallyimplementthehu-man-orientededucationandteachingconcept,thisarticleproposesallocatingtheeducationalresourcesreasonablyandimprovingthescientificresearchteam'soverallscientificresearchlevelthroughin-depthcooperationbetwee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cultivateprofessionalmasters,totraingraduatestudentsbasedontheplatformtheofthejointuniversityscientificresearchproject,tomakefulluseoftheachievementsofeducationreform,andtousesuccessfulcasesofjointtrainingtoimprovethetrainingqualityofprofessionalgraduates.
Keywords:educationreform;professionalmaster;jointtraining
-244-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