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学
(东汉)徐幹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①昔之君子成德【成就品德】立行【树立品行】,身没【“殁”,死】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 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道德、建德修行,形体死亡而名声不朽,那缘故是什么呢?那就是学习。 ②学也者,所以【用来……的手段】疏神【疏导精神】达思【思维通达】,怡情【怡悦心情】理性【涵养性情】,圣人之上务【首要任务;头等大事。】也。民之初载【初年;早期阶段。补充:视清季有加】,其蒙【幼稚,愚昧无知】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暗室】,有所求【寻找、搜寻】而不见,白日照焉【兼词】,则群物斯【①副词,尽√;②连词,就,则√;③代词,这。】辨【明察,明晰】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学习是用来疏导精神、通达思想、怡悦心情、涵养性情的手段,是圣人头等大事。人在早期阶段,蒙昧无知,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出,太阳的光辉一照进去,那么各种东西都一目了然。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 ③学犹饰【纹饰、装饰】也,器不饰则无以【没有……的办法】为【获得】美观【华美的外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美好】德。有懿德,故可以经【治理,管理,可引申为“处理”】人伦【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补充:
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天地间一切神灵的总称】。
学习就好像是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1
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给神灵。 ④夫听黄钟【十二律之一,声调最宏大响亮。补充:1.黄钟大吕:
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之声,然后知击
缶之细;视衮龙【gǔn朝服上的龙。指衮龙袍。】之文【纹饰、花纹】,然后知被褐【穿着粗布短袄,谓处境贫困。补充:被褐怀玉:身穿粗
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之陋;渉【涉猎,学习】庠序【学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困顿、窘迫】。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睡梦】焉,久而愈足。顾【回头看;考虑】所由来【来的地方】,则杳然【渺远貌】其远,以【因为】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聆听了黄钟的声音,然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然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接受过学校的教育,然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顾学习活动的来由就像登到高处回顾登山的路途,就遥远渺茫了,但如果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认识错误,而且行为完全不对了。 ⑤倚立而思远【adj→v,到远方】,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举起,仰起】首而徇【迅疾】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独处,独居】而愿【希望】智,不如务【致力于】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随便】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多闻,见闻广博→广泛听取】。
倚物伫立而想着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定能抵达,举仰着头而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孤身独处而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定能达到目的。所以,君子的心灵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 ⑥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2
【wěi勤勉不倦的样】,没【死】而后已【停止】。故虽【即使】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建立功业】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担心】才之不赡【足,充足】,而患志之不立。是以【因此】为之【致力于学】者亿兆【极言其多】,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君子对于学习,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就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死而后已。因此,尽管有资质,而无志向,也不能够建立他的功业。志向是学习中起主导作用的事物,资质是学习中起次要作用的事物。求学的人不担心才学不富足,而怕志向没有确立。所以,自古至今致力学习的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有所成就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君子一定要确立他的志向。 【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B )(1分) A.兮 B.哉 C.夫 D.矣
2.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3分) 【参考答案】
本段以宝物在暗室让人难以发现来比喻人因不学而处于蒙昧的状
态,以太阳能够照亮暗室让人发现宝物来比喻学能够消除人的蒙昧,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学生答案】
将学习比作白日。
3.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治学不能因为目标过远而松懈。 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 C.治学要回顾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
3
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 4.赏析第⑤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该段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有力地论述了治学要付诸行动的道理。
5.分析第⑥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3分) 【参考答案】
①作者首先强调治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引出立志的重要性;
②再论述志与才的关系,强调了志的主导作用; ③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要立志的结论。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