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8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No.8 2008 总第172期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seria1.No.172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氐的威因及对策 陈俊生,刘义荣 (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19) 摘要: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十几个百分点,以1990—2000年间为例,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还不到17%。对此,文章从中国劳动力人均受正规教育的年限、教育的投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对其贡献力低的成因 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率,进一步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效提高全民族劳动力素质,是提高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教育经济;贡献率低;成因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8)08—0016—03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一直是教育经济学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采用余数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的成因分析 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劳动简化法、总课时法、教育年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决定一定时期的国内 限法和生产函数法等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取 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源、可利用的物质资 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1973—1984年 源和全要素生产率等。这里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经济 间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 体制改革、管理制度创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等要素。 贡献分别为23.41%、30.23%、27.53%、34. 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61% ,而1990~2000年间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 和劳动生产率而间接实现的,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 贡献还不到17%,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贡献率要低 高是促进劳动力质量的源泉。翻开中国教育史册, 十几个百分点。寻找贡献率低的原因,提出建议与 纵观中国教育体制和投资情况,不难发现中国教育 对策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的原因所在。 表1 六国劳动力人均受正规教育的年限…[ ] 国别 年代 初等 中等 高等 合计 1973 5.8O 4.62 O.89 l1.31 美国 1984 5.8O 5.1O 1.62 12.52 1973 6.oo 3.99 O.25 10.24 英国 1984 6.OO 4.5O O.42 1O.92 1973 6.oo 3.79 0.39 10.18 日本 1984 6.oo 4.56 O.59 l1.15 1973 4.oo 5.1l O.2O 9.31 德国 1984 4.OO 5.17 O.3l 9.48 1973 5.OO 4.11 0.46 9.57 法国 1984 5.OO 4.89 O.9O 10.79 1996 5.21 1.97 O.1l 7.29 中国 2oo5 5.74 2.72 O.29 8.75 1.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人均受正规教 11.15、德国为9.48、法国为10.79,而中国2005年 育的年限比较低。 才为8.75,也就是说,中国劳动力受正规教育年限 从表1可以看出,在1984年劳动力中,人均受 与上面5个发达国家相比相差20多年。人均受正 正规教育年限:美国为12.52、英国为10.92、13本为 规教育年限低,反映了劳动力素质不高,进而影响了 收稿日期:2008一O6—23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SJB880022)。 作者简介:陈俊生,南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的成因及对策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与国外相比,中国对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根 17 5.0%一5.1%,发达国家高达5.2%一5.4%,发展中 国家也在3.9%一4.1%之间,最不发达国家也由3%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育报告数据,1980— 提高到3.3%,而中国只在2.35% 2.55%之间 引。 1995年世界公共教育投资占GDP比重平均达 表2 1980~1995年六国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 国别 美国 法国 日本 英国 印度 中国 年度 l980 6.5 6.4 8.4 3.0 2.55 l985 6.3 7.8 3.5 2.5 l990 7.O 6.5 7.5 4.8O 3.9 2.35 l995 7.2 7.3 7,8 5.2O 3,5 2.5 注:①英国的数据来源于《国际统计年鉴2004));②“一”表示未查到当年的数据。 3.经济增长方式和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缺陷。20 小的外延式发展和专业设置口径狭窄、社会需求适 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GDP增速很快, 应性差等问题。因此,中国必须根据国情和市场需 但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尤其是 求,对教育进行结构性调整。(1)在层次结构上,基 基础设施的投资,而不是依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生 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要通过强化政府职责求发 产率来实现的,尚处于以物质资本消耗为主的外延 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大发展, 扩大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专业设置来看, 高等教育要靠放开政府管制多元化发展;(2)在专 中国教育专业设置陈旧,口径狭窄,结构不尽合理, 业结构上,要彻底改变计划下条块对口的专业教育 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知识转化能力薄弱,必然会影响 思想,在进行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宽厚基础知识、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具备应变市场的创新能力为主旨的通才教育基础 二、提高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对策研究 上,把贴近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第三产业紧密相关的 专业,如农业、财经、信息、服务、管理等作为重点,通 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内容,教育 过适当的政策诱导其超前发展;(3)在区域结构上, 是科学生产、再生产及其转化的重要途径,教育是提 政府应通过适当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缩小和平衡发达 高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基本条件。在知识经济的社 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差距,同时鼓励各省 会大背景下,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的 区、综合经济区或三大经济地带,根据区域情况发展 途径,而人力资本投资又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动 各具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4)在类型 因。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加强教育投资作 结构上,要把人力资本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再生 为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作为增 产有机结合,逐步改变以学校普通教育为主体的封 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措施。中 闭型单一教育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职培 国要提高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社会经济 训、社区教育训练、现代远程通讯教育等社会化教育 健康稳定可持续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类型,并使之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形成开放型、多元 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化教育发展新格局,提高人力资本总存量和质量。 1.进一步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 2.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 育,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总存量和质 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投资效益来看,国内 量。人力资本的数量是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前 外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提,人力资本的质量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要比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更能促进经济的增长。日本 关键。目前,中国人力资本总存量和劳动力人均受 1905年至1960年的55年中劳动力增长1.7倍,而 正规教育的年限都偏低,2005年劳动力人均受正规 国民收入几乎增长了10倍。其中主要是由于大力 教育年限仅为8.75。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还不高,特 发展教育,提高人的劳动技能而取得的。美国从 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中等职业技术教 1900年到1959年由人力资本获得的利润增长了 育无论在绝对规模上还是在相对比重上都需要增加 17.5倍,而由物质资本获得的利润只增加了3.3 和提高,每年有千百万的青年未能接受专业技术教 倍。沈利生、朱运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固定资本 育训练就加入社会劳动大军;高等教育近十年发展 存量增长对GDP的增长贡献为67.5%,人力资本存 很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存在校数多、规模 量对GDP的增长贡献为30.6%,其他因素增长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的成因及对策 教育行 大。鉴于此,中国教育必须走出教育投资总量不足 终身教育法律、法规、制度 教育目 儿量鲞壁璧 堡 垡垦 堡 和教育资源浪费的“怪圈”。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建 而 丽 童 面葡 立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保持合理的教育投资结 L 一青少年 青壮年 老年 构,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使 一育一教一.~I%一_ .....● 用效率。使教育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的高 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的 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多国经济和社会 芏萱塾塑H 旦:兰垫堕塾堕 丽 一霹 发展的进程。学习、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越来越 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人 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 (多种教育并存,包括学校教育、函授 电大、网络教育、社区教育 短期培训 现场实习操作.实地考察等) 从实践层面构建的终身教育体系图 GDP的增长贡献为1.9%,而中国固定资本投资占 GDP的比重为25%以上,公共教育支出只占GDP 的2.5%。前者投入比后者投入高出10倍以上,而 前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是后者的贡献率2倍多 一点儿,后者的效益比前者高得多。目前,中国教育 投资总量相对于教育需求来说明显不足,教育投资 占GDP的比重过低,长期徘徊在2.35%一2.55%左 右。没有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提出 的教育投资占GDP比重为4%的要求,甚至还低于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由于投入不足,中国的基 础教育仍存在着办学条件差、水平低、普及不全面、 拖欠教师工资等现象,严重地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和质量。另一方面,中国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还不高,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造 成了教育资源的重复设置,大而全、小而全,数量多 但条件差;二是教育设施闲置严重,部分学校的教 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设施及大型仪器设备利用 率低;三是学校尤其是高校办学模式趋同,层次不 清,职能不明确,无特色;四是教育投入不注意成本 核算,缺乏科学管理,水、电、资产等消耗性开支过 习型社会。已经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和必然选择。 中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既是中国迅速崛起的机遇 期,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与变革,以及各类发 展矛盾凸显的挑战期。在促进发展和变革的多种因 素中,人力资本的增长以及建设这种增长所需求的 终身教育和学习体系,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 要基础和动力。终身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人们对 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重要性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 速发展和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建 立起来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制度在中国有待进一步 完善。笔者根据中国国情,从实践层面出发,就教育 行政、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形态四个方面,构建 了中国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各类人员提供多层次、 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提高全民族素质,从而实现教育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教 育与经济,2001,(1). [2]陈俊生,等.论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 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3]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陈永明.教育经济的国际比较[M].天津:天津教 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吴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