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木玩教学案例

木玩教学案例

来源:世旅网


大班故事表演:两只笨狗熊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熟悉角色对话。

2.能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狗熊和狐狸的形象和情感变化,发展幼儿的语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体验表演活动的乐趣,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木玩操作台一个;木玩狗熊两只,狐狸一只;实物面包一块。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熟悉角色对话

1.两只笨狗熊出去玩,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2.大黑和小黑担心的怎么说?(两两幼儿表演拣面包及它们的对话) 3.两只狗熊正闹着的时候,谁来了?狐狸看到面包是怎么表现的?(模老师表演)

4.狐狸是怎么分面包的?两只狗熊又是怎么说的?

5.狐狸听了狗熊这么说,它心情怎么样?又是怎么说的?(表现狐狸得意的神情,狗熊着急的模样)

6.最后两只狗熊怎么啦?(表现出无奈、失望的样子) 二、完整表演故事

1.请幼儿三人一组,老师讲旁白,小朋友进行分角色表演

2.三人一组,轮流到木玩操作台上进行木玩教具的操作,让幼儿自主练习有表情的讲述 活动反思:

在表演前,让小朋友回忆故事情节,加强了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在表演开始时,我首先让小朋友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作自我介绍,当孩子们大声的说出:“我是故事中的**”从这里就让小朋友体会到了表演的快乐。在小朋友们理解故事情节和熟悉角色对话的

基础上,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个角色的特征表现出来。在木玩操作台上,形象的木偶更能激发孩子的表演欲望,让他们表演的更加出色。

浙江省云和县实验幼儿园

执教者:王丽萍

大班故事欣赏:两只笨狗熊

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的演示,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述能力,发展思维的想像力、求异性和发散性。

2.情感目标:同伴之间相处要懂得互相谦让,不能只想着自己,养成与同伴互相谦让的精神。 设计意图:

每次分餐后水果,总会有小朋友叫“老师,老师,我要大块一点的水果”。现在的孩子都很自私,不知道互相谦让。本篇语言活动《两只笨狗熊》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故事中可以让幼儿懂得遇到问题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要总是依赖别人,要学会以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养成与同伴互相谦让的精神。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在教学中,结合木玩的操作情景演示,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将生动可爱的木偶形象展现出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良好语言环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狐狸骗两只狗熊的方法,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懂得互相谦让的道理。 活动重点:

理解狐狸骗两只狗熊的方法 活动难点:

想象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各种方法 活动准备:

实物面包一只、木玩操作台一个,木玩熊两个,狐狸一个;故事背景一幅;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只木玩熊,语言导入:

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听说这它们是笨狗熊,为什么说它们很笨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两只笨狗熊》。

二、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一遍,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1.当两只狗熊发现干面包时,它们担心什么? 2.它们决定怎么分?请谁分?

3.狐狸分出来的面包,狗熊满意吗?为什么? 4.为什么狐狸要这样分面包?

5. 狐狸分干面包时说了什么?两只笨狗熊又是怎样回答的? 6. 为什么说狗熊很笨?? 三、操作木玩教具,讲述故事一遍。 1.面包是怎么变小的?

2.为什么狐狸没有干面包反而吃得最多? 3.下次大黑小黑分东西时,还会吵架吗?为什么? 4.如果你是大黑、小黑,你会怎么做?

活动反思:

两只木玩狗熊的出示,很快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能让小朋友更认真的倾听故事。接着让小朋友猜想狗熊为什么很笨,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激烈,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在演示实物面包变小的过程时,孩子们很快理解了狐狸行骗的方法。活动中利用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由浅入深,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从中领悟到“同伴要互相谦让,遇事动脑筋才不会上当受骗的道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木玩教具,更深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使教师在讲述故事时更深动有趣。体现了《纲要》中孩子在玩中学的目标。

浙江省云和县实验幼儿园

执教人:王丽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