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⑩ 业维9f- 2()16年第1期(下半 )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韦艳红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农经站,云南红河 654300) [摘要】三资管理,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方面的监督与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农村工作的 热点和难点问题,受到了A_,lf'l的热切广泛关注,它既维护了集体经济组织,也促进农村基层廉政的建设,但由于相关制度不 健全,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这些认栽成为了农村干部违法法纪行为发生的高发区,带来了农村发展和稳定的隐 患因素。 [关键词】农村集体“三资” “三资”管理 “三资”问题 全面清查 依法处置 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3 165()(2()16)()1—001 8-O2 1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属 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和交现农民 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是当前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容易 滋生消极腐败显现的重点领域。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重要举措,对JJ口强农村摹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改革发 展稳定大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着关键性的 作用,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农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2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三资”管理,对于规范基层运行,加强源头治腐,维 护农村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三资”监管,是发 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义快发展的根本要 求。通过摸清家底,盘活存量,进而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实现 资产保值增值,是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现实途径。农 村集体“三资”问题,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基 层于部违法违纪问题的多发领域,只有认真地开展清理财务 专项工作,切实解决好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才能 有效推进农村基层党廉政建没。开展有交效的“三资”监管,是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之 就是“三资”分配不公,集体资产流失严重,这些问题直接 分割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影响党群1二群关系,影响了农村基层 政要的巩固,破坏了农村改革成果,消弱了广大农民的积极 性。由于“三资管理乏力,导致群众意见大一匕访案件多,于 ,群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健全“i资”监 管,有利于化解农村矛盾,密切干部群众关系,维护和偕稳定, 全面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水平。再次,由于农村集体“三资” 的构成情况复杂、分布范围广泛、管理基础薄弱,很多地方乡、 村两级长期忽视对“三资”的管理,存在职能不明、家底不清、 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农村集体“二资”流失、浪费严重,亟 需改进和完善。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 作,要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公开、为民、务实原则,切实 尊重和维护农民群众民主权利。通过实施农村集体“三资”委 代理服务,健全“三资”规范运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 发生,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982人,南北长度为14.15公里,镇政府驻黄龙寺风景区 、瞪 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胜占迹、人文景观众多,有国家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双龙桥、2006年 界纪念性建筑保护萆 金会遗产保护名录——团山民居群、黄龙寺风景区、“打响武 装解放建水第一枪”的乡会桥起义旧址、谢家湾温泉、黄龙水 游乐 ,是国家历史文化亿城和国家重点风景乞 区的重 要组成部分之 ,是县委、政府实施旅游带动 发展战略的主 要地区。还有正在筹建的乡会桥玫瑰序同,白家营湿地公园, 万亩荷花塘等,镇内交通卜分便利,蒙(F1)宝(秀)铁路、目道 老323线穿境而过,新.{23线即建成通车,鸡石高等级公路穿 境而过,去年5月份建成通车的乡村旅游观光大道和从县城 临安南站至团山古村的观光旅游小车。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特别城市化和乡村特色旅游的加怏,建设用地量增大,土地流 逞现多样化和规模化流转,我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由土地资 源演变出更多的经济实体资源和经营模式,自古两庄是聚众 多物产和古村落古民居的人文荟萃之地,其独特自然条件和 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人文环境,孕育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 产品,能较大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 淳朴民俗现代生 活追求,,所以,西庄旅游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和加 速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特别足存 村 落古民居等旅游资源管理和使用上,归属^丰体l币IJ使用管理主 体之i'aJ,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存在很多新『口】题. .3 2 资产资金实现代管模式,资源游离账外 1999年,为深化村级管理,建立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村账 财务管理机制,我镇会面推开村级财务规范化符理,实行了村 会计委托代理制,10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IllI)多套账务令 面移交镇农村委托代管中心代管,资余资产在账内核算,管理 上监到位,有序动作,管理逐渐规范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fH 集体资源,特别是 }:地,荒1¨丘滩沟,果 ,养殖水面的管理方 面,多属账外资源,管理比较混乱,涉及范【刊广, 复杂,形 式多样,还存在诸多管理漏洞和问题,管理不刮位或者监管不 力,亟待建立专门的“三资”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建立健 全“三资”管理有效机制,实现资产管理合法合规有序,做到资 产保值增值,防止资产流失,盘活利用,节约集约用地 4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 l家底不清,村级“i资”情况复杂,一些村干部和代 管人员也心中无数,致使农村集体“三资”存在产权不明,家底 不清,长期闲置浪费、挪用流失等渚多 题。资源管理方面, 如:集体所有的果园、林地、沙厂、水域等自然资源,管理则非 常松散,末纳入账务核算和台账登记管理;未进行完整详细的 登记管理,经过多轮对外承包后,有的改变r性质,有的资源 价值缩水,有的长期被私人占用,损害了集体利益 坐支或账 3西庄镇主要资源——旅游资源概况 3 l资源特色一旅游西庄镇地处建水县以两,西邻石屏 县坝心镇,北与甸尾乡相连,南北长度为l4.15公里,国土总 面积14,4 8J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7.5万亩,耕地22154 卣。辖…个村委会, 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9222户 18 ll农民致富之友l lNong Min Zhi Fu Zhi You 2016年第1期(下半月) 财经《三9 业经矫 外结算的问题突出,资金核算不完整,未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 台账,特别是对集体投资建设的公益用房、倒闭后集体企业资 产等;债务管理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村级债权债务形成非常 复杂,一些债权债务长时间未纳入账面核算,很多债权人经常 找村干部纠缠不清,形成矛盾和上访事件;一些已纳入账务核 算的债权债务,很多已通过村干部进行了账外抵减结算,未纳 入账务冲账处理,形成呆账、死账。 4.2管理不规范 民主机制不健全,村务公开流于形式,传统方式不科学, 对一些重大和群众敏感的问题进行回避,群众无法了解真实 情况,村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在实际操作中,村民监督职能 难以有效履行,交易管理不规范很多地方未建立起农村“三 资”信息化管理系统,账务核算、台账登记、信息分类、文书档 案等仍采用手工处理,由于农村集体“三资”构成情况复杂、分 布范围广泛、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传统手段管理难度非常大。 些村对集体房屋、耕地、林地、山地、果园、水域等资产、资源 的开发、承包、流转以及处置时,存在程序不合法、过程不公 开、收入不入或少入账等问题,尤其是合同签订和文书档案管 一等工作。 理方面问题突出,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和义务 的规定不对等、不全面,有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执行中随意 更改、终止、延长合同,对合同等重要文书档案不归档管理,一 旦出了问题很难分清责任,最终损害了村集体和群众利益。 4 3职能不明、管理方式不完善的方面 “乡代管”模式是对农村“三资”管理的创新,旨在强化乡 镇对农村“三资”的监管和委托代理服务,解决“村自管”模式 下的监督缺失问题,但在管理中一些地方弱化了村民自治的 管理原则,未充分尊重村民和村级组织的意愿依法履行代理 职责,目前,各地对农村“三资”的管理,主要有“村自管”和 “乡代管”两种,“村自管”这种管理模式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意 识和民主监督意识不强,加上农村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乡镇及 上级主管部门监督职能受限,农村“三资”的支配和管理基本 上由几个村干部说了算,存在村官腐败问题;但在管理中一些 地方弱化了村民自治的管理原则,未充分尊重村民和村级组 织的意愿依法履行代理职责,乡镇政府过多地通过行政手段 干预村级事务,平调、挪用村级资金等问题时有发生。 5 2.2采取措施:澄清“三资”底数,建立“三资”台账。各 行政村要对本村的“三资”进行摸底、登记、审核、造册,并接受 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监督、核实,结果向全体村民公布。根据村 民提出的意见修改补充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 定。根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定的实有“三资”,建立台 账,同时报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备案。 5 2.3完善代理程序,签署委托协议,在“三资”所有权、 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对行政村的“三资”实 行委托代理服务,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各村要召开 村民(或居民,下同)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就是否将“三资”委 托代理作出决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将“三资”委 托代理后,由该村两委与所在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 签署委托协议。实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后,各行政 村取消会计和出纳,只设一名报账员,负责报账和村“三资”日 常管理工作。报账员由村两委提名,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决定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不得兼任报账员。 5.3规范“三资”管理权限、严格管理程序 5.3.1 由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确定村 两委资金支出权限,并由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审核、 备案。超出该权限的大额度资金支出需要由村民会议或村民 代表会议审核。行政村各项支出必须注明用途由经手人签字, 经民主理财小组或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签字)并签署意 见,再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联签并报乡镇“三资”委托 代理服务中心审定后方能入账。 村级集体投资项目和资产、资源处置要采取公开竞价、招 投标等方式进行。各地要本着依法、实用、简便的原则,根据村 级集体投资项目和资产、资源处置涉及金额的大小,分别制定 具体的操作程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各村组所有经济活动 必须签订正式、规范的合同,不能以口头协定、个人协议等形 式代替。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必须至少提前3天向村 民告知,实行公开竞价,否则签订的合同视为无效。各行政村 拟签订的合同必须报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审核,签 订正式合同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 5.3.2严格管理程序:收入要及时足额入账。“三资”委托 代理服务中心要加强监管,深入村组核查有关经济往来账目,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农村集体取得的各项资金收入,必须及时 足额上缴“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支出入账要严格把关。 “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要对村两委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 表会议召开情况进行核实把关,做到“五不入账”即没有经手 人签字的不入账,未经民主理财小组或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 盖章并签署意见的不入账,未经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 任联签的不入账,应当经过村两委研究而没有研究的不入账, 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大额度资金开支不 入账。将会议记录等有关资料备份留存,连同支出票据一起入 账;资产、资源变动情况要及时入账。“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 心要加强对村级集体投资项目招投标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 处置情况的动,审查公开竞价、招投标程序是否按规定进行, 结果是否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动态监管, 定期核查“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应 对农村集体“三资”实行动态监督,定期核查。每年应至少对所 代理的行政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检查一次,防止 “三资”变动隐瞒不报等情况发生。 5 4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5 4.1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各村由村民投票选出 5—7名村民代表组成民主理财小组,村里的资金收支、资产变 5如何加强“三资”管理 5.1加强领导、捋顺职能、明确责任、界定范围 5 l 1乡镇党委、政府要明确责任,抓好落实。重点检查 行政村“三资”底数是否澄清,是否存在隐瞒、坐支、挪用、私分 集体收入,村级集体投资项目招投标和资产、资源处置是否按 照有关规定程序进行并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 定。乡镇要向行政村提供有关法律法规咨询服务,避免在农村 经济合同签订中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等问题,防止集体利 益受损。 5.1.2管理模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我国农 村地域辽阔,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差异性大,对经济发展 较发达,基础条件好,民主机制健全,专业人员、机构等具备管 理能力的乡村,应实行“村资村自管”模式,充分发挥村民自治 和村集体自主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乡镇及上级主管部门主要 履行业务指导、监管和服务职能,确保农村“三资”管理的合法 性;对于经济欠发达,基础条件差,专业人员。 5.2建立机构、采取措施、明确职责、完善程序 5.2 l建立机构设置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为主 要内容的农村“三资”管理机构,履行对村级“三资”的代管职 能;做到工作明细化,职责清晰化,责任具体化,会计核算规范 化,专门人员对农村资金资产资源进行监督检查指导与协调 Nong Min Zhi Fu Zhi You ll农民致富之友l 1l 9 2016年第1期(下半月) 科研◎农业科学 玉米地老虎发生及防治技术措施 阿布都尼牙孜・吐逊 (新疆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阿瓦提【中图分类号】¥435 13 【文献标识码]A 843200)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1-0061-01 地老虎是复播玉米苗期主要害虫,l一2龄幼虫危害作物 的生长点、心叶,在叶面上危害造成孔眼;3龄以后的幼虫钻 入地下危害根茎部,可切断作物幼茎,造成缺苗、断垄,对玉米 产量影响很大。 1 地老虎的危害寄主 地老虎主要为害玉米,同时也为害棉花、高梁、甜菜及蔬 菜等多种农作物,是农作物苗期的一种毁灭性害虫。 2地老虎的生活习性: 地老虎在我县一年发生3代~4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 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暖后,越冬幼虫于3月下旬至4月中 旬,爬至土表下3cm~5cm处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羽化 成虫。地老虎的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成虫夜间活 动,交配产卵。卵产在5厘米以下矮小杂草(尤其是贴近地面 的叶背或嫩茎)上,每雌平均产卵800—1000粒。成虫对黑光灯 及糖醋酒等趋性较强。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苗前在杂 草或寄主幼嫩部位取食,苗后昼夜取食植物芯叶;3龄后昼间 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为害咬断茎基,动作敏捷,性残暴,能 自相残杀。 4.3铲埂除蛹.根据测报,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当地 老虎幼虫化蛹达90%时,立即进行铲蛹,并要求在一周 内完成; 4-4除草灭虫:在春季地老虎产卵盛期,及时清除田间 杂草,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 4.5毒饵诱杀幼虫:如果田间虫量较多,且幼虫龄期已 大,可采取毒饵诱杀等弥补措施。即用80%的敌百虫可溶性粉 剂,按每亩用药量70g~120g,先以少量水将敌百虫溶化,然 后用CKg~5Kg炒香的棉籽饼拌均匀,或与20Kg~30Kg切碎 的鲜草拌匀配制成毒饵,在傍晚措施于玉米苗根际土表诱杀 地老虎幼虫。 4.6人工防治:地老虎幼虫白天躲藏在土中。在田问寻找 刚出现的萎蔫苗、枯心苗,拔开萎蔫苗周围泥土,挖出地老虎 的大龄幼虫处死。 4.7杀虫灯诱杀成虫 4.8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l份,水1O份, 90%敌百虫1份调匀,或用泡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 设置。 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缩成环形。 3地老虎的为害症状 幼虫将幼苗近地面茎部咬断,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4.9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 诱杀成虫。 5药物防治 (1)40.7%毒死蜱乳油,亩用90—12Og对水50—60kg; (2)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 (3)2.5%溴氰菊酯3000倍液; (4)20%氰戊菊酯3090倍液; (5)20%菊.马乳油3000倍液; (6)10%溴.马乳油2000倍液; (7)50%乐斯本乳油或2.5%功夫乳油2500倍液 4地老虎的防治技术措施 防治地老虎的策略是“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压低 越冬虫害基数,狠抓第一代幼虫防治,保苗促产”。 4.1推行地膜栽培。一是由于地膜覆盖,地老虎成虫不 能在地膜下的杂草、枯枝及土块上产卵,二是地膜内的高温、 高湿条件,不利于黄地老虎幼虫的生存。 4.2种子包衣。用玉米种子专用包衣剂在播种前对种子 进行包衣。 (上接第019页) 化、资源管理等原始凭证必须经理财小组成员集体审核签字 后才能生效、入账;重大资金开支、资产处置、资源开发等事 项,还必须召开“两委”会、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 通过做出决定。设立村务公开栏,按照形式专栏化、内容通俗 化的标准,对财务收支、资产处置、资源发包、项目建设、一事 议等群众关心的事项及时公开;设立群众监督意见箱,及时 收集、掌握群众意见,根据意见或建议及时整改。建立农经、审 计、财政、纪检等部门联动检查机制,及时发现、纠正、查处农 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4.2建立资产资源公开交易制度。集体资产、资源的承 包、租赁、出让等,应经过具有评估资质的单位,按法定程序进 行科学评估,按市场原则合理确定价格,按照“公开、公正、公 平”原则,实行公开协商、公开竞价、招标投标。成交后必须签 订书面合同,合同应实行统一编号,使用统一文本,明确双方 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并将合同作为重要文书档案归档 一管理,村民代表和上级有关部门应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 监管,所取得的收入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并定 期公开。 5.4.3建立农村三资现代化管理机制。加强农村管理人 才培养,积极引进、选拔机关青年、大学生村官等充实到农村 “三资”管理队伍,加强对村组干部、农村集体财务会计人员、 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人员及各级农村“三 资”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农村“三资”管理 队伍。 同时,积极研究开发集会计核算、资产资源管理、档案文 书管理、数据集中储存、电子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三资”管理 系统,实现农村“三资”管理信息化、村务公开电子化,并依托 现代通讯和网络优势,逐步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三资”管 理平台。全面提升农村“三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Nong Min Zhi Fu Zhi You ll农民致富之友lI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