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我自己》 ■主题背景:
进入大班以来,发现一个与小班、中班完全不同的现象,就是男孩子会聚成一圈,女孩也聚成一圈,各玩各的,甚至互不干扰。男孩、女孩的兴趣完全不同,针对这样的情况引出了关于《我自己》的主题活动,并预设了《身体真有用》、《我和影子捉迷藏》、《我和别人不一样》等系列子主题,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不仅感受到男女在生理特征、心理角色、喜好能力上有所不同,从关注自己到关注他人,学会互相欣赏,从而促进其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基本经验:
幼儿已经都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个男孩或女孩,有初步的性别认同,在自主游戏中也有明显的角色稳定性。男孩、女孩的兴趣完全不同,这样的现象表明大班的孩子的个性特征在逐步地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也在增强。
■环境支持: 1、主题墙:我自己
我的名片我长高了猜猜我是谁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喜欢我自己拷贝不走样我
会交朋友 2、区域
――大家不一样:小时候的我(蜡笔、铅画纸);指纹变变变(水粉颜料、印泥);自画像(镜子、蜡笔、铅画纸);制作名片(卡纸、蜡笔、贴纸)。
――我有我的本领:漂亮蝴蝶结(系鞋带模板及实物);小棋手(各种棋图);五彩小腰带(各种花、积木排序)。
――我在变:我在XX (从小到大照片、影集);我的骨骼(报纸、X光片、剪刀、双面胶);字图配对(图片、字卡)。
――我的身体真灵活:照镜子(镜子模型);我的影子(测量工具、
纸、笔);我的舞姿真漂亮(舞蹈道具、音乐);小木偶的舞蹈(自编小木偶舞蹈,进行动作速记;用提
供的小木偶进行舞蹈,记录活动关节)。 ■分析问题:
我们在实施本主题前,除了分析本主题外,还对相关主题进行疏理和分析,把主题实施置于课程背景中,更充分的了解幼儿相关经验,正确设置幼儿最近发展区,避免主题实施的无序、经验的重复和人财物的浪费,促使幼儿更好成长。
1、主题分析
主题紧紧围绕目标,从我自己”出发设计了身体真有用” 和影子捉迷藏” 我和别人不一样”三个次级主题的系列活动,从单纯的关注自我到由我和自然现象的互动引发的变化到我作为群体中一员的身份定位和关系处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向到多向,由表面到内部,循序渐进的使主题步步深入,层层剖析,为幼儿发展提供鹰架,为达成目标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2、年龄特点与经验分析
5—6岁的孩子,合作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初步能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这些年龄特点为幼儿进入本主题活动提供了生理和心理基础。根据本主题特点,我们认为还需要为幼儿作如下经验铺垫或准备:
1) 、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器官。
2) 、有左右意识,观察、了解生活中左右手的常用用途。 3) 、有一定的音乐、舞蹈、绘画和动手操作的基础。对使用工具感兴趣。
3、主题目标分析 1) 、基本经验
——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及生长中的变化和需要,比较自身与他人的不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用各种感观感知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
系。
――尝试多途径收集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体验和感受,理解他人的表达方式,乐意交流与分享。
亲近大自然,有观察、探索周围事物与现象变化与发展的兴趣。 理解并遵守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 2)、目标指向
了解身体各个部位都会活动。
会欣赏和保护自己的身体,懂的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灵活。 对身体的影子及其变化感到好奇。 在比较中,感知和探索影子的基本特征。
知道我是人群中的一个,体验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根据同伴的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
■主题框架: ■实施主题:
第一阶段一一身体真有用” 主题依据:
这一阶段我们进行《我自己》中的子主题《身体真有用》的若干有关的学习活动。孩子对于自己的身体,一直充满着认识的兴趣。在本阶段我们给他们创设了一些学习的情境,帮助他们了解身体,逐步提升自我认识的水平。
阶段实施内容与要求:
1、了解身体各个部位都会动。
2、会欣赏和保护自己的身体,懂得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灵活。 相关活动XX:
1、▲腿脚功夫(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活动自己的手脚;创造性的表现各种走路动作,体验幽默感。)
2、▲会动的身体(探索身体上会动的部位,对身体的部位感兴趣,产生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自己想象的愿望。)
3、▲我们在呼吸(了解肺的特征和功能,通过实验、操作,理解
空气中含氧气,从而萌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我的关节会表演(探索身体上的各个关节,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 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在关节部位作画。)
活动与指导: 活动(一)腿脚功夫
1、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活动自己的手脚。 2、创造性的表现各种走路动作,体验幽默感。 准备:
教师事先会做腿脚功夫操。 过程:
1、腿脚功夫操
――摸脚趾:两脚稍稍分开,两臂举过头顶,站直。膝盖稍弯,弯腰向前尽量摸到脚趾。汇到起始位置。
――抬膝盖: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站直。尽量保持后背挺直,并用双手抱住右膝,在进行同样动作抱左膝。
――抬腿:身体右侧着地保持平衡。后背及腿挺直,伸出由北到后闹,并平置于地面上,拥右背保持平衡。尽量抬高左腿,再把它放下换方向使身体左侧着地,右腿做同样动作。
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活动自己的腿脚。 请个别幼儿演示,其他幼儿跟着一起做。 2、奇怪走路法。
――你能用稀奇古怪的方法走路吗?比如高抬腿像XX 一样走路,或者像企鹅那样摇摇摆摆得走路。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走路
――想象活动室是一个古怪XX,每个人走路都是不一样的,鼓励幼儿大胆、自由的表演。
活动(二)
内容与要求:会动的身体
1、探索身体上会动的部位,对身体的部位感兴趣。 2、产生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自己想象的愿望。
活动准备:
通过歌曲 我的身体”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一名幼儿扮演木头人。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参与的兴趣) 请出木头人,与木头人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木头人出现(幼儿扮演)
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呢?我们问问他。(不舒服、 不能动)
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
二、自由探索(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讲述自己的发 现)
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巡回指导。
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 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自由探索)
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 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 请个别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 ――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 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
三、集体讨论(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表演时,提醒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 在 动?
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 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鼓励
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 活动(三)我们在呼吸 内容与要求:
1、了解肺的特征和功能。
2、通过实验、操作,理解空气中含氧气,从而萌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人体模型、肺的模型、蜡烛、玻璃杯、气球。 活动过程: 看一看,想一想。 1、观察人体模型。
师:看看,人体模型中这两个是什么器官呢?他们的本领很大的,我们人生存不能缺少它,而且每天它都要为我们服务的,它的名字叫做肺,来我们看看他有什么本领。
2、讨论肺的本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