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年级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 A 17 A 2 C 18 D 3 A 19 D 4 C 20 D 5 B 21 B 6 A 22 D 7 A 23 B 8 B 24 A 9 C 25 C 10 D 26 A 11 C 27 C 12 B 28 B 13 B 29 B 14 D 30 D 15 C 31 A 16 C 32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题18分,第34题17分,第35题17分,共52分。) 33. (18分) (1)形成:秦灭六国;击匈奴,收复河套;征服百越地区。(3分)
管辖维系:通过郡县制维系管理大一统的帝国。(1分)
意义:奠定了历代王朝疆域的基本格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提供生存空间 。(2分) (2)背景:清朝初年面临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艰巨任务。(1分)
作用:确定国家的疆域版图;了解各地的风土民情;厘清边疆地区的行政隶属关系。(3分) 事例:任举两例,不限教材,表述正确即可得分。(2分)
(3)(6分)观点:中国面临强邻环伺的局面,主张加强边防(重视边防亦可)(1分);迁移人口,巩固边防;(1分)加强海防建设(1分);收回澳门,维护国家主权。(1分)
背景:鸦片战争后(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面临民族危机。(2分)
34. (17分) (1)(5分)作用:丰镐地处偏僻,不利于统治广阔的疆域。洛邑处于中部地区,便于加强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弥补丰镐作为都城的不足;防止商朝残余势力的反抗;便于接受各诸侯国的贡赋,保证分封制的实施。(3分)变化及原因: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平王将国都迁至洛邑。(2分)
(2)(6分)特点:唐朝城市内部呈封闭式结构,宋朝城市内部结构为开放式。(2分,若学生回答“坊市”“时空”变化,可得1分。)
原因:宋朝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工商业政策的变化,行会组织的出现。(4分。学生如回答“宋朝世家大族势力衰落,城市呈现平民化特征”,可加2分,原因部分总分不得超过4分) (3)(6分)不同:古代城市兴起主要是适应政治和军事的需要。(1分)近代上海的兴起是因为通商口岸的开放和近代工业(经济)的发展。(2分)
作用:上海成为近代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对长江流域近代经济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并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分)
35. (17分) (1)(6分)概括:外来人口众多;外来服饰成为时尚;手工业生产吸收外来技术和风格。(3分)背景:形成疆域辽阔的统一帝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开放的社会风气。(3分)
(2)(11分)评分说明及解读思路示例 • 评分说明:
• 8—10分,有合理的概括性结论(升华和总结),划分阶段明确,各阶段论点鲜明结合,论据充
分。
• 6—8分,划分阶段明确,各阶段史论结合,论据较充分。 • 4--6分,划分阶段,有明确的结论和相关的论据 • 4—0分,列举了相关的史实和论点,但结构不清晰。 • 解读思路示例:
• 第一阶段:介绍世界各国概况及其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的史实和评论。(3分) • 第二阶段:介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及其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的史实和评论。(3分)
• 第三阶段: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理论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的史实和评论。
(3分)
• 总结:西学传播范围不断扩大,逐渐从科技进入社会政治领域。西学的传播促进了中国近代
化。(两个角度各得1分,总结赋分不得超过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