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板钢筋

板钢筋

来源:世旅网
板平法标注

板的钢筋算量

本章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学会用软件(手工)计算板的钢筋 2、通过案例学会板的基本操作和软件设置方法

3、通过案例学会测试软件 第一节、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1、板的平法表示方法

1.1、坐标方向的规定

1、 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方向,从下至上为Y方向; 2、 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的转折; 3、 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方向,径向为Y方向;

1.2、板块集中标注

1、 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为: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2、 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块板;对与密肋楼盖,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块板(非主梁密肋不计)。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做集中标注,其他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1.2.1、板块编号

板块编号按下表规定

板 类 型 楼 面 板 屋 面 板 延伸悬挑板 纯 悬 挑 板

代号 LB WB YXB XB

序号 XX XX XX XX

1.2.2、板厚

板厚注写为h=XXX;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XXX/XXX;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

1.2.2、贯通纵筋

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并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X向贯通筋以X打头,Y向贯通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筋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当在某些板内(例如在延伸悬挑板YXB,或纯悬挑板XB的下部)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

1.2.3、板面标高高差

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时注,无高差时不注。

1.2.4、板块集中标注举例

例1:如图某所示:

LB1表示1号楼板,板厚120mm,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Ф10@150,Y向为Ф10@10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例2:

上图YXB1表示延伸悬挑板的编号,h=150/100表示板的根部厚度为150mm,板的端部厚度为100mm,下部构造钢筋X方向为Ф8@150,Y方向为Ф8@200,上部X方向为Ф8@150,Y方向按1号筋布置。 例3:

上图XB2表示纯悬挑板的编号,h=150/100表示板的根部厚度为150mm,板的端部厚度为100mm,下部构造钢筋X方向为Ф8@150,Y方向为Ф8@200,上部X方向为Ф8@150,Y方向按1号筋布置。

1.2.5、重要说明

同一编号板块的类型、板厚和贯通纵筋均应相同,但板面标高、跨度、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上部的非贯通纵筋可以不同。

1.3、板支座原位标注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1.2.1、相关规定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当在两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表达)。

1.2.2、非悬挑板原位标注

如下图所示:

图中②表示2号钢筋,Ф8@150表示直径为圆8的钢筋,间距为150mm,(2)表示连续布置的跨数为两跨,900、1000表示自支

座中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两边对称延伸时,另以侧可不标注(如B轴线的2号筋)。

1.2.3、一端悬挑板原位标注

注:2A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一端悬挑部分。

1.2.4、两端悬挑板原位标注

注:2B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两端悬挑部分。

1.2.5、支座单边平法原位标注

注:图中板负筋尺寸1000表示自支座中线到跨内延伸的长度。

1.4、隔一布一表示方式

1.4.1、直径相同情况

例1: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Ф12@250,该跨同向配置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⑤Ф12@250,表示在该支座上部设置的纵筋实际为Ф12@125,其中1/2为贯通纵筋,1/2为⑤非贯通纵筋。

1.4.2、直径不同情况

例2: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Ф10@250,该跨同向配置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③Ф12@250,表示在该支座上部设置的纵筋实际为(1Ф10+1Ф12)/250,实际间距为125mm。

2、板的平法标注和传统标注比较

从下图可以看出板的平法标注和传统标注的不同之处。

3、思考与练习

1、板块集中标注包括哪些内容?分别是什么意思? 2、板支座原位标包括哪些内容?分别是什么意思?

3、怎样表示相同直径的隔一布一的布筋方式?直径不同呢? 4、请说说板的平法标注和传统标注有什么不同? 第二节、板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

4、板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板要计算的钢筋量按下图所示:

5、板的钢筋计算

2.1、板的底筋计算

2.1.1、底筋长度计算(X、Y方向均有)

图4.1.2 由上图可知:

板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情况之一:当板端的支座为框架梁时

底筋伸进支座长度为:max(支座宽b/2,5d),max表示取大值的意思。 X方向底筋长度=净跨+max(梁宽b/2,5d)×2+弯勾×2

情况之二:当板端支座为剪力墙时

图4.1.7

X方向底筋长度=净跨+max(墙宽b/2,5d)×2+弯勾×2

情况之三:当板端支座为圈梁时

图4.1.11

X方向底筋长度=净跨+max(圈梁宽b/2,5d)×2+弯勾×2

情况之四:当板端支座为砌体墙时

图4.1.12

X方向底筋长度=净跨+max(120,h)×2+弯勾×2(其中,h为板厚)

情况之五:伸进长度为:≥12d且≥梁(或墙)宽/2

X方向底筋长度=净跨+max(支座宽b/2,12d)×2+弯勾×2 情况之六:伸进长度为:≥La(锚固长度)

X方向底筋长度=净跨+LaE×2+弯勾×2

情况之七:伸进长度为:过墙(或梁)中线+5d

X方向底筋长度=净跨+(支座宽b/2+5d)×2+弯勾×2

情况之八:伸进长度为:梁(或墙)宽-保护层

X方向底筋长度=净跨+(支座宽b-保护层)×2+弯勾×2

情况之九:伸进长度为:到墙(或梁)的中线

X方向底筋长度=净跨+支座宽b/2×2+弯勾×2

2.1.2、根数计算:

情况之一、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底筋X方向钢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

情况之二、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为一个保护层

底筋X方向钢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

情况之三、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底筋X方向钢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2.2、支座负筋

2.2.1、端支座负筋

2.2.1.1、长度算法

板钢筋平面布置图如下: 端支座负筋计算图 板钢筋剖面图如下:

情况之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

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 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1=(锚固长度LaE+弯勾)+(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 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 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2=(锚固长度LaE+弯勾)+(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

情况之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

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 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1=(0.4La+15d+弯勾)+(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 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 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2=(0.4La+15d+弯勾)+(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

情况之三、锚入支座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

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 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1=【(支座宽-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弯勾】+(板内净长) +(板厚-保护层×2)

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 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1=【(支座宽-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弯勾】+(板内净长) +(板厚-保护层)

情况之四、锚入支座长度=伸过支座中心线+板厚-保护层×2

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 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1=【(支座宽b/2)+(板厚-保护层×2)+弯勾】+(板内净长) +(板厚-保护层×2)

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 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1=【(支座宽b/2)+(板厚-保护层×2)+弯勾】+(板内净长) +(板厚-保护层)

2.1.1.2、根数算法

负筋根数根据下图计算 根据上图可知:

端支座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情况之一、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端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

情况之二、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为一个保护层

端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

情况之三、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端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2.2.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

2.2.2.1、长度计算

分布筋长度按下图计算。 负筋分布筋长度计算图

情况之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

1、分布筋带弯勾

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2+弯勾×2 2、分布筋不带弯勾

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2

情况之二、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1、分布筋带弯勾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勾×2 2、分布筋不带弯勾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情况之三、分布筋长度=按照负筋布置范围计算

图4.1.35 1、分布筋带弯勾

分布筋长度=(净跨-50×2)+弯勾×2 2、分布筋不带弯勾

分布筋长度=(净跨-50×2)

4.2.2.2、根数计算

分布筋根数按下图计算 图4.1.38

情况之一、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

情况之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

2.2.3、中间支座负筋

2.2.3.1、长度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按下图计算

图4.2.3

公式: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a+标注长度b+弯折长度×2

情况之一、标注尺寸到梁中线(或者轴线)

负筋尺寸标注到中线示意图

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 时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a+b+(板厚-保护层×2)×2 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 时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a+b+(板厚-保护层)×2

情况之二、标注尺寸到梁边线

负筋尺寸标注到梁边示意图

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 时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a+b+支座宽+(板厚-保护层×2)×2 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 时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a+b+支座宽+(板厚-保护层)×2

3.1.2、根数计算

情况之一、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

情况之二、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为一个保护层

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

情况之三、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2.2.4、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

3.2.1、长度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同端支座负筋,这里不再赘述。

3.2.2、根数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按下图计算 图4.2.17

情况之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

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

情况之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1)+(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1)

2.3、温度筋

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2.3.1、温度筋长度计算

根据下图计算温度筋的长度 图4.1.45

1、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

温度筋长度=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150×2+弯勾×2 2、当负筋标注到支座边线时

温度筋长度=两支座间净长-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150×2+弯勾×2

2.3.2、温度筋根数

温度筋间距按下图计算 图4.1.49

1、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

温度筋根数=(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温度筋间距-1 2、当负筋标注到支座边线时

温度筋长度=(两支座间净长-负筋标注长度×2)÷温度筋间距-1

6、纯悬挑板的钢筋计算

3.1、纯悬挑板上部钢筋计算

纯悬挑板平面图 纯悬挑板剖面图

1、上部受力钢筋长度

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长度=悬挑板净跨XBK+锚固长度LaE+(h1-保护层×2)+5d+弯勾(二级钢筋不加) 2、上部受力钢筋根数

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 3、上部分布筋长度

纯悬挑板上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弯勾×2 4、上部分布筋根数

纯悬挑板上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分布筋间距

3.2、纯悬挑板下部钢筋计算

1、下部构造钢筋长度

纯悬挑板下部构造钢筋长度=(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max(支座宽/2,12d)+弯勾×2(二级钢筋不加) 2、下部构造钢筋根数

纯悬挑板下部构造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下部构造钢筋间距+1 3、下部分布筋长度

纯悬挑板下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弯勾×2 4、下部分布筋根数

纯悬挑板下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分布筋间距

思考与练习

1、怎样计算板的底部钢筋长度和根数?

2、怎样计算板的端支座负筋和分布筋的长度和根数? 3、怎样计算板的中间支座负和分布筋的长度和根数? 4、怎样计算板的温度筋的长度和根数?

5、怎样计算悬挑板负筋和分布筋的长度和根数? 6、怎样计算悬挑板底部构造筋的长度和根数? 第三节、板的画法

1、画板

定义完板后,左键单击“选择构件”退出,在板的范围直接点左键,右键结束。

2、画板的受力筋

①定义完板受力筋后,左键单击“选择构件”退出,左键单击“单板”,左键选择需要布筋的板,右键结束。

②定义完板受力筋后,左键单击“选择构件”退出,左键单击“多板”,左键选择需要布筋的板,单击鼠标右键,左键单击布置钢筋,右键单击结束。

③画完板负筋,发现受力筋错了要修改,先右击鼠标,再左键单击板受力筋,选中板受力筋,右击鼠标打开“构件属性编辑器”即可修改。

3、画板的负筋

①定义完板负筋后,左键单击“选择构件”退出,左键单击“按梁布置”,鼠标捕捉梁线,左键单击确认布置范围。 ②定义完板负筋后,左键单击“选择构件”退出,左键单击“按墙布置”,鼠标捕捉墙线,左键单击确认布置范围。 ③定义完板负筋后,左键单击“选择构件”退出,左键单击“按圈梁布置”,鼠标捕捉梁线,左键单击确认布置范围。

④定义完板负筋后,左键单击“选择构件”退出,左键单击“画线布置”,按鼠标左键指定第一个端点,再按鼠标左键指定第二端点,左键单击。

⑤画完板负筋,发现负筋错了要修改,先右击鼠标,再左键单击板负筋,选中板负筋,右击鼠标打开“构件属性编辑器”即可修改。⑥板负筋方向弄反了,左键单击“交换左右标注”键,鼠标左键选择板负筋。 第三章、板钢筋计算实例

本章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学会用软件(手工)计算板的钢筋 2、通过案例学会板的基本操作和软件设置方法 3、通过案例学会测试软件(板部分) 第一节、单跨板钢筋计算

1、请计算下列单跨板的钢筋

1.1、单跨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非抗震

砼标号 C30

保护层 15

1.2、单跨板平法表示 1.3、认识单跨板的平法标注

2.1、LB1是什么意思?LB1表示1号楼面板。

2.2、h=120 是什么意思?h=120 表示板厚是120mm。 2.3、B表示什么意思?B表示下部贯通纵筋(T表示上部纵筋。)

2.4、X¢10@100是什么意思?X¢10@100表示X方向底部钢筋为直径10的圆钢,间距为100mm。 2.5、Y¢10@100是什么意思?Y¢10@100 表示Y方向底部钢筋为直径10的圆钢,间距为150mm。 2.6、 是什么意思?表示1号钢筋为直径¢圆8的钢筋间距为150mm,支座中线到板内的长度为1000mm。 2.7、将此图换成传统标注如下: 单跨板传统标注图

2、LB1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3、单跨板钢筋计算

上图中的单跨板要计算的钢筋如下:

单跨板要计算哪些钢筋

x方向

底筋

y方向

支座负筋

1、2、A、B轴线

负筋分布筋

面筋

x方向

中间剩余位置

计算方法 本节计算 本节计算 本节计算

长度根数

本节计算 本节计算 本节计算

温度筋

y方向

3.1、底筋

3.1.1、X方向

3.1.1.1、长度计算

图4.1.2

情况之一:当板端的支座为框架梁时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图4.1.3 钢筋计算如下

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净跨

伸进长度

弯勾

当板端的支座为框架

计算过程

3600-150-150

max(300/2,5d)

6.25d

梁时

3300

150

62.5

公式

3300+150*2+62.5*2=3725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板设置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X底筋情况1-4\\情况之一:板端的支座为框架梁、伸进长度为max(ha/2,5d)

情况之二:当板端支座为剪力墙时

假设墙宽为300 图4.1.7 钢筋计算如下

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净跨

伸进长度 弯勾 当板端支座为剪力墙计算过程

3600-150-150

max(300/2,5d)

6.25d 时

3300

150

62.5

公式

3300+150*2+62.5*2=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X底筋情况1-4\\情况之二:板端支座为剪力墙、伸进长度为max(ha/2,5d)

情况之三:当板端支座为圈梁时

假设墙宽为240,圈梁截面为240×240

结果

3725

结果 3725

钢筋计算如下

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净跨

伸进长度 弯勾 计算过程

3600-150-150

max(240/2,5d)

6.25d

当板端支座为圈梁时

3300

120

62.5

公式

3300+120*2+62.5*2=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X底筋情况1-4\\情况之三:板端支座为圈梁、伸进长度为max(ha/2,5d)

情况之四:当板端支座为砌体墙时

假设墙宽为240,圈梁截面为240×240 钢筋计算如下

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净跨

伸进长度 弯勾 当板端支座为砌体计算过程

3600-150-150

max(120,板厚h)

6.25d 墙时

3300

120

62.5

公式

3300+120*2+62.5*2=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X底筋情况1-4\\情况之四:板端支座为砌体墙、伸进长度为max(ha/2,5d)

情况之五:伸进长度为:≥12d且≥梁(或墙)宽/2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墙宽为300 钢筋计算如下

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净跨

伸进长度 弯勾 伸进长度为:≥12d计算过程 3600-150-150

max(300/2,12d)

6.25d 且≥梁(或墙)宽/2

3300

150

62.5

公式

3300+150*2+62.5*2=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受力筋伸进支座情况5-9\\情况之五:伸进长度为:≥12d且≥梁(或墙)宽/2

情况之六:伸进长度为:≥La(锚固长度)

假设支座为梁,梁截面为300×700

结果

3665

结果 3665

结果 3725

钢筋计算如下

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净跨

伸进长度 弯勾 伸进长度为:≥La计算过程

3600-150-150

LaE=24d 6.25d (锚固长度)

3300

240

62.5

公式 3300+240*2+62.5*2=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受力筋伸进支座情况5-9\\情况之六:伸进梁或墙长度为:≥La(锚固长度)

情况之七:伸进长度为:过墙(或梁)中线+5d

假设墙宽为300,梁截面为300×700 钢筋计算如下

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净跨

伸进长度 弯勾 伸进长度为:过墙计算过程 3600-150-150

300/2+5d 6.25d (或梁)中线+5d

3300

200

62.5

公式

3300+200*2+62.5*2=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受力筋伸进支座情况5-9\\情况之七:伸进长度为:过墙(或梁)中线+5d

情况之八:伸进长度为:梁(或墙)宽-保护层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墙宽为300 钢筋计算如下

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净跨

伸进长度 弯勾 伸进长度为:梁(或计算过程 3600-150-150

300-25 6.25d 墙)宽-保护层

3300

275

62.5

公式

3300+275*2+62.5*2=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受力筋伸进支座情况5-9\\情况之八:伸进长度为:梁(或墙)宽-保护层

情况之九:伸进长度为:到墙(或梁)的中线

假设墙宽为300,梁截面为300×700

结果 3905

结果 3825

结果 3975

钢筋计算如下

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净跨

伸进长度为:到墙计算过程 (或梁)的中线

公式

3600-150-150

3300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伸进长度 300/2 150

3300+150*2+62.5*2=

弯勾 6.25d 62.5

结果 3725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受力筋伸进支座情况5-9\\情况之九:伸进长度为:到墙(或梁)的中线

3.1.1.2、根数计算:

情况之一、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墙宽为300 钢筋根数计算如下

x方向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净跨-50*2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计算过程

5700-50*2

墙)边50mm

5600

公式

5600÷100+1=57

100

57根

100

间距 100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计算\\单跨板X方向根数距支座不同设置\\情况之一: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情况之二、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为一个保护层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墙宽为300 钢筋根数计算如下

x方向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净跨-保护层*2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计算过程

5700-25*2

墙)边为一个保护层

5650

公式

5650÷100+1

100

58根

100

间距 100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单跨板X方向根数距支座不同设置\\情况之二: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为一个保护层

情况之三、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钢筋根数计算如下

x方向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

100

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计算过程 为1/2板筋间距

-板筋间距

5700+25*2+25/2+25/2-100

5675

公式

5675÷100+1

100 100

58根

间距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单跨板X方向根数距支座不同设置\\情况之三: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3.1.2、Y方向

y方向长度计算方法和x方向相同,下面按x方向情况之一(支座为梁)进行计算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4.1.2.1、长度计算:

Y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净跨

伸进长度为≥5d且至计算过程

少到梁中线

公式

6000-150-150

5700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伸进长度 max(300/2,5d)

150

5700+150*2+62.5*2=6125

弯勾 6.25d 62.5

结果 6125

3.1.2.2、根数:

y方向的根数和x方向计算方法一样,这里按x方向第一种情况(第一根钢筋距梁边50mm)计算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Y方向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净跨-50*2

第一根根钢筋距梁边计算过程

3300-50*2

50mm

3200

公式

3200/150+1=23

150

23根

150

间距 150

结果

3.2、支座负筋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Y方向设置及根数计算

3.2.1、①轴线

3.2.1.1、端支座负筋

3.2.1.1.1、长度

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图

情况之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端支座负筋的长度计算如下

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入长度+弯勾

板内净长 按标注计算

板厚-保护层

24d+6.25d 24*8+6.25*8

242

公式1

850 850 850

242+850+90=1182

120-15*2 90 90

1182

弯折长度 板厚-保护层*2

结果

锚入长度=锚固长度La

锚固长度La+弯勾

计算 过程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单跨板负筋锚入长度不同设置\\情况之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

情况之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端支座负筋的长度计算如下

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锚入长度=0.4La+15d 。 计算 0.4La+5d+6.25d 过程 0.4*24d+6.25d 850 按标注计算 板厚-保护层 120-15*2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入长度+弯勾 板内净长 弯折长度 板厚-保护层*2 结果 0.4*24*8+6.25*8 126.8 公式1 850 850 126.8+850+90=1066.8 90 90 1067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单跨板负筋锚入长度不同设置\\情况之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

\\情况之三、锚入支座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端支座负筋的长度计算如下

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入长度+弯勾 支座宽-保护层+板厚-保护锚入长度=支座宽计算 -保护层+板厚-过程 保护层×2 300-25+120-25*2+6.25*8 395 公式1 850 850 395+850+90=1335 90 90 1335 300-25+120-25*2+6.25d 850 120-15*2 层×2+弯勾 板内净长 按标注 计算 弯折长度 板厚-保护层*2 板厚-保护层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单跨板负筋锚入长度不同设置\\情况之三:锚入支座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

情况之四、锚入支座长度=伸过支座中心线+板厚-保护层×2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端支座负筋的长度计算如下

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入长度+弯勾 伸过支座中心线+板厚-保护锚入长度=伸过支计算 座中心线+板厚-过程 保护层×2 150+120-25*2+6.25*8 270 公式1 850 850 270+850+90=1210 90 90 1210 150+120-25*2+6.25d 850 120-15*2 层×2+弯勾 板内净长 按标注 计算 弯折长度 板厚-保护层*2 板厚-保护层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单跨板负筋锚入长度不同设置\\情况之四:锚入支座长度=伸过支座中心线+板厚-保护层×2

3.2.1.1.2、根数

图4.1.26

情况之一、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①轴线端支座负筋的根数计算如下

①轴线端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布筋范围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

50mm

公式

5700-50*2 5600

5600/150+1

150 150

39根

净跨-50*2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间距 150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单跨板负筋距支座根数计算\\情况之一: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情况之二、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为一个保护层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①轴线端支座负筋的根数计算如下

①轴线端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情况之二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梁边1

各保护层

公式

5700-25*2 5650

5650/150+1

150 150

39根

净跨-保护层*2

间距 150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单跨板负筋距支座根数计算\\情况之二: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为一个保护层

情况之三、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①轴线端支座负筋的根数计算如下

①轴线端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情况之三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

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

150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间距

结果

1/2板间距 -板筋间距

5700+25*2+25/2+25/2-100

5675

150 150

公式

5675/150+1

39根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单跨板负筋距支座根数计算\\情况之三: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3.2.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

3.2.2.1、长度计算

分布筋长度按下图计算。 负筋分布筋长度计算图

情况之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分布筋长度计算如下

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弯勾×2

计算

轴线

负筋标注长度*2

参差长度*2

弯勾×2

分布筋和负筋参

过程

6000

1000*2

150*2

0

差150mm

公式

6000-1000*2+150*2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不同机算\\情况之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

情况之二、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分布筋长度计算如下

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计算

轴线

弯勾×2

结果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

过程

6000

0

公式

6000

6000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不同机算\\情况之二: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情况之三、分布筋长度=按照负筋布置范围计算

结果

4300

假设梁截面为300×700 图4.1.35

分布筋长度计算如下

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情况之一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

边50mm

公式

情况之二 第一根钢筋距梁边

1各保护层

公式

5650+0

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

弯勾×2

情况之三 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1/2板间距

公式 计算 过程

板筋间距

5700+25*2+25*0.5+25*0.5-100

5675

5675+0

0

5675 5650

计算

5700-25*2

过程

5650

0

5600+0

净跨-保护层*2

0

5600

计算

净跨-50*2

过程

5700-100

0

0

分布筋长度=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 布筋范围

弯勾×2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不同计算\\情况之三:分布筋长度=按照负筋布置范围计算

3.2.2.2、根数

分布筋根数按下图计算 图4.1.38

情况之一、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

钢筋计算如下

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分布筋根数=负

计算过程

筋板内净长÷分布

850

筋间距

公式

850/250=3.4

4根

250

1000-150

250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 负筋板内净长=按标注计算

分布筋间距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不同计算\\情况之一: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

情况之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

钢筋计算如下

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 负筋板内净长=按标注计算

分布筋间距

结果

筋分布筋根数=

计算过程

1000-150

250

负筋板内净长÷分

850

250

布筋间距+1

公式

850/250+1=4.4

5根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不同计算\\情况之二: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

3.2.2、其他轴线

其他轴线面筋的计算方法同1轴线,按1轴线情况之一计算

2、A、B轴线

筋类 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长度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24d+6.25d+850+120-15*2

负筋

根数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5700-50*2)/150+1

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

2轴线

长度

6000-1000*2+150*2

参差长度×2+弯勾×2

分布筋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

根数

850/250=3.4

取整)

长度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24d+6.25d+850+120-15*2

负筋

根数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3300-50*2)/150+1

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

A轴线

长度

3600-1000*2+150*2

参差长度×2+弯勾×2

分布筋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

根数

850/250=3.4

取整)

长度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24d+6.25d+850+120-15*2

负筋

根数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3300-50*2)/150+1

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

B轴线

长度

3600-1000*2+150*2

参差长度×2+弯勾×2

分布筋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

根数

850/250=3.4

取整)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其他方向负筋设置

3.2.3、温度筋

结果 1182mm

39根

4300mm

4根

1182mm

23根

1900mm

4根

1182mm

23根

1900mm

4根

3.2.3.1、长度计算

长度按下图计算 图4.1.45

温度筋长度计算如下

温度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轴线长

计算过程

x方向

3600

1000*2

150

6.25d

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弯勾×2

负筋标注长

参差长

弯勾

结果

公式

3600-1000*2+150*2+6.25*8*2 轴线长

负筋标注长

参差长

计算过程

y方向

6000

1000*2

150

公式

6000-1000*2+150*2+6.25*8*2

3.2.3.2、根数

温度筋间距按下图计算 图4.1.49

温度筋根数计算如下

温度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温度筋根数=(轴线长-负筋标注长)÷温度筋间距-1 轴线长

负筋标注长

温度筋间距

计算过程

x方向

6000

1000*2 200

公式

(6000-1000*2)/200-1

轴线长

负筋标注长

温度筋间距

计算过程

y方向

3600

1000*2

200

公式

(3600-1000*2)/200-1

软件计算

文档:单跨板软件答案\\温度筋设置

思考与练习

1、 单跨板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2、 请写出画单跨板底筋、负筋、面筋和温度筋的操作步骤。 3、 怎样设置板底筋、端支座负筋伸入支座的长度? 4、 板负筋在属性定义里“是否含支座”是什么意思? 5、 怎样设置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的距离? 6、 怎样设置分布筋是否带弯勾? 第二节 双跨板钢筋计算

1、双跨板配筋图

弯勾

6.25d

结果

19根结果

7根

2000

结果

4400

1.1、双跨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非抗震

砼标号 C30

保护层 15

1.2、平面配筋图

图4.2.1

1.3、2号钢筋平法解释

2号负筋平面表示方法

2号钢筋转换成传统标注如下图: 2号负筋传统表示方法

1.4、剖面图

图4.2.2

2、双跨板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上图中双跨板要计算如下钢筋量。

双跨板要计算那些钢筋量

1~2轴

底筋

2~3轴 边支座

负筋

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

2轴线

负筋分布筋

本节计算

y方向

同单跨板

支座负筋

1、3、A、B轴线

负筋分布筋

根数 长度

x方向

计算方法

3、双跨板钢筋计算

上图中底筋和面筋的边支座和单跨板的计算方法完全一样,这里只计算中间支座负筋和分布筋。

3.1、中间支座负筋

3.1.1、长度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按下图计算 图4.2.3

公式: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

3.1.1.1、情况之一、标注尺寸到梁中线(或者轴线)

负筋标注到中线示意图 负筋长度按下表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

水平长度

弯折长度*2 结果 计算过程

左标注+右标注

(板厚-保护层*2)*2

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

1000+1000

(120-15*2)*2

公式

1000+1000+(120-15*2)*2=2180 2180 水平长度

弯折长度*2 结果 计算过程

左标注+右标注

(板厚-保护层)*2

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

1000+1000

(120-15)*2

公式

1000+1000+(120-15)*2=2210

2210

软件计算

文档:多跨板软件答案\\双边跨板负筋锚入长度设置\\情况之一:标注尺寸到梁中线

3.1.1.3、情况之二、标注尺寸到梁边线

负筋标注到梁边示意图 负筋长度按下表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 水平长度

弯折长度*2 计算过程

左标注+梁(或墙)宽+右标注

(板厚-保护层*2)*2

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

850+300+850

(120-15*2)*2

公式

850+300+850+(120-15*2)*2=2180 水平长度

弯折长度*2 计算过程

左标注+右标注

(板厚-保护层)*2

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

850+300+850

(120-15)*2

公式

850+300+850+(120-15)*2=2210

软件计算

文档:多跨板软件答案\\双边跨板负筋锚入长度设置\\情况之二:标注尺寸到梁边线

结果

2180 结果 2210

3.1.2、根数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根数计算方法同端支座,按端支座负筋情况之一计算如下。

中间支座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

50mm

公式

5700-50*2 5600

5600/150+1

150 150

39根

净跨-50*2

间距 150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多跨板软件答案\\双边跨板负筋锚入长度设置\\根数计算:按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情况计算

3.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

3.2.1、长度计算

中间支座分布筋长度的计算方法和端支座一样,按端支座情况之一计算如下:

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计算

分布筋与负筋参

过程

差150

公式

6000-1000*2+150*2+6.25*8*2=4400

4400

6000

1000*2

150*2

6.25*8*2

轴线

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弯勾×2

负筋标注长度*2

参差长度*2

弯勾×2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多跨板软件答案\\双跨板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不同计算\\②轴线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计算:按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

3.2.2、根数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按下图计算 图4.2.17

情况之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

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向上取整) 布筋范围1

布筋范围2 分布筋间距

根数=布筋范围÷计算过程 标注净尺寸 标注净尺寸 250 间距

1000-150

1000-150

250

公式

(1000-150)/250+(1000-150)/250=3.4+3.4=4+4=8

软件计算

文档:多跨板软件答案\\双跨板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不同计算\\情况之一: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

情况之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

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1(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1(向上取整)布筋范围1

布筋范围2 分布筋间距

根数=布筋范围÷计算过程

标注净尺寸 标注净尺寸 250 间距+1

1000-150

1000-150

250

公式

(1000-150)/250+1+(1000-150)/250+1=4.4+4.4=5+5=10

软件计算

文档:多跨板软件答案\\双跨板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不同计算\\情况之二: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

思考与练习

1、 板的中间支座负筋含支座和不含支座有什么区别? 2、 怎样设置支座分布筋是取整还是取整+1? 3、 板的分布筋长度有几种算法?

4、 如果设置板的分布筋长度与负筋搭接计算,画图时应注意什么?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是多少? 第三节 三跨板钢筋计算

1、三跨板配筋图

1.1、单跨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砼标号 保护层 非抗震

C30

15

结果 8根

结果 10根

1.2、配筋平面图

图4.3.1

1.3、剖面图

2、三跨板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从上图可知三跨钢筋要计算如下钢筋量

三跨板要计算那些钢筋

x方向

底筋

y方向

2~3轴线 3~4轴线

支座负筋

边支座

面筋

2轴线

中间支座

3轴线

负筋分布筋 支座负筋

同双跨板

1、4、A、B轴线

负筋分布筋

长度 根数

同单跨板

通长筋 1~2轴线

本节计算 计算方法

3、三跨板钢筋计算

3.1、底筋

3.1.1、x方向

3.1.1.1、长度

本图x方向三跨为通长配筋,计算思路和单跨板一样,伸进长度按单跨板底筋情况之一计算

x方向长度计算(每8米一个搭接,向下取整,搭接率按25%计算)

计算方法

总净跨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伸进长度≥5d且至

10500

少到梁中线

10500+150*2+6.25*10*2=10925

公式

11215

10500+150*2+6.25*10*2+29*10*1=10925+290

x方向长度计算(每8米一个搭接,向下取整,搭接率按50%计算)

150*2

6.25d*2

29*10

=1

3600*3-150-150

Max(300/2,5d)

6.25d*2

29d

10925/8000=1.366

底筋长度=总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

伸进长度*2

弯勾*2

长度

个数

结果

计算方法

总净跨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底筋长度=总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

伸进长度*2 Max(300/2,5d)

弯勾*2

长度

3600*3-150-150

6.25d*2 34d 个数

10925/8000=1.366

结果

伸进长度≥5d且至

10500

150*2

6.25d*2

34*10 少到梁中线

10500+150*2+6.25*10*2=10925

公式

10500+150*2+6.25*10*2+29*10*1=10925+340

3.1.1.3、根数

根数计算方法同单跨板,按x方向情况之一计算。

x方向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间距 结果 情况之一

净跨-50*2

150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板边

5700-50*2 150 50

5600

150

公式

5600÷150+1=38.333

39根

软件计算

文档:多跨板软件答案\\三跨板X方向设置

3.1.2、y方向

3.1.2.1、长度计算

本图y方向计算方法同单跨板

Y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净跨

伸进长度

弯勾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6000-150-150

max(300/2,5d)

6.25d

伸进长度≥5d且至少

5700

150

62.5

到梁中线

公式

5700+150*2+62.5*2=6125

3.1.2.2、根数计算

根数计算方法同单跨板

Y方向根数计算(3跨)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间距

结果

情况之一

净跨-50*2

100

第一根钢筋距梁边

计算过程

3300-50*2

100

50

3200

100

=1

11265 结果

6125

公式 3200/100+1=33*3=99 99根

软件计算

文档:多跨板软件答案\\三跨板Y方向设置

思考与练习

1、 在什么地方设置8米一个搭接? 2、 怎样画三跨板x方向底筋? 第四节 延伸悬挑板(一端悬挑)

1、一端延伸悬挑板配筋图

1.1、单跨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非抗震

砼标号 C30

保护层 15

1.2、平面

8号筋一般图纸不画。

1.3、剖面

一端延伸悬挑板剖面图

2、一端延伸悬挑板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一端延伸悬挑板要计算如下钢筋

一端悬挑板要计算那些钢筋

x方向

底筋

y方向

2~3轴线

支座负筋

边支座

面筋

支座钢筋

中间支座

2轴线 1、A、B轴线

负筋分布筋 支座负筋

同双跨板

长度 根数

同单跨板

1~2跨通长筋 1~2轴线

同单跨板 计算方法 同三跨板

负筋分布筋 支座负筋

挑檐支座

3轴线

负筋分布筋

x方向

上部通长筋 本节计算

板中钢筋

上层筋

1~2轴线

y方向

3~4轴线 3、一端延伸悬挑板钢筋计算

3.1、板中上层钢筋

3.1.1、x方向

3.1.1.1、上部通长筋

3.1.1.1.1、长度计算

5号钢筋长度计算如下

延伸悬挑板面筋x方向长度(8000一个搭接,向下取整)

方法

x方向面筋长度=弯勾+锚入长度+水平长度+板厚-保护层*2+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

弯勾

锚入长度

水平长度

板厚-保护层*2+5d

长度

个数

伸进长度≥5d计算过

6.25d

24d

3600*2+1850+50-15

120-15*2+5*10

29d

9327.5/8000=

且至少到梁

6.25*10

24*10

9100-15

140

29*10

1.166=1

中线

6.25*10+24*10+9100-15+140=9527.5

公式

6.25*10+24*10+9100-15+140+29*10*1=9528+290

3.1.1.1.2、根数计算

5号钢筋根数计算如下

5号钢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间距 结果 情况之一

净跨-50*2

200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梁边

6150-50*2 200 50

6050

200

公式

6050/200+1

32根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单悬挑板面筋设置\\单悬挑板X方向上层钢筋计算

结果

9818

3.1.1.2、挑板A、B轴梁头x方向钢筋

3.1.1.2.1、长度计算

8号钢筋长度计算如下

悬挑板梁头负筋锚入梁内示意图

8号钢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8号钢筋长度=弯勾+锚固长度+挑板净宽-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5d) 弯勾

锚入长度 挑板长度-保护层 板厚-保护层*2+5d 伸进长度≥5d且至计算过程 6.25d 24d (1850-350)-15

120-15*2+5*10 少到梁中线

6.25*10

24*10

1500-15

120-15*2+5*10

公式

6.25*10+24*10+1500-15+120-15*2+5*10=1927.5

3.1.1.2.2、根数计算

8号钢筋根数计算如下(两边)

8号钢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 布筋范围 间距 结果 300+50-保护层

200

计算过程

挑板在梁头上的钢筋

350-25 200 325

200

公式

325/200=1.625

2*2=4根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单悬挑板面筋设置\\单悬挑板X方向上层钢筋计算

3.1.2、Y方向面层钢筋计算

y方向钢筋按下图计算 Y方向面筋示意图

3.1.2.1、长度计算

4号筋长度计算如下

方法

长度=净跨+锚固长度*2+弯勾*2

净跨

锚固长度 弯勾 结果 计算过程

6000+75+75

24d 6.25d 6150

24*10

6.25*10

公式

6150+24*10*2+6.25*10*2=6755

6755

3.1.2.2、根数计算

结果 1928

4号筋根数计算

4号筋根数计算如下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梁边

50

公式

3600-150+50-50*2

3400

3400/200+1=18

200 200

18*2根

净跨-50*2

间距 200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单悬挑板面筋设置\\单悬挑板Y方向上层钢筋计算

3.2、挑板支座(3轴线)钢筋计算

3.2.1、负筋

3.2.1.1、长度计算

3号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标注长度

计算过程

1200 1200

公式

长度=标注长度+梁宽+挑板净跨-保护层+弯折长度*2 梁宽 300 300

挑板净跨 1500 1500

保护层 15 15

弯折长度 120-15*2 90

结果 3165

1200+300+1500-15+90*2=3165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单悬挑板挑檐支座负筋\\悬挑板挑檐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3.2.1.2、根数计算

3号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

50mm

公式

6150-50*2 6050

6050/200+1=31

200 200

31根

净跨-50*2

间距 200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单悬挑板挑檐支座负筋\\悬挑板挑檐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3.2.2、负筋分布筋

3.2.2.1、长度计算

挑板分布筋长度计算(带弯勾)

计算方法

长度=挑板长度-保护层*2+弯勾*2

挑板长度

保护层 弯勾 计算过程

6000+375+375

15 6.25d 6750

15

6.25*8

公式

6750-15*2+6.25*8*2=6820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单悬挑板挑檐支座负筋\\悬挑板挑檐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计算

3.2.2.2、根数计算

此处的分布筋只有挑板部分有分布筋,板内分布筋由y方向上层钢筋代替

挑板分布筋根数计算如下

挑板分布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挑板净宽-保护层)÷分布筋间距

挑板净宽-保护层

分布筋间距

情况之一

1500-15

250

计算过程

向上取整

1485

250

公式

1485/250=5.94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单悬挑板挑檐支座负筋\\悬挑板挑檐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计算

思考与练习

1、怎样计算悬挑板上通筋的长度? 2、软件里怎样设置端部弯头5d?

3、怎样计算悬挑板上部负筋伸入与负筋同方向梁内的钢筋? 4、软件是怎样计算悬挑板的负筋分布筋的长度和根数的? 第五节 延伸悬挑板(两端悬挑)

结果 6820

结果

6根

1、两端延伸悬挑板配筋图

1.1、单跨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非抗震

砼标号 C30

保护层 15

1.2、平面

1.3、剖面

两端延伸悬挑板剖面图

2、两端延伸悬挑板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两端延伸悬挑板要计算如下钢筋量

两端悬挑板要计算那些钢筋量

x方向

底筋

y方向

2~3轴线

支座负筋

边支座

A、B轴线

负筋分布筋 支座负筋

支座钢筋

面筋

挑檐支座

1、3轴线

负筋分布筋

同一端延伸悬挑板

1~2轴线

y方向

板中钢筋

上层筋

x方向

3~4轴线 上部通长筋

本节计算

中间支座

2轴线

负筋分布筋 支座负筋

根数 长度

同双跨板 同单跨板

1~2跨通长筋 1~2轴线

同单跨板 计算方法 同三跨板

两端悬挑情况除5号钢筋外,其他钢筋的计算方法和单悬挑一样,这里只计算 5号钢筋

3、两端延伸悬挑板钢筋计算

3.1、上部通长筋

3.1.1、长度计算

5号钢筋长度计算如下

5号钢筋长度计算(8000一个搭接,向下取整)

计算方法

5号钢筋长度=水平长度+(板厚-保护层*2+5d)*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

水平长度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伸进长度≥5d且

10870

至少到梁中线

10870+280=11150

公式

11440

3600*2+1850*2-15*2+(120-15*2+5*10)*2+29*10=11150+290

280

29*10

=1

3600*2+1850*2-15*2

(120-15*2+5*10)*2

29d

11150/8000=1.394

(板厚-保护层*2+5d)*2

长度

个数

结果

3.1.2、根数计算

5号钢筋根数的计算方法和一端悬挑一样。根数计算如下

5号钢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梁边

50

公式

6000+75*2-50*2

6050

6050/200+1=31.25

200 200

32根

净跨-50*2

间距 200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双悬挑跨面筋设置

思考与练习

1、 软件默认的弯折长度和什么有关系?在什么地方设置弯折长度是减一个保护层还是两个保护层? 2、 在软件里怎样设置上图中面筋的弯折长度? 第六节 纯悬挑板

1、钢筋直接锚入梁内

1.1、单跨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砼标号 保护层 非抗震

C30

15

1.2、单层钢筋情况

1.2.1、单层钢筋配筋图

1.2.1.1、平面 1.2.1.2、剖面

图4.6.2

1.2.2、纯悬挑板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上图需要计算受力钢筋的长度和根数以及分布筋的长度和根数。

1.2.3、钢筋计算

1.2.3.1、上部受力筋

1.2.3.1.1、长度计算

钢筋长度计算如下

纯悬挑板上部钢筋长度计算(固定端为梁)

计算方法

钢筋长度=弯勾+锚固长度+水平段长度+(板厚-保护层*2+5d)

弯勾

锚固长度 水平段长度 板厚-保护层*2+5d 固定端为梁,只有计算过程 6.25d 24d 1650-150-15 120-15*2+5*10

上部有钢筋。

6.25*10

24*10

1650-150-15

140

公式

6.25*10+24*10+1650-150-15+120-15*2+5*10=1927.5

1.2.3.1.2、根数计算

钢筋根数按下图计算 纯悬挑板负筋根数计算图 挑板上部受力钢筋根数计算如下

纯悬挑板上部钢筋根数计算(固定端为梁)

计算方法 钢筋根数=(挑板长度-保护层*2-1/2d×2)÷间距+1 第一根钢筋距梁边一

挑板长度-保护层*2-1/2d×2

挑板筋间距

结果

计算过程

个保护层

6750-15*2-1/2*10*2

100

结果 1928

6710

100 公式

6710/100+1=68.1

69根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纯悬挑板面筋设置\\纯悬挑板上层钢筋计算

1.2.3.2、分布钢筋

1.2.3.2.1、长度计算

分布筋长度计算如下

挑板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分布筋长度=水平长度+弯勾*2 水平长度

弯勾×2

结果

计算

此除分布不计算

标注长度-保护层*2

2*6.25d

过程

弯勾

6750-15*2

2*6.25*8

公式

6750-15*2+100=6820

6820

1.2.3.2.2、根数计算

图4.6.12

挑板分布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挑板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2

布筋范围

第一根钢筋距梁

计算过程

挑板净宽+梁保护层+1/2梁角筋直径-分布筋间距

角筋为分布筋间

1500+25+1/2*25-250

公式

(1500+25+0.5*25-250)/250+2=7.15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纯悬挑板面筋设置\\纯悬挑板上层钢筋分布筋计算

1.3、双层钢筋情况

1.3.1、剖面图

1.3.2、纯悬挑板双层钢筋情况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纯悬挑板双层钢筋情况需要计算以下钢筋

纯悬挑板双层钢筋要计算那些钢筋量

计算方法

分布筋间距250

250

结果

8根

受力钢筋

上层钢筋

同单层钢筋情况

分布钢筋 长度 构造钢筋

根数

下层钢筋

本节计算 分布钢筋

1.3.3、钢筋计算

1.3.3.1、下部构造钢筋

1.3.3.1.1、长度计算

挑板下部构造筋长度

计算方法

长度=挑板净宽-保护层+max(12d,1/2梁宽)+弯勾*2

12d

挑板净宽

板保护层

取大值

弯勾

1/2梁宽

计算

12*10=120

过程

1650-150 15

150

6.25d

1/2*300=150

1500

15

150

6.25*10

公式

1500-15+150+6.25*10*2=1760

1.3.3.1.2、根数计算

挑板下部构造钢筋根数计算如下

挑板下部构造钢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钢筋根数=(挑板长度-保护层*2-1/2*10*2)÷间距+1 挑板长度-保护层*2-1/2*10*2

构造筋间距

结果 第一根钢筋从板边空计算过程 6750-15*2-1/2*10*2

200 一个保护层开始排。

6710

200

公式

6710/200+1=34.55

35根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纯悬挑板底筋设置\\纯悬挑板底部钢筋计算

1.3.3.2、下部分布钢筋

1.3.3.2.1、长度

分布筋长度和“只有上部钢筋”的方法一样

挑板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分布筋长度=水平长度+弯勾*2 水平长度

弯勾×2

结果

此除分布不计算

计算

标注长度-保护层*2

6.25d*2

弯勾

过程

6750-15*2

6.25*10*2

4300

结果

1760 公式 6750-15*2+6.25*6*2=6795 6795

1.3.3.2.2、根数

挑板下部分布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第一根钢筋距梁50

公式

(1500-50-15)/250+1=6.74

7根

计算过程

1500-50-15

250

挑板下部分布筋根数=(挑板净宽-50-保护层)÷布筋间距+1 挑板净宽-50-挑板保护层

分布筋间距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悬挑板软件答案\\纯悬挑板底筋设置\\纯悬挑板底部钢筋分布筋计算

2、钢筋直接锚入板内

悬挑板钢筋直接锚入板内剖面图

上部受力筋锚入板内的情况和锚入梁内的计算方法一样,这里部在赘述。

思考与练习

1、 软件在画纯悬挑负筋以前必须先画好哪些构件? 2、 悬挑板要画到梁的什么位置? 3、 怎样画出悬挑板负筋的分布筋? 4、 怎样画出悬挑板底部构造钢筋? 第七节 异形板

1、平面配筋图

异型板配筋图

1.1、单跨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非抗震

砼标号 C30

保护层 15

2、上图异型板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非圆弧异型板要计算那些钢筋量

计算方法

x方向

底筋

y方向

各轴长度相等

长度

负筋

本节计算

1、2、A、B轴线

根数 面筋

1、2、A、B轴线

负筋分布筋

1、2、A、B轴线

3、钢筋计算

3.1、底筋

3.1.1、X方向

3.1.1.1、长度计算

异型板按平均长度计算图 图4.7.2

按平均长度计算长度如下

异形板底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平均长度=平均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平均净跨

伸进长度*2

按净跨平均长度

计算过程

(4558.55+5625.22)/2

max(300/2,5d)*2

计算

5091.885

150*2

公式

5091.885+150*2+6.25*10*2=5516.885

3.1.1.2、根数计算

X方向根数计算方法和单跨板一样

异形板底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间距 结果 净跨-50*2

200

第一根钢筋距梁边

计算过程

3300-50*2

200

50mm。

3200

200

公式

3200÷200+1

17根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异形板底筋设置\\异形板X方向底部钢筋计算

3.1.2、Y方向

弯勾*2

结果

6.25d*2

6.25*10*2

5517

3.1.2.1、长度计算

平均长度计算y方向长度如下 异型板y方向钢筋长度计算图 平均长度计算y方向长度如下

Y方向异形板底筋长度计算

方法 按净跨平

计算过

均长度计

公式

3027.796

150*2

6.25*10*2

3453

3027.796+150*2+6.25*10*2=3452.796

(3300*23+575.66+1175.66+1775.66+2375.66+2975.66)/28

max(300/2,5d)*2

6.25d*2

平均长度=平均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

平均净跨

伸进长度*2

弯勾*2

结果

3.1.2.2、根数计算

异型板y方向根数计算图 Y方向根数计算方法和单跨板一样

Y方向异形板底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底板y方向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计算过程

情况之一

公式

其中23根一样长,5根不同长 5400 5400

5400/200+1=28

28根

间距 200 200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异形板底筋设置\\异形板Y方向底部钢筋计算

3.2、面筋

3.2.1、负筋

3.2.1.1、长度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入长度+弯勾 锚固长度La

情况之一

计算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

过程

50mm

24*8+6.25*8

242

850 850

90 90

24d+6.25d

850

120-15*2

+弯勾

计算

板厚-保护层

板内净长 按标注

弯折长度 板厚-保护层*2

结果

公式1 3.2.1.2、根数

1轴线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

50mm

公式

2轴线根数计算

异型板2轴线负筋计算图

计算方法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

50mm

公式

A轴线根数计算

异型板A轴线负筋根数计算图

计算方法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

50mm

公式

B轴线根数计算

异型板B轴线负筋根数计算图

计算方法 情况之一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计算过程

50mm

242+850+90 ①轴线端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间距 净跨-50*2

200

3300-50*2 200 3200

200

3200/200+1

2轴线端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间距 净跨-50*2

200

3478.51-50*2 200 3378.51

200

3378.51/200+1=17.893

A轴线端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间距 净跨-50*2

200

5641.89-50*2 200 5541.89

200

5541.89/200+1=28.709

B轴线端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间距

净跨-50*2

200

4541.89-50*2

200

4441.89

200

1182

结果

17根

结果

18根

结果

29根

结果

公式 4441.89/200+1=23.209 24根

3.2.2、负筋分布筋

3.2.2.1、1轴线

3.2.2.1.1、长度计算

分布筋长度按照负筋布置范围计算

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弯勾×2 计算

负筋布置范围长度

弯勾×2

与负参差长度为

过程

3600-150*2-50*2=3200

6.25*8*2

150mm

公式

3200+6.25*8*2=3300

3.2.2.1.2、根数计算

根数计算方法单跨板1轴线一样

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 负筋板内净长=按标注计算

分布筋间距

结果负筋分布筋根数

计算过程

1000-150

250

=负筋板内净长÷

850

250

分布筋间距

公式

850/250=3.4

4根

3.2.2.2、斜梁处长度根数计算

异型板2轴线方向负筋分布筋长度根数计算图 斜梁处负筋分布筋的长度按布筋范围计算

斜梁处异形板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 负筋布筋范围长度

弯勾×2

结果

计算

分布筋长度按轴

3794.73-50*2

6.25d*2

过程

线长度计算

3695

6.25*8*2

公式

3695+6.25*8*2=3895

3795

斜梁处根数计算方法和结果和1轴线一样,4根

3.2.2.3、A轴线长度根数计算

异型板A轴线负筋分布筋长度根数计算图 A轴线负筋分布筋长度按负筋的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A轴线异形板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弯勾*2 分布筋长度按轴

计算

负筋布置范围长度

弯勾×2

结果

结果

3300

线长度计算 过程 5541.89 5542

6.25d*2 6.25*8*2

5642

公式

A轴线根数计算方法和结果和1轴线一样,4根

5542+6.25*8*2=5642

3.2.2.4、B轴线长度根数计算

异型板B轴线负筋分布筋长度根数计算图 B轴线负筋分布筋长度按负筋的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异型板B轴线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计算

分布筋长度按轴

过程

线长度计算

公式

根数计算和1轴线一样,4根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异形板支座负筋

4442

4442+6.25*8*2=4542

6.25*8*2

4542

4441.89

6.25d*2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弯勾*2 负筋布置范围长度

弯勾×2

结果

思考与练习

1、 怎样设置异形板钢筋按平均长度计算? 第八节 带圆弧的异形板

1、带圆弧异形板平面图

图4.8.1

1.1、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非抗震

砼标号 C30

保护层 15

2、带圆弧异形板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带圆弧异形板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x方向

底筋

y方向

根数

面筋

1、A、B、圆弧轴线

负筋

长度

本节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分布筋

3、带圆弧异形板钢筋计算

3.1、底筋

3.1.1、x方向

3.1.1.1、长度根数

此处用CAD图画出x方向的长度和根数。 图4.8.2

3.1.1.1.1、按钢筋排列计算

根据上图钢筋计算如下

弧形板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净跨

长度=净长+伸进长度+弯勾*2 伸进长度*2 max(300/2,5d)*2 5053.11+150*2+6.25*10*2 5523.21+150*2+6.25*10*2 5782.48+150*2+6.25*10*2

用cad画出净跨

5962.44+150*2+6.25*10*2

长度

计算公

6093.09+150*2+6.25*10*2

6187.04+150*2+6.25*10*2 6250.78+150*2+6.25*10*2 6287.83+150*2+6.25*10*2 6300+150*2+6.25*10*2

6612.04 6675.78 6712.83 6725

2 2 2 1

6518.09

2

6387.44

2

弯勾*2 6.25d*2

长度 5478.11 5948.21 6207.48

根数 2 2 2

3.1.1.1.2、按平均长度计算

弧形板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平均长度=平均净长+伸进长度*2+弯勾*2

平均净长

计算过程

总长度/总根数

伸进长度*2 max(300/2,5d)*2

150*2

弯勾*2 6.25d*2 6.25*10*2

长度 6342

根数 17

((5053+5523+5782+5962+6093+6187+6251+6288)*2+6300)/17=5916.353

计算公式

5916.353+150*2+6.25*10*2=6341.353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圆形板底筋设置\\圆弧异形板X方向底部钢筋计算

3.1.2、y方向

3.1.2.1、长度根数

3.1.2.1.1、按钢筋排列计算

图4.8.8

弧形板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长度=净长+伸进长度+弯勾*2 伸进长度*2

弯勾*2 长度 根数计算过程

净跨

max(300/2,5d)*2

6.25d*2 150*2

6.25*10*2 806 +300 +125 =1231 1 1746

+300 +125 =2171 1 用cad画出净跨

2265 +300 +125 =2690 1 长度

2625 +300 +125 =3050 1 计算公式

2886 +300 +125 =3311 1 3074 +300 +125 =3499 1 3202 +300 +125 =3627 1 3274 +300 +125 =3699 1 3300

+300

+125

=3725

24

3.1.2.1.2、按平均长度计算

弧形板x方向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平均长度=平均净长+伸进长度*2+弯勾*2

平均净长 伸进长度*2 弯勾*2 总长度/总根数

max(300/2,5d)*2

6.25d*2

计算过程

(806+1746+2265+2625+2886+3074+3202+3274+3300*24)/32

150*2

6.25*10*2

=3096.188

计算公式

3096.188+150*2+6.25*10*2=3521.188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圆形板底筋设置\\圆弧异形板Y方向底部钢筋计算

3.2、面筋

3.2.1、负筋

长度 根数

3521

32

3.2.1.1、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同单跨板

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入长度+弯勾 板内净长 弯折长度 锚固长度La+弯勾

标注计算

板厚-保护层*2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24d+6.25d

850

120-15*2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

24*8+6.25*8

850

90

50

242

850

90

公式

242+850+90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圆形板支座负筋\\圆弧异形板端部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3.2.1.2、根数计算

1轴线

①轴线端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

间距 结果 情况之一

净跨-50*2

200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

3300-50*2 200 50mm

3200

200

公式

3200/200+1

17根

A、B轴线

图4.8.19

A、B轴线端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 布筋范围

间距 结果 情况之一

净跨-50

200

计算过程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

4800-150-50

200 50mm

4600

200

公式

4600/200+1=24

24*2根

圆弧轴线

图4.8.22

圆弧轴线端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情况之一 计算过程 布筋范围 间距 结果 结果

1182

第一根钢筋距离梁1800*3.14-200*2 200 边50mm 5252 200 公式 5252/200+1=27.26 28根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圆形板支座负筋\\圆弧异形板端部支座负筋根数计算

3.2.2、负筋分布筋

3.2.2.1、1轴线

3.2.2.1.1、长度计算

分布筋长度按负筋布筋范围计算

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 计算

负筋布筋范围长度

弯勾×2

和负筋参差

过程

3600-150*2-50*2=3200

6.25*8*2

150mm

公式

3200+6.25*8*2=3300

3.2.2.1.2、根数计算

根数计算方法单跨板1轴线一样

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 负筋板内净长=按标注计算

分布筋间距

结果根数=负筋板内计算过程

1000-150 250 净长÷分布筋间距

850

250

公式 850/250=3.4

4根

3.2.2.2、A、B轴线

3.2.2.2.1、长度根数计算

图4.8.28

按负筋布置长度计算

A、B轴线负筋分布筋长度按负筋的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A、B轴线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弯勾*2 负筋布置范围长度

弯勾×2

结果

计算

分布筋长度按轴

4600

6.25d*2

过程

线长度计算

4600

6.25*8*2

公式

4600+6.25*8*2=4700

4700

结果

3300

根数计算方法和结果和单跨板一样,4根

3.2.2.3、圆弧轴线

3.2.2.3.1、长度根数计算

图4.8.32

圆弧轴线分布筋长度计算如下

圆弧轴线负筋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公式

长度=圆弧周长+弯勾*2

圆弧周长+弯勾*2 公式1 单根长 800*3.14+6.25*8*2=2612 公式2 单根长 1050*3.14+6.25*8*2=3397 公式3 单根长 1300*3.14+6.25*8*2=4182 公式4

单根长

1550*3.14+6.25*8*2=4967 按照平均长度计算

公式5

平均长

(2612+3397+4182+4967)/4=3789.5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圆形板支座负筋\\圆弧异形板端部支座负筋分布筋计算

思考与练习

1、请写出画圆弧板的操作步骤。 第九节 板中开矩形洞 1、平面配筋图

矩形板洞口加强筋示意图 图4.9.3

从上入可知,板中开洞以后主要是底筋发生了变化,面筋并没有变化。

1.1、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砼标号 保护层 非抗震

C30

15

2、 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板中开矩形洞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底筋

x方向

非洞口筋

长度

长度 根数2612 1 3397 1 4182 1 4967

1

3790

4

计算方法 同单跨板

洞左钢筋

根数

洞口钢筋

洞右钢筋 本节计算

洞口加强筋

非洞口筋

同单跨板

洞上钢筋

y方向

洞口钢筋

洞下钢筋 本节计算

洞口加强筋

负筋

面筋

1、2、A、B轴线

同单跨板

负筋分布筋

3、钢筋计算

上图板加洞以后,只是底筋发生变化,面筋并无发生变化,这里只计算底筋

3.1、x方向

3.1.1、洞口截断钢筋

3.1.1.1、长度计算

图4.9.4

X方向洞口截断钢筋长度

计算方法

长度=到洞口的净跨-板保护层+max(300/2,5d)+弯勾+(板厚-保护层*2+5d) 到洞口净长-保护层

max(300/2,5d)

弯勾 (板厚-保护层*2+5d)计算过程

1200-150-15

150

6.25d

120-15*2+5*10

洞左钢筋

1200-150-15

150

6.25*10

120-15*2+5*10

公式

1200-150-15+150+6.25*10+120-15*2+5*10=1387.5

1600-150-15

150

6.25d

120-15*2+5*10

计算过程

洞右钢筋

1600-150-15

150

6.25*10

120-15*2+5*10

公式

1600-150-15+150-15+6.25*10+120-15*2+5*10=1772.5

3.1.1.2、根数计算

根数按下列排列方式计算8根(间距100) 矩形洞口处x方向根数计算图

3.1.2、洞口加强钢筋

长度:罗纹12=净跨+max(ha/2,5d)=(3600-150*2)+150*2=3600mm 根数:3*2=6根

结果

1388

1773

3.1.3、非洞口钢筋

长度=3300+150*2+6.25*10*2=3725mm 总根数=(6000-150*2-50*2)/100+1=57根 非洞口钢筋根数=57-8=49根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板中开矩形洞\\单跨板板中开矩形洞底筋X方向长度计算

3.2、y方向

3.2.1、洞口截断钢筋

3.2.1.1、长度计算

Y方向洞口截断钢筋长度

计算方法

长度=到洞口的净跨-板保护层+max(300/2,5d)+弯勾+(板厚-保护层*2+5d) 到洞口净长-保护层

max(300/2,5d)

弯勾 (板厚-保护层*2+5d)计算过程

2050-150-15

150

6.25d

120-15*2+5*10

洞上钢筋

2050-150-15

150

6.25*10

120-15*2+5*10

公式

2050-150-15+150+6.25*10+120-15*2+5*10=2237.5

3150-150-15

150

6.25d

120-15*2+5*10

计算过程

洞下钢筋

3150-150-15

150

6.25*10

120-15*2+5*10

公式

3150-150-15+150-15+6.25*10+120-15*2+5*10=3322.5

3.2.1.2、根数计算

根数按下列排列方式计算为5根(间距150) 矩形洞口处y方向根数计算图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板中开矩形洞\\单跨板板中开矩形洞底筋Y方向长度计算

3.2.2、洞口加强钢筋

长度:罗纹12=净跨+max(ha/2,5d)=(6000-150*2)+150*2=6000mm

结果

2238

3323

根数:3*2=6根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板中开矩形洞\\洞口加强筋计算

3.1.3、非洞口钢筋

长度=5700+150*2+6.25*10*2=6125mm 总根数=(3600-150*2-50*2)/150+1=23根 非洞口钢筋根数=23-5=18根

思考与练习

1、 板中开洞后底筋或发生什么变化?板底筋在洞口处的弯折长度是多少? 2、 板洞口一般设置几根加强筋? 第十节 板中开圆形洞

1、板中开圆形洞配筋图

1.1、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砼标号 保护层 非抗震

C30

15

1.2、平面 1.3、剖面

图4.9.26

2、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板中开圆形洞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非洞口筋

长度底筋

x方向

洞口钢筋

洞左钢筋

根数计算方法同单跨板本节计算

洞右钢筋 洞口加强筋

非洞口筋

同单跨板

洞上钢筋

y方向

洞口钢筋

洞下钢筋 本节计算 洞口加强筋

负筋

面筋

1、2、A、B轴线

同单跨板 负筋分布筋

3、钢筋计算

3.1、x方向

3.1.1、洞口截断钢筋

3.1.1.1、长度根数计算

按布筋的排列方式计算x方向的长度和根数如下 板中开圆形洞x方向底筋布置图 圆形洞口处x方向底筋计算图

x方向洞口截断钢筋长度

方法

长度=到洞口的净跨-板保护层+max(300/2,5d)+弯勾+(板厚-保护层*2+5d)到洞口净长 max(300/2,5d)

弯勾 (板厚-保护层*2+5d)

图示尺寸

150

6.25d

120-15*2+5*10

计算

1156-15+150+6.25*10+120-15*2+5*10=1493.5

洞左钢筋

过程

1038-15+150+6.25*10+120-15*2+5*10=1375.5 979-15+150+6.25*10+120-15*2+5*10=1316.5 953-15+150+6.25*10+120-15*2+5*10=1290.5 1756-15+150+6.25*10+120-15*2+5*10=2093.5

计算

1638-15+150+6.25*10+120-15*2+5*10=1975.5

洞右钢筋

过程

1579-15+150+6.25*10+120-15*2+5*10=1916.5 1553-15+150+6.25*10+120-15*2+5*10=1890.5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板中开圆形洞\\单跨板板中开圆形洞底筋X方向长度计算

3.1.2、非洞口钢筋

长度=3300+150*2+6.25*10*2=3725mm 总根数=(6000-150*2-50*2)/100+1=57根

长度 根数 1494

2

1376 2 1317 2 1291 2 2094 2 1976

2

1917 2 1891

2

非洞口钢筋根数=57-8=49根

3.2、y方向

3.2.1、洞口截断钢筋

3.2.1.1、长度根数

按下图钢筋排列方式计算钢筋长度和根数 圆形洞口处y方向底筋计算图

x方向洞口截断钢筋长度

方法

长度=到洞口的净跨-板保护层+max(300/2,5d)+弯勾+(板厚-保护层*2+5d)到洞口净长 max(300/2,5d)

弯勾 (板厚-保护层*2+5d)

图示尺寸

150

6.25d

120-15*2+5*10

2588+150+6.25*10+120-15*2+5*10=2940.5

计算

洞上钢筋

2513+150+6.25*10+120-15*2+5*10=2865.5

过程

2503+150+6.25*10+120-15*2+5*10=2855.5 2554+150+6.25*10+120-15*2+5*10=2906.5 2706+150+6.25*10+120-15*2+5*10=3058.5 2488+150+6.25*10+120-15*2+5*10=2840.5 2413+150+6.25*10+120-15*2+5*10=2765.5

计算

洞下钢筋

2403+150+6.25*10+120-15*2+5*10=2755.5

过程

2454+150+6.25*10+120-15*2+5*10=2806.5 2606+150+6.25*10+120-15*2+5*10=2958.5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板中开圆形洞\\单跨板板中开圆形洞底筋Y方向长度计算

3.2.2、非洞口钢筋

长度=5700+150*2+6.25*10*2=6125mm 总根数=(3600-150*2-50*2)/150+1=23根 非洞口钢筋根数=23-5=18根

3.3、洞口加强钢筋

3.3.1、x方向

长度:罗纹12=净跨+max(ha/2,5d)=(3600-150*2)+150*2=3600mm

长度 根数 2941

1

2866

1

2856 1 2907 1 3059 1 2841 1 2766

1

2756

1

2807 1 2959

1

根数:3*2=6根

3.3.2、y方向

长度:罗纹12=净跨+max(ha/2,5d)=(6000-150*2)+150*2=6000mm 根数:3*2=6根

3.3.3、斜方向

4.9.46

长度:斜加强筋单根长度=标注长+La*2+弯勾*2 =344+24*d*2=344+24*12*2=920mm 根数:4*2=8根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板中开圆形洞\\洞口加强筋计算

思考与练习

1、用软件怎样计算板的洞口加强筋? 第十节 阳台

1、挑板式阳台板

1.1、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砼标号 保护层 非抗震

C30

15

1.2、阳台配筋图

1.3、阳台要计算哪些钢筋量?挑板式阳台要计算哪些工程量

计算方法

阳台顶部受力钢筋

长度

墙外

本节计算

阳台顶部受力钢筋分布筋

根数

墙内

1.4、钢筋计算

1.4.1、阳台受力钢筋

1.4.1.1、长度计算

阳台受力钢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长度=标注长度+墙(或梁)宽+阳台板宽-板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2

标注长度

墙宽

阳台板宽

保护层

板厚-保护层*2

计算过程

800

200

1200

15

120-15*2

公式

800+200+1200-15+(120-15*2)*2=2365

1.4.1.2、根数计算

阳台受力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根数=(阳台长-保护层*2)/间距+1 阳台长

保护层

间距

结果

计算过程

4100

15

150

公式

(4100-15*2)/150+1=28.1

29根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阳台板支座负筋\\阳台板支座负筋计算

1.4.2、阳台板受力筋的分布筋

阳台板受力筋的分布筋分墙内和墙外

1.4.2.1、墙外(阳台板)

1.4.2.1.1、长度计算

阳台板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长度=阳台板长度-板保护层*2+弯勾*2 阳台板长度

板保护层

弯勾

结果

带弯勾

4100

15

6.25d

公式

4100-15*2+6.25*6*2=4145

4145

1.4.2.1.2、根数计算

结果

2365

阳台受力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根数=(阳台净宽-保护层)/间距

阳台板净宽

保护层

间距

结果

计算过程

4100

15

150

公式

(1200-15)/250=4.74

5根

1.4.2.2、墙内

1.4.2.2.1、长度计算

阳台板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长度=轴线长-1/2左墙厚-1/2右墙厚-左标注-右标注+150*2+弯勾*2 轴线长

左墙厚

右墙厚

左标注

右标注

弯勾

计算过程

3900

200

200

850

850

6.25d

公式

3900-0.5*200-0.5*200-850-850+6.25*6*2+150*2=2375

1.4.2.2.2、根数计算

阳台分布筋板内根数

计算方法

根数=负筋标注长/分布筋间距

负筋标注长

分布筋间距

结果

计算过程

800

250

公式

800/250=3.2

4根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阳台板支座负筋\\阳台板支座负筋分布筋计算

2、带栏板的阳台

2.1、带栏板阳台配筋图

2.1.1、配筋平面图

带栏板阳台板配筋平面图

2.1.2、剖面图

带栏板阳台板配筋剖面图

结果

2375

2.2、带栏板阳台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挑板式阳台要计算哪些工程量

阳台顶部受力钢筋

阳台底板

阳台顶部受力钢筋分布筋

墙内

根数

竖向钢筋

阳台栏板

水平钢筋

本节计算

墙外

长度

同挑板式阳台 计算方法

2.3、带栏板阳台钢筋计算

2.3.1、阳台栏板竖向钢筋

2.3.1.1、长度计算

阳台栏板竖向钢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栏板净高

计算过程

900

公式

100

15

100

300

6.25d

1390

(900+100-15*2)+(100-15*2)+300+6.25*8=1390

长度=(栏板净高+底板厚-保护层*2)+(栏板厚-保护层*2)+标注长+弯勾

底板厚

保护层

栏板厚

标注长

弯勾

结果

2.3.1.2、根数计算

栏板竖向钢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根数=(栏板中心线长-50*2)/竖向钢筋间距+1

栏板中线线长

计算过程

1500*2+6750-50*4

9550

公式

9550/200+1=48.75

竖向钢筋间距

200 200

结果 49根

2.3.2、阳台栏板水平钢筋

2.3.2.1、长度计算

阳台栏板水平筋长度

计算方法

栏板内边线长

计算过程

1500*2+6750-100*4

9350

公式

长度=栏板内边线长+保护层*4+锚固长度*2+弯勾*2

保护层 15 15

锚固长度 24d 24*8

弯勾 6.25d 6.25*8

结果 9894

9350+15*4+24*8*2+6.25*8*2=9894

2.3.2.2、根数计算

栏板水平钢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栏板净高

计算过程

900

公式

15

(900-50-15)/200+1=5.175

200

6根

根数=(栏板净高-50-保护层)/水平筋间距+1

保护层

水平筋间距

结果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阳台板支座负筋\\阳台栏板钢筋计算

3、梁板式阳台

3.1、配筋图

梁板式阳台配筋平面图

3.2、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梁板式阳台要计算那些钢筋量

x方向

底筋

y方向 边轴线

1号负筋分布筋

长度

5号负筋

中轴线

面筋

5号负筋分布筋

7号负筋

阳台根部

7号负筋分布筋

墙外 墙内

同悬挑板

根数

同双跨板

2号筋 1号负筋

同单跨板

3号筋

同带圆弧的异形板

计算方法

3.3、钢筋计算

上图中2号筋、3号筋按板的底筋方法处理,1号筋、5号筋按板的负筋方法处理,7号筋按阳台受力筋方法处理。这里不再赘述。

4、纯悬挑阳台

4.1、纯悬挑阳台配筋图

4.1.1、平面 4.1.2、剖面

4.2、纯悬挑阳台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上图中纯悬挑阳台需要计算阳台受力钢筋的长度和根数以及分布钢筋的长度和根数。

4.3、纯悬挑阳台钢筋计算

纯悬挑阳台按纯悬挑板的计算方法计算,这里不再赘述。

思考与练习

1、 请用软件计算上图中纯悬挑阳台的钢筋? 2、 用软件怎样计算阳台栏板的钢筋?

3、 软件是怎样计算阳台板负筋的分布筋长度和根数的? 第十一节 雨蓬

1、雨蓬配筋图

1.1、平面 1.2、剖面

图4.11.2

2号分布筋的布筋间距为¢6@250

2、雨蓬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雨蓬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受力钢筋

雨蓬板

受力钢筋的分布筋

根数 长度

同纯悬挑板 计算方法

竖向钢筋

雨蓬栏板

水平钢筋

同带栏板的阳台板

3、雨蓬钢筋计算

上图中1号筋、2号筋按纯悬挑板计算方法处理,3号筋、4号筋按阳台栏板计算方法处理,这里不再赘述。

思考与练习

1、请用软件计算上图雨棚的钢筋? 第十二节 挑檐

1、挑檐配筋图

1.1、板的环境描述

板的环境描述

抗震等级 砼标号 保护层 非抗震

C30

15

1.2、平面

图4.12.1

1.3、剖面

图4.12.2

2、挑檐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挑檐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x方向

底筋

y方向

长度挑檐受力钢筋

1、2、A、B轴线

根数挑檐

面筋

挑檐放射钢筋 4个阳角

受力钢筋分布筋

1、2、A、B轴线

墙内

计算方法

同单跨板 本节计算 同单跨板

墙外 本节计算

3、挑檐钢筋计算

3.1、挑檐受力钢筋

3.1.1、长度计算

挑檐受力钢筋长度计算

长度=(平板厚-保护层*2)+(标注长+圈梁宽/2+挑檐净宽-保护层)+(平板厚-保护层*2)+(立板厚-保护层*2)+(平板厚+立板

计算方法

高-保护层*2)+(立板厚-保护层*2)

简化

平板厚

计算过程

100

公式

800

240

600

60

200

15

1975

100*3+800+240/2+600+60*2+200-15*11=1975

标注长

长度=平板厚*3+标注长+圈梁宽/2+挑檐净宽+立板厚*2+立板净高-保护层*11

圈梁宽

挑檐净宽

立板厚

立板净高

保护层

结果

3.1.2、根数计算

第一根钢筋距梁边为间距的1/2,如下图: 图4.12.6 根数计算如下表

挑檐受力钢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参数名称 1轴线

(3360-150)/150+1=22.4

3360

2轴线

(3360-150)/150+1=22.4

5760

A轴线

(5760-150)/150+1=38.4

5760

B轴线

(5760-150)/150+1=38.4

39根

150

39根

150

23根

150

23根

梁净长 3360

根数=(梁净长-布筋间距)÷布筋间距+1

布筋间距 150

结果

3.2、挑檐阳角放射筋

3.2.1、长度计算

挑檐阳角放射筋计算图 长度计算如下

挑檐受力钢筋长度计算

长度=(平板厚-保护层*2)+标注长+(平板厚-保护层*2)+(立板厚-保护层*2)+(平板厚+立板净高-保

计算方法

护层*2)+(立板厚-保护层*2)

简化

平板厚

长度=平板厚*3+标注长+立板厚*2+立板净高-保护层*10 标注长

立板厚

立板净高

保护层

结果

计算过程

100

1500

60

200

15

公式

100*3+1500+60*2+200-15*10=1970

3.2.2、根数计算

每个阳角都有,此图有4个阳角,所以共有7*4=28根。

3.3、挑檐分布筋

这里只计算挑檐墙外的分布筋,墙内的分布筋按与挑檐负筋搭接计算,这里不再赘述。 挑檐墙外分布筋构造按如下计算 挑檐负筋悬挑处分布筋示意图

3.3.1、长度

墙内分布筋长度计算

挑檐分布筋墙内长度计算

长度=轴线长-1/2圈梁宽*2-负筋标注净长*2+150*2+6.25*d*2

轴线 轴线长 圈梁宽 负筋标注净长

3600

240

680

1、2轴线

3600-1/2*240*2-680*2+150*2+6.25*8*2=2400

6000

240

680

A、B轴线

6000-1/2*240*2-680*2+150*2+6.25*8*2=4800

墙外分布筋长度计算

挑檐分布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长度=(挑檐外边线长度-保护层*2)+弯勾*2

参数名称 挑檐外边线长度 保护层 弯勾 3600+120*2+600*2

15

6.25*8

1、2轴线

3600+120*2+600*2-15*2+6.25*8*2=5110

3600+120*2+600*2

15

6.25*8

A、B轴线

6000+120*2+600*2-15*2+6.25*8*2=7510

3.3.2、根数

墙内分布筋根数计算

挑檐分布筋根数计算

1970

结果

5110

7510

计算方法 根数=墙内负筋净长÷分布筋间距 负筋净长 分布筋间距

计算过程

800-120=680

250

公式

680/250=2.72

1轴线、2轴线、A轴线、B轴线分布筋均为3根。 墙外分布筋根数计算

挑檐分布筋根数计算

计算方法 根数=(挑檐净宽-保护层)÷分布筋间距

挑檐净宽

保护层

分布筋间距

计算过程

600

15

250

公式

(600-15)/250=2.34

1轴线、2轴线、A轴线、B轴线分布筋均为3根。

软件计算

文档:异形板软件答案\\挑檐板栏板钢筋计算\\挑檐板支座负筋计算

思考与练习

1、 挑檐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2、 用软件怎样计算挑檐的负筋?画图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 3、 用软件怎样计算负筋的分布筋?

4、 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不了的钢筋,我们在什么地方处理?怎样处理?

结果 3根

结果

3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