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监控预警、响应、消警管理办法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监控预警、响应、消警管理办法

来源:世旅网
安全风险监控预警、响应、消警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为促进天津地铁建设安全风险预警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强施工过程环境风险的监控、反馈和管理,最大限度地规避安全风险,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损害,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仅适用于三通建设公司所建设管理的地铁工程和枢纽工程。 2 安全风险预警工作职责

2.1 三通建设公司监控中心,及时分析、汇总和筛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安全巡察单位上报的监测、巡视信息,及时综合确定预警等级,经分析确认后,通过信息平台发布预警信息。

2.2 三通建设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组织各线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监控、信息管理和相关咨询工作,并进行监督管理。

2.3 各项目管理部负责各项目管理区段的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工作。

2.4 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自身结构及环境风险进行专业化的监控量测和安全巡视(周边环境巡视、支护体系巡视、作业面巡视)。有效实施信息化施工,进行安全状态评估,并及时上报预警信息。

2.5 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安全风险预警工作进行监督,负责提供监理安全巡查信息(周边环境巡视、支护体系巡视、作业面巡视)。发现存在不安全状态时,应及时以安全隐患报告书、停工令等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2.6 设计单位负责施工配合,结合监控、巡视及预警情况加强分析,提供处理意见和建议。

2.7 第三方监测单位负责施工阶段和工后阶段的监测、巡视、预警及相关咨询服务工作。

3 预警的分类与分级

3.1 监测预警: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监控量测控制值,将施工过程中监测点的预警状态按严重程度由小到达分为三级:

3.1.1 黄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

1

值的70%,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

3.1.2 橙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

3.1.3 红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或实测变化速率出现急剧增长。

3.2 巡视预警:施工过程中通过巡视,发现安全隐患或不安全状态而进行的预警。按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级:黄色巡视预警、橙色巡视预警和红色巡视预警。 3.3 综合预警: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各方的监测、巡视信息,并通过核查、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及时综合判定出风险工程不安全状态的预警。综合预警分级按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级:黄色综合预警、橙色综合预警和红色综合预警。监控中心发布的预警为综合预警信息。 4 预警发布标准

4.1 监测预警由施工和第三方监测单位通过安全风险监控信息管理平台自动发布。

4.1.1 黄色监测预警(预警)——双控指标(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70%时,或者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 4.1.2 橙色监测预警(报警)——双控指标(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或者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时。

4.1.3 红色监测报警(超控制值)——双控指标(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时,或者实测变化速率出现急剧增长时。

4.2 巡视预警由监理、施工和第三方监测单位按《巡视预警参考表》(详见附件A、B、C)要求发布。

4.3 综合预警由建设单位在单项监测预警和单项巡视预警的基础上,经过根据各方建议或安全风险评估单位综合分析后发布。 5 预警信息发布权限 5.1 监测预警、巡视预警

由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发布。 5.2 综合预警

由建设公司根据各方建议及第三方监测总体单位评估结果发布。

2

6 预警信息报送方式 6.1 监测预警、巡视预警

发布单位第一时间通过监控中心发布监测预警或巡视预警,通过短消息通知参建各方相关人员。 6.2 综合预警

黄色综合预警:预警发布单位于发现黄色综合预警时起2天内通过信息平台或书面形式上报建设公司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自收到黄色综合预警建议后,1天内通过信息平台发布综合预警消息,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反馈各相关单位。

橙色综合预警:预警发布单位于发现橙色综合预警时起1天内通过信息平台或书面形式上报建设公司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自收到橙色综合预警建议后,1天内通过信息平台发布综合预警消息,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反馈各相关单位。

红色综合预警:预警发布单位于发现红色综合预警时立即以有效、快捷方式上报建设管理公司监控中心和项目管理部,1小时内进行综合判定,对可能发生突发风险事件,应立即通过信息平台发布综合预警消息,并以快捷、有效方式立即通知建设公司相关领导和部门、第三方监测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 7 预警响应

7.1 黄色监测预警、黄色巡视预警: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分析会,项目总监、第三方监测负责人、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和业主代表参加,制定处理方案,并由施工单位立即组织实施,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加强监测和巡视。监理单位负责跟踪监督。

7.2 橙色监测预警、橙色巡视预警、黄色综合预警: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组织分析会,项目总监、第三方监测负责人、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和项目管理部总工参加,制定处理方案,并由施工单位立即组织实施,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加强监测和巡视。监理单位负责跟踪监督。

7.3 红色监测预警、红色巡视预警、橙色综合预警:项目管理部总工召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第三方监测负责人组织召开五方会议,三通建设公司总工或主管安全领导参加,共同研究制定风险处理方案,由施工单位立即组织实施,消除安全隐患。同时监理、施工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加密监测和巡视频率,

3

必要时,应增加监测点,进行不间断实时监测。三通建设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协调处理和跟踪监督。

7.4 红色综合预警:预警作业面应立即停止开挖施工,现场紧急排险处置必须确保人员安全。如涉及周边环境安全,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采取确保环境安全措施。施工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启动建设公司应急预案。由施工单位负责人或施工单位天津指挥部领导组织分析会,三通建设公司主管领导、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项目技术(安全)负责人、第三方监测单位项目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参加,同时应邀请不少于3名的相关专家,制定《预警处置方案》,并由施工单位立即组织实施,消除安全隐患。同时监理、施工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加密监测和巡视频率,增加监测点,或进行不间断实时监测。三通建设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协调处理和跟踪监督。 8 预警消警 8.1 预警消警的标准 8.1.1 监测预警、巡视预警

在工程安全风险处理结束后,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时,即达到消警标准。 (1)预警期间没有发生工程自身事故或环境风险事故,且没有次生灾害发生,监测数据变化已不影响施工安全、隧道结构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且已不存在后期大的受力转换和监测数据变化可能;

(2)监测预警发生范围内地铁主体结构工程已经完成,不存在后期大的受力转换和监测数据变化可能;

(3)发生了工程自身事故或环境风险事故并已进行了处理,监测数据变化已不影响施工安全、隧道结构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且已不存在后期大的受力转换和监测数据变化可能。 8.1.2 综合预警

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设计单位、项目管理部六方会议或专家会议综合分析评估,确认达到工程本身风险和环境风险解除。 8.2 消警程序

8.2.1 监测预警、巡视预警消警

施工单位提交书面监测预警消警报告(主要包括工程施工进展情况、监测数

4

据稳定性分析、现场巡视状况及安全评价等)。经监理单位确认(黄色、橙色预警)或项目管理部确认后(红色预警) 风险解除后,向建设公司监控中心申报消警。

8.2.2 综合预警消警

经六方会议或专家会议综合分析评估达到消警条件后,施工单位报请建设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同意,监控中心发布消警短信。 9 附则

9.1 本办法由三通建设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解释。 9.2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5

附件A

基坑开挖施工巡视预警参考表 安全状态评价 黄橙红正色 色 色 常 预预预警 警 警 ★ ★ ★ ★ ★ ★ ★ ★ ★ ★ ★ 巡视内容 巡视状况描述 开挖 面土 质情 况 支护 结构 体系 支护 结构 体系 支撑或围护结构周围出现土体塌落范围大,严重影响围护土层性体系的稳定 质及 土体塌落范围较大,影响围护体系的稳定 稳定性其它部位,土体塌落范围较小,仅局部影响围护体系发挥,状况 但不影响稳定 导致围护结构变形,引起土压力增大,土体自稳能力降低 开挖面大股涌水并带砂,或导致周边地面局部塌陷 土体 大股涌水,影响围护结构稳定,有恶化情形 渗漏水小股涌水,引起围护结构较大变形,暂时稳定 情况 小股涌水,未引起围护结构变形 地下水抽水持续出砂,附近地面有明显沉陷 控制 地下水位降不下去,施工安全性受到影响 效果 降水系统能力不足 大股涌水并带砂,或导致周边地面局部塌陷 渗漏水大股涌水,影响围护结构稳定,有恶化情形 情况 小股涌水,引起围护结构较大变形,暂时稳定 小股涌水,未引起围护结构变形 安全风险较高部位(如阳角、明暗挖结合等关键部位)支支护体护与背后土出现脱开,暂无扩大情形 系开 其它部位支护与背后土出现脱开,且有扩大情形 裂、变安全风险较高部位(如阳角、明暗挖结合等关键部位)支形变化 护与背后土出现脱开,暂无扩大情形 情况 支撑明显扭曲变形 支撑目视可见变形、移位 支护体开挖施工造成围护变形开裂,有扩大情形 系开 开挖施工造成围护变形开裂,暂无扩大情形 裂、变形变化 情况 支护体支撑装设、螺栓衔接、焊接或围檩、支撑补强不符规定 系施工安全风险较高部位(如阳角、明暗挖结合地下连续墙接缝质量缺等关键部位)出现狗洞、严重夹泥 陷 其它部位出现空洞、严重夹泥 支护体支撑施作不及时 系施作及时性情况 6

★ ★ ★ ★ ★ ★ ★ ★ ★ ★ ★ ★ ★ ★ ★

施工工艺 基坑 周边 环境 土体边坡不符合设计,出现直坡或较大范围内超出设计坡度30%以上 土体边坡较大范围内坡度超出设计坡度10%~30% 开挖面暴露时间过长,局部土体出现剥落、开裂,支护产基坑开生较大变形 挖面暴开挖面暴露时间过长,局部提提出现剥落、开裂 露时间 开挖面暴露时间过长,支护产生较大变形 工序不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引起土体、支护体系出现较大位移 工序 工序不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影响工程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工序不符合施工组织设计 靠近围护侧,大范围内超挖超过1m,一定程度上影响支护结构或周围土体的稳定 超挖 靠近围护侧,局部超挖超过1m,其它位置大范围内超挖超过1m 其它位置大范围超挖超过1m 基坑影基坑强烈影响区荷载超出设计,围护受力变化大,支护体响区域系产生不利影响 内超载基坑强烈影响区外荷载超出设计,围护受力变化较大,支情况 护体系产生不利影响 强烈影响区大面积积水,地面硬化不完善,且截排水系统不完善,流入开挖去或下渗、冲刷或掏空,或引起支护结地表积构受力变化,可能严重影响安全系数 水 显著影响区大面积积水,地面硬化不完善,且截排水系统不完善,地表水下渗,影响安全系数 开挖坡度 ★ ★ ★ ★ ★ ★ ★ ★ ★ ★ ★ ★ ★ ★ ★ 7

附件B

盾构法施工巡视预警参考表 巡视内容 巡视状况描述 安全状态评价 正黄橙红常 色 色 色 预预预警 警 警 ★ ★ ★ ★ ★ ★ ★ ★ ★ ★ ★ ★ ★ ★ ★ ★ ★ ★ 严重漏水 铰结密封情况 滴水~小股流水 渗水~滴水 严重破损(对隧道安全影响严重,立刻停工组织专业人员抢修) 较严重破损(对隧道安全影响较大,需要立即修复) 一般破损(对隧道安全影响较小,今后修复即可) >15mm 管片错台情况 10mm~15mm 5mm~10mm 流水 管片渗漏水情况 滴水~小股流水 渗水~滴水 浆液剧烈喷出(喷出长度>0.5m) 盾尾漏浆状况 浆液喷出(喷出长度<0.5m) 一般流浆 >10" 测量基点情况核查 5"~10" 3"~5" 管片破损情况 8

附件C

周边环境巡视预警参考表 巡视内容 巡视状况描述 安全状态评价 正黄橙红常 色 色 色 预预预警 警 警 ★ ★ ★ 建构筑物 建构筑物开裂、剥落 地下室渗水 墩台或梁体开裂、剥落 结构开裂、剥落 桥梁 施工造成建构筑物承重墙体、柱或梁出现开裂、剥落 施工造成建构筑物非承重墙体出现开裂、剥落,影响正常使用 施工造成建构筑物非承重墙体出现开裂、剥落,不影响正常使用 墙面或顶板涌水 墙面或顶板渗水、滴水 墩台、梁板或桥面裂缝0.5mm以上,混凝土剥落、露筋 墩台、梁板或桥面裂缝0.2~0.5mm 墩台、梁板或桥面裂缝0.2mm以下 ★ ★ ★ ★ ★ ★ ★ ★ ★ ★ ★ ★ ★ ★ ★ ★ ★ ★ ★ 结构裂缝0.5mm以上,混凝土剥落、主筋外露 结构裂缝0.2~0.5mm 结构裂缝0.2mm以下 结构渗涌水 水 既有 渗水、滴水 线(铁 结构裂缝0.5mm以上 道床结路) 结构裂缝0.2~0.5mm 构开裂 结构裂缝0.2mm以下 变形缝出现明显错台 开合及变形缝开合较大,填塞物与结构脱开,或填塞物被挤坏 错台 强烈影响区内地面产生开裂,其裂缝宽度、深度或数量有增加情形 地面开开挖施工影响区内造成局部地面开裂,裂缝宽度在裂 5-10mm,暂无扩大情形 开挖施工影响区内造成局部地面开裂,裂缝宽度在50mm以下,暂无扩大情形 道路 在基坑边坡滑移面附近或隧道中心线上方出现沉陷或隆(地 地面沉起,或沉陷严重影响交通 面) 陷、隆地面出现明显沉陷或隆起,轻微影响交通 起 地面出现沉陷或隆起,暂不影响交通,或在建构筑物、墩台周边出现明显的相对沉陷 地面冒盾构背面注浆/泡沫、矿山法隧道超前支护注浆等施作时浆/ 引起地面冒浆 泡沫 巡视内容

★ ★ ★ 巡视状况描述 9

安全状态评价 正黄橙红河流湖泊 水面漩涡、气泡 堤坡开裂 管体或接口破损、渗漏 在施隧道上方河流湖泊水面出现漩涡或密集的水泡 在施隧道上方河流湖泊水面出现稀疏的水泡 施工影响范围内堤坡裂缝宽度在5-10mm 施工影响范围内堤坡裂缝宽度在5mm以下 地下管线持续漏水(气),且有扩大趋势 地下管线持续漏水(气),暂无扩大趋势 地下通讯电缆被切断 地下输变电管线破坏 施工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的检查井等附属设施出现开裂或进水 常 色 预警 色 预警 ★ 色 预警 ★ 地下管线 管线检查井等附属设施的开裂及进水 ★ ★ ★ ★ ★ ★ ★ 邻近施工 严重扰动工程周边地质,支护结构受力变化大,对支护体系产生不利影响 扰动工程周边地质,支护结构受力变化较大,对支护体系产生不利影响 ★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