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综合养护方法( 冷凝管循环水降温+保温养护)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综合养护方法( 冷凝管循环水降温+保温养护)

来源:世旅网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综合养护方法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富春峰景.世纪花园B标段项目部QC小组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桐庐顺和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东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浙江求是咨询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16056.6平方米,其中地下19426.00平方米,地上96630.56平米包括架空层1303.99平方米。住宅总户数为660户;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上部分耐火等级亦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本工程共分2#、3#、5#、6#四幢,其中;2#楼为地上47层,建筑高度为157.6m,住宅层高首层6.3米,标准层为3.0-3.15米;3#楼为地上46层,建筑高度为157.55m。

1

二、小组简介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争创“西湖杯”,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项目部将创 “西湖杯”列入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我公司选择优秀的技术骨干和现场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组建QC活动小组,具体情况如下:

1.小组概况

小组概况表 表1

小组名称 小组注册号 课题注册号 课题名称 课题类型 富春峰景.世纪花园B标段QC小组 小组成员 成立时间 注册时间 大体积混凝土综合养护方法 活动时间 活动次数 出勤率 2013.8~2013.12 18 95% 11人 问题解决型 每月三次,每次不少活动频率 于2h TQC教育时间 人均35小时 2.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表 表2

姓名 金航 刘玉涛 王锡强 小组成员 陈正立 张大红 何郁梁 杜飞龙 杜珊珊 吕少伟 赵倩 叶乔伟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年龄 35 36 35 25 40 41 35 25 29 27 25 职称 工程师 高 工 工程师 助工 助工 助工 助工 助工 助工 助工 助工 行政职务 项目经理 二建总工 技术负责 二建技术员 施工员 安全员 材料员 造价员 施工员 资料员 技术员 组内职务 组长 指导 副组长 指导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承担工作 策划、实施 技术顾问 现场实施 质量控制 质量负责 安全控制 材料负责 经济分析核算 资料收集整理 资料收集整理 成果收集整理 制表人:叶乔伟 制表时间: 2013年12月10日

2

三、选题理由

1、本工程质量标准高,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要求高水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无开裂,观感质量良好。

2、本工程主楼筏板2.3m厚,电梯井基坑深7.4m,单个电梯基坑浇筑方量为760㎡。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

3、工程为47层超高层,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对工程基础底板都相当重视,并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展开多次研讨会。

因此,我们QC小组将“大体积混凝土的综合养护方法”作为小组的研究课题。

四、设定目标 1、设定目标

我们需要一种较为经济、实用、可行度高、实施方便保证质量的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

2.目标达成的可行性分析

2.1、大体积混凝土综合养护方法省工省时,方便快捷,操作性强,更有效控制中心与表面温差,为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文明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2.2、本QC小组成员素质较高,有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且有QC活动经验,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小组团体协作能力强。 五、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1.提出方案:

2013年8月15日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了提高混凝土剪力墙工程质量专题会,QC小组成员利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提出各种方案。

3

方案一:2.3m筏板及电梯基坑全都用冷凝管

电梯基坑、筏板采用冷凝管模式,图1

方案二:电梯基坑分两次浇筑,筏板采用麻袋保温

电梯基坑采用分两次浇筑,筏板采用麻袋保温模式,图2

4

方案三:电梯基坑埋设两层冷凝管,筏板采用麻袋保温

电梯基坑埋设两层冷凝管,筏板采用麻袋保温模式,图3

2.选定方案:

QC小组从多角度、多方位考虑,对以上3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见表3。

最佳方案对比分析表 表3

序号 方案名称 优点 缺点 分析 结论 方电梯基坑、筏案板采用冷凝一 管 电梯基坑采方用分两次浇案筑,筏板采用二 麻袋保温 1.每隔1.5米盘绕埋设工程量大不经济,影响工程1.内部温度可调控,控制进度; 内外温差,减少由温差应2.内部埋设的冷凝管后不合理,力产生的开裂; 期注浆封堵工程量大,且不选用 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 1.电梯基坑分两次浇筑,先深后浅可加快施工进1.分两次浇筑需加焊止度; 水钢板,施工中有一定难2、覆盖保温方便、快捷、度,费工; 不合理,有效、灵活。 2.坑中坑水多,水压大分不选用 3、筏板用麻袋覆盖保证两次浇筑有一定的渗水温差 风险; 5

1.一次性浇筑无渗水隐患; 2.电梯基坑混凝土量大,电梯基内埋释放热量多,散发热量慢方冷凝管,筏板覆盖养护方法不能有效案 采用麻袋保的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三 温 冷凝管能有效控制。 3、覆盖保温方便、快捷、有效、灵活。 合理, 选用 制表人:叶乔伟 制表时间: 2013年12月10日

经过以上方案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方案三在技术可行性、操作性、经济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我们把方案三作为最佳方案。 3.方案实施中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通过QC小组成员讨论,将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归纳如下: 1) 选材:冷凝管及覆盖保温分别用什么材料; 2) 养护工序:养护的具体操作步骤;

六、制定对策

最佳方案确定后,QC小组制订了相应对策如下:

对策表 表4

序项目 对策 号 明确养护1 选材 的材料选择 养护制定详细2 工序 养护步骤 目标 地点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选用合理、有效、简便的保温及降温材会议室 料 制定养护操作程序,会议室 要求及时 金航 2013.10.10 王锡强 叶乔伟 吕少伟 2013.10.10 叶乔伟 制表人:叶乔伟 制表时间: 2013年12月10日

七、对策实施

实施一:选材

2013年10月10日,经QC小组成员再次利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提出各种保温及降温材料。

表5

6

养护方法 所选材料 优点 1.覆盖薄膜能有效的控制水份蒸分析、计算 结论 采用一层塑料薄覆盖保温 膜+二层麻袋+一层塑料薄膜+一层麻袋 发,减少开裂; 麻袋加薄膜2.工序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实用; 保温能满足3.保温新能好,麻袋导热系数为混凝土内外0.07W/(m.k),导热系数小表面温温差小于度散发慢。 25℃,选用。 电梯基坑内部降温 48*3.5钢管头部套丝用套管加麻丝连接 1.混凝土外的循环水管可拆卸重合理,能有复使用,完成养护工作钢管可回收效的降低混利用; 3.取材方便,降低成本。 凝土内部温度,选用 制表人:叶乔伟 制表时间: 2013年12月10日

实施二:制定详细的养护步骤

经过QC成员数次讨论,拟定了详细的养护步骤,并过程中及时跟进。 加工步骤如下:

1) 冷凝水管及测温管的预埋;

说明:冷凝管离外边1m,管与管间距1.5m,电梯基坑内分别在-9.0m及-11.0m位置设置循环水管。 2) 测温管的埋设;

说明:采用A15镀锌管做测温管,底部由浅到深埋设,间距50mm。

7

图4 冷凝管现场照片 图5 测温管现场照片

3) 电梯基坑浇筑至-8.3m位置处开启循环水泵,冷凝管循环降温 4)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3h二次收面完成后覆盖薄膜

图6 现场循环水泵照片 图7 进行二次收面照片

5)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7~8h覆盖二层麻袋+一层薄膜+一层麻袋; 6) 测温,数据整理反馈;

8

图8 覆盖保温照片 图9 现场测温照片 7) 麻袋移除、循环水泵拆除 8) 混凝土内部冷凝管高压注浆

图11 养护完成麻袋移除照片

效果一:目标效果

1、经证明,本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综合养护法即节约了成本。

2、大大减少了混凝土内部及表面的开裂从而也大大提高了混凝土观感质量,后期修补少,为创建西湖杯打下良好的基础。

效果二:社会效益

通过这次QC活动,我们积累了开展QC的活动经验,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保温的问题,材料并可回收或循环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施工、降耗减排的要求,社会效益显著。

9

九、巩固措施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有效的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问题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

十、活动总结及今后打算

(一)、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使小组成员的专业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树立了勤于钻研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业务素质得到了提升,也使小组成员看到了QC活动的重要性,锻炼了创新及研发能力,同时也积极响应了QC课题“小、实、活、新”特点的号召,更加激励了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以下是小组成员的活动前后自我评价表: 序号 1 2 3 4 5 6

自我评价数据统计 表6 项目 活动前评价 活动后评价 进取精神 70 86 质量意识 74 91 解决问题能力 80 92 创新能力 77 87 QC知识掌握 82 92 团队精神 79 90 进取精神进取精神10010080806040创新能力60质量意识创新能力402020质量意识

团队精神团队精神解决问题能力活动前解决问题能力活动后QC知识掌握 活动前活动后

QC知识掌握图14 自我评价雷达图

制图/表人:叶乔伟 日期:2013年12月20日

10

(二)今后打算

小组通过本次活动成果非常明显,小组成员真正体会到了成就感,激发了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今后决心努力把QC活动坚持下去,把工程质量再提高一步。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