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考试综合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考试综合试卷及答案

来源:世旅网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试卷

六年级班姓名:成绩:

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 duànliànbiānpàofěicuìhūnàn ()()()()

jǖliúrónɡyùkǒnɡbùdànshēnɡ ()()()()

二、下面的词语书写有对有错,对的在括号里打“√”,有错的在错字上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10分)

1.凝然()摸仿()遮挽()沽萎()勿忙() 2.支体()名义()优稚()堂惶()甜密() 3.予备()稀奇()元霄()面俱()枚瑰()

4.白瓷碗()诳天桥()小园圈()黑糊糊()辩是非()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5分) 1.思援弓缴而射之。援── .2.孰为汝多知乎?汝── .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严峻──

4.当然,见微知着、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见微知着── 四、选词填空。(6分)

不是……而是……不是……就是……既……又…… 不仅……而且……严峻严格严厉

为了迎接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争分夺秒,刻苦锻炼,要求自己十分()。因为他们知道,

奥运会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比赛的输赢()关系个人的脸面,()关系祖 国的荣誉。胜利()为个人出风头,()为祖国争光。 五、修改病句。

1.下岗女工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3.看了电影《生死抉择》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鲁滨孙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有人的脚印。缩句(只写出句子的主干): 2.我看见花开了。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3.我被老人诗一样的语言打动了。改为“把”字句: 4.就这点事,难道一天还做不完吗?改为陈述句: 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啊,老桥,你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和“在他们

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毛泽东称老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3.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 4.《囚歌》的作者是江姐。()

5.《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文体是童话故事。() 七、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5分)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练

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桃花心木》

2.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不得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

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 ;默默时,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 4.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突出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摹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因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财产),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4分)

①后来中(zhōnɡzhònɡ)了进士②散(sǎnsàn)发 ..③他身背(bēibèi)一个长口袋④号(háohào)称 ..2.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2分) 3.把文中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写在括号里。(2分) ①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自成一家。() ②指充满了美妙的情趣。()

4.郑板桥特别喜欢画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1分) 5.简单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2分) 第一件: 第二件:

6.把短文用双竖线分成三段,并归纳段意。(6分)

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16分)

duànliànbiānpàofěicuìhūnàn (锻炼)(鞭炮)(翡翠)(昏暗) jǖliúrónɡyùkǒnɡbùdànshēnɡ (拘留)(荣誉)(恐怖)(诞生)

二、下面的词语书写有对有错,对的在括号里打“√”,有错的在错字上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10分)

1.凝然(√)摸仿(模)遮面(√)沽萎(枯)勿忙(匆) 2.支体(肢)名义(√)优稚(雅)堂惶(皇)甜密(蜜) 3.予备(预)稀奇(√)元霄(√)面俱(具)枚瑰(瑰)

4.白瓷碗(√)诳天桥(逛)小园圈(圈)黑糊糊(乎)辩是非(辨)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思援弓缴而射之。援──拉 2.孰为汝多知乎?汝──你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严峻──严厉,严格或苛刻严峻的形势

4.当然,见微知着、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见微知着──通过一点苗头,就能看出事情发展的趋势 四、选词填空。(6分)

不是……而是……不是……就是……既……又…… 不仅……而且……严峻严格严厉

为了迎接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争分夺秒,刻苦锻炼,要求自己十分(严格)。因为他们知道,奥运会是对自己的一次(严峻)考验。比赛的输赢(不仅)关系个人的脸面,(而且)关系祖国的荣誉。胜利(不是)为个人出风头,(而是)为祖国争光。

五、修改病句。(8分)

1.下岗女工在马路上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2.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收听并记录当天的天气预报。 3.我看了电影《生死抉择》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鲁滨孙发现有脚印。:

2.我在上学的路上看见很多花都盛开了。 3.老人诗一样的语言把我打动了。 4.就这点事,一天就做不完了。

七、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啊,老桥,你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和“在他们

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x)

2.毛泽东称老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x) 3.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 4.《囚歌》的作者是江姐。(x)

5.《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文体是童话故事。(√) 七、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7分)

1、这句话通过树自己在地下找水源,独立生长,也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克服依赖心理。

2、“?”只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指不断研究思考解决疑问,就会找到我们身边的真理。说明真理并不遥远。 八、默写。(略)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4分) 1.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4分)

①zhònɡ②sàn ③bēi④hào 2.杰出、财富 3.①、独树一帜 ②、妙趣横生

4.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5.简单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4分)

第一件: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因而被罢官。

第二件: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

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6.把短文用双竖线分成三段,并归纳段意。(9分) 1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

2、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3、郑板桥当县令时同情穷苦百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