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班美术猜猜是什么教案]

大班美术猜猜是什么教案]

来源:世旅网


大班美术猜猜是什么教案

活动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器官图形和线条大胆、创造性地进行绘画活动。 2、体验创作过程的快乐。

3、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图纸、蜡笔、范画一幅,大小不同的器官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做游戏,猜猜是什么?

1、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个游戏“猜猜是什么”,看谁说的又对又快。\"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画(师逐一出示器官图片,如:眼睛、脚、手、鼻子、耳朵……)幼儿迅速说出其名称,师逐一贴于黑板上。

2、提问:这些器官长在哪儿?(我们的身体上)如果他们离开了我们的身体,重新组合在一起,会怎么样?(组成一幅有趣的画) 二、引导幼儿讨论组合画面,初步感知组合画与众不同的形式。 1、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这些器官可以怎样重新组合在一起?(幼儿互相讨论、思考)

2、出示大小不同的器官图形,请个别幼儿来演示。

3、请幼儿观察思考可能用什么把这些重新组合的器官连成一幅完整的画。(各种线条)

三、幼儿操作构思作画,师观察引导。

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器官和线条来组合画,画的时候大胆点、夸张点。 四、欣赏讲评。

1、展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画。 2、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哪幅画,它好在哪里?

3、教师表扬幼儿积极动脑,大胆想象,肯定每一位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培养孩子绘画的自信心,就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而关键是引导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认真思考,使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能够逐渐的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为顺利进行绘画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大班游戏公开课投球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原地跳投的投篮方法,提高投篮的准确性与命中率,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小篮球人手1个。 2、高低不同的篮球架。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拿着小篮球进场。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与小篮球一起做热身运动。 幼儿园投篮教案1

二、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方法。

教师示范讲解:双手持球置于胸前,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曲,手指自然张开成球状,两个大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力握球,手心自然空出。投篮时,下肢蹬地发力,双臂向前方伸出,把球投向篮筐。 幼儿徒手做原地投篮动作的模仿练习,体会全身的协调配合。 幼儿两两结伴,两人面对面站好,间距1。5~2米,持球做用投篮方法进行传有弧度球的练习。

指导重点:投球动作要连贯,两人投篮可逐渐拉长距离,体会改变距离后投篮时蹬腿、伸臂、出球的全身协调用力。 三、学习原地跳投的方法。

教师示范原地跳投动作:准备动作与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相同,但在投篮时,两脚迅速蹬地起跳,同时两臂上振,举球跳投到篮筐。 幼儿徒手模仿练习。

幼儿结伴站好,两人相距1。5~2米,持球做原地跳投动作。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学习垂直向上起跳,投篮时双脚同时蹬地起跳。两人变换投篮的距离,由近及远,体会根据不同距离应使用不同力量。

四、投篮游戏。

指导幼儿把篮球投进高低不一的篮筐里(距篮筐1。5~2米)。 指导幼儿把篮球投进摆成一排的轮胎里。 指导幼儿把篮球投进呼啦圈里。

指导重点:用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和原地双手跳投的投篮方法进行投篮游戏,提醒幼儿投篮距离可由近到远。 五、游戏“抢球”。

教师介绍玩法:集体在固定的场地上进行传球游戏,教师把球传给一个幼儿,幼儿想办法去抢球,这名幼儿应尽量不让同伴抢到自己的球。持球的幼儿可以运球跑,也可以把球传给其他人。

规则:教师与幼儿的球要连续拍,保护好自己的球,适时把球传给同伴。 师幼游戏。 六、结束活动。

教师与幼儿一超收拾场地,放好篮球,散步回活动室。 活动延伸:

1、请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投篮的准确性。

2、请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找有关篮球的知识,并讲给大家听。

3、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描绘自己投篮的样子。 教学反思:

体育教学和其他科目的教学很不一样,其他学科要精讲精练,我

们体育课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讲解简练,示范要准确,学生一定要多练。结合篮球项目的教学特点,采用了讲解示范、分组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尽可能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练习和学习中逐渐体会每个技术动作的要领。严格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结构上,设计了以学习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为主线,游戏竞赛为副线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练习得兴趣。教师一定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你的魅力,吸引学生的目光,展现你的特长,让学生欣赏你,从而全身心的主动融入课的练习的全过程。将“一导双主体”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贯穿在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能学生和老师能互相配合,团结协作,愉快的完成课的教学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