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基础性课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设计教师 科目名称 初中数学 总课时 75课时 设计日期 8月30日 适用年级 八年级 课程目标(本学段课程标准)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要求,结合八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学期课程目标。 1、掌握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各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利用它解决简单问题。 3、探索轴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其性质以及其判定方法。 4、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并能灵活运用运算律与乘法公式简化运算;掌握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 5、掌握分式的概念,计算,分式方程及应用。 第十一章三角形 本章主要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多边形的有关计算。让学生不仅解决有关计算,而且能够学到研究几何图形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并能初步了解所学的图形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三章 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以及因式分解。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教学关键提示: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第十五章分式 本章主要让学生看到分式与分数的异同,让学生认识到分式是我们研究数量关系并用来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计算和理解能力。 课程内容(教材单元内容) 单元序号 单元主题 训练重点 单元内容 课时安排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3课时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3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课时 数学活动1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第十二章 全等三全等三角形性质12.1全等形1课时 与判定方法及其角形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课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时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3课时 数学活动1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第十三章 轴对称 轴对称的性质与13.1轴对称3课时 应用,等腰三角13.2画轴对称图形2课时 形、正三角形的13.3等腰三角形6课时 性质与判定。 13.42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第十四章 整式的整式的乘除运算14.1整式的乘法6课时 乘法与以及因式分解。 14.2乘法公式4课时 因式分14.3因式分解4课时 解 2课时 3课时 让学生认识到分15.1分式4课时 第十五章 分式 式是我们研究数15.2分式的运算4课时 量关系并用来解决问题的重要工15.3分式方程4课时 具。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2课时 计算和理解能整理与复习3课时 力。 让学生不仅解决有关计算,而且能够学到研究几何图形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并能初步了解所学的图形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1课时 13课时 15课时 19课时 17课时 课程实施(完成教材内容的方法)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相关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统一教学思想。 ??全年级教师重点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有效教学”的新理念。使老师通过新课标及教育理论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备课组建设,抓好业务学习。 首先把备课组工作具体化,目标化,制度化。备课组开展互相学习、开展取长补短的同课异构活动。课前个人备课完成后,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进行二次备课,优化问题设计和教学环节设计。课堂通过上课或观课,思考和分析课堂的问题,课后根据反馈的问题,以检查、诊断、总结自己或备课组老师的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学。切实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确保每一节课都上出实效。 3、争取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抓住关键点,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能力上下工夫。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4、坚持听课制度:按学校规定:任课教师每学期每人不少于16节,力争超额完成听课任务,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日日清、周周清、章章清的措施。日日清主要以每课的课后练习为根据,确保每一位同学必须掌握必做题部分的试题,周周清每两周一次,为每位同学及时复习数学做好铺垫。章章清以每章单元测验为依据,年级统一评分标准,力争全级数学水平稳中有升。 6、测验后及时总结分析,主要包括:(1)各班和全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2)哪些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哪些知识掌握比较差,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3)提出需要补救的问题和今后教学上要注意的事项。 7、认真开展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评价(教学评价) 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1、评价内容:①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学习本册课本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回答问题的声音、做作业的质量、上课的表现等等。 ②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推磨式的方法,让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否帮助组内或组间同学解决问题和提出自己的问题,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对每节课的学习情况、课堂纪律和达标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不断的反思自己,查找原因,提升自己。结合学生的组内评价评价,所有得分在学期末评选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用。 ③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平台评价。 ④学校评价:可以是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特长的发挥,对学生进行评价。 ⑤他评:指家长、社会等对学生口头的评价。如参加社会实践后、调查等活动后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评价指标:①过程评价:课堂表现、作业、研究型学习 ②结果性评价:纸质测试 3、评价方式及处理结果:①过程评价,三个方面统一指标,按等级评定 ②结果性评价按100制评分。 每节课争取百分之八十的达标率,未达标的同学课下重点辅导。 个人专业成长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个人素质及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学习型的教师,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高品位要求的教育者。鉴于自身情况,特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自我分析 优势分析: 1、我能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踏实,乐于从事教学科研 2、现有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能够胜任各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能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具备一定的的教育科研能力。 3、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4、能正确处理和同事、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剖析不足: 1、对于现在课堂教学有些茫然,尤其是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还显得不熟练,操作时会走老路子。 2、对待学生或者工作有时有点急功近利,对待学生耐心还不够。 3、在教学研究中虎头蛇尾,主要是惰于动笔,不善于总结和整理。 三、专业发展目标 理论素养方面:实现个人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教育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创新。 教学水平方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数学学科的教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素质好、师德水平高、专业知识宽厚、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高度的专业精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 科研能力方面: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深入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积极参与教科研,认识教科研的意义,用很高的热情投入到教研的工作中来。 四、主要措施 1、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以自学为主要途径,实践为主要手段,充分利用校本培训和各类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升各方面工作质量。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知识的感知远远超过我们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转变心态,抱着谦虚学习和共同研究的思想,共同进步,跟上时代的步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学习。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养成,鼓励他们学会学习,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五、未来发展规划 1、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教育教学理论。 2、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研究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成为一个有内涵的教师。 3、对课堂教学加以研究和实践,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 4、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成长,在鼓励中成长,在爱心中成长,做好家长与教师的沟通。 滏河学校教务2017年8月 附学科进度计划
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周课时5
周时间 次 1 2 9.1-8 9.11-15 11.1-——11.2 11.3、数学活动、整理复习 12.1——12.2 12.2——12.3 数学活动、整理复习月考 月考分析、13.1 13.1——13.3 13.3——13.4 3 9 11.6-10 13.4、数学活动、整理复习 期中考试及试卷分析 14.1 14.2 1 12.4-8.1113 -15 14 12.18-22 15 12.25-29 数学活动、整理复习 15.1 14.3 授课范围及内容 备注 3 9.18-22 4 5 6 7 8 9.25-29 10.9-13 10.16-20 10.23-27 10.30-11.10 11.13-17 11 11.20-24 11.27-12.12 16 17 18
1.2-5 1.8-12 1.15-19 15.2 15.3 数学活动、整理复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