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创新班级建设研究
当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班级建设出现了诸多问题,面对新阶段的新问题,通过创新育人理念,推动新媒体的常态化发展;完善班级平台,丰富班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加强队伍建设,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措施,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班级建设策略,发挥新媒体在班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新媒体;高校;班级建设
一是班级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与新媒体联系程度不足。学生重视自己的个性追求和选择,对学分和考试的关注度高,对班级的期望值降低。学校最重视的是专业建设,在学生层面侧重评价教学体系,对班级建设的成效和评价关注度低;辅导员既要做好党团活动,又要做好班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對班级建设联系新媒体的思考少。
二是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弱化,学生缺乏应用新媒体开展班级建设的意识。大学生的生源差异性大,合堂与走班造成班级场所不确定,班级的概念在不断弱化。
二、新媒体对高校创新班级建设的重要性
1.新媒体能丰富高校班级建设的内容和手段
新媒体基于快速高效、开放自由、方便快捷等优势,已经成为大学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为师生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
传统的班级建设形式单一、内容乏味,通常只是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空洞说教,内容局限且学生缺乏兴趣。新媒体中广泛流动的海量信息蕴含了丰富的班级建设资源,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传播快捷便利,符合大学生追求个性化、碎片化教育的需求。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发送原创内容、转载资料,利用学生休闲娱乐的时间做好班级建设工作,通过轻松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建设。新媒体作为网络虚拟平台,学生身份虚拟的情况下反馈的信息会更真实,通过定期的网上问卷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动态。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辅导员可以调整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提高班级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有力抓手,充分运用新媒体拓宽班级活动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班级活动及动态,及时学习党和国家新政策,参与党团活动和班级建设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和参与度。信息传播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手段新颖、内容丰富,有利于提高班级建设的吸引力,是学生工作途径和内容的突破和创新。
2.新媒体能增强高校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打破课余时间多宿舍内部交往的局限,拓展班级内部人际交往圈子,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平台等,及时发布班级通知和新闻,记录班级活动过程,展示班级文化建设,总结班级活动成果,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辅导员通过班级新媒体平台,可使工作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及时把握学生不同阶段的特征和规律,发现和总结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生关切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属感。
3.新媒体能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规律性
新媒体时代下的班级建设,每位学生都是发声者,在广泛接收信息的同时,即时表达个人看法,可充分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百花齐放的个性化状态。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翔实信息,辅导员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反馈,把握学生信息和思想动态,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案,并且可以进行双向互动,工作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通过易班平台、班级微信公众号、CRP数字校园等形式,可以有效做好资料积累和素材保存,定期进行规律总结和资料整理,使班级建设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把握学生工作的周期性特点,探索班级建设的规律性,从而使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章可循。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创新班级建设的对策
1.创新育人理念,推动新媒体的常态化发展
新媒体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学生工作者应该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和学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在班级建设中应用新媒体的能力和技巧,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树立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应用要实现系统化发展,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资料,总结大学生班级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形成班级建设新媒体应用的常态化发展。学生工作者要与大学生所关注关心保持同步,并成为该方向和领域的先锋示范,正确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新媒体的积极方面,避免消极方面的影响。
2.完善班级平台,丰富班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拓展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智能化校园建设已是大趋势,智能校园的建设目的是信息交互,是服务和管理的有效性,是满足大学生和学生工作者的需求。班级可以利用微信平台、班级QQ群、微信群、易班建设等新媒体手段,实现班级建设、学生管理、思想政治
教育的智能化,搭建完善的班级建设平台,使得新媒体在班级建设中有章可循,充分利用其规律性、周期性的特点,建立系统的活动方案和应对措施,形成系统的可重复利用的资料库。在班级建设中引入新媒体技术,对丰富班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升活动的实效性。
3.加强队伍建设,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不断加强学生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工作者的服务能力,通过传统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工作者的教育和学习,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掌握新媒体应用技能技巧,引导大学生提高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和筛选能力,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满足学生对不同信息好奇心的同时,使其深入了解怎样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学习积极向上的信息,避免消极信息的影响,培养良好的主动参与班级建设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形成良好有序的新媒体应用习惯,主动远离负能量信息,净化班级建设中的新媒体传播环境。
与此同时,学生工作者要不断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校园、热爱班级的精神培养,加强学生在班级建设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总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高校班级建设的新机遇,学生工作者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掌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地学习和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班级建设的现实与网络结合发展,才能占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高地。用科学手段应用新媒体,推动班级建设的创新发展,实现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秦文佳.90后大学生网络应用的多面向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3(1):66.
[2]王德友,杨艳兰.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刊),2008(1):72-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