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比大小》
活动目的:
1、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过观察、比较,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谁的大,谁的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4、随即进行谦让教育。
活动准备:
1、创设天线宝宝家的情景,摆放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盘子、汤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动周围贴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样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动室外面铺上大地垫和小地垫,摆放大的天线宝宝、大纸箱和小的天线宝宝、小纸箱。
活动预设:
一、谈话引入
天线宝宝欢迎大家来到天线宝宝乐园来做客。丁丁喜欢大的东西,拉拉喜欢小的东西。(出示天线宝宝和
他们喜欢的大东西和小东西)引导幼儿说一说他们分别喜欢什么?
观察分析
该环节作为引入,孩子很感兴趣。但是有些孩子吸引力都在天线宝宝上,不能听清老师的要求。
二、找一找,说一说
天线宝宝乐园里还有许多有大有小的东西,请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和
幼儿自由探索——集中个别讲述:我看到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结合社会性,进行谦让教育)。
观察分析
孩子们对桌上摆放的玩具动物很感兴趣,许多男孩在玩玩具,出现了争抢的现象。活动后的讲述活动,一
些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话。
三、比一比
小朋友很聪明,天线宝宝们在卡片上画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大家。每人到周围拿一张卡片,然后去找和你卡片上礼物一样的小朋友,两个人手拉手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说一说:我们的礼物都是什么?谁的大?谁
的小?
老师简单示范——幼儿自由找朋友——集中讲述。
观察分析
在找卡片的过程中,能力强的孩子会主动去找自己卡片上内容一样的好朋友,能力较弱的孩子则不能,有
些孩子没有找到好朋友 。因为固定位置的影响,有的孩子找到了好朋友却不能一起坐。
四、延伸活动
天线宝宝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们要不要一起去呀?门口有一条宝宝通道,拿大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线宝宝;拿小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线宝宝,然后把卡片放进他们
的口袋里。可千万别放错了!
幼儿根据卡片上物体的大小怕地点——根据物体的大小将卡片放进大小不同的篮子里。
观察分析
孩子们对爬很感兴趣,能按老师的要求不推不挤。有个别孩子将大卡片放进小箱子。
自我反思
一、适宜性行为
1、此次活动的选材上基本能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活动各个环节连贯。
2、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
二、不适宜性行为
问题1:各个环节赶过场,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时间少。
原因:怕孩子们在自由探索时,没有按要求去做,所以孩子们才自由活动一会儿,就急着把他们集中回来。
活动的指导没有针对性。
对策:应放手让孩子们自由探索,并给予一些能力较弱、不愿参加活动的孩子重点指导。还可以发挥孩子
之间的互助精神,以强带弱。
问题2:在 “找卡片”这一环节中,许多孩子找到卡片,也找到和自己卡片上物品相同的好朋友。但是两
个好朋友没有坐在一起,互相讲述,互相交流得较少。
原因:孩子们受固定位置的影响。
对策:改变椅子的摆放。
问题3:延伸活动“大小配对”,有的孩子将下卡片放进大箱子。
原因:没有检查孩子的配对结果。
对策:这个环节可以发挥能力强的孩子的作用,请他来扮演天线宝宝,检查其他幼儿活动的情况。如:对
要将大卡片放进小箱子的孩子说: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是小卡片。
问题4:活动形式没有新意
原因:活动的设计还是没有打破以往教学模式,没有创新。
对策: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将观察大小不同的物品,找卡片的环节设计成游戏的形式,适合小班教学游戏化的特点。
小课堂: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在学生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
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 学习策略
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2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30、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 31、常回忆当天学过的东西。
32、有时和同学一起“一问一答”式地复习。 33、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马上改变方法。 34、注意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
35、一门课的成绩下降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36、留意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学来用用。 37、抓住一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做题或思考。 38、不断试用学习方法,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04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39、解题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心平气和。 40、在学习时很少烦躁不安。
41、做作业时,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仍会坚持做作业。 42、学习时有朋友约我外出,会想办法拒绝。 43、写作文或解题时,会时刻注意不跑题。 44、解决问题时,要检验每一步的合理性。
45、时时调整学习进度,以保证自己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05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
46、做完作业后,自己认真检查一遍。 47、常让同学提问自己学过的知识。
48、经常反省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与否。 49、常常对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50、考试或作业出现错误时,仔细分析错误原因。 51、每当取得好成绩时,总要找一找进步的原因。 52、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心里就过意不去。 53、如果因贪玩而导致成绩下降,就心里责怪自己。 54、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鼓励自己加倍努力。 06学习环境的控制
55、总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56、常和别人一起讨论问题。
57、遇到问题自己先想一想,想不出来就问老师或同学。 58、自己到书店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59、常到图书馆借阅与学习有关的书籍。
60、经常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有关课外学习的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