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徽绩溪龙川的导游词(3篇)

安徽绩溪龙川的导游词(3篇)

来源:世旅网

安徽绩溪龙川的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现在我们来到都宪坊,这座牌坊是为副都御使胡宗明而立。都宪坊最上方是“圣旨”二字,在牌坊等级中属于第二等。

  以前建造牌坊必须得到皇帝恩准才可以,根椐不同等级牌坊一般分为三等。一等牌坊是“御赐”,是皇帝同意以后由国库出钱建造;二等牌坊是“恩荣”,是皇帝同意以后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三等牌坊是“圣旨”,是家族出了人物,向皇帝申请,皇帝恩准后由自已或家族出钱为其建造。

  圣旨下方是“都宪坊”。 “坊”,指牌坊,起了楼顶的人们又称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以标榜功德,宣扬礼教,多用木、砖、石等材料建筑。南方多雨,多用石料。“都宪”是指汉代设中丞,为御史台长官,称都宪,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御史相当于前代御史中丞,所以坊名“都宪”。宪,对省高级官吏的教称。都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简称,相当于副检察长。

  都宪坊下方写着“正德十一年丙子科副都御使胡宗明”,胡宗明曾经副都御使的身份巡抚辽东,即行使监察之职,又统领地方事物,为地方的最高长官。

  明代监察机构称都察院,即传统的御史台。和现在的的性质一样。其主要职责是举劾百官,即行政监察。由于兼有刑事司法的职能,故而位居三法司之列。都察院级别与六部(吏部、兵部、礼部、户部、刑部、工部)相同。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及六部尚书均为二品。

  为坑风雨保存永久,多采用一固二透的防范措施, 用抱石豉或石狮夹持柱子,这里石柱两侧使用的是倒爬狮,这两头狮子前爪朝下,公狮子脚踏彩球,寓意为国泰民安,母狮爪下有只小狮子,寓意为千秋万代。既精致又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使柱子更稳固。梁坊两头用雀替来增加坑压强度,这是“固”。牌坊上部装饰多采用透雕方式,通透泄风,减轻负荷,这些精美的雕刻,使合理结构和美观造型协调统一,这是“透”。

  从建筑和文化角度来说,明、清两代都有明显差别。牌坊清朝比较多,而牌楼明朝较多,从建筑角度来说:牌坊是没有楼顶直柱冲天式的,而牌楼是有楼顶四柱三门五楼抬梁式建筑,从文化内涵上说:明代一般是功名牌坊和科举牌坊较多。清代是贞节牌坊较多。立贞节牌坊必须是30岁以前丧夫守寡,50岁以后去世才有资格建贞节牌坊。

安徽绩溪龙川的导游词

  【欢迎词 1分钟】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安徽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能够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与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就好了。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康师傅。您别看他脸上长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本次旅途有它保驾护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在这次旅途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一定要找我,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外出旅游靠导游,希望我们能一起拥有一段美好的旅行,为大家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

  【简介 1分钟】

  绩溪龙川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村,是胡姓聚族而局的古村落,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国家5A级风景区,龙川旅游风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珠联璧合,浑然天成,胡氏宗祠,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美称,1988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是明代正宗石雕牌楼,为徽派石雕之最,1986年评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10月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个村为何叫龙川村呢,那是因为东边这座高山是龙须山,是这村中龙脉,从村中穿过小溪古称川,所以就叫龙川。在水街西边的小山叫鸡冠山,和在东边相对的龙须山一起按风水学上说是天龙地凤,龙凤呈祥。南边就是祠堂对面的这座山叫天马山,是这龙川一村之朝山,北边有条长河,就是我们沿路来看到的大河,叫登源河。当年祖先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就是因为东耸龙峰耸,西峙鸡冠,南有天马山奔腾而上,北有登源河蜿蜒而来。

  【石牌坊1分钟】

  现在在大家眼前的牌坊呢,就是我们的奕世尚书坊.它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是一座纪念明代胡姓的胡富、胡宗宪两尚书的石牌坊.

  牌坊有四柱三门五楼,南北朝向,通高10米,面宽9米,抬梁式建筑,主体结构由4根柱子、4根顶定盘坊和七根大小额枋组成.在四根柱子的南北两面,各抱鼓石护座.牌坊采用侧脚做法,柱子采用梅花柱的抹角做法,这是明代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整座牌坊气势磅礴,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牌坊主楼延下正中有一块竖匾,"恩荣"二字耀眼夺目,匾的四周则盘以双龙戏珠纹.在恩荣匾的下面,4只宝瓶托起的天花板,写有楷书"奕士尚书"和"奕士宫保"8个大字,字体端庄厚重,行笔秀润潇洒.句考证,这书法出自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文征明之手.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就是绩溪龙川胡氏宗祠,记得前面我给大家讲的那个锦字了吗?对了,就是我们的锦了.这个风景优美的山村就是我们的故乡了.在此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家乡的文化。

  【龙川胡氏宗祠4分钟】

  龙川胡氏宗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现存的最好的宗祠之一,新华社社长邵华泽为此书写了"江南第一祠"的匾额悬挂与此.

  它始建于明嘉靖20xx年(16),占地面积1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平方米,它是由照壁、露台、门楼、天井、廊庑、正厅、厢房、寝楼、特祭祀等十个部分组成,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

  大家看河对面的照壁,是它将宗祠门楼前的地域规定了一个固定的范围.接着大家看到的是宗祠的露台,它有48平方米,高一米,实际上是整个胡氏宗祠台基的一部分,其地面,阶犀,望柱,栏杆全用花岗岩石砌成,过去举行宗族大型活动时,站位都是有讲究的.这个台基上站的应是宗族中层或对宗族有贡献的人员.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宗祠的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七开间,近深两间.建筑面积145平方米,是由28根立柱和33根月梁组成主体结构,前后16驾斗,将三个层次,5个屋顶屋檐前挑达一米多,前后戗角,呈凤凰展翅腾飞之势.所以门楼又称五凤楼. 胡氏宗祠以木雕艺术殿堂著称于世.原由的600多件木雕作品经过10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存400余件,分布在额坊,梁,柱,搁扇,斗拱,轩顶等十余类型的大小部件上,最大的是寝楼隔扇门中的腰华板,仅有34厘米长,13厘米宽,再那木梁之下,大家看到那弯弯的勾子没?那钩子的方向是朝胡氏宗祠的里面,寓意着把财气给勾进去.   进入宗祠大家一眼看到的呢就是我们的大额坊,上刻着"九龙戏珠满天星",下面3根普柏坊刻的是历代胡姓文官祖先勤于政,重教育的种种业绩.而中间屋檐下的那根额坊刻的则是"九龙戏珠遍低锦".其他3根普柏坊雕刻的是历代胡姓祖先血战沙场,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的场面.只可惜""初期,这些人物被削去了面部,成为了历史遗憾.

  【天井1分钟】

  大家往上看,这就是我们徽州建筑的天井了.它的主要功能是采光和通风.天井的一排条石也叫蛹道,只有在重大活动中,才开大门.宗族上层人物,高龄长辈,贡献突出的成员和各家家长,才可由此进入正厅.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正厅,又名祭厅.厅堂中间隔扇门内是祭坛,里壁悬挂上始祖客像;而上方的两块额匾,《世恩堂》是明代著名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书写,另一块是清朝的历部尚书张延玉奉乾隆皇帝的旨意,撰写叙述胡宗宪的抗倭功绩.隔扇门外,有摆供品,香烛的大供案.

  正厅门阔7间22.16米,进深5间17.47米,建筑面积达387平方米,顶高9.3米.主体结构由48根立柱,1根梁坊组成,中间4根大金柱,是由围达1.66米的银杏制作而成. 下面我们来到的寝楼,这是供奉胡氏祖先牌位的地方,楼上存放着祭祀用具和宗族典籍、谱牒. 整个祠堂在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18年重修,19至1993年全面整修,惟有这寝楼上保留了明代建筑格式和原貌,坊柱也还是明代原物.

  【欢送词 1分钟】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本次的龙川景区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杨导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一路上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分别却是必然的,但我相信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许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导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游客,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也请您千万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个导游小杨,随时等待着您的到来,最后预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平安!

安徽绩溪龙川的导游词

  龙川胡氏宗祠位于现绩溪县瀛洲乡坑口(龙川)村。绩溪古属徽州,文风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龙川胡氏宗祠建于明代嘉靖25年(17年),清光绪4年(1878年)重修。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占地总面积1271平方米,以山带水,气势飞动。祠内装饰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类木雕为最,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龙川在明代曾出过两任六部尚书,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古徽州的发迹地——绩溪。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族祠。此外,绩溪还是近代学者胡适的故乡。

  龙川胡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建筑面积为1146平方米。祠前是一个约100平方米的广场。房屋场基和广场的场地、阶挥、栏杆全用清一色的花岗石砌成。前进是座22米宽的高大门楼,门楼前后两向各有六根石柱,五根月梁和四根方梁,结构严谨,布局匀称。方梁梁面雕刻精致图案,中间前一根为"九狮滚球遍地锦",后一根是"九龙戏珠满天星"。两旁木梁雕刻均为戏文人物。门楼后面为天井,也是用花岗石铺成。20根石柱同20根月梁衔接,排列在天井四周,擎起东西两廊和前中两进的南北房檐。过天井是中进,为祠堂正厅。由14根围粗达166厘米的银杏树圆柱架着大小19根冬瓜梁构成。每根屋梁两端皆配有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有彩云、飘带,中间分别楼成龙、凤、狮、虎。梁间悬挂层层云朵,楔上镶嵌片片花雕,连梁钩(挂灯用)都衬以刻有蟋龙、孔雀、水仙花、万年青等动植物形象的钩托。正厅两侧各为高达丈余的落地窗门,每扇窗上截有镂空花格,下截是平板花雕,内容以荷为主体,间以水禽。正厅上首也是一排落地窗门,花雕画面以鹿为中心,衬以山光水色,竹木花草。后进是寝室,上下两档,中隔一个狭长的天井。寝室窗门雕刻的全是花瓶,采用浮雕和浅刻技法。窗门中间的小片花板上,分别楼刻着八仙道具、文房四宝、书案画卷、圆椅条桌等,小巧玲珑,立体感强。1988年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的木雕基本分布门楼、正厅落地窗门、梁勾梁托和后进窗门等4大部门,均以龙凤吉祥、历史戏文、山水花鸟、优美境地等画面为立意构图。花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艺手法,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高大门楼的雕刻是以历史戏文和龙狮相舞为主体的图案构成。门楼22米宽斗拱承挑屋檐、翘首腾空。门楼前后两间各有6根石柱、5根月梁和方梁,结构严密,布局匀称。方梁梁面雕刻“九狮滚球遍地锦”、“九龙戏珠满天星”的精致图案;两旁则是内容各异的历史戏文,文武百官,聚集一堂,三军听令,跃马横刀,一幅幅鏖战沙场的画面展现眼前,仪门上彩绘蔚迟恭、秦叔宝两门神把守大门,两旁石鼓相依,大狮对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