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安徽,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的黄山了吧。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黄山吧。
黄山是“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
黄山七十二峰,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
黄山的奇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的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但是那遍山普普通通的奇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的美不胜收,妙不可言了,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黄山有温泉十五处,其中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故称汤泉),又名朱砂泉,有两个出入口。温泉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自唐代的开发以来,享誉千年。
云海是黄山第一奇观,黄山自古有云海之称。黄山的“四绝”中,首推的就是云海了,由此可见,云海是装扮这个“人间仙境”的神奇美容师。云以海名,谁能说不奇?奇妙之处就在于是海非海,山峰云雾相幻化,意象万千,想象那就更是千千万万了!
听我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心动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身体验。”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自己去体验黄山的奇吧!去了后,你一定会感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得是如此对啊!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莲花佛国——九华山旅游,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者王导,坐在旁边的是司机吴师傅,他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坐他的车大家可以尽管放心。接下来的几天就有我们为大家服务。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大家带去最好的服务,希望大家有一个开开心心的九华山之旅,现在呢我先想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九华山的概况: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它与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其中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而我们九华山呢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原来叫九子山,因为九华山大大小小有99座山峰,有九座山峰特别突出,所以称为九子山,后来呢诗仙李白来九华山游玩,看到层峦叠翠的山峰,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后来人们就将九子山改名为九华山。在唐朝开元年间,新罗国王说着说着咱们已经到了,现在我们准备下车,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不要将自己的贵重物品落在车上了,等一下我们吴师傅会替我们关好车门窗,还要请大家记住我们大巴的车牌号、颜色及停车地点。
来了这佛教圣地,当然要感受一下佛的仙气,那么,今天我们就先从这寺院最多的九华街景区开始吧,进入九华街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门坊。他是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高九米,大家请抬头看下,横额上刻着“九华圣境”四个大字,这可是康熙皇帝手笔哦!过了门坊,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修建于乾隆年间,大家随我一起踏上这古桥,我们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大家看,过了桥正对着我们的就是祗园寺了。他是国家重点寺院,是九华山唯一一座宫殿式庙宇,规模在九华山四大丛林里是最大的。它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讲堂和藏经楼等十多座单体建筑组成。各位游客请注意看下这山门,大家有没有发现它偏离了大殿的中轴线?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啊!歪置山门可是有讲究的,一来是为了避邪,二来是门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在进入寺庙之前,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走进寺庙的时候要一脚跨过门槛,寺庙的门槛是佛祖的肩膀,大家一定不要踩下去,二是不要在里面大声喧哗或是将红尘的笑话带入寺庙中,三是请大家不要随意触碰僧人的法器。
下面大家就随我一起走进祗园寺去领略它独有的魅力吧!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天王殿,大殿的两边,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
好的,各位游客朋友请跟紧小王,注意脚下,由天王殿向外走,就来到了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着三尊身高12米的大佛,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两边分别是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而大殿两边上,想必大家一定都猜到了,对!供置着的就是十八罗汉塑像。大家再随我往后走,大殿后侧呢,供奉着的是文殊、普贤菩萨坐像。这幅“海岛观音”大型立体浮雕,是雕在释迦牟尼佛像背后的,这是一幅浓缩中国佛教诸佛菩萨的全图。
好的,后面的朋友请跟上,紧随我们的队伍,出了祗园寺,我们就来到了化城寺,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寺。我们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时间参观游览,半小时候我们原地集合!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这次的九华山之旅也要画上圆满的句号,小王心中万分不舍!谢谢你们一路来的支持与配合。
谢谢大家!
琅琊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微省滁县城西约5公里处的群山之中。古称摩陀岭,后因东晋琅琊王避难于此,改称“琅琊山”。
这一风景区,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四大景区,面积115 平方公里。主要山峰有摩陀岭、凤凰山、大丰山、小丰山、琅琊山等。景区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为主要景观。山间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始建于唐代的琅琊寺,有卜家墩古遗址留下的大量古迹和文物,还有著名碑刻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唐李幼卿等摩崖碑刻近百处。唐宋著名文人雅士如韦应物、欧阳修、曾巩、苏轼、宋濂等趋之若鹜,均以诗文纪其胜。故琅琊山为我国24座文化名山之一,为皖东的游览胜地。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它和丰名亭都因镌有欧阳修文、苏东坡字而著名。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是当时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专门为欧阳修而。当时,欧阳修因在朝得罪了左丞相等一伙奸党,被贬至滁州任太守后,常在此饮酒赋文,智仙同情他特建造了这亭子。欧阳修自称“醉翁”,便命亭为醉翁亭,并作了传世不衰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醉翁亭四周的台榭建筑,独具一格,意趣盎然。亭东有一巨石横卧,上刻“醉翁亭”三字,亭西为宝宋斋,内藏高约2米,近1米,刻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两块,为稀世珍宝。亭西侧有古梅一株,传为欧阳修手植,故称“欧梅”。亭前的酿泉,旁有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见底 。 再往西行,可观“九曲流觞”胜景。
从醉翁亭西南方上行1公里许,便是琅琊寺。琅琊寺是我国东南名刹,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唐代宗赐名“宝应寺”,宋代易名“开化禅寺”。后因山名相沿,习称“琅琊寺”。琅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亭楼阁错落有,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大雄宝殿为寺内主要建筑,雄伟壮观,殿前院落中央有明月池,池上一拱桥曰明月桥,池北有一精舍为明月观。大雄宝殿后有藏经楼,相传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回来,有一部经书藏在这里。从楼右侧下,可达抵园,园中翠微亭尤为别致。明月观后有三友亭,因亭旁有松、梅、竹岁寒三友,得名。
由琅琊寺东南偏门出便见南天门与无梁殿。无梁殿建在山腰,背靠大山,而对南天门,它无一木梁,全系砖石结构,故以其独特的建筑样式著称。登上山顶南天门,这里可远眺长江和江南诸峰的雄姿,近瞰绿荫如盖,云雾缭绕,溪水潺潺,清幽俊秀的琅琊山自然风光,令人陶醉。从此下山向北,是一片巨石林立的山坡,这里有归云洞和石上松等景点。
各位游客:你们好!
今天我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明教寺,它为于合肥最繁华的商业街淮河路的东段,与逍遥津公园隔寿春路相望。
说起明教寺,就不能不提起合肥人浓浓的三国情结,合肥因三国时期曾作为古战场而闻名,现今的明教寺便是在三国战场教弩台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教弩台也称“曹操点将台”。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教弩台位于古淝河与逍遥津水的汇合处,离合肥约五千米,是魏吴两军对峙的前沿阵地。宋朝的时候,合肥城市扩建,教弩台被圈入城内,从此它便成了合肥兴衰沉浮的历史见证物。
公元6世纪的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鼎盛时期,修建寺庙成了当时的一大潮流。明教寺就建在南朝梁天监年间,它原名为铁佛寺,后毁于兵变,唐代时有人在寺庙遗址掘得一尊一丈八尺高的铁佛,后上报朝廷,代宗皇帝李豫下令重建,定名“明教寺”。随着朝代的更换,在多次的战火中,明教寺历经沧桑,到清代咸丰五年全部毁于战火。现在大家看到的明教寺主体建筑为光绪年间所建。抗日战争和“文化_革命”时期,寺内的主要设施再次被毁,“文化_革命”之后又被重新修建。明教市的整体布局是从东而西依次为前殿,庭院,大雄宝殿宝殿东面是卧佛殿,往后是地藏殿,东南角为寺内花园。园内高台上古亭之内的古井和听松阁两处古迹,我们今天也将按此布局游览明教寺。门前原为南向的直上台阶,33级,后为便利街道交通,直阶改为东西双向。台阶前面,立着两只高达五米的石狮,为什么寺庙前常立石狮?传说狮子为百兽之王,狮子一吼,百兽都为之胆战心惊。因此,佛教引用“狮子吼”比喻佛祖说法气势恢弘,佛法无边。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上前殿,此殿名为天王殿,现在大家看到的弥勒佛笑容满面、憨态可掬。弥勒佛本是释迦牟尼弟子,后登佛位,他的造型是按照布袋和尚塑造的,弥勒佛的东西是“护世四天王”。佛教认为佛教有四天王护佑,才会太平。老百姓称其为“风调雨顺”之神。现在我们转到弥勒佛的背后是佛教的护法神韦驮菩萨,据佛经记载原先弥勒和韦驮各管一座寺院。但由于弥勒过于宽厚,而韦驮又过于严厉,两人的寺院都管理不善,香火不盛。后来,佛祖让他们共同管一个寺院,两人刚柔相济,互为补充,寺院的香火慢慢兴盛起来。大家请跟我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前殿的东厢,内建有“三国文物陈列室”,大家请这边看五颜六色的旗帜,这就是当年魏、蜀、吴军队旗帜,这些就是战场上使用过的刀枪剑戟,以及与教弩台有关的强弓硬弩。大家请往墙壁上看,壁上刻有有诗人刘夜烽手书的绝句:“貔貅百万举刀弓,誓夺江东气似虹。横槊高歌雄一世,骑兵无奈遇东风。现在我们前往前殿与大雄宝殿
之间是个雅致的院落,古柏婆娑,三只古雅朴拙的大香炉,青烟袅袅。绕过香炉便是大雄宝殿,门上方悬挂的泥金大匾为赵朴初先生题写,而红墙上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则是弘一大师(李叔同)的珍贵遗墨,非常难得,是明教寺书画中的珍品。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五尊佛像,为明教寺镇寺之宝,全部来自北京。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迦牟尼的称号,坐在大雄宝殿的高台中央,他的左边是阿弥陀佛,右边是药师佛。佛教认为佛有“三世”之分,横三世佛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中央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纵三世佛为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我们这里所供奉的是横三世佛。大家看到释迦牟尼的前方两侧的那两尊佛像了吧,陈女士说的很对,是释迦摩尼的两个弟子迦叶和阿难。大殿东西两壁塑有十八罗汉佛像,各具神态,形象逼真。大家再转到佛像的背后是观音菩萨的塑像,我们所看到的是南海观音,看见南海碧波荡漾,观音手持杨柳净瓶,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大家看到在大殿左侧的这口大钟了,它为清道光年间铸造,声音悠扬清远,撞击时其音可传遍老城,是寺里不多的历史文物之一。
游览完大殿,我们现在来到了市内的花园,花园虽不大,但筑于园内高台上古亭之内的古井和听松阁两处古迹却很有来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口井就是屋上井了,为什么叫屋上井呢?相传古井是当年魏军汲水所凿,因高出地面屋脊被称为“屋上井”。此井在晋代得到整修,大家请这,井栏现尚存“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一行字,由此可以推算出这口古井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井沿内周的20多条深沟,是汲水绳索长期拉磨形成,向世人展示屋上井的历史悠久。著名的听松阁在小花园的东南角。听松阁旧址原为一土堆,传说曹操曾站在此处操演水军,后人便在此砌台纪念,取名“听松阁”,阁上题有“教弩松阴”四字,是闻名的古“庐阳八景”之一。原来教弩台上并无松树,因为庐州夏天炎热,士兵难熬酷暑,曹操便令广植松柏。松树长成后,清风袭来,松涛阵阵,从此,“教弩松阴”便成为合肥的一个著名景点,听松阁也由此得名。位于听松阁西侧的“归西冢”,因葬有颇具神话色彩的一龟一鸡而得名。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游览到这就结束了,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参观大家对明教市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在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大家指出来,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最后,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安徽省滁州琅琊山上因为有了醉翁亭,使得这座原本普通的山闻名于世。从亭中流淌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爷爷这千古名句,成为一个传奇的旅游胜地。
今年秋季的一个双休日上午,妈妈带我去了一趟琅琊山游玩。清晨,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好像被清水洗过一样。在驶往琅琊山的旅游大巴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加上导游阿姨风趣幽默的话语,更增添车内明热闹气氛。从南京到滁州琅琊山的路途并不远,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便到达琅琊山下。下车后,导游阿姨领着我们走过古朴的山门牌时,我看见“琅琊山”三个大字苍劲而飘逸,从导游阿姨嘴中得知,这三个字和醉翁亭三个字,,都是大文豪苏轼爷爷的真迹,这字真漂亮,苏爷爷不仅写了一手好文章,也写得一手好字。
我们沿看蜿蜒的石板路走着,路两旁是挺拔的参天大树,一棵棵大树像一位位威武的解放军战士,守护着浓荫苍翠的琅琊山,这些大树像披了件绿色大衣,一片连着一片的绿,仿佛把四周的空气都给染绿似的。走了没一会儿,我终于看到了向往己久的醉翁亭。醉翁亭占地1000平方米,整个亭子像一只即将腾飞的白鹤,亭子依山傍水,亭台小巧别致,清澈的溪水声,树上乌儿的鸣叫声,给醉翁亭一种幽静的韵味。
导游阿姨告溯我,当年,欧阳修被朝延贬到滁州时,他特别喜爱琅琊山的灵气。经常在办完公务后,他便到山上来游玩。一天,欧阳修和一位和尚下棋,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他和老尚以及在旁边观看下棋的人,被这场大雨浇成落汤鸡。于是,有人提议在这里兴修一个亭子,这样即可以避雨,也前来该处游玩的人提供休息的场所。
不久,当地人在便在山上建了一座亭子,亭子建好后,取个什么好名字让当地人犯了难。一天,欧阳修喝醉洒后来到这里,他醉熏熏地望着亭子沉思一会后,为这座亭子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他那篇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我站在亭子西侧的宝宋斋,望着室内两块石碑上,镌刻的《醉翁亭记》全文。此时,我心中有种想喝酒的冲动,想知道当初欧爷爷是如何在醉酒下,写出这篇传世之作的。
回家路上,琅琊山上古树,小桥,溪水,亭阁和寺庙等,构成了一幅醉翁亭的山水画卷,留在我的记忆里。
甘露寺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位于安徽省九华山北路的半山定心石下,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国师朝礼九华,认为如果在这里建立寺庙,肯定会有高僧出现。禅居伏虎洞多年的洞安和尚听到这句话,立即募化建寺。传说在开工前夕,满山松针尽挂甘露,故命名为甘露寺。清朝乾隆时扩建,咸丰时毁于兵燹,同治三年(1864)修复。全寺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的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韦驮殿、祖师殿、玉佛楼、禅堂、法堂、客堂及方丈寮等。寺周围树林葱茏,雨露云雾,幽静宜人。寺的正门造得独出心裁,进门后即见后墙,不与院落相通,到大殿须从两旁山墙小门进去。整座寺庙依山布局,共有五层,殿宇完整,楼阁整齐。背倚青山,淙凉泉水从殿角流来。寺旁有定心石,即是玉琳和尚当年歇息之处。现为全国重点寺院。著名的九华山佛学院,也设在甘露寺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